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达斡尔族文物分类研究

达斡尔族文物分类研究

时间:2023-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文物资源较丰富,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达斡尔族文物主要分为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两类。可移动文物包括反映达斡尔族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装服饰和工艺美术品等。达斡尔族称“乌如阔”,当地汉族称边壕。境内共有马面206个,平均间距107米。每年都有达斡尔族群众前往祭祀。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达斡尔族文物分类研究_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研究

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文物资源较丰富,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达斡尔族文物主要分为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两类。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庙宇碉楼、古代遗迹等。可移动文物包括反映达斡尔族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装服饰和工艺美术品等。

(一)达斡尔族不可移动文物

达斡尔族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包含金长城、布特哈总管衙门敖包、莫日根城巡查敖包等古迹,关帝圣护寺、凯阔碉楼等庙宇碉楼及四方山古墓、宜斯坎墓葬、蒙古副都统文春之父、武显将军西博尔图母武里苏氏夫人墓、昭武大夫德依贲墓碑、建威将军色尔衮墓碑、侍卫都统苏尔慎墓碑、荆州都统明兴墓碑、诰封昭武都尉富尔户坤及恭人精奇里氏墓、佐领花灵阿之墓碑、都统衔记名副都统苏彰阿墓、同都尉正黄旗公中佐领富温敌音墓碑和孟苏都卫氏节孝碑等古墓葬、墓碑、节孝碑,传统民居等。

1.古迹

金长城:史称泰州边堡,又称金源边堡。达斡尔族称“乌如阔”,当地汉族称边壕。金长城起自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北约9千米的七家子村边的嫩江西岸。由东至西穿诺敏河入甘南县、阿荣旗境,过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直达内蒙古林西县(辽国上京临潢府)。主壕长度22千米,副壕长度9千米。主壕最高处可达4米,断面最宽15米,高2米左右,底宽10米左右。主壕由一壕一墙组成,即壕北墙南,墙上有马面,马面既高出墙面又突出墙外便于镇守。境内共有马面206个,平均间距107米。副壕在主壕北面,起自七家子村东北1.5千米嫩江西岸,向西延伸5千米后折向西南,又行进4千米后汇至主壕附近。

布特哈总管衙门敖包

布特哈总管衙门敖包 张斯齐摄

布特哈总管衙门敖包: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宜卧奇屯北山,高约2米,周长近10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设立的官祭敖包,也称衙门敖包。每年都有达斡尔族群众前往祭祀。

莫日根城巡查敖包: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额尔和乡李屯西凯河村北山上,设立于康熙年间黑龙江将军衙门驻莫日根城期间。

布特哈卡伦:位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哈布奇村北哈布奇山下,是清朝康熙年间为防止沙俄入侵而设立。原有卡房两间,每月派守卡官一员、领催一员、兵八员轮换。

奎勒卡伦:位于今内蒙古甘河与奎勒河交汇处的卡伦山上,是清朝康熙年间为防止沙俄入侵而设立,原有卡房两间,每月派守卡官一员,前锋九名轮换。

2.庙宇碉楼

关帝圣护寺: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北部,111国道以东,尼尔基湖水库以西,中国达斡尔族民族园以南,七家子村后山上。始建于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由布特哈总管衙门时任副都统松阿、乾清门行走常兴,总管吉坤泰等人倡议,布特哈八旗官兵捐资筹建。解放前常进行祭祀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拆毁,后于2006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公诞辰日)复建。寺庙总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包括伽蓝殿、观音殿、地藏殿、宝塔、般若洞、寮房等建筑。其中,伽蓝殿建筑面积180平方米,高10米,东西两侧的偏殿各为80平方米。伽蓝为梵语,意为清静道场。关公被道家封为武财神、佛家封为伽蓝菩萨。伽蓝殿所供的关公坐像庄严威武,一手握长剑,一手执书卷,作阅读状,像高4.5米。左右两侧分别立有周仓、关平。殿内东西两侧挂幢长8米,直径1.5米。殿内房檐绘有九天仙女,殿外房檐绘有108条神龙。殿前有一高3.9米的方形香炉。院中南方有一高7米的宝鼎。般若洞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是为得道高僧闭关修行所建。寮房建筑面积790平方米,为僧人居住和诵经之地。诵经堂在二楼西侧,住持住二楼东侧。一楼为斋堂和僧侣居住所用。

凯阔碉楼: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额尔和乡凯河屯东北三华里的山坡上,现仅存遗迹。民间有传说:“清乾隆年间,宫内钦天监观测,嫩江布特哈一带有一股彩气腾空,预示这一带达斡尔族中将出现英明君主。为防后患,清廷派官员来此,建碉楼,以破风水,压灵气。”

3.墓葬 古墓碑 节孝碑

四方山古墓: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四方山村西北约200米,西距诺敏河300米左右,属青铜时期白金堡文化遗存,距今2900年左右,墓葬形制不详。墓葬出土随葬品陶器3件,铜泡5件,其中陶罐一件,器表光亮,罐身饰几何纹。

宜斯坎墓葬: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乡宜斯坎村。墓葬为砖砌椁室,以松木板为棺的棺椁墓。随葬品有铁镞18件,冠顶、腰刀、长烟袋、马具饰品若干。

蒙古副都统文春之父、武显将军西博尔图母武里苏氏夫人墓:建于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四月十六日,位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前宜卧奇村西山坡。该墓曾被盗,20世纪60年代,石碑倒塌。墓葬规模较大,有8座。砖砌墓室,墓底残留少量火葬墓痕迹,8座墓葬均无随葬品。

昭武大夫德依贲墓碑:建于清朝嘉庆十年(1805年),刻有满、汉碑文。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汉字碑文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政重五兵参佐充资乎豹略恩隆三锡褒嘉特焕夫龙章尔驻防黑龙江佐领得依贲职司军旅村袷韬钤迪果毅于戎行爪牙攸寄懋勤劳于王室事服宜旌钜典式逢湛思用沛兹以覃思授尔为昭武大夫锡之诰命于戏师克在和尚辑赳桓之众功期罔懈益张赫濯之灵。大清嘉庆十年六月吉日打牲处正黄旗男等,长白林阿、次吉尔章阿、三白鲁善、四恩托恒保、孙吉仲保、得克登。”

建威将军色尔衮墓碑: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位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荣乡大莫丁村北岗。汉文碑文如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重御修之村端资果毅臣子殚服勤之职贵矢公忠惟效力宣酞非笃勿渝乎终始斯酬庸纪绩褒扬备致其哀荣懿典常昭丰碑用建尔原任都统衙门副都统原品休致色尔衮心存谨属望属恪老成藉蕴韬略于胸中深明纪律壮金汤於塞上久历戎行因奖劳而赐以嘉名爰荷宠而膺夫显先人显秩班依豹尾亚宿卫于直庐职领龙骧统赳恒于禁旅迨养阿之遂请全俸特颁何沦亟之倏闻龄颓莫驻轸怀良切倦念弥深镌级开既免因公之罚赙金优给还施助葬之恩申命礼官易名勇壮于戏贲丝纶而光茔域报忠之礼斯存勒金而表于城眷旧之情何极敬承休命易尔后人钦此。追封建威将军色尔衮之妻一品夫人郭布勒氏之大清道光五年三月十九日男凌金朱尔格讷朱格山敬立。”碑已倒塌。

侍卫都统苏尔慎墓碑:建于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尔科乡后乌尔科村东山。

荆州都统明兴墓碑: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位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巴彦乡巴彦街村北山坡。

诰封昭武都尉富尔户坤及恭人精奇里氏墓:建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九月,其子花灵阿立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老山头北坡。墓葬形制为长方形墓圹,圆形柞木从中间竖向断开后横铺在墓圹上,形成椁室,满族式木棺。死者为仰神直肢葬,头南脚北。随葬品有瓷器、铜器、烟具、首饰等40余件。

