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向田野之路
选择这一地区作为田野点有一定的偶然性。由于此前从未到过海南,我对于具体的田野点并无明确取向。我于2006年10月来到海南三亚,2007年便将选点提上日程。通过前期的文献梳理,基本倾向于将田野点选在传统的黎族研究核心地点——五指山地区。最初的考虑是去找寻前人调查过的地区来做追踪研究,一是有一定的资料积累;二是可作历史比较研究。这段时间走访了五指山市、保亭县、乐东县和昌江县,一路走马观花的看来,初步选点在五指山市福关村。主要是出于文化变迁这一理论视角上的考虑,该村的历史调查资料最详尽、最适合进行文化变迁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便有对该村的详尽调查,在2003年云南大学组织的对全国32个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中的黎族调查也选择了该村,对福关村50余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作了详细的描述(张跃,周大鸣,2004)。最近几年来,在海南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南本土的黎族传统文化面对汹涌而至的现代、后现代文化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是最初关注的主题。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时间很快来到2008年,在这年暑期参与一项院级课题的过程中,与保亭县有了更多的接触,在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对保亭县作了一个鸟瞰式调查。在保亭调查的过程中,一位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向我推荐了毛感,说这个地方号称“海南的西藏”,一是交通不便,山高路远;二是毛感民歌很出名,那里的人都会唱黎族民歌,在海南“三月三”的大型节庆活动中总少不了来自毛感地区的民歌表演。这引发了我的兴趣,随即开始进一步了解毛感。
毛感是保亭县海拔最高的乡镇,属高山区,地势险峻。构成西部边界的马咀岭、才共岭、甘蔗岭、牙日岭、仙安岭,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构成西南边界的改教岭、贺汉岭、仙安岭,海拔在900~1071米之间;构成东南界山的同安岭是该乡海拔最高的山脉,其海拔1147米;青运岭为东部界山,海拔728米。境内的贺灶岭、贺茂岭、知结岭、新雅岭把毛感地区划割成毛岱、毛位、毛胆、南好等4个盆地[1]。据《广东图说》卷77记载:“宝亭司巡检一员,驻宝亭市,其属峒三十二……母感弓,城西北一百十里……指仑弓,城西北一百四十五里……”母感即现毛感,指仑即现石伦。可见毛感为黎族传统聚居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毛感也被划归为合亩制地区,列为调查范围(见图2)。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调查主要是选择少数几个村寨进行详细调查,毛感不在调查村寨之中。但有了以上这些条件,足以吸引我将此作为调查点。
图2 毛感在合亩制地区中的位置①
于是便有了我的毛感之行。2008年9月9日上午八点半,我带上简单的行李从三亚汽车总站坐上了前往保亭的中巴慢车,大致一个半小时车程便来到毛感乡的入口处,在这里等候从保亭县城开往毛感乡的中巴车。由于经常有人在此候车,公路两侧摆上了临时的摊位点,卖一些零食饮料,我利用候车中的无聊时间品尝了平生第一颗新鲜的槟榔。同时候车的还有五人,等候了近40分钟,终于把车盼来了。我可以理解候车人的欢呼雀跃,但等我最后一个到车门时,我觉得这辆陈旧老车实在挤不进我这么一个大活人了。老练的售票员却不这么认为,自己挤下车来,把我推上车,然后再挤上车,在车门都没关上的情况下,车就晃晃悠悠的前行了。车里异常热闹,听着满耳陌生的语言,看着挤在一起的人们,我居然有点兴奋起来,毕竟这就是我将要融入的田野点生活的开始。这是一条盘山公路,崎岖不平的土路,道路不宽,会车都困难,从车门往外看,感觉底下就是万丈深渊。车程近一半时看到正在修路,只剩一半路面通车。听车里老乡介绍,这条道路是今年县里的重点项目,已经修了近两个月,预计年底完工。
