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代皇帝因旱灾录囚的数量最多包括三种类型

唐代皇帝因旱灾录囚的数量最多包括三种类型

时间:2023-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申理冤狱,史称录囚,是虑囚的一种,[333]指皇帝或上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直接详审囚犯,以平反冤狱或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由于唐代将冤狱与灾害相联系,因灾录囚、申理冤狱成为常见的弭灾举措。有学者统计,唐代共有67年74次举行因灾虑囚。其中,又以高宗录囚次数最多,达16次,其次,玄宗、文宗虑囚次数分别为16次和10次。[372]唐代因灾录囚中,绝大部分是因水、旱灾害录囚,其中,又以旱灾录囚数量最大。
申理冤狱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申理冤狱,史称录囚,是虑囚的一种,[333]指皇帝或上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直接详审囚犯,以平反冤狱或督办久系未决案件。它始于汉朝,至唐朝形成制度,明清两代发展为朝审、秋审等会官审录之制。[334]因有时在市场举行,也称虑市。如仪凤三年(678)四月,高宗以旱亲虑市,城系囚悉原宥之。[335]

唐人认为冤狱的存在是天灾示警的原因之一。贞观十七年(643)三月久旱,诏:“今州县狱讼,常有冤滞者,是以上天降鉴,延及兆庶。宜令覆囚使至州县科简刑狱,以申枉屈,务从宽宥。”[336]大和六年(832)夏旱,宦官王守澄方宠郑注,又诬构宋申锡,人皆侧目。文宗以久旱,诏求致雨之方。司门员外郎李中敏借机上言:“仍岁大旱,非圣德不至,直以宋申锡之冤滥,郑注之奸弊。今致雨之方,莫若斩郑注而雪申锡。”[337]咸通十年(869)六月,懿宗制:“今盛夏骄阳,时雨久旷,……油云未兴,秋稼阙望,因兹愆亢,轸于诚怀。矧复暴政烦刑,强官酷吏,侵渔蠹耗,陷害孤茕,致有冤抑之人,构成灾沴之气。”[338]这是唐人冤狱致灾观念的具体表达。

由于唐代将冤狱与灾害相联系,因灾录囚、申理冤狱成为常见的弭灾举措。如:武德四年(621)三月,高祖以旱亲录囚徒,俄而澍雨。[339]开成五年(840)六月丙寅,以旱避正殿,理囚[340]。乾符元年(874)四月,以旱理囚。[341]因旱灾大赦的诏令中,也常降囚徒之罪。永徽三年(652)正月,以去秋至是月不雨,高宗避正殿,降天下死罪及流罪递减一等,徒以下咸宥之。[342]乾符三年(876)二月,以旱降死罪以下。[343]唐人认为“少阴者,金也,金为刑、为兵,刑不辜,兵不戢,则金气毁,故常为旱”。[344]唐代因灾害录囚以因旱灾虑囚的数量最多,[345]包括皇帝亲自录囚、遣使录囚和有司录囚三种类型。皇帝因旱灾录囚徒主要发生在唐前期,共16年次,包括:高祖武德四年(621)三月、[346]太宗贞观三年六月(629)、[347]高宗永徽元年(650)七月、永徽四年(653)四月、[348]乾封二年(667)正月、总章二年(669)二月、[349]总章三年(670)二月、咸亨二年(671)六月、[350]仪凤三年(678)四月、[351]中宗神龙二年(706)正月、[352]神龙三年(707)正月、景龙三年(709)六月、[353]玄宗开元二年(714)二月、开元六年(718)七月、开元七年(719)七月、天宝九载(750)五月。[354]其中,高宗因旱录囚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近一半。唐后期皇帝较少亲录录囚。