佐领花灵阿之墓碑:建于咸丰年间,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老山头南坡。据史载:花灵阿达斡尔族莫尔登氏尼尔基人,布特哈正黄旗佐领,著有满文《达斡尔索伦源流考》,为达斡尔历史经济、文化研究之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都统衔记名副都统苏彰阿墓:咸丰朝从征隶多隆阿军,同治元年委营总从。解同州围,进夷王阁村,羌白镇回巢,保总管加副都统,二年克苏家沟收谓城,记名副都统都兴职阿攻宁夏赴军以不约束革职,回骑集金积堡谋袭官兵,后杜赏尔、金顺分路截击,苏彰阿先登殪其渠一人手砍二人,以功最复原官,又夷宁复满城外回垒,累赏花翎,赐号法尔沙泰巴图鲁,十年将黑龙江骑兵戍乌里雅苏台。

同都尉正黄旗公中佐领富温敌音墓碑: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原址在今兴仁乡西毕台村东,有砖干墙墓城及石碑一座,现收藏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

孟苏都卫氏节孝碑:位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大莫丁村南。建于民国初年。系大莫丁村孟鼎符之妻苏都尔氏29岁守寡不嫁,抚育孩子勤俭持家,布特哈总管金纯德呈请予以立碑表扬。

4.达斡尔族传统民居

传统的达斡尔族民居多建在依山傍水之地,由于地理环境和自身历史发展的变化,达斡尔族经济结构由原来的狩猎为主逐渐发展为农耕为主,狩猎、渔业为辅的多种经济模式,其民居也从原来的帐篷建筑逐渐演变为桦树皮木房、满族的脊草木房和平顶土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的达斡尔族房屋坐北朝南,向南开门,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格局。居室以西为贵。东屋的西墙有南北双灶,北灶内侧连西屋北炕的凹形烘炕。烟道由南北双灶的地下向左右两侧延伸至室外东西耳一米左右的地方,并在地面上建两个相对的烟囱,便于防火和利用热资源,右侧烟囱后铺上小石子为温苗床。房屋外有用柳条、木板、杆木、柞木围起来的长方形院套,用篱笆隔为内、外院,人畜分开且距离较远,防污防噪,有一定的科学性。房屋的房脊多为“人”字形,房脊上涂泥后再覆盖苫草,两端有双鱼雕饰的白木挡板。房屋多为两间或三至五间,两间房的设置一般为东厨西卧。三间或三间以上房的,则东西为卧室,中厅为厨。正房两侧为狗舍和猪圈。院南北两侧各有木制仓房,分别放置农具、猎具、渔具等生产工具和储藏皮毛、谷物、肉食等。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介”字房: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因屋脊突出,形状像“介”字而得名。土木结构。多取松木,用榫合法搭成房架,房顶椽子上铺以柳笆、苇席,用泥抹平,再盖苫草或小麦秸秆,用马鞍形木架压住。用草皮坯垒成墙,里外用泥抹平。屋内隔成两三间或五间,以西为上屋,住人。靠西南北三面墙边砌炕。炕上铺芦苇席,内外室以木雕门窗做间隔。炕沿至地面有木雕护板,顶棚多为带花纹的柳编。东屋为下屋,南北紧靠隔墙砌灶,烟囱通出东西墙外一米左右。门多开于南墙东侧。通常开南、西两面窗,木制门窗多雕刻几何形图案。过去窗外多糊纸,施桐油,现多镶玻璃。正房前东西两侧盖有厢房,厢房南面筑畜圈。院墙用红柳条编成的带花纹的篱笆搭成。

达斡尔族的房屋开南窗和西窗,南窗分别在外室门的两侧和内室,使得室内光线充足。内室有三面环绕的火土炕,称为“蔓子炕”,炕上铺苇席或高粱席。三面炕以南炕为贵,为长辈居住,炕上放卧具和衣物的双开门木柜。晚辈居北炕,有木柜,但炕上没有摆设。来客住西炕。过去,西炕是室内祭奉神灵的场所。为了让炕更牢固,沿炕沿和地面有相互垂直的“T”结构木质的支撑,在“T”形支撑垂直连接处有三角形装饰块,起加固作用。炕沿立面前面装有木板,上饰彩绘或浮雕,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仙鹿灵芝。蔓子炕主要烧就地取材的燃料。布特哈地区的达斡尔人以柞木为燃料;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族烧柴草和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秸秆;海拉尔地区的达斡尔族则以牛粪作燃料。

达斡尔族喜在西屋三面墙上做木板镶嵌。墙板和天棚上绘有鸡、凤、鹌鹑以及狩猎场面的画面,以取其谐音“吉祥”、“平安”之意。这些绘画在早年都是达斡尔族种种传说的反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单纯的装饰形式。达斡尔族在炕上摆放炕桌,炕桌均为四腿小桌,桌面素面无纹饰,边长约为60厘米左右,高约30厘米。除此之外,还有带抽屉的炕桌,形状和小炕桌类似,大小有些差异,在桌面下面设置了单层或者双层的抽屉,用于收纳。

连通达斡尔族居室外室的四扇屏雕花油漆门是受满、汉文化影响,并与达斡尔族本民族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四扇门中,最靠边的左右两扇门是固定的,只有中间的两扇门能对开。门楣饰有满文、汉字,以“福”、“禄”、“寿”、“禧”、“八宝”、“如意”等纹饰为主。门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多为窗格式结构,窗格间多以葫芦、荷花等作连接,寓意福禄、和顺等吉祥之意,既结实又美观。门扇下的屏板上雕刻插满牡丹、梅花、鸳鸯戏水、喜鹊登枝等图案,门上施桐油以作保护。

(二)达斡尔族可移动文物

达斡尔族聚居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北岸到嫩江流域,由外兴安岭和大小兴安岭的南麓支脉之间的包括平原、山林、草原、河流和丘陵地带。长期以来,达斡尔族利用复杂多样的地理形态、丰富的物产资源,进行农、猎、渔、牧、林等多种生产活动,呈现出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体现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交通工具、服饰、佩饰、工艺美术品、宗教器物、乐器和体育器具等各个方面。

1.生产工具

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工具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狩猎工具和渔猎工具等。

(1)农业生产工具

达斡尔族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少数几个进行农业生产的民族,其农业用具非常丰富,常用农具包括草叉、木耙、木铧犁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文物就是搓玉米工具——玉米钏和播种工具——木鲁,这些工具非常方便实用,体现了达斡尔人的勤劳和智慧。

玉米钏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玉米钏:传统玉米脱粒工具。用整块硬木挖凿而成,呈凹槽形,一般长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凹槽中间凿有长方形孔,孔一端设有铁舌,向上翘起。使用时,把玉米放置在凹槽内,一端顶在铁舌上,向下搓时,玉米就从玉米棒上脱落下来。

木鲁:传统播种工具。长约1米。用木棍掏空而成,下连中空布袋,播种时,种子从木棍顶端凹槽内滑下,穿过中空木棍,经由布袋洒入已经犁好的土地里。因木棍顶端分有凹槽,故撒落的种子通常会均匀地撒入土地,一则有助于种子生长,一则也不会造成浪费,是达斡尔人智慧的结晶。

(2)狩猎工具

木鲁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达斡尔族从事狩猎业由来已久,历史悠长。狩猎业在达斡尔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发展出一系列集结了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狩猎工具,包括猎刀、弓箭、猎枪及其他辅助工具等。