颠簸了近一个半小时,终于到毛感乡的中心地带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从未见过一个乡的中心地带会如此冷清和萧条。我没顾得上仔细观察便直奔乡政府。其时已近12点,只见值班室有人。我便对值班人员说明来意,并出具相关证明。值班人员让我在另一间接待室等候。没过多久,进来一位中年男子,听了我的简单说明后虽然对我要住在村民家、还要住那么长时间感到惊奇,但还是立刻表示欢迎,跟我说明天上午正好所有村干部都要来乡里开会,到时候我愿意去哪个村就可以直接跟那个村的村支书到村里去。我对具体去哪个村并没有准备,只能简单地告诉对方,我对黎族风俗感兴趣,想去黎族风俗保存得较好且地理位置偏僻一些的村子。对方便向我介绍了南好村,并提到该村的副书记几次在县里的黎歌比赛中都得奖,副书记的父亲则是当地唯一一位道工,懂得很多黎族风俗。这让我有些喜出望外,急不可耐地表示就去这个村,最好就住在副书记家,对方表示没问题,会在明天上午介绍我与南好村副书记认识。
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我松了口气,这才感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便打算吃点东西,当晚就在乡里休息。于是,便咨询旅店和餐馆的情况。对方面露难色,告诉我这里很少有流动人口,整个乡没有一家旅馆,乡政府计划建招待所,但现在没法解决住宿问题。乡里也没有专门的餐馆,因为没有人会天天在餐馆吃饭,但有几家商店性质的半餐馆,平时卖些小商品,遇到有人订餐他们也可以作为餐馆使用。由于没有预订,他便建议我去对面市场自己买菜,然后到这样的半餐馆去加工。至于住宿问题,他可以帮我看看今天乡政府里谁回家,可以把他们的宿舍借我住一晚。这便是我的第一次毛感之行。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热心的接待者便是毛感乡的乡长,而在接待室的是省里下乡锻炼的干部。后来他们都是我调查中很好的信息提供者。
毛感乡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西部,距县城37公里,东邻响水,东南连新政,西南与三亚市交界,北依畅好。全乡土地面积130平方公里,总人口4189人。南好村则处于毛感乡的西部约15公里处,由于土路坑坑洼洼,小车根本开不进去,村民常用的交通工具为摩托车,大件则用拖拉机。南好村四周高山环绕,全村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土路,道路蜿蜒曲折,路面坑洼不平,只能行驶拖拉机和小型卡车,车辆行驶在上面也颠簸异常,耗油量大,交通非常不便。
第二天,我便乘坐租来的拖拉机,颠簸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南好村,正式在副书记家安营扎寨,这便是我的田野点——毛感乡南好村[2],由此开始了我的调查之旅。
图3 南好草赛自然村正面图
图4 南好草赛自然村后山俯瞰图
2.日常生活环境
(1)住房
南好村依山而建,村里住房依着山的地势排列,分为明显的三层,因此村民在为我描述某户的住处时,常以“他家住在第三层”这样的话语来介绍。据了解,1990年以前当地的房子均以茅草为盖,泥糊作墙,其状如船,称为“船型屋”。黎人称自己的祖先是乘独木船漂洋过海来到海南的,靠岸后将船翻覆在岸上当作住屋,后人于是模仿独木船的形状建造房屋,就是黎族的船型屋,这种房屋的建筑材料为木材、茅草和竹子,屋子有直柱而无横梁,屋顶以竹木枝条构架,以藤条绷扎,上面覆盖茅草以屋脊为中心向两边弯向地面,当做两边的“墙”,另外两边挡用竹条编墙,两边挡对开大门,远望状如篷船。大部分主屋外接一间无墙的房屋,作休息做家务活(如编织、舂米等)之用。屋内间隔较少,三间房有一间用墙隔开作卧室,是父母、长辈们休息的地方,里面除床以外,还放置谷桶和衣箱,收藏家里较为贵重的东西。另外两间没有间隔成为一大厅,门开在大厅的中间和右边,右边进门即厨房,内放炊具、餐具和水缸。中间门进去是大厅,大厅中间留一块空地作平日进餐及坐谈用,旁边放置稻谷、煮酒器等物,大厅内有一门通往睡房,大厅挨近睡房的一侧搭有一些床,那是幼童睡觉的地方。
