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的几点认识

对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3-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的现状表明,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在消失,新的文化结构在形成,寻求本民族的文化之源,需要培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意识。这对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的几点认识_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研究

柯尔克孜族在社会不断进步中,逐渐退化本民族特有的古老符号,现状堪忧,走向衰亡。柯尔克孜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主要依赖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技艺。现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经济文化对柯尔克孜族传统文化带来重大冲击,虽然有些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得以传承,但是有些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则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则濒临消亡。如柯尔克孜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祖、祭神、庆祝节日的古老仪式;丰富多彩的仪式歌,如出嫁歌、哭嫁歌、祭祀歌等,随着这些古朴的仪式大多消失了。随着生活习俗的变化,服饰、饮食等也都发生了变化,代表渔猎生活的皮衣裤、狍头帽、乌拉早就不见踪影,镶有花边的民族服也不多见。

1.培养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遗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有效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的现状表明,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在消失,新的文化结构在形成,寻求本民族的文化之源,需要培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意识。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就难以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所以民族文化的保护,首先要恢复、培养和增强它的认同意识。这对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中,柯尔克孜族要想不失去传统文化遗产,就必须靠本民族文化的自觉维系和传承。

2.运用博物馆的收藏、保护和展示功能,向世人展示、传播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众多参与者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在博物馆中,将口头传承的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遗产的音像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展览播放出来,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接受民间文学遗产的口头传承作用,从一定方面能促进民间文学遗产的口头传承,还可以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向人们展示出来。既可以借助现有的省市级博物馆,也可以在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建立小型博物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可以在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建立生态博物馆,把整座村庄连同其中居民的习俗当作“遗址”,采取一些必要保护措施,将其保存并展示出来,将柯尔克孜族日常生活习俗、婚丧节庆、体育活动和娱乐游戏等,活态、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民族文化在柯尔克孜族人的实际生活中传承、发展。

3.重视培养非物质文化民间传承人

与其他物质、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必须依靠人的参与,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若传承过程中后继乏人,大量的历史、文化与实物资料面临被毁弃与流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体传承,如社会风俗、节庆等;还有一种是个人传承,如某些特殊的技艺,一般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在集体传承方面,传统的传承主要靠家庭教育和集体教育,使社会成员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现代社会发展使得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不熟悉或不感兴趣,越来越远离民族文化,进而造成传承脱节。在个人传承方面,后继乏人问题更为严重,年轻人不愿意学,而原传承人年事已高,甚至相继去世,致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柯尔克孜族手工驼毛纺织、织花带、刺绣及芨芨草编织等制作技艺主要还是以家庭传承的方式进行,在时间、内容和方式上均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没有文字教材,没有固定的目标和严格的教授计划,在保护传承技能的过程中,传授人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又不愿改变这种技能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是保护工作的难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民间技艺、艺术传承人和专业人才,迫切地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能够给予保护、支持以及投入。及早考虑建立柯尔克孜族文化传承体系,在少数民族青年中选拔一些有特长、好学的人才来培养,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玛纳斯》作为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民族魂,这部世代以口头形式传唱的史诗杰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不断传承、保护和发展。《玛纳斯》史诗目前依然以口头形式在柯尔克孜族聚居区传唱,天山南北的阿合奇县、乌恰县、阿图什市的哈拉峻乡、吐格买提乡以及伊犁地区的特克斯县、昭苏县等都依然活跃着《玛纳斯》史诗各年龄段的歌手。尤其是被称作《玛纳斯》故乡的阿合奇县,不仅拥有被称为“当代荷马”的《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还有数十位各年龄层的大小玛纳斯奇,该县将《玛纳斯》史诗演唱活动同驯鹰、库姆孜琴弹唱、民间对唱以及赛马、叼羊等活动结合起来,打造出了《玛纳斯》演唱的民间文化品牌。新疆已经连续每年举办了“新疆《玛纳斯》国际旅游文化节”,黑龙江富裕县及周边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建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玛纳斯》史诗文化长廊,大大提升了《玛纳斯》史诗的知名度。

当前要采取抢救措施,一方面抢拍、抢录尚存艺(技)人的表演(制作)过程及相关文化背景,形成第一手资料,对获得的音、像、图、谱、器、文进行“后制作”,出版图书及音像光盘,进行宣传交流;另一方面对代表性艺(技)人与团体采取有效的“抢救性”保护及实质性支持,如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解除其身体的病痛等,使他们能够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如《玛纳斯》史诗歌手中已有居素普·玛玛依等三人被定为国家级传承人,大大推动了《玛纳斯》史诗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踏踏实实地工作,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一定能得到全面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2.杜荣坤,安瓦尔.柯尔克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3.宋兆麟,高可,张建新.中国民族民俗文物辞典[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5.吴占术.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7.陈超,阿斯卡尔·居努斯.柯尔克孜族[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出版社,1996.

8.于学斌,吴占柱.黑龙江柯尔克孜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9.何星亮.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裕固、撒拉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贺继宏,张光汉.中国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11.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柯尔克孜族简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12.房若愚,葛丰交.柯尔克孜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丛刊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4.巴特尔.柯尔克孜族的乐器[J].民族团结,1994(5).

15.加依肯.柯尔克孜族刺绣工艺[J].艺术导刊,1994(4).

16.段石羽.柯尔克孜族骨纹艺术探秘[J].艺术导刊,1995(1).

17.吴兰,白晓清.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4).

18.于学斌.东北柯尔克孜族的渔猎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4).

19.黄凤彩.黑龙江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世纪桥,2008(5).

20.吴占柱.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文化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6).

21.万雪玉.柯尔克孜族壁挂探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4).

22.吴艳春,尹一帆.柯尔克孜族传统手饰艺术探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2).

23.古丽努尔·库尔曼白克,郑瑞平.柯尔克孜族服饰文化探索[C].ScienceResearch,2010.

24.万雪玉.柯尔克孜族毡房文化解析[J].新疆大学学报,2013(2).

25.李玲玲.新疆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评[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作者简介

冯昆思,男,汉族,1973年生,安徽霍邱人,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注释】

[1]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柯尔克孜族共有186708人。

[2]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65.

[3]杜荣坤,安瓦尔.柯尔克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5.

[4]宋兆麟,高可,张建新.中国民族民俗文物辞典[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268-369.

[5]杜荣坤,安瓦尔.柯尔克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58-59.

[6]杜荣坤,安瓦尔.柯尔克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59.

[7]杜荣坤,安瓦尔.柯尔克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60-61.

[8]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下)[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300.

[9]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103-106.

[10]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下)[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301-1302.

[11]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下)[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302.

[12]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下)[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302.

[1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下)[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303.

[14]吴占柱.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文化研究[M].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6):134.

[15]吴占柱.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30.

[16]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129.

[17]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121-122.

[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28.

[19]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293-310.

[20]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171-172.

[21]杜荣坤,安瓦尔.柯尔克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127-130.

[22]贺继宏,张光汉.柯尔克孜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297-2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