猎刀:木柄铁质、尖头,一般长25厘米、宽0.5厘米。达斡尔族在狩猎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猎刀,长期的生活实践使达斡尔族发展了精湛的制刀工艺,除狩猎使用外也成为馈赠亲朋的绝佳礼品。达斡尔族猎刀形似柳叶、周正对称、刀背较厚,在向刀刃过渡中逐渐变薄,刀背稍下的两个侧面各有一凹槽,但槽不通到刀尖。刀鞘多为木制,鞘上有铜箍,起加固作用,多用皮绳与刀把上铜环相连,以防丢失。也有猎刀鞘上插有一双白色骨筷。猎刀不仅用于猎物的剥皮、肢解,也用于制作桦树皮器具及防身用具。捕获到野兽之后,剥皮、开膛、割肉、剔骨以及生活中的切、砍、刮、劈等都会用到,可以说,猎刀是达斡尔人的万能工具。

猎刀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藏 张斯齐摄

弓箭:达斡尔族的主要狩猎工具。弓长116厘米,箭长76厘米。其中,弓多以桦木或榆木制作,达斡尔语称“讷莫”。弦以鹿或犴腿筋制成。而射杀大型猎物的弓则多以藤木制成,为了增加弓的用力,还会把两层弓木片用胶黏合后包上蛇皮使用,称为“瓦德热·讷莫”。弓的握柄和系弦处以兽骨加固。

弓箭 内蒙古呼伦贝尔博物院藏 张斯齐摄

与弓配合使用的箭达斡尔语称“索木”,是用硬质树条或者藤竹为杆,配以铁制或骨制的镞制成。箭尾饰两排对称的雕或鹰的羽毛,以保持箭在飞行中的平衡。为方便拉弓时运力,一般会在拉弓的拇指上戴扳指。弓箭是具有一定射程和杀伤力的武器。它的制作和使用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

火镰:取火工具。用铁打造而成,形状酷似弯弯的镰刀,因其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是金属和火石摩擦起火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猎人野外狩猎时常用的打火工具,体现了人类长期以来适应自然的聪明才智。

猎枪:达斡尔族重要的狩猎工具。附有木制药筒和铁火镰等。猎枪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猎民的生活水平。

因为狩猎过程中使用猎枪,相应地产生了制作子弹的模具、压火炮的工具、灌火药的漏斗和勺子、火药盒(壶)等用具。

铁箭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别日弹枪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土枪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做子弹工具(1)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做子弹工具(2)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灌火药漏斗 内蒙古呼伦贝尔博物院藏 张斯齐摄

火药壶 内蒙古呼伦贝尔博物院藏 张斯齐摄

除了使用猎枪、弓箭外,达斡尔人还利用夹子、网套、猎鹰围捕猎物。

夹子:用木和铁制成,一般长79厘米,宽37.5厘米。狩猎时,将夹子隐匿在动物经常出没的路线上,上面用草和树叶覆盖,一旦猎物碰到夹子便会被夹住腿脚,无法挣脱。夹子主要用于捕野鸡兔鼠类。通常将其设在猎物常出没的路径上,只露食物,不露夹身。当猎物经过时踩到猎夹的机关或吃夹子上面的食物就会被夹住。

木夹子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野鸡夹子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野鸡夹子:打野鸡专用工具。长32厘米,宽19厘米,高4.3厘米,重176.5克,铁质、木质。该工具是由一根铁丝揻成骨架、一根带有弹性的钢片、一块长方形木条和一个销柱机关组成。狩猎时将夹子固定在野鸡经常出没的必经之路上,等野鸡碰到夹子的机关,就会被夹住。野鸡夹子是达斡尔族比较有代表性的狩猎工具,代表了达斡尔族典型的狩猎生产方式。

网套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网套:捕猎沙半鸡等禽鸟的工具。由网套和隐蔽服组成,网套多由金属(竹)制成,网口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捕猎时在雪地上把网支在禽鸟经常出没的路线上,里面撒上杂粮,网口用木棍支撑,在木棍上拉根绳子,猎人手持绳子隐藏在隐蔽服里面,待禽鸟入网后,慢慢向网里赶,受惊的禽鸟跑向网深处,一拉绳子,立在雪地上的网套倒伏,禽鸟便被成功捕获。

猎鹰:在达斡尔人的狩猎生活中,驯养猎鹰捕猎也是其重要手段。一只好的猎鹰,据说一年可以捕获到数百只猎物。在蒙古人征服中亚时“一匹好马也难换一只好鹰”的说法中可见其身价。

图热沙勒:达斡尔族猎鹰工具。为树杈上撑开的一片小方网。底边固定在树杈中间的横木上,其他三个边都是活的,上边用马尾毛吊起来。一般架设在山头和高树上。山鹰飞来后,往往误以为是突入高空的树梢,便落在它的横木上。山鹰没有往回飞的习惯,起飞时撞到前面的网子,马尾毛被拉断,网的上边沉下来,片网变成兜网,山鹰被捕获其中[1]

猎鹰尾铃:达斡尔族猎鹰工具。一般系于鹰尾处,是为了当鹰抓到猎物时方便猎人根据铃铛声定位所用。传统系铃铛是把鹰尾羽中间的盖羽根部,空的地方拿针穿过线,再把铃铛系在线上,还要有个铃铛板。

(3)渔猎工具

达斡尔族沿河而居,有着悠久的渔猎传统。勤劳勇敢的达斡尔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渔猎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凝结了达斡尔人才智的渔猎方法和捕鱼工具。

大网:达斡尔族捕鱼工具。又称“阿拉哈”。20世纪20年代由俄国传入。长约300多米,由十七八片网接成,每片网长15米左右。适于大江大河中捕鱼。在岸上的网端叫后套,后套部分宽3米。网片用粗麻绳连起来,网片上边的绳叫上根,下边的绳叫下根。大网两端上下根绳上拴木棍一条,叫横木。打鱼季节分春秋两季。春季,5月下旬开始下网直到入伏为止;秋季下网从处暑开始,直到大江流凌为止。下网时用小木船一艘,需八九个人合作。一次下网一般能捕15~20公斤鱼,多时可捕鱼50~100公斤。冬天下网时,用斧子在江面冰上打出窟窿,把大网的八九片网连结起来,在长杆的一头拴住网绳,通过水眼把网绳传递到收网处,然后收网。下一次网少则捕获40~50公斤鱼,多则可捕250~300公斤。

小网:达斡尔族捕鱼工具。长约70米。两端等宽,约2米;每套小拉网由三四片网组成,每片长15米。从前用麻线织网,后改用三号棉线,棉线比麻线防腐性强,主要用于捕雅罗鱼。达斡尔族地区,河水谷雨解冻,立夏后雅罗鱼成群游到河里,在河岸浅滩上产卵。捕雅罗鱼必须在1米深的浅水处,夜间由五人下网,一人在岸上拿后套,三人拿网头绳蹚水前进,最后网成半圆形,在沙滩上收网。下一次网可捕鱼少则二三十斤,多则近千斤。捕杂鱼时,在白天水深处下网,捕鱼少则三五十斤,多则近百斤。冬季在江汊或河的缓流处穿冰下小网,方法与下大网同[2]

挂网:达斡尔族捕鱼工具。由汉族地区传入,当地汉族也叫“丝挂子”。达斡尔语称“托苏古·阿拉哈”。一般规格长3米,宽1米,用很细的丝线织成。网的上下边有火柴杆粗的棉线绳,上边的线绳上拴杨树皮或软木做漂子。适合在没有水流的江汊子或河汊子中捕鱼时使用。因网眼大小不同,所捕获的鱼也不同。

达斡尔族的网型捕鱼工具类文物还有兜渔网、口袋网、挂网等。兜渔网长160厘米,宽110厘米,用于浅水捕鱼。早期用麻绳编织,后来采用棉线织作。网形如口袋,下网时网口要支开放进水里,捕鱼时,先把渔网撑开,上面放一些鱼饵,鱼进网,系在网底的绳子就会摆动,即可将渔网兜起。

