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前我国理工类大学人文教育的误区

目前我国理工类大学人文教育的误区

时间:2023-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学科在这类大学中,历史比较短,学科门类不全,学科队伍规模小,与迅速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研的需求并不适应。一些理工类的专家们包括一些理工类院校的领导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问题上常常会形成下列一些偏见。
目前我国理工类大学人文教育的误区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一、学校层面

(一)理工类强

理工类大学学校的构成中,理科、工科占有绝对的优势,一般都有较长的历史、较强的实力,文科则处于边缘地带,发展很不平衡。鉴于此,理工类高校理工科院系的师资质量、学生数量、教学质量都强于人文学科。

(二)人文学科弱

在理工类大学主要设立了社会科学部(系)、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室)、德育教研室及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等。其中,社会科学系(部)承担了理工类大学中的大多数人文课程,它是人文教育中的骨干单位。随着建“学院热潮”,部分理工类高校将社会科学系(部)扩建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或“文法学院”。尽管有了文科,但其边缘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这除了与理工类大学自身的定位有关外,还与学科性质、学习上的功利取向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人文学科在这类大学中,历史比较短,学科门类不全,学科队伍规模小,与迅速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研的需求并不适应。

(三)多校区的办学模式

近几年,我国高校规模急剧扩张,原有的校区已经很难适应这种需要,于是,许多高校都纷纷通过置换老校区来建设新校区,宽阔、整齐、美丽的高校新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但是,高校新区的校园环境,除了现代气息之外,历史文化积淀不可与老校区同日而语。一所老学校,经过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必定拥有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这种积淀会对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这是任何现代教育手段都难以替代或弥补的。学校应该让学生,尤其是新生在老校区的氛围里熏陶,使其充分享用学校独特的人文环境,形成独特的人文素养,继承并展现学校的传统人文历史文化,影响并推进社会的发展。

从高校所处的社会层面而言,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老校区与社区(或者市区环境)由于长期共存,已是和谐相处,人文气息相互渗透,学生在校内外均长期受到一种独特而稳定的人文因素的影响,从而自觉地形成一系列人文环境。而新校区考虑到规模和经济等原因,往往选择偏远之地,各种配套设施不齐全,文化建设不到位,学生一出校门,学校教育成果往往被轻易吞食,人文教育的成果不容易累积。

合并后的大学所面临的多校区办学的问题,相对于单一校区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各个校区在师资配置、学生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空间上阻隔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使得跨学科学习成为一种奢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高校新区往往远离老校区,教师及班主任常常两头赶路,除了上课,几乎没有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不了解学生,就算是具备很高人文素养的老师或班主任又怎么能影响学生呢?如何创造教师、班主任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机会与时间,这些都是摆在人文素质教育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观念层面

理工类高校在人文教育上存在的几个误区。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我们的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人的健全人格、个性的培养重视不够;我们的教学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学校的建设,重视硬件、设施,相对忽视观念、制度,对教学观念、办学理念的研讨、宣传重视不够;学校的管理环境,多了一些社会机构共性,相对少了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培育重视不够。”[16]我国理工类高校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合理,存在误区。人们常常会由于自身经历、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局限,对一些问题存在某些偏见,并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偏见当作事实或真理,从而形成在某些问题上的误区。一些理工类的专家们包括一些理工类院校的领导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问题上常常会形成下列一些偏见。

(一)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有些人认为文史哲不过是空洞的、虚无飘渺的说教,没有水平,更没有研究价值。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思维偏差,认为没能力学好数理化的人不得已才从事人文科学的学习研究。

形成此类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据是:自然科学作为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必须能够经得起事实验证,并能够在相同条件下再现。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对象的人类社会现象,却往往带有某种偶然因素,除了极个别的现象一般很难人为地再现;判断善恶的标准也不完全在于事情的真伪,而在于是否符合人类当时的价值倾向,特别是政治的需要。

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判断准则,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见解。尽管这两种方式都有益于人类本性的完善,并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但由于学科的过分细划,尤其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对于自然科学的不公正待遇,使得自然科学在近代飞速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力量之后,一种新的不平衡和不平等便自然地落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头上。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般难以直接地、明显地显现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更难满足人们立竿见影般的功利需求。

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与人类发展相伴而生的精神现象,不仅满足着人类与物质需要同等重要的精神需要,而且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着理论上的思维。尤其是对一个位于社会高层、从事着全局性、整体性工作的人,其决策和管理是否正确而有效,除了他的专业知识外,有无丰富的历史知识以高瞻远瞩,是否具备通观全局的系统思维模式以审时度势,能否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以形成合力等等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此,我们只需看一眼科技史上的一些划时代的人物就可以形成共识。牛顿、爱因斯坦、门捷列夫、彭加勒、居里夫人等无一不是在作为科学大师的同时,也作为颇具影响的思想家为世人所瞩目。

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体现着各自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都具有科学的属性,不同的只不过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判断准则而已。而这两套方法和准则又正随着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等的出现而相互沟通、走向统一。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

在理工类院校中,个别人认为:只有从事专业教育才是“根正苗红”,而从事人文社科教育则是“旁门左道”;在当今社会,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才有大用途,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他们忽略人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如果我们的教育只着眼于培养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匠,只满足于我们的毕业生能够胜任某项产品的工艺制造,这种观点尽管也不那么令人信服,猛然看来还不无一点道理,但如果我们要培养科学技术大家,仅有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就远难实现其教育目的了;倘若我们真正实现“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残缺的教育就显得过分荒谬了。

对此,我们无需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意义上做详尽的逻辑证明,只需看一看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事实和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就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相反结论。

事实上,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活动无一不是一种社会活动,无一不体现着某种社会的文化和价值。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一种程度,即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既可以为人类带来极大的利益,也可能使人类遭受毁灭性的灾难,如原子能的利用、基因工程的应用等。此时,人类的基本价值就越来越成为约束科学技术过程的要素,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定方向。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科学技术人才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提高就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

对此,如果不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贫乏所致,就是我国几十年来理工类院校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上的不正确做法在人人心目中造成的误解。

众所周所,解放伊始,我们在改造旧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教育模式,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政治理论课,并将此作为“一切专业教育的基础”。特别是除《中国革命史》之外的其余三门课,“主要的不是考虑苏联的教学大纲是否适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苏联的教学大纲”。这就为这三门政治理论课脱离中国国情埋下了难以根治的隐患。事实上,此后几十年的一次次改革、调整,由于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桎梏,政治理论课程中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久而久之,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反而形成一种“见怪不怪,以讹传讹”的思维方式,把政治理论课同人文社会科学等同了起来,并且认为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政治理论课,也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唯一的任务。这种过分政治化的教育倾向,既影响了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同时损害了马克思主义,把一个原本科学而富有内涵的伟大思想体系,弄成了教条僵化、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亵渎。

【注释】

[1]王建强,王黎辉.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同上.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9:74.

[4]杨叔子.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新华文摘.1996(6).

[5]潘懋元.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4).

[6]杨叔子.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7](英)A.N.怀特海.大学及其功能[J].书城,2000(10).

[8]英国剑桥大学.本科课程简介[EB/01].http:www.cam.ac.uk/CambUniv/UGProspectus/Courses,2000-05-23.

[9]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86-87.

[10]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06-6-6.

[11]李强.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的探讨[J].经济论坛,2001(1).

[12](美)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6.

[13]维纳,同昌忠译.我是一个数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60.

[14]侯样祥.我的人文观[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48.

[15]李彬.学生发展的理性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4(4).

[16]徐献忠.高校面向社会的人文素质教育职能的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