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民俗的特征
农业民俗的特征非常突出,主要有自然环境的制约性、技艺性和稳定性等。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性
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诸如温度、湿度、土壤、植被等的影响,在地域上显示了分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自然环境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料与场所,也为农业的地域分工奠定了自然基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及生产周期长短,都是自然环境决定的。农业民俗也是如此。由于我国气候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带性,自北而南,干湿冷热状况差别很大。因而土壤与植被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其东南部是季风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民俗当然都与种植业有关;其西北部是非季风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沙漠为代表,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生产民俗必然与牧畜相关。在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旱地区,以南是水田区。反映在农业生产民俗上,作物种类、耕作方式、耕作制度、生产工具等自然也存在着差异。
(二)功利性质
农业生产首先是物质经济的生产,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功利性。农业生产过程是经济的再生产过程。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生产的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商品的地区专业化生产日益明显,从而形成了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格局。这些变化体现在生产习俗方面,便是产生了新的习俗,或与传统相沿的习俗并存,功利性日趋明显。
(三)技艺性
农业生产民俗是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逐步形成的。技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拿插秧来说,秧插得好坏,对水稻的生长影响很大。再如灌溉,最初人们种田是靠天降水进行耕灌的。以后,为抵御干旱,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戽水的习俗。此后,随着木制技术的进步,人们造出了水车灌水以代替费力的戽水。近代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抽水机,灌溉方式也由以前的漫灌转变为喷灌、滴灌等多种形式。
(四)稳定性
原始时期的农业生产只能在一定的平原、丘陵以及为数较少的山区进行。当时的人们在焚烧过树木、枯草的地方播下种子,进行生产。这就是刀耕火种习俗。在以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学会了护苗、除草、灭虫和抵御旱涝等各种方法,于是在生产过程中,土、水、肥、管等方面的习俗便渐渐丰富,并依赖人们的口头或行为方式一代代延续下来。尽管其表象有过十分复杂的变更,但核心内容依然有所存留,且往往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只要你到山区的农村走走,还可见到汉代的农具仍在使用。
(五)经验性
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而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至今犹有不少文盲。这就决定着农业生产知识、技术的传播把文化教育这种方式排除在外,主要靠农民自己的经验积累。无论是选种、栽培、田间管理,还是收获、储藏,莫不如此。
【思考题】
1.简述农业民俗区的分布及特点。
2.简述农业民俗的定义和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