鱼罩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鱼罩:达斡尔族捕鱼工具。用柳条编制而成。一般上口直径为20厘米,下口直径60厘米左右,高约65厘米。达斡尔语称为“达如勒”。用麻绳将长约1米、比手指略粗的柳条编成上口小、下口大的圆筒。捕鱼时每人拿一个鱼罩下水,见水下有鱼,就用双手把鱼罩直上直下地按下去,按住鱼以后,从鱼罩的上口伸进手,将鱼取出。适合于1米左右深的水池和江河涨水后形成的静水处捕鱼用。达斡尔族的青少年喜欢用“达如勒”罩鱼,人多时排列成行或围成圆圈,下鱼罩捕鲫鱼和鲶鱼。鱼罩的优点是妇女、儿童都能使用,缺点是不能在活水里捕鱼。

大马哈钩:达斡尔族捕鱼工具。达斡尔语称为“达尔博依·勾格”。将五寸长的粗铁丝的一头锉出锐利的细尖,另一头锤扁,然后弯成钩形。大马哈钩拴在30余米长的3号铁丝上,每间隔一寸半拴一个钩。铁丝下面绑几十斤重的石头或拴钢筋做的锚。一般至少要有250个钩。在秋分前后3天(大马哈鱼汛期)到霜降流凌时下钩。下钩时需要两三人合作。一人拿着盘丝的一头站在岸上,另外两人把石头、铁锚和大马哈钩用船运至水中,把钩拴在盘丝上,拴完三十多丈的铁丝,再拴石头或锚投入江底。一天遛一次钩。遛钩时从船上把沉在江底的铁丝拉起来看看,如有鱼上钩,就用手钩钩住鱼,将其捕获。每人每天能捕获十七八条大马哈鱼。黑龙江爱辉县达斡尔族多使用[3]

钓鱼铁排钩:长14厘米左右。由多个鱼钩串联而成。捕鱼时拉成一排,在鱼钩上放置鱼饵,放入水中或冰面下,用来捕获较大的鱼。

鱼囤:捕鱼工具。用桦树皮或薄木制成圆形边框,一般直径为30厘米,高10厘米。上下两面以麻绳编制方格网笼罩。也有用旧筛筐做囤架,用桦树皮或铁片做囤底,以马尾纱为囤面,中间留圆孔。捕鱼时,先将鱼饵放入鱼囤内,或将囤口四周涂鱼食,然后把鱼囤放进水中,鱼被鱼饵诱惑进入鱼囤内,随即拉出鱼囤。适用于浅水里捕捞小鱼。虽然捕鱼量不大,但深受老年人的青睐。

鱼囤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鱼叉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鱼叉:达斡尔族捕鱼工具。鱼叉为铁制,长30厘米、宽10厘米、柄口直径4厘米、重575克左右。有双齿和三齿两种,上面均有倒刺,防止鱼上钩之后脱落。叉杆木制,长约2米左右。达斡尔语称“色热”。一年四季都能使用。叉鱼一般在夜里进行,需要至少两人合作。在明水期叉鱼时,一人拿着桦树皮或柳条火把(后用汽灯),把鱼引到跟前来,另一人拿色热叉鱼。熟练的人一夜之间能够叉获十几条大鱼。结冰期叉鱼时,把冰凿开,挡柳条帘子,中间留一缺口,待鱼从中通过时叉捕。夜间捕鱼时,一人持火把在岸边前行,后面的人持鱼叉随后,鱼是趋光动物,看到亮光便游过来,后面的人看准时机即可叉之。鱼多时,高手一夜可叉到二三十斤鱼。叉鱼是一种极富趣味的捕鱼活动,达斡尔族擅长凿冰取鱼,在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人们在结冰的江面上搭起简易茅草屋,然后凿若干个冰眼用鱼叉等工具捕鱼。鱼叉适合于单独捕鱼时使用,基本上可以满足达斡尔在不同季节,按不同规模从事渔业生产的需要。用鱼叉捕鱼是达斡尔人最古老的捕鱼方式之一。

(4)鱼形工具

达斡尔族生活中留存着许多鱼形工具。

鱼形砸苏子器:达斡尔族常用生活用具。器身为雕凿而成,为头向上张大口的鱼形造型,器具腹内中空,配有砸制用的木柄。使用时,将苏子放入其中锤砸,既可以将苏子砸碎,也可以防止苏子溅出容器外,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木雕鱼形折叠刀:达斡尔族常用生活用具。木制,雕刻鱼形纹样,不用时,将刀收到中空的木质鱼腹内,用时将刀拉出。木腹和刀是用铆钉连接于木鱼头上,看上去就像鱼的眼睛一样,设计十分精巧,体现了达斡尔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2.生活用具

达斡尔族的生活用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一般分为生活用品、饮食用具等。

达斡尔族先人曾居住在大兴安岭森林中,习惯使用木制生活用具,所使用的木质器皿多为桦树皮器皿,这种材质的器皿以其轻便、防潮、不怕磕碰、耐用等特点,广受达斡尔族群众喜爱。达斡尔族所使用的桦树皮器物主要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为主,如桦皮盘、碗、桦皮箱子、桦皮簸箕、桦皮桶、帽盒以及妇女用的针线盒、藏品盒等桦树皮用具。在达斡尔族桦树皮器物的造型中,既有中国北方民族桦树皮文化的地域特征,又保留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整体来说,达斡尔族使用的桦皮器物类型较少,装饰风格与其他民族有别,刻划纹、压打花减少,器型扁大,这些主要与该民族定居的习惯有关。后期,达斡尔族镂刻纹、墨绘、彩绘、玻璃镶嵌工艺出现,不但美化了桦树皮器物,表现了达斡尔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同时又表现出了达斡尔人艺术创作的才能和智慧,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桦树皮器物的装饰风格。

在达斡尔族生活中编织品器物的运用也很多,其中,柳条编织使用的比较广泛。如屋内顶棚柳编、柳编篱笆墙、筐、篮子、簸箕、鱼罩、鱼篓、米篓、柳编大轱辘车围等。

达斡尔族也是狩猎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熟皮技艺。熟皮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成为其民族文物的重要部分。

达斡尔族种植烤烟有很长的历史,在北方地区久负盛名。达斡尔族生产的烟叶,因色泽金黄,气味柔香,而享有“琥珀香”的美誉。而达斡尔族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种烟、烟叶复烤以及吸烟的烟具,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1)生活用品

木柜:达斡尔族传统生活用具。长97厘米、宽55厘米、高89.5厘米、重17200克。这种款式在20世纪30年代黑河地区为达斡尔族普遍使用。达斡尔族的民间家具制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做工较细,品种多样,纹饰精美,样式独具民族特色。该达斡尔族刻花描金柜,是达斡尔族人自己制作,前面雕刻着传统的吉祥图案,有吉祥节、海螺、双鱼、莲花、宝瓶等,象征着吉祥、圆满、幸福、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是典型的达斡尔族民居用品。

木柜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柳编筐、篮、簸箕、篓、米篓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桦树皮刻有几何图案、花草、树木及八仙执物图案圆形木盒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桦皮蝈蝈笼:达斡尔族置放蝈蝈笼。笼身菱形,用桦皮条连接,笼身烫有许多用于透气的小孔,笼口刻“一九四九、八、三”字样。

山水人物纹桦树皮盒:器型为椭圆形,高13.5厘米。顶部有抽拉式盒盖,盖上有拱形钮,器壁绘刻山川、河流、树木、人物等。

柳编筐:高43厘米,直径23厘米,用柳条编制,达斡尔人放置农作物使用。

桦皮蝈蝈笼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刻山水人物纹桦树皮盒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 张斯齐摄

柳编筐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烟模子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摇篮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摇篮:达斡尔族育婴工具。长84厘米,宽27厘米,高17厘米。摇篮用两个“U”形木板为框架,上部“U”形板向上翘起约30度角。摇篮背后挂一串野鸡腿骨,其晃动时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促使婴儿很快入睡。