因旱遣使虑囚在唐代亦多,[355]太宗贞观十二年(638)、[356]十七年(643)三月,[357]高宗永徽四年(653)四月、乾封二年(667)七月、咸亨元年(670)七月[358]都曾因旱遣使申理冤狱。此后,史载唐帝因灾遣使虑囚大多较详,常派遣朝廷高级官员。开元二十一年(733)四月,以久旱,命太子少保陆象先、户部尚书杜暹等七人往诸道宣慰赈给,并令黜陟官吏,疏决囚徒。天宝六载(747)五至七月不雨。以旱,命宰相、台寺、府县录系囚,死罪决杖配流,徒已下特免。[359]永泰元年(765)久旱,七月,代宗遣近臣分录大理、京兆囚徒。贞元十一年(795)五月,以旱故,德宗令礼部尚书董晋巡覆百司禁囚。[360]长庆三年(823)三月,淮南、浙东西、江西、宣歙旱,遣使宣抚,理系囚,察官吏。[361]大和七年(833)七月,旱,恐有冤滞或感伤,敕“委左仆射李程及御史大夫郑覃同就尚书省,疏理诸司囚徒,务从宽降,限五日内毕闻奏。其外州府为有稍旱处,委长吏速准此处分”。壬子,又以旱命吏部尚书令狐楚、御史大夫郑覃同疏决囚徒。[362]大中元年(847)春旱,诏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卢商与御史中丞封敖理囚系于尚书省。[363]大中八年(854)三月,敕以旱诏使疏决系囚。[364]

有司虑囚纯属分内之责,本最常见,史书书此者次数反而不多。如:元和七年(812)三月,以旱,敕诸司疏决系囚。[365]长庆二年(822)十二月,缘少雨雪,恐妨农耕,诏:“委御史台大理寺及府县长吏自录囚徒,仍速决遣,除身犯罪应支证追呼,近系者一切并令放出。须辨对者,任其责保,冀得克消沴气,延致休祥。”[366]宝历二年(826)六月,以京城灾歉,诏京兆府“各勒诸县令长疏理见禁囚徒,除首罪外,余支证并责保放出。其有法不得原、情有可恕者,府司一一条举,当为蠲免,御史台、大理寺,亦委本司长官亲自覆视,准前处分,炎炽方甚,狴牢可矜,京城及畿内诸狱,亦宜并与除放,冀得存活”。[367]文宗诏有司虑囚似较他帝为多。大和元年(827)六月,“自夏少雨”,诏差清强御史各就诸司巡勘见禁囚徒,速理闻奏。[368]大和四年(830)五月、大和八年(834)六月、开成二年(837)七月,都以旱诏命诸司疏决系囚,[369]可见当时灾害之频繁。

除旱灾外,还有因水灾录囚。贞观八年(634),山东及江、淮大水。秘书监虞世南认为:“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370]太宗遣使赈饥民,申请狱讼,多所原赦。有时则直接因灾减免刑罚,如:开元十六年(728),玄宗制:“今秋京城连雨隔月,恐耗其膏粒,而害于粢盛。抑朕之不明,何政之阙也。永惟久雨者,阴气凌阳冤塞不畅之所致也。持狱之吏,不有刑罚生于刻薄,轻重出于爱憎邪?……好生之德可不务乎?两京及诸州系囚应推徒已下罪,并宜释放,死罪及流各减一等。”[371]但史载唐代因水灾虑囚远少于因旱灾虑囚,因水灾遣官虑囚十多次(见图表3.2—2:唐代水灾虑囚简表),除前期几次因水灾录囚外,录囚地点以关辅为主,其次为东都。

图表3.2—2 唐代水灾虑囚简表

续 表

因唐人相信冤狱致灾,因灾录囚颇多。高祖、太宗带头,后代皇帝也纷纷效法。有学者统计,唐代共有67年74次举行因灾虑囚。其中,又以高宗录囚次数最多,达16次,其次,玄宗、文宗虑囚次数分别为16次和10次。[372]唐代因灾录囚中,绝大部分是因水、旱灾害录囚,其中,又以旱灾录囚数量最大。还有因水旱并行而虑囚的,如大和六年(832)正月,文宗“诏以水旱降系囚”。[373]除了皇帝经常亲自录囚外,唐代还时常因灾遣使虑囚。但这并非一件皆大欢喜之事,冤者原之,犯法者则应给予相应惩处,不区别情况分类细致处理案件,显然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好转。[374]其实,申理冤狱与自然灾害毫无联系,并无助于消弭灾害,两者之所以能在唐人心中产生因果关系,多由于录囚可达申理冤狱之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政治,稳定民心。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当时成为不定期审理冤案的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