一、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一)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这个特征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在没有产生现代民族之前,古代民族和比他们更古老的氏族、部族就已经有了本民族和本氏族、部落的特有习俗了。比如一个氏族的图腾崇拜古俗与其他氏族的图腾崇拜肯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所崇拜的熊、虎、蜂、荞麦等对象在人们的意识、心理、行为上所形成的各种深刻印记,都各具特点。
我国民俗,自古代民族形成以来就是多民族的民俗结构。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可以看到像《匈奴列传》里所描述的古代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民族几乎完全相异的风俗习惯。经过古代民族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的民族共同体。像我国这样拥有56个民族的多族体,在世界上占很大比重,亚、非、拉美自不必说,就是欧洲大陆也以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为特色。关于民族的概念、形成和特征,理论上虽不统一,但是多民族实体是存在的,它们对本族的民俗有绝对的制约性。比如婚俗,我国东北满族的下茶、插车、坐帐;蒙古族的奶茶会,骑马迎娶时的男女双方答辩,女方老人的祝福赐装;朝鲜族的迎娶,男方到女方家“接大桌”等等,都各有本民族的风情和惯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抢婚”“偷亲”仪式,拦路开路、对歌跳舞;以及“不落夫家”“从妻居”“试婚”等多种多样的习俗,也都各具民族特色。
同样道理,我国各族习俗与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的民俗也各有差异。民俗,总是受到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艺术、语言等文化传统的多方面制约,形成了民族民俗的特点。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必须重视民俗的民族性。如进行满俗的调查,就需要严格区分哪些是满族自身的,哪些是蒙、汉族习俗转化来的;同样,进行东北汉族民俗调查时,也要留心哪些是汉族祖先从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带来的中原风俗,哪些又是到关外后从满、蒙各族吸收来的风俗。这对于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探索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的和共同的道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阶级、阶层的差异
阶级的差异:民俗事象中所显示的阶级的差异,是民俗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对这个特征的理解,我们和形而上学的看法完全不同,在形而上学曲解了的阶级学说中,把阶级的对立原则绝对化,以为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习俗,敌对阶级只能有绝然对立的风俗。这种认识显然不符合民俗传承的规律,它不是从民俗发展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而是从阶级学说中简单化地臆造出来的。事实上,从人类社会有了民俗事象以来,就不是由不同阶级的集团来区分的,而是从整个民族文化积层世世代代传袭发展来的。
在一个民族内部,各个阶级都要生育、结婚、死丧;都要有衣、食、住等消费习俗;也都要过传统的各种节日;也都要遵守本民族的传统信仰;也都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游艺活动;也都流传着共通形式的口头传承。了解这一各个阶级的民俗共通性是很重要的。但是,科学的民俗学只了解这一方面还不能揭示民俗的阶级特征,还应当认真审视在共有的民俗惯制中,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差别,这尤其是重要的。
这种阶级差别除了经济地位与手段的不同,民俗形式的繁简程度不同外,还有剥削阶级利用民俗压迫被剥削者的对立性质。同样是饮食习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府举行螃蟹宴的饮食习俗与刘姥姥进府馈送乡下新鲜瓜菜的饮食习俗放到一起,形成了对比。豪门一席宴是农家一年的生计,这正好标志了消费习俗的阶级差别。《白毛女》中过大年的习俗是从黄家向杨家逼债展开的,黄家的年夜饭与杨白劳家用仅有的二斤面包饺子的差别,也正标志了两个阶级除夕习俗的差别。鲁迅在《祝福》中写出了鲁四老爷家过旧历除夕的祝福习俗,对雇工祥林嫂过除夕的巨大精神压力,也标明了不同阶级过除夕习俗的差异。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民俗所显示出的阶级差异是很鲜明的。
民俗的调查与研究仅仅着眼于整个民族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虽然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可以停留在此),还应当了解在同一种类型的习俗中,各阶级甚至各阶层的差别,才能在比较分析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很明显,《红楼梦》中贾府贵妇人秦可卿的葬礼与佣人晴雯的出丧,同是丧葬习俗,却展现出两个对立阶级的极大差距来。在某些民俗调查材料中,往往只有笼统的记载,如某民族婚俗中宴席的规模,婚礼的繁缛程序等,只有一般的介绍,并没有标明阶级或阶层的差别,这是不科学的,是不足为据的。
(三)全人类的共通性
全人类的共通性:这是民俗具备的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属性。各个民族的民俗,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许多相似相近的因素,也都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们往往具有人类共通的深刻内容。比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如采集时期、渔猎时期、畜牧时期,相应地形成了原始采集,原始渔猎及原始畜牧的经济民俗,又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相应形成的新旧石器文化、陶器文化及青铜文化,都在人类民俗史的古老年代形成了许多人类共通的经济、文化传承。
古老的原始信仰,为人类共通的信仰习俗奠定了基础,如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火的崇拜,从来就具有全人类的广泛性。不仅如此,即使是像婚姻、丧葬这样的习俗,也都具有全人类共通的特征。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是“生物人”转向“社会人”的高度理性化社会化的发展结果;因此,人类世界的各地方、各部落,从来都把结婚视为人生大礼。在婚礼习俗中,祝吉祈福几乎成为全人类共通的意愿。丧葬是人类自然淘汰的社会化发展结果,是全人类共通的处理死者的文明形式,因此,把对死者的哀悼或对祖先的追念用一定的仪礼展现出来,也同样是人类共通的意愿。人类的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惯制,也都形成了共通的特征。这种现象,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阶段所形成的相似、相近、相同的文化创造在民俗中的反映。
同时,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由民族化逐渐被转化为国际化的民俗,成为人类共同的民俗事象,这几乎是带有规律性的特征。比如火葬习俗,逐渐以其科学性取代土葬、水葬、天葬等旧俗;文明婚礼逐渐以其进步性质荡涤旧式婚礼的繁缛与陈腐;各民族以其先进的饮食、衣着习俗丰富着人类的衣食,使之更加国际化与现代化。
人类的交往,越来越趋向于习惯渡过全世界共同的节日。科学的发展,在全人类范围内越来越快地革除那些野蛮的恶俗。人类共通的习俗惯例,在国际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深入的今天,必将不断形成现代化形式。这种全人类的共通性,在民俗的比较研究中,不仅十分醒目,而且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以上是民俗的内在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