(2)饮食用具

达斡尔人从事农牧渔猎业等多种经营,饮食来源丰富多样,既保留有古老的烹饪野生菜果、兽禽鱼肉的饮食习俗,又具有以米面为主、乳肉为辅的农牧文化特色。达斡尔族饮食中的稷子米饭、豆饭、燕麦米饭、荞麦饸饹及酸奶粥等都是传统特色主食。

达斡尔族特色饮食中还包括以当地的一种植物——苏子制成的各种饮食,主要包括将苏子砸油食用,用苏子砸成的粉或膏做馅儿饼。砸苏子器的器身是鱼形的中空木制桶装器,使用时把苏子从器身上口倒入桶腹,用斧把货棍状器向里砸,直到成粉并浸出油变成膏状为止,食用起来非常香醇可口。

搓面骨板:达斡尔族传统搓面工具,长35厘米,宽20.5厘米。使用时将揉好的面团放在板上压搓,面团被挤压成条形从板孔漏出。

搓面骨板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

饸饹床 内蒙古呼伦贝尔博物院藏 张斯齐摄

饸饹床:达斡尔族制作饸饹面工具。用木头制成,长122厘米,宽36.5厘米。饸饹床中间设中空筒,筒底均匀布满钻孔。制作饸饹面时,将饸饹床架到锅台上,把揉好的面团放置在圆筒中,将木柄用力下压,面条即从圆筒中被挤压出来。饸饹面是压出来的圆柱形长条面。早年的饸饹面压制工具是用鹿或犴的肩胛骨做的。首先要在骨面上凿满大小适中,排列整齐的洞孔,把面放在上面用手压,面从孔中被挤成圆条形从孔洞处流出。现在达斡尔人所用的饸饹床多为木制,利用了杠杆原理,使用方便,造型也比较有特色。饸饹床的主体部分是个中空的木柱,柱的下面被钉上了带许多孔眼的铁片,孔眼的大小跟我们能见到的面条粗细差不多。与中空的木柱相对应的是一个与之内径适合的圆形木柱,使用的时候把面放入中空木柱的内径,然后再用上面的圆柱木挤压,面条即可从铁片的圆洞中流出。一般情况下,这种饸饹床都是直接架在锅上面的,压出的面就直接流入了锅中的热水里,加以煮食。

3.交通工具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东麓、嫩江流域、呼伦贝尔草原以及新疆塔城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形特点涵盖了山地、森林、河流和草原,因此体现在达斡尔人的交通工具上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

达斡尔族传统交通工具包括陆上交通工具和水上交通工具两类。其中,路上交通工具以大轱辘车最为著名,水上交通工具包括桦树皮船、木槽船、木板船和木筏等。除此之外,滑雪板、爬犁等也是达斡尔人重要的交通工具。

大轱辘车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大轱辘车:达斡尔族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又称“大轮车”。由大车轮、车辕、轮档、车辕板等组成,用每年农历二三月树木发芽前上山采伐的黑桦木和柞木制成。整个车体几乎不使用金属件,全为木材制作。其特点是车轮大,坚固耐用,可载千余斤,适于在农田和草原上使用,素有“草上飞”的美誉。整车长4米,宽1米,两轮,轮高约1.5米,辕长4.5米左右,车轴长约1.6米,车毂用材料是长约50厘米左右、直径30厘米左右的黑桦木,车毂上面安18到22根辐条。套马、牛拉车,载重可达千斤,日行数十里甚至百里,因其轱辘高大,受力面大,质轻等特点,适用于荒山僻野、浅水沼泽,具有轻便耐用、修理方便等特点,是广受达斡尔人喜爱的日常交通工具。根据造型和用途的不同,大轱辘车还有三种变化:一种是“木拉日·特日格”,即篷车,是在普通车上用粗柳条架设半圆形篷架,在上面苫盖桦树皮或苇席子,车内铺毛皮或毡毯的车。再一种是“卡日奇莫勒·特日格”,即苇厢车,是在普通车车厢的左右和后部三面夹围苇子的车。还有一种是“柯敖·特日格”,即板篷车,是用薄木板制成车厢和篷的车,有的还在木厢板上雕绘山水图案。在达斡尔族大轱辘车的侧帮前端常有一个长颈小腹宽口的陶瓶。人们在这个瓶里会放置桐油,瓶口上插着长的油刷,用来给铁制车上油防锈。

轱辘童车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轱辘童车:一种儿童用轱辘车的小车。其型制和普通大轱辘车类似,只是在前面车辕的位置多加一前轮。车长约1米左右,宽约60~70厘米。车身饰彩绘花鸟纹,造型写实,以浅浮雕或镂空雕刻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爬犁:达斡尔族冬季常用陆上交通工具,主要用于雪地滑行。爬犁有两根底杠,前部弯曲翘起,在底杠上有两层厢架。长约2~3米,宽1米左右,用牛马等大牲畜拉动,多用于拉人载物。

滑雪板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滑雪板:达斡尔族冬季常用交通工具,形状与现代的滑雪板类似,多以松木、桦木板制成,长约1米左右、宽15厘米左右,前端翘起。底板上贴带毛的野猪皮或狍皮,鬃毛向后。冬季下雪时达斡尔人常以滑雪板代步或追踪野兽。

独木舟:达斡尔族传统水上交通工具。达斡尔语称“茂恩郭·洁毕”,是在一根直径为60厘米左右的原木上凿出木槽而成,这种独木舟根据情况长从3~6米长不等,可坐2~6人。独木舟从侧面看像一个梯形,船头尾上翘。这样的外形能减少水浪的冲力。行船时人立于船槽内,用木棍插入水底靠推力的作用使独木舟前行。

桦皮船:达斡尔族传统水上交通工具。是以桦木皮制成的船。一般以桦木制作船的框架,外镶缝桦皮。达斡尔族桦皮船与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的桦皮船相比,船身略短而船腹略宽。早在清代咸丰年间,呼伦贝尔八旗达斡尔族佐领敖拉·昌兴率队巡察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边境时,就曾乘坐桦皮船,“长有六丈,宽有一丈多,把桦皮合并而缝成的,船底下是用轻木筏子套上的”[4]

4.服饰、佩饰

达斡尔族传统服饰体现了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服饰的影响,与周边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狩猎时代,达斡尔族在服饰上大多就地取材,衣料用狍皮等兽皮为主。传统男子上穿大襟皮袍,袍正中或左右开衩,以便于骑乘,袍边镶有云纹或八宝纹,腰缠腰带,下穿皮裤,头戴皮帽,脚穿靴子。传统达斡尔族女子也穿大襟袍服,领襟、袖口和袍边绣几何纹饰,下摆不开衩,系腰带。秋末、冬季和初春的狍皮毛长厚密,毛皮结实,保暖性好,一般做成冬大衣和皮裤;春、夏、秋初的狍皮是脱毛到长毛的时期,毛短稀疏,适宜做成春秋或夏天的长袍、皮裤、皮套裤等。除皮袍外,达斡尔人也穿布袍,寒冷时外套犴皮大背心。无论冬夏,成年男子必系腰带,腰带以布或皮制成,上挂烟具。系法是在腰上缠绕以后,将两端分别掖在后背两侧,成对称状自然下垂约20厘米左右。达斡尔族服饰受满族服饰风格影响,更多地运用袍服、坎肩等元素,就工艺来说,大量地使用了满族的镶边工艺,出现了“三镶五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镶边有金白鬼子栏杆、牡丹带、盘金、间绣等各色[5]

达斡尔族服饰中的帽子很有特色,一般以狍子或鹿的头皮做成,这种帽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用黑布剪成两个眼球或镶嵌两个玻璃球于原来眼窝处,出猎时戴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还能起到很好的伪装作用,是达斡尔族狩猎文化的生动体现。后来,这种狍子头皮帽,变成了儿童的装饰帽,寓意希望孩子们像野兽一样健康成长,长大成为一名优秀的猎人。

