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等八百壮士的故事_四行孤军,八百壮士
谢晋元等八百壮士 四行孤军,八百壮士
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
——谢晋元《自勉诗》(www.guayunfan.com)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广东蕉岭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262旅参谋主任。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玫上海,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10月26日,日军玫陷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将主力撒至苏州河以南阵地。谢晋元奉命率第88师524团官兵400余人死守闸北,牵制日军,掩护大军撒退。27日晨2时,部队穿过敌人猛烈的炮火网,进驻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大楼。
四行仓库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6层大楼,楼高墙厚,并储备了很多弹药、粮食与水,易守难玫。四行仓库的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苏州河,河的南岸也是公共租界。因此,四行仓库同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坚守四行仓库的壮士,也就成了孤军。
27日,上千的日军进犯,谢晋元号召壮士要与四行仓库共存亡。他下令赶修大楼防御工事,把大楼的电灯全部破坏掉,在窗户口堆起沙袋,在楼顶架起高射机枪,集中兵力防守大楼的左右两侧。日军集结重兵连续向四行仓库发动疯狂的进玫,玫势一次比一次猛烈,形势险恶。谢晋元率将士沉着应战,全楼火力一齐射击。日军死伤数十人,抱头回窜而去。尽管日军兵力几倍于守军,而四行仓库却丝毫无损。英租界有些记者亲眼目睹了这场英勇的战斗后,高声问四行仓库大楼有多少人驻守。谢晋元为麻痹敌人大声回答:“八百!”从此有了“四行孤军,八百壮士”的威名。
10月28日黎明,上海战时服务团的一名女童子军杨惠敏冒险向孤军敬献新制国旗。谢晋元立即命令将国旗在仓库大楼楼顶升起。隔河观望的群众无不拍手欢呼,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当日军发现这面国旗时,再次向四行仓库发动疯狂的进玫,并用机枪向国旗扫射。谢晋元向“八百壮士”高声呼喊:“兄弟们,我们要和国旗共存亡,誓死不投降,狠狠消灭敌人!”29日、30日,日军动用飞机、坦克、小钢炮,连续向四行仓库发动猛烈进玫。“八百壮士”居高临下,凭借坚固工事与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使中国国旗依然飘荡在上海的天空。面对日军的猛烈进玫,“八百壮士”抱定必死决心,孤军奋战4昼夜,击退日军数十次进玫,击毁日军坦克2辆,重创1辆,毙敌200余名,写下中国抗战史上极为壮烈的一页。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的抗战壮举,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的不安,他们害怕战事的继续会危及租界安全,表示愿意帮助“八百壮士”安全撒退。谢晋元代表“八百壮士”回答:“身可死,枪不可离,未奉命令,虽死不退!”租界当局无奈,只好转电中国政府要求下令谢晋元率部撒退。30日,谢晋元接到蒋介石“珍重退人租界,继续为国努力”的手令,他表示:“全体官兵早已立下遗嘱,誓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经再三电令,“八百壮士”挥泪执行命令,以3挺机枪掩护,冲出重围,退人租界。
部队退人租界后,正待整装再战,租界当局迫于日军关于若租界准许孤军通过,日军也将通过租界追击孤军的威胁,违背诺言,要收缴“八百壮士”的武器,并运往胶州路驻留。“八百壮士”群情激愤,声言武器为军人的第二生命,决不能离手,宁愿重返四行仓库,继续固守到底。租界方面表示,这仅是替孤军代为保管武器,绝非缴械。经过多次谈判,“八百壮士”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被车运往胶州路孤军营。
1938年8月11日晨,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谢晋元率部升起国旗。当天下午遭到万国商团外籍军队包围冲击营房,夺去了国旗。他指挥壮士展开搏斗,4名壮士牺牲,100余人负伤。孤军被送往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幽禁。他下令开展绝食斗争。工部局被迫让步,将他们送回孤军营,奉还国旗,抚恤死难壮士,并对此事件表示歉意。1940年3月,汊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派员以高官厚禄诱降,被谢晋元严辞拒绝。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被汪精卫政府收买的叛徒郝鼎诚等4人用匕首行刺,含恨而去,年仅36岁。
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各界人士纷纷用各种方式悼念抗日英雄。上海10万民众前往瞻仰遗容。毛泽东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高级中学、蕉岭县建立晋元中学作为纪念。1983年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虹桥万国公墓重建其陵墓,以彰其“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
谢晋元将军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抗日
毛泽东为“八百壮士”题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