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老服务正在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个新兴经济景观的加速形成,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白发经济”。所谓白发经济,就是专门满足老龄人生活、学习、娱乐休闲、医疗保健等各方面需求的经济产业,通常也称为老服务产业。老龄人口比重的提高,使针对他们的服务也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大力发展白发经济是日本、欧洲等已有突出老龄化社会特点国家的普遍做法。发展“白发经济”既是在老龄社会为老龄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选择、关爱老龄人的重要表现,也不失为扩大内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好途径[3]。
2.我国的老龄人消费市场不发达
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上,需求、消费、市场开发、企业生产等环节连接紧凑,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但我国白发经济还未形成产业链条。目前老龄人消费品市场不发达,在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都有所反映,分别表现在老龄人消费品研究机构缺乏、生产开发乏力和产品品种单一等方面。比如,老龄人在一般市场上很难买到适合自己的服装、皮鞋等用品。
我国老龄人消费市场不发达有如下三个原因。
(1)商家不太看好老龄人的购买力。
最典型的白发经济产品就是保健品。由于老龄人相对而言更注重养生与保健,加之老龄人消费群体的扩大,老龄人的生活用品和养生保健品已经获得较好的市场效应。在超市、专卖店,各种品牌保健品、养生酒琳琅满目,随便逛逛就能数出二十多种专为老龄人设计的保健品。但是,即便在老人节前夕,市场上也未见针对老龄人的促销活动。情人节有巧克力和鲜花的促销宣传,中秋节有月饼促销,老人节为什么没有老龄人产品促销呢?对此,商家表示,保健品通常是年轻人买来孝敬老人,老人自己来买的比较少,不太看好老龄人的购买力。由于这些观念的存在,那些靠年轻人买来送给老龄人的产品,往往不是老龄人真正需要的产品,这些产品对老龄人本身没有吸引力,所以老龄人自己不会去买,并非是老龄人没有钱或舍不得花钱去买。
(2)老龄人消费观念保守。
由于我国大部分老龄人都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困难的时期,加之受“重勤尚俭”的传统观念影响,一些老人在消费观念上确实很保守,自己省吃俭用之余还严格要求年轻人也要俭省节约。虽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储存积蓄防范现代生活中潜伏的未知风险也很有必要,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社保覆盖率的提高,这种保守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成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品质的制约和束缚,降低了老龄人的消费需求。
(3)老龄人消费能力没有得到开发。
除了消费主体的观念制约外,社会对老龄人消费也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杂志封面堆砌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让很多人认为现在和未来都是年轻人的世界,老龄人属于过去的时代,吃穿住用全都不用讲究,凑合就行了,这些认识误区的存在导致老龄人消费品市场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专属产品匮乏,引不起老龄人的购买欲望,消费能力没有得到开发。
3.老龄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由60年前的35岁上升到现在的74岁,60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甚至可以用“跑步进入老龄社会”来形容老龄人口数量增长之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期望寿命的提升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老龄人的身体状况得到大大改善,健康指数和生命质量大幅度提升,不少老龄人的生理状况与实际年龄产生偏差,60多岁的人可能看上去像40多岁的人,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和生命质量还将有望继续提高。
对老龄人消费市场来说,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还在持续增长,加之老龄群体的健康指数和生命质量也在持续不断改善和提升,这些都充分表明白发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有潜力可挖。发展白发经济,对我国企业的投资、出口、消费有重大的潜在影响,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很多老龄人也逐渐学会了在家进行物理治疗,针灸床、红外线机等理疗设备也因此受到老龄人的欢迎。为了减轻病痛,价值上千上万元的理疗机老人们也会购买。但是,老龄人自己购物比较谨慎,注重实用效果,比如,有位老人到保健器材店看了近两个月,最终买了一台价值5千多元的理疗仪。很多人觉得老龄人缺乏购买力,其实不然,只要生产出真正关怀老龄人的产品,他们肯定会掏钱购买。因此,问题还是在老年产业本身的发展上。这说明,我国老年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