达斡尔族猎民的手套也就地取材,用兽皮制成,掌心处有开口,可将手指伸出,便于扣动扳机。达斡尔族妇女则喜爱戴五指形手套,这种手套多用狍子短毛皮制,手套腰边多饰黑边,口沿周镶狐狸或猞猁皮,手背正中多绣圆形纹样或云卷纹样,五指上多采用补花绣,关节与指甲绣花之间以波浪线串接,意为手指上的血脉。

达斡尔人的靴子根据穿着的季节不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麅脖子皮、犴皮、牛皮为底,麅腿皮为靿的皮靴,适合冬天雪地行走;一种是布靿皮底、布靿布底,适合春秋和夏天穿的布靴。

达斡尔族佩饰主要以妇女头饰、胸饰、手饰、儿童饰品为主,整体造型工艺精美,体现了达斡尔人传统审美意识和高超的锻造技艺。旧时达斡尔族妇女有在前额系头带的习俗,一般来说,小女孩和年轻妇女的头带有珠串流苏,老年妇女的头带则仅在中间部位有一个小的金属或珠宝的装饰物。受满族妇女发式的影响,达斡尔族妇女也会梳满族的“两把头”。所谓“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上,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扁髻,压在后脖领上。“两把头”所用的扁方是宽七八厘米,长约一尺的大横髻,均作扁平“一”字形,贯于发髻之中,为头饰中必不可少之物。戴上这种宽长的扁方,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妇女们走起路来显得分外端庄、文雅。

皮袍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马甲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皮袍:达斡尔族服饰。达斡尔族称“德力”。男子冬季穿用的皮大衣,用狍皮缝制而成。右衽长皮袍,常前后开衩,以便骑马。扣子有铜纽与皮条编制之分。这种皮衣只穿一两冬。

狍皮靴:传统皮靴。达斡尔语为“奇卡密”。流行于东北达斡尔族地区。多用狍皮做靴腰,其他部分用狍脖子皮或犴皮制作,也有用犴腿皮做的。轻便,保暖,适合于在雪地行走时穿用,深受猎人喜爱。靴底越软,越耐磨。人们经常用手揉搓变硬的靴底,使之柔软、耐穿。达斡尔族民间有“奇卡密揉一次就多穿一天,揉一次就结实一天”的说法。

狍皮靴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棉布袜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布筒饰纹靴子:达斡尔族称为“斡罗其”。多用白布做靴面,在靴尖、后跟、靴口处饰黑色为主调的几何形图案作饰。鞋底用牛、狍等动物后脖皮鞣制而成。前面开口,系两个蒜头布扣。

手工布鞋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五指狍皮手套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狍皮手套。达斡尔族称为“博力”。用狍皮缝制的手套。共分三种式样:有五指并且分开的叫作“霍洛博力”。一种只分拇指和手掌两部分并有长腰的叫“额莫替博力”,另一种只分拇指和手掌两部分没有腰的称作“哈夺博力”。后边这两种式样,汉语俗称“手闷子”。

蝴蝶形银簪:用银和景泰蓝制成。蝴蝶下面饰有天蓝和浅蓝色彩条似景泰蓝蝶须,饰珍珠银质。长18厘米,宽8厘米。青年或少年皆可使用。

长丁:达斡尔族青年妇女头饰,长20厘米,宽4厘米。铜丝结花,装饰景泰蓝花染,工艺精细。

蝴蝶形银簪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长丁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船形绣花鞋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船形绣花鞋:长25厘米,帮高5厘米,底厚4厘米,藕荷色缎石黑缎沿口,木制皮加垫厚底。旧时达斡尔女子喜爱的一种鞋。女孩长到15岁,开始做这种鞋。而且往往用这种鞋的好差来判断结婚女子的治家本领。这种鞋多用缎作鞋面,再在鞋面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上各种花饰,非常美观。

杏红缎斜襟女夹长袍:达斡尔族女子传统服饰。长126厘米,胸围114厘米。下摆处贴蓝色云纹布条,袖口围白色,在白色上贴金黄花边,在袖上贴一条宽花带,一条窄花带。

黑平绒卷边紫红平绒男帽:内周长57厘米。帽顶为黄绸六角形,有一个红绒球。系达斡尔族男子传统头饰。

双梁贴花天蓝缎男鞋:底长23.5厘米,鞋帮长于鞋底鞋头有两道黑色皮质俗称“双梁儿”。

杏红缎斜襟女夹长袍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黑平绒卷边紫红平绒男帽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双梁贴花天蓝缎男鞋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紫缎黑花女棉袍:长128厘米,腰宽57厘米,下摆76厘米,袖长82厘米。右襟领口、衣袖口、襟上有5.5厘米花边,衣开启处有云纹浅点衣里。

绣花黑红缎底斜襟女坎肩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紫缎黑花女棉袍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绣钱纹布腰狍皮底靴:长18厘米,宽27厘米,高23厘米,重576.5克。靴腰部前开口,并列三组布扣绊,鞋底用犴皮,鞋靿是布质,从前腰中白线纳钱形纹。达斡尔族外衣、裤、鞋都喜用兽皮,随着布料的传入和普及,鞋子制作材料有了改变,除了皮靴之外,还制作布靴和布皮合一的靴子。这双布皮合一的靴子式样和纹饰对我们研究达斡尔族的衣着时代变迁和制作工艺有一定参考价值。

达斡尔族绣花鞋:长24.5厘米,宽7厘米,高7厘米,重301.5克。鞋面为黑色大绒地,彩线绣蝴蝶花,包鞋头黑绒绣花,鞋口镶黑缎和花绦子边,白线纳底。清代后,由于流入达斡尔地区的布匹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妇女们开始用布匹绸缎制作服饰。多为平口布鞋,也有礼仪场合穿的平绒或绸缎做的鞋。达斡尔族的鞋面刺绣十分丰富,老年妇女鞋面刺绣多为暗花绣,青年女子鞋面绣花比较艳丽,多以花草连枝纹为主,也有瓜果连茎图案,并以鞋面周饰为特色。

绣钱纹布腰狍皮底靴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达斡尔族绣花鞋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银耳勺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银耳勺:达斡尔族传统银饰品。长24.5厘米,宽1.9厘米,重14.5克。一条银链下穿银元宝,下接银葫芦,葫芦下端分两条银链,分别连一个银耳勺和银牙签。银元宝、葫芦有富贵、福禄的寓意,寄托了达斡尔族人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达斡尔族的服饰在清后期受蒙古族、满族影响,为立领、右衽、两侧开气儿,为了装饰美观,达斡尔族人喜欢在衣服右衽的扣子上挂上自己喜欢的银饰、香囊、荷包等,是达斡尔人非常典型的银饰配件。

狍皮帽:冬季男子普遍戴的传统帽子。用整块狍子头皮制成。帽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用黑布剪成两个眼球,贴于原来的眼窝处,或嵌入两个黑玻璃球做眼睛。形象逼真。出猎时戴上它不仅可防寒保暖,还能起到伪装作用。

头围饰:达斡尔族中年妇女头饰。通长32厘米,宽11厘米。条形黑绒布头围,间绣花草纹,前额上部镶椭圆形银托红珠饰,一侧缀黑绒布花结。

狍皮帽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头围饰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绣花枕顶:长15.5厘米,宽13.7厘米,厚0.2厘米,重30.5克。以蓝色为底,上面用各种彩线绣上一对石榴和花。

狍腿皮绣花烟荷包。以狍腿皮拼接缝制,长21厘米,宽9.5厘米。口沿处包皮边,为达斡尔男子装烟用具。

绣花枕顶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狍腿皮绣花烟荷包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5.工艺美术品

