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哪些沙漠植物四季常绿

哪些沙漠植物四季常绿

时间:2023-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世界人口的骤增和工业化的发展,防止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环境及社会问题。为促进和推动国际社会在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方面的合作,1977年联合国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有94个国家参加的沙漠化大会,会上制订了向沙漠化作斗争的计划,并提出了有关建议。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在巴黎通过了《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为此每年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_现代节日解读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英文是:World Control of Desert and Arid Day。

人以食为天。意思是说,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消耗食物获取能量。而食物的重要来源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全世界90%的人都以粮食为主要食物。目前,全世界粮食总产量(1985年)为17.71亿吨,人均354kg。人类每年还需大量砍伐森林以供人类生产、生活之用。因此,可以说人类是最大的植物消费者。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由于世界人口的骤增和工业化的发展,防止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环境及社会问题。为促进和推动国际社会在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方面的合作,1977年联合国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有94个国家参加的沙漠化大会,会上制订了向沙漠化作斗争的计划,并提出了有关建议。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在巴黎通过了《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为此每年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地球上所有的土壤,都是由岩石变化而来的,其中有的土壤是就地形成的,有的是经过水流或风力的搬运再堆积起来的。自然界里,岩石变成土壤,需要经过很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变化的第一步是岩石的风化。岩石的风化,一般要经过物理的破碎和化学的变化,而且生物也在其中起了促进的作用。岩石风化后形成土母质。

岩石变成土母质,仅仅是土壤形成的第一步。只有在生物的积极作用下,土母质出现了微生物和植物时才能变成具有肥力的土壤。在自然界里,除了土母质和生物因素外,雨量、气候、地形等因素也影响土壤的形成。

地球上,可供耕作土壤不只是自然形成的,而且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人们为了获得好的收成,就努力改造土壤、对土壤施以肥料。土壤中的酸碱性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植物在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最适宜。

当土壤中氢离子多于氢氧根离子时,则土壤呈酸性;当氢氧根离子不断增加至超过氢离子时,则土壤呈碱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时,则为中性。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途径就是改变土壤中的酸碱度,特别是碱性的地区多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土壤和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食盐)、硫酸钠(芒硝)、碳酸钠(苏打),随着强烈的蒸发,这些盐分上升积累于地表,产生盐碱化。土壤中如果含盐碱过多,就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因此,要想在盐碱土上种好庄稼,就必须加以改良。

盐碱土的改良措施主要有:水利改良,就是通过水利工程来淋洗土壤中的盐分。生物改良,就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积累养分,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减少水分蒸发。化学改良,就是施用化学改良剂或矿物质肥料,使之与土壤内有害盐类物质起化学作用,消除或减轻盐碱的危害。

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另一个因素就是风沙土的形成和蔓延。风沙土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的一种沙土,由于质地轻、松而不黏,容易被风吹动,因此也叫“飞沙”或“流沙”。大面积集中分布的风沙土,在干旱地区多称为沙漠,在半干旱地区多称为沙地。

沙漠的形成以新疆几大沙漠为例进行说明。新疆南面有几大高峰,这些高峰的山体阻隔了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温暖湿润的气流,使之不能畅行无阻地进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而使这里的气候日益变得干燥少雨,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甚至更少,而年蒸发量却达2 000~3 000毫米。干燥的气候是沙漠形成的重要条件。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温暖湿润空气的滋润,会形成沙粒而被雪水带至低处,再遭受风吹,使沙粒更加集中,最后形成沙丘、沙垄和沙山,千百平方公里的沙丘、沙垄和沙山便汇成浩瀚的沙漠。风沙土由于水分含量少和流动性强,所以积累的有机质少,氮、磷等养分含量低,致使植物难以生长。新疆的几大沙漠就是这样形成的。

如果人类在开发利用风沙土的过程中,采取掠夺的经营方法,甚至破坏草地,砍伐森林,致使风助沙威,沙仗风势,风起沙扬,流沙蔓延,就有形成沙漠的可能。高强度地利用土地与干旱多风沙质地表环境相互作用,使脆弱的生态平衡失调,使地表风沙活动的环境退化为沙漠土地。

我国沙化土地每年以1 000km2的面积在扩大。沙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威胁着地球表面1/3的陆地和世界1/5的人口。据联合国环境署估算,在过去20年中沙漠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高达5 200亿美元。

防止沙漠化的手段主要有植树造林、封沙育草、引水平沙、引洪淤灌、设置沙障、农业合理利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