黎族的男女青年长到十四五岁就另建小茅屋作为自己的卧室,这种小茅屋称为“隆闺”,“隆闺”的规模比住屋小,屋内设备简陋,没有炉灶,除了床和衣物外,还放谷物和农具。“隆闺”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地方,另外,一些年轻夫妇和父母分屋而不分食的,也住这种小屋。
20世纪90年代民房改造后,这些“船型屋”基本被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所取代,如今村子里普遍是这种平房,只有厨房仍为茅草房。只有极少数经济条件差的人家依然住传统的房屋。村里住房最大的特色是兄弟分家分户后房子却是建在一起,看上去就是一栋房屋。因此村里大部分人是兄弟合盖一间大屋子,房子分为左右两个部分的主屋,右边的主屋归年长的兄弟所有,若是几兄弟共一间屋子,则长兄一般住右边的房间。
主屋一般为三间正房,两侧房间用墙壁隔开做睡房或者杂物房,除了床铺以外,还放置有衣橱、书桌以及其他的一些私人物品,家中的贵重物品一般也放在这些房间里面,这些房间的面积比较狭小,家中长辈和长兄一般睡靠右侧的房间。中间没有墙壁隔开的为客厅,客厅面积最大,布置也最为讲究,两旁摆放沙发或椅子,中间摆放电视,有些家庭也将稻谷放在客厅里;客厅两侧有门通向两边的房间,有些家庭的客厅的地板还铺上瓷砖,即使没铺上瓷砖也会被打扫得非常干净,人们进入客厅要脱鞋。客厅用来休息(主要是看电视)、劳作(例如织筒裙、编草席)、招待客人。
厨房大多为茅草房(极少数为砖瓦房),以竹席作墙,茅草为盖,厨房用于烹煮食物、酿酒、吃饭。里面放有饭桌,有些厨房靠近门的地方还搭有简易竹床,以便客人醉酒时休息。厨房最里边是灶膛,灶较矮,大概30~40厘米,一般有两个灶膛,燃料是木柴,一户人家每天消耗的木柴大约在20~50斤之间,因此人们每隔两三天就要上山砍柴。厨房搭有简易的木架,用来摆放锅、勺等炊具,碗筷等一般放到木柜中。除了用于烹调食物之外,厨房还是人们喝酒、聊天、祭祀的场所,重要的祭祀活动一般都在厨房举行。
房屋前面有一块空地,供人们行走、喂养鸡鸭、小孩玩耍等。房屋前后一般种植有槟榔、椰子等树木,槟榔成熟后人们会不时地摘一些下来自己吃、待客或者送给邻居。屋子周围,人们用木头和竹子搭建简易的猪圈和鸡舍,有些人家的猪则完全是放养,猪粪很少被收集起来做肥料,人们给自家的牛做上记号后将其赶到山上,隔两三天就去看看。要卖或者宰杀的时候再将它们赶回来。
村里的房屋大部分没有配厕所,在调查的前期,整个村子只有一户人家修了厕所;在调查后期,房东家也正修厕所,成为村里有厕所的第二家。人们要方便的话,若是小便则在屋子附近所设的一个遮蔽处,大便则到山上解决。
(2)服饰
第一,头饰。南好村女子常见的头饰有发簪和发带,发簪一般为银质,发带上有手工刺绣的花卉、动物图案。女子平时戴头饰的不多,在结婚或盛大节日时会将头发盘成一个发髻,在发髻两旁各插上两根或三根发簪,用发带在头发四周缠一周。男子在主持重要的祭祀活动时会用红布带将头发缠绕一周,然后在后脑勺处插一根野鸡毛。
图8 南好村两兄弟房屋空间结构
第二,首饰。这里的年轻妇女平时戴戒指,老年妇女除戴戒指外还戴手镯,手镯有银镯、玉镯或瓦镯。除此之外,村里人手腕上都会缠一根黑线,以示驱邪保平安。村里女子平时不戴项圈,在结婚时才会在胸前戴一个银项圈,这种项圈靠胸前部分由四五个环形顺次重叠而成,下面挂着一根根长吊饰。另外有的还戴一根挂着配饰的长项链。
第三,服饰。1949年前这里男子的服装是由粗麻布织成的,下装为前一块后一块的遮羞布,称为幨,上衣则对胸开,无领无纽。现今男子平时都着汉族服装,只有在主持重大祭祀活动时才穿原来的民族服装。妇女的服装则为黑色长袖上衣,开襟,有领有纽,有些袖口绣有花纹或者其他图案,下装是长至小腿的筒裙,下端织有图案,有的用蚌壳镶进花纹里。年轻妇女平时也多穿汉族服装,只在结婚或者其他重要的日子里才会穿上筒裙,年长妇女则穿传统服饰的居多。