(1)雕刻艺术

达斡尔族的造型艺术中,以雕刻最具特色,具有较高的水平。达斡尔人喜欢在家具、建筑物、生活用具、佛龛等上面雕刻各种形象生动的动植物图案,常见的有春日牡丹、喜鹊登梅等具有吉祥喜庆寓意的造型,整体雕刻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在众多雕刻艺术中,达斡尔族的烟具雕刻非常具有民族特色。达斡尔族种植烟草的历史由来已久,从烟叶的种植、焙烤到吸烟的礼仪,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烟文化,而达斡尔族也因为制作的烤烟品质极高,从而享有“琥珀香”的美誉,用来吸烟的用具烟袋锅(又称旱烟管),也因制作工艺精湛,成为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2)嵌骨木工艺

烟袋:长56厘米,吸旱烟用具。烟袋锅用兽骨镶嵌,饰有民族传统符号纹饰。烟袋嘴用玉石、玛瑙等制作。烟袋杆一般长50cm左右。用杏木根制成。烟袋锅整体外形成“L”形,烟袋锅的“锅”呈半个圆球体,上口沿边镶嵌环形银或铜片饰物。在烟袋锅外壁正中凸面上,镶嵌五组由四颗圆钉组成的菱形花纹,达斡尔人称这种装饰为“兔脚印”(这种图案是由野兔足印得来的,在纳鞋底时也多采用)。烟袋锅把上有黑白相间的骨环镶嵌装饰,白骨环上有兔脚印图案纹与同心圆的双环圆形纹交错装饰。一般烟袋锅把长度的二分之一左右,镶嵌图案直径只有0.5厘米,有的更小,精确度很高,不失为一种匠心之作。

(3)刺绣艺术

达斡尔族刺绣艺术始于狩猎时代的皮毛刺绣。钢针和棉丝线的使用则是在清代。进入农业生产后达斡尔社会比较稳定,生活有了较大改善,美好生活成为了一种可能。刺绣艺术在达斡尔族中很快得到了普及。另外同内地的经济文化思想交往不断扩大,加速了达斡尔内部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封建社会的文化道德也逐步深入到社会的中下层,形成了新的封建化的妇女道德观,从而把刺绣视为青年女子的家教道德标准之一。达斡尔族刺绣以针法来说有平针、锁针、辫纹针、回针、缬针等;以刺绣而论有平绣、锁绣、缬绣、补花绣、堆绣、折叠绣等多种;从刺绣题材而论,多以动植纹、几何形纹、吉祥纹、文字纹、山石树木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神话传说、文房四宝、人物故事、民间故事、汉族等民族经典文学作品等为主。达斡尔刺绣品有女式服装、香囊、针囊、烟荷包、鞋等,独具风格。

绣花烟口袋:一般高20厘米,宽8.3厘米。白地平绣花藤纹,镶黑边。为妇女装烟末所用。

黄缎绣花荷包:通常高15厘米。黄缎绣莲花水波纹,技法为平绣,饰蓝色盘肠结合红色丝穗。

红缎绣花荷包:高13厘米。鸡心形红缎面荷包绣蝙蝠花草纹,两侧饰黄色丝穗。为妇女佩挂之装饰品。

“万事如意”荷包:通高55厘米,荷包高11厘米。呈扁椭圆形,荷包中间用红线绣有“万事如意”,周围饰云卷纹和海浪纹。技法以平绣为主。

6.宗教器物

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以万物有灵论为思想基础的泛神论的原始拜物教,以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及祖先崇拜为基本内容,以祭祀活动为表现手段,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的各民族中。从现存文物看,达斡尔族萨满服饰造型与目前北方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蒙古等民族萨满服饰造型比较,既有一定的地域性联系又有其自身的特色。

萨满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在达斡尔族萨满服饰中,一般内衬帽子前额左右两侧绣有双虎,外面的金属帽子带有双鹿角,双角之间有正面鹰造型。袍服以鹿皮或者牛犊皮制成。双袖及袍服下摆均有三条黑色的宽条装饰,是鹿肢体骨骼造型,是鹿文化遗存在萨满服饰上的一种体现。双肩各有一只彩色布塑雌雄鸟,一般认为是萨满的信使布谷鸟,也是农业物候历法在萨满服上的一种反映。袍服外多罩有黑色丝绒坎肩或披肩。前胸处以“×”或者“人”字形骨架组合方式装饰有365只白色贝壳,代表一年365天,后来贝壳数逐渐减少为180只,90只,但仍然代表一年365天。坎肩背部绣有日月、树木、龙凤等图案,体现了达斡尔族日月树等自然崇拜和外来龙凤文化的影响。在前胸和后背各饰铜镜,被视为城池、卫士、太阳神及四方神的象征。在萨满袍服后腰上有黑丝绒腰裙,分腰带和裙条两个部分。腰带上多绣树和鹿,裙条分两层各12条,长12条代表一年12个月,长短相加24条代表一年24个节气。在底层裙条最下端多绣12属相。在所有24个裙条的空隙处,袍服下摆及双袖的黑装饰宽条上均绣有花草。萨满服的装饰和寓意体现了达斡尔族从狩猎时代向农业社会逐步过渡的形态。

达斡尔族萨满仪式中还会用到神偶,达斡尔语称“霍列日”。目前在达斡尔民间民俗信仰所崇拜的神偶中,有以木雕而成的蛇、蛙、龟、人物等各种神偶,神偶上有花饰品,并以墨勾划出背饰纹、双眼等图案,其造型特征具有写实的风格,形体略小,最大的约15厘米,小的仅有8厘米左右。

达斡尔族萨满仪式中的始祖神绘画是萨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法、构图上体现了鲜明的民间龛式绘画风格。画面多为男女人物坐在有布幔的桌子后面,桌子上放置碗筷及酒盅等器物,桌子两侧有一对侍女陪伴,在画幅上部绘有室内房梁彩绘等,犹如一个活生生的世俗贵族群体像。这些绘画是当时社会状况和民众思想的一种反映,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民族发展提供了直观的资料。

萨满服饰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萨满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萨满服饰:达斡尔族传统宗教服饰。长140厘米。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的达斡尔族地区。由神衣、神披肩、神裙组成。萨满服有两种。一种传统特色较浓:神衣为大襟皮袍,双肩缀有鸟形布偶,象征萨满的使者。袖口缀一条黑色宽带,下摆缀三条黑色宽带,象征神体四肢。神帽帽顶装有鹿角,鹿角间有一只鹰的造型;呈展翅欲飞状。帽前挂一个小铜镜或镜子,象征太阳。两侧饰有补贴绣的虎形象。帽前檐缀有一排彩布绳条垂下,遮掩双眼。随着达斡尔族向农业转变,萨满服亦发生变化:肩上的鸟使者变为布谷鸟,披肩上又增加了用海贝装饰的花纹图案,共装饰十组图案,以海贝数字表示三百六十天。萨满服后腰缀有十二条飘带,表示十二个月,每条长飘带上又钉有一条短飘带。共二十四条飘带,象征二十四个节气。飘带上绣以各种花纹图案。裙腰多绣以鹿、山石、树等。另一种萨满服流行于与汉族杂居区,主要特征是神袍外加紫红或红色罩袍,神帽前沿上翘,装饰有八个莲花瓣。神袍上缀有大、小铜镜30~40个。

二龙戏珠九人图:牛皮纸上蓝色,五个金纸人,四个银纸人。达斡尔族信奉的神偶,达斡尔语称“谢日达赖勒神”,也称“温沁巫西娘娘”,系由9个投河而死的女人变化而成,其中包括阿昌娘娘一人、巴尔西一人、红毛瘸腿耕牛一头、拴在阿彦托若树上的绵羊一只、蛇9条、狐狸精石洞森林。其副神是9个人和两条龙的偶像,用金箔纸剪成贴在黄布上,并制成灰色马为该神的坐骑。祭祀时供奉山羊。该神具有为人祛病消灾的功能[6]