(3)主要生活用具
刀。刀与人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几乎出门劳作时都会随身带刀。人们上山时必在腰上拴个刀篓,里面放一把刀。根据刀的形状和用途,可将村里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刀分为柴刀、捻刀和钩刀。这些刀的刀尾都装有木柄,刀柄的长短视刀的用途而定。柴刀木柄较短,一般为8~10厘米,主要用于劈柴;捻刀的刀柄略长,主要用于近距离砍树、砍藤等;钩刀的刀柄最长,长的有一米,短的也达四五十厘米,用来砍山的时候劈斩荆棘。
踞腰织机。踞腰织机简称为腰机,是黎族代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的古老的纺织工具,本村妇女编织筒裙的时候用的还是古老的踞腰织机。踞腰织机主要由腰带、腰力圆棍、布轴、打纬机刀、拉力经线圆木棍、提综杆、分经筒、引纬线竹针、竹梳、整绒梳、绞棒等构件组合而成。利用踞腰织机织造的主要流程包括:绕经、定幅、整经、挑经、分经和编织几个部分。采用踞腰织机织锦时,织工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踩住扯直经线的圆木棍,织造时通过提综、分经后用引线竹针在经线间来回穿梭,纬线引入一次,就用打纬刀将纬线打紧。
舂米臼。以前人们没有碾米工具,脱谷皮主要采用木杵在木臼里舂捣。舂米臼用原木制成,外形有直腰、束腰两种,内有平底和尖圆底,口径40~60厘米,高50~80厘米,壁厚3~5厘米。与舂米臼相类似的还有小木臼、捣辣椒臼等,制法相同,至今仍为村里人使用。
各类编织品。依山而居的南好村人善于利用大自然提供的资源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几乎每个黎族家庭都能利用山中的竹、草、藤等植物编织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器物。按编织所用的材料来划分,黎族的编织有竹编、草编和藤编等。
竹编是黎族编织工艺中种类最多、工艺最精、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手工艺。竹编类的主要器物有腰篓、鱼篓、箩、筐等。腰篓是黎族特有的竹器,它以竹篾编织而成,安上绳子,系于腰间,故名腰篓,人们上山劳动时,腰篓可用来装柴刀、捻刀,摘野菜时,可用于装野菜,到河里捕鱼时可用来装鱼。另外,腰篓造型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性,编织工艺精湛,系在腰间攀越山岭时不易被荆棘、藤蔓拴住,十分适用于攀山越岭与游猎生活。鱼篓的形状多样,规格不一,其中比较普遍的有直桶形、“V”形、“V”形细颈式、梯形、梯形细腰式等;大者高250~300厘米,口径为60~100厘米;小者高60~100厘米,口径为10~15厘米。除此之外,在房屋建筑上也有用到竹编制品的地方,例如人们盖茅草房时,将竹子破开后,将其编成墙壁,或者变成粗竹席,用作茅草屋顶的支撑层。
除了竹编以外,藤编在人们生活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常见的藤编物品有藤篮、藤箱、藤篓、藤椅、箩、筐等。人们上山采回红藤,晾干后放在室内干燥的地方备用,编织前洒水阴干,使藤条柔软,然后用刀将藤条劈成两半,再根据编织需要劈成四根、八根不等,用手织成各种生活物品,其成品的精美、实用程度,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黎族的草编多用露兜叶,黎族妇女将露兜叶采下,晾晒干后卷成圈放好,待要编织的时候拿出来泡水,使其柔软后用来编织草席、帘子等生活用品。
煮酒器。这是每家必备的生活器具。人们现在所使用的煮酒器一般从市场上购买,包括锅和盖两个部分,锅是口径为50厘米的大铁锅,盖子的外形为两头大,中间小,高约60厘米,上口径约30厘米,下口径为40厘米,腰部直径为20~30厘米,壁厚约1厘米,在束腰处有一个1厘米厚的隔层,在隔层中间有十几个小孔,供酒蒸气上升,在隔层上方的器壁有一个1厘米见方的小孔,为出酒孔。隔层上面即是上口径部分,用来装冷水用。煮酒的时候将发酵好的酒放进锅里,用锅盖大的那头盖住酒,小的那头装上冷水。酒糟被烧开后酒蒸汽上升,到上口径处遇冷液化成酒滴,从出酒孔流出来,人们便用一根管子将酒滴注入准备好的酒器中。
牛铃。由于当地牛大部分时间处于放养状态,每家都会为自家的牛挂上一副牛铃。牛铃是用一段长10~25厘米、高10~20厘米、厚5~12厘米的原木凿成一个长方形的凹形槽,槽壁厚1~2厘米。在槽底部挖两个眼,用绳子系两根能自由摆动的小木棒在里头,挂在牛脖子上。牛走动或者吃草时,两条小木棒来回摆动敲击铃壁而发出响声。为了更方便的识别各家的牛,人们往往在牛铃上再雕刻一些自家的标志或花纹图案。
(4)日常饮食
主食。主食以稻米为主,辅以木薯和红薯。米饭分“水饭”和“干饭”两种。“水饭”的煮法是将米煮熟后再加水,将水烧开即可食用;“干饭”则与汉族地区的白米饭一样。“水饭”是早上煮好,全天皆可食用,早餐一般吃的是“水饭”,“干饭”是午饭和晚饭时才煮。据老人们回忆说,以前,人们吃饭是坐在地上的草席上席地而吃,后来才坐在桌子旁边吃。现在从村里的丧葬习俗中仍可以看到这个传统的进食习俗。
以前,谷粒采用自制的泥艽脱壳,舂米用独木臼,以直杵舂,以簸箕米筛扬糠,去杂物。现在,晒干的稻谷一般采用风车扬去干瘪的谷粒,用碾米机脱壳,不过村里没有碾米机,人们需要碾米的时候就要请镇上碾米厂的老板用拖拉机载碾米机来到村里,为农户脱壳稻谷。现在,人们只有在做糯米糍粑的时候,才用木臼将糯米舂成糯米粉。
菜。当地常食用的菜有白菜、萝卜、南瓜、冬瓜、豆角以及各种野菜;肉类主要是家养的牲畜,如猪、牛、狗、鸡、鸭;另外人们还吃蛇、鼠、鱼、蛙、蚌、虾、螺、蝌蚪等抓捕的各种野生物。
捕获的猎物或者买回的鱼肉一时吃不完,就将肉切成薄片,放到火上烤干,制成干鱼或干肉。另外就是腌渍,将生鱼或生肉切成小块,用凉米饭拌匀,加入少许食盐,发酵十五六天后即可食用,味道酸甜,风味独特。这就是最具黎族特色的酸鱼、酸肉。还有一种特色菜肴叫“哺哆”,就是将捕获的鱼虾、螃蟹、田蛙等除去内脏,洗净,拌以野姜叶、莉嫩、子温等野菜,加入凉米汤,放入陶罐密封保存,一个月或者数月后取出来食用,酸香浓郁。
当地基本上不种植油料作物,即使偶尔种植花生,也不用来榨油,家庭用的食油主要从市场上购买。
饮食习惯。日进三餐,早饭在早上八九点,一般吃水饭。家中的主妇或者早起的老人早上五六点便开始煮水饭。午饭是中午12点到1点,有些家庭吃早上煮的水饭,有些家庭另外煮干饭,不一而论。晚饭在下午六七点,是一天中比较隆重的一顿饭,家里有什么好菜一般留到晚饭时做,人们干了一天活,晚上喜欢喝酒解乏,备些好菜恰好可以作为下酒菜。
吃饭用的桌子几乎都是圆桌,每个人的座位相对固定,主妇一般坐在离厨房近的座位,负责照应全家的进食(例如添菜等),夫妻的座位紧挨着。如果是大家庭,大伯和弟媳的座位不能挨着。到了吃饭时间家里的主妇就把煮好的饭菜端上,如果家中其他成员有事或者外出未归也不需要等,只需为未吃者留出菜即可。每个人吃完后将自己的碗筷自行洗净后放回碗柜。
嚼槟榔。村里每家都种有槟榔树,这里的成年男女,甚至部分小孩都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嚼时将槟榔切成几瓣,每瓣配以姜叶和贝壳烧成的灰,咀嚼后会流出红褐色的汁液,将嘴唇染红,因此妇女在出门或者去喝喜酒之前尤其喜欢嚼一下槟榔。
吸烟。村里的男人大部分有吸烟的习惯,他们吸的是自己用竹子做成的水烟筒,烟丝有的是在市场上购买,有的是自己种植的烟叶。人们干活回来,累了就吸几口水烟解乏,喝酒时消停的空当,也吸几口水烟。黎族俗语有云,“酒是血,饭是力,槟榔烟丝能消累”,因此嚼槟榔、抽水烟对于人们来说,能起到提神解乏的作用。客人来了,递上水烟筒,让客人吸几口水烟解乏,跟酒一样,水烟筒、烟丝也是村里人社交必备的礼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