二龙戏珠九人图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达斡尔族萨满神帽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萨满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萨满神帽:达斡尔语为“玛嘎拉”。用铜、铁等金属做帽架,架顶有仿鹿角六叉铜脚两支,两角中间有一铜质小鸟,是布谷鸟的象征。鹿角是萨满资格的象征,角上系有各种颜色的哈达、绸绫,象征彩虹。人们每请萨满跳一次神,就会在铜角上系一条稠绫以示谢意,绸绫越多,说明萨满的资格越老。神帽顶部饰有鹿角,鹿角的叉数是萨满资格的标志。初为萨满者无权戴玛嘎拉,跳神时只用红布包头。三年后,在举行第一次斡米南仪式后才能戴有三个角叉的神帽,再经过三个斡米南仪式后,才能戴六个角叉的神帽,是神灵通达的象征。帽子上缀有12个贝壳,代表着一年12个月。前额下方饰有穗子。

萨满神鼓:以扁条形木板弯曲围成圈框,一面蒙以生狍皮。萨满作法时边击鼓边舞,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萨满神鼓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萨满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萨满神鼓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萨满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萨满祭祀神偶像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萨满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萨满祭祀神偶像:达斡尔族萨满信仰中的神像,也叫“霍烈日巴日肯”,形象复杂多样,形态各异,由17种58个神偶组成,其中有人形、龟形、蛇形、工具行、动物形等,均为原始崇拜的神偶。供奉这些神偶以求保佑人们健康、长寿、丰收等,包括自然崇拜神、图腾崇拜神、始祖神、外来神、儿童保护神等。供奉的神偶像最初为皮质或木质,后来出现木板绘和纸绘神像。

达斡尔族狍皮祖先神偶:达斡尔族老祖宗神像。男皮人宽4.8厘米,高6.5厘米。女皮人宽5厘米;高6.4厘米;杆长12.5厘米,重11克。用狍皮制作而成。平时放在太平处,只在求平安,免灾时拿出供奉。两个皮人分男女,带铜钱的是男人。在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都有过信仰萨满教的历史。达斡尔族在演变成一个独立民族时也从他们的先民的文化中继承了萨满教及其文化,并在不断的变化中创造了有它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的萨满文化,主要体现萨满服造型及装饰,萨满法具造型、神偶造型等方面。

达斡尔族狍皮祖先神偶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藏 刘勇摄

娘娘神龛:娘娘神即碧霞元君神,民间称“送子娘娘”。清末以来,达斡尔族普遍有供奉娘娘神的习俗,供奉此神主要是祈福求子,保佑子女平安无恙。

娘娘神龛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萨满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7.体育器具和乐器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曲棍球运动是达斡尔人最喜爱的体育项目。达斡尔族是全国唯一保留和世代相传并普遍开展曲棍球运动的民族,达斡尔族地区也素有“曲棍球之乡”的美誉。达斡尔人称曲棍球为“颇列”,球棍为“贝阔”,打曲棍球称为“贝阔塔尔克贝”[7]。达斡尔语称曲棍球场地两端设的球门为“阿那格”或“耶热”。“阿那格”意为狩猎营地,“耶热”意为野兽洞。由此,可以把曲棍球运动同达斡尔族在狩猎中到猎场安营扎寨,并到野兽洞口堵击野兽的活动联系起来,说明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8]。达斡尔人所使用的球棍多为木制,根部弯曲,长约一米,球分为木球、毛球、火球,直径约6~8厘米,其中,毛球用牛毛团制而成,火球用桦树上长的硬化菌疙瘩制成。火球比赛一般在夜晚进行,打球时,将松明填入空心的球心中点燃,球借风势染成火团,往返穿梭,形成一道特别的景观。2006年5月,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色曲棍球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绿条绒裹柄曲棍球棒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曲棍球杆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木球、火球、毛球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围鹿棋:达斡尔人很喜欢玩一种叫“围鹿棋”的游戏棋。棋盘长50厘米。达斡尔语称“包格台勒贝”或“博格那德贝”[9]。在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中都有这种竞智项目。这种棋是一种猎狗围捕鹿的游戏,是狩猎时代文化的产物。棋子由两只鹿和24只不同体态的猎狗组成,以白桦木雕刻而成。棋盘两顶端为山,两山间为平原,棋子是木雕的两只鹿和24只狗,是以猎狗围猎鹿开展角逐,直到野鹿没有去路为止。开棋时一人执鹿,一人执狗,鹿摆在两个山口,8只狗摆在里层四角形上的8个点上。鹿先走,对方逐次把手里的15只狗下完,每次在盘上走一个格。鹿吃狗,即在同一直线上越过狗跳两格,将狗吃掉;狗堵鹿,并防止被鹿吃掉。结果如鹿被堵死,则执鹿者失败;如狗堵不死鹿,则执狗者失败。围鹿棋棋子木雕在达斡尔族民间雕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唯一的小型圆雕艺术。因棋子太小,很难对动物表情做更精细的刻画,所以只能以体态动势来刻画不同动物的性格。鹿与猎狗形态各异,有立、坐、卧、跪、走、跑、追、跳等不同姿势,均无重复。雕刻技法上用圆口刀较多,不见刀痕。造型完成后施桐油,色泽鲜亮。

围鹿棋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博物馆藏 张斯齐摄

围鹿棋制作现场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现场切磋棋艺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哈尼卡”:达斡尔族女孩自制的纸偶玩具,用各种彩纸、糖纸、布条制成。玩“哈尼卡”需两人以上,玩时有各种情节,如过年、娶亲嫁女、回娘家、走亲戚、出猎、猎归等,属于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制作“哈尼卡”时,先用硬纸片对折剪出对称的各种人物“哈尼卡”头形,用糨糊贴在一根小细棍上,再将彩纸叠成细长的等腰三角形当作长袍,“哈尼卡”便成形了。根据男女老幼不同的“哈尼卡”,配各种彩纸剪出的长短衣袍、坎肩、马褂,在领口、大襟、下摆、袖口处,贴各色装饰花边;还为男性“哈尼卡”戴上礼帽、腰带等。如今,哈尼卡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尼卡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木库连:达斡尔族使用的“木库连”是一种小形民间弹拨乐器,也称“口胡”、“口弦琴”。琴身多为铜、铁或合金制作,长约10厘米左右,直径约为3.5~4厘米,琴身钳形,一端呈圆弧形,有开口,中间有一根约15厘米左右的薄钢片制成的锥形琴簧。簧尖向前弯曲45度,高约2厘米,簧尖顶端置一小圆珠。弹奏时,左手持琴左端,一端含于唇齿之间,两条横向框架用牙咬住,右手食指弹拨中间细条状簧片首端的小珠,簧片振动而发音,声音大小靠口形和气流的掌控。木库连能弹出鸟鸣及水流等优美的声响,深受达斡尔人喜爱。木库连收在雕刻有花草纹、云卷纹等的带盖盒中。

木库连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许多传统文化靠世代口耳相传流传于世。目前,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有5项,分别是民间舞蹈类“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曲艺类的“达斡尔族乌春”、杂技与竞技类的“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传统音乐类的“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和“达斡尔族服饰”。除此之外,被列入自治区级名录的有17项,包括木库连、颈力赛、达斡尔族摔跤、扳棍赛、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哈尼卡、大轱辘车制作技艺、达斡尔民居营造技艺、雅都根服饰与器具、达斡尔族摇篮、鹿棋、达斡尔族刺绣、猎刀制作技艺以及昆米勒采食习俗等。

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乌春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摔跤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猎刀制作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颈力比赛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扳棍比赛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昆米勒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木库连演奏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哈尼卡制作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