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独立以来的国家安全战略机制

印度独立以来的国家安全战略机制

时间:2023-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5]印度独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忽视国家的安全决策与安全战略的研究和建设。印度独立以后很少有人提及建立专门的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机构,而整个印度精英阶层对于国家安全的概念非常模糊。为解决这一尴尬的情况,印度瓦杰帕伊政府于1998年11月19日正式成立了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
印度独立以来的国家安全战略机制_印度独立以来的南亚政策研究

安全观指从国家全局的高度,对影响和制约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基本结论,它的根本着眼点和归宿是国家利益。[54]当代印度分析家认为,怎样实现南亚次大陆的战略统一,并保护它不遭受外来侵略,是至少在两千年前印度就面临的中心战略问题。在早期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印度的对策是以政治上的封闭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缺乏应付外来侵略的对策。[55]印度独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忽视国家的安全决策与安全战略的研究和建设。印度独立以后很少有人提及建立专门的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机构,而整个印度精英阶层对于国家安全的概念非常模糊。因此,印度在独立后很长时间没有完善的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机制,也就不可能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内政外交问题上进行有效的统筹安排,更不可能制定出印度国家安全的长久规划,这与印度的大国抱负来说是极为不相称的。这样一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62年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的爆发。[56]

从印度独立到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印度的国家安全事务完全由总理领导的内阁防务委员会统筹决策处理。这个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仅仅是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财政部长和三军参谋长,而该委员会下面具体负责安全事务的也仅限于国防部长会议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的效力和配合往往是相当低下和不协调的,以至于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难以做出正确超前的判断和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延误了解决事件和问题的最佳时机,从而陷于被动的局面。[57]在中印边界战争中,印度的这种低下的安全决策机制的弊端显露无遗,再加上尼赫鲁本人的独断专行的家长作风,使得印度整个国家安全决策显得幼稚而盲目。

中印边界战争以后,印度政府为了避免国家安全决策上的盲目性和增强国家安全决策的长效性和规划性,把国防委员会改名为内阁紧急委员会,主要处理军事与外交关系问题,并开始制定为期5年的国防计划。英迪拉·甘地执政时期,把内阁紧急委员会扩大为内阁政治军事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印度重大的内政外交和所有关于国家的政治和安全问题。同时又组建了文官组成的国家安全机构——国防计划小组。但是在英迪拉·甘地时期印度有关内政外交的重大问题的处理仍然没有摆脱个人独断专行的局面。不过日趋完善的机构建设是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建设的一个进步。

促使印度将其国家安全战略机构彻彻底底地正规化是在印度1998年进行核试验之后,由于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政府缺乏对核战略的认识,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计划应对国内国际上出现的情况,所以,在面对国际上的指责的时候,印度政府显得手忙脚乱,穷于应付。为解决这一尴尬的情况,印度瓦杰帕伊政府于1998年11月19日正式成立了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仍由总理担任主席,其核心成员包括国防部长、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还有计划委员会副主席,总理首席秘书为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其余政府部长也应邀参加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同时还成立了秘书处、战略决策小组和国家安全顾问理事会三套系统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58]从此,印度有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与事件的决策完全摆脱了个人意志的束缚,上升到了科学调研、探讨、决策与全面整体长期规划的全新层面。

【注释】

[1]张力:《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3期。

[2]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3]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4]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5]张力:《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3期。

[6]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7]张力:《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3期。

[8]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9]张力:《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3期。

[10]多德威尔:《印度史纲要》,1964年伦敦版,第208页,转引自张力:《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3期。

[11]J.P.苏达:《印度民族运动》,1978年墨鲁特版,第51页,转引自张力:《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3期。

[12]转引自张力:《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与西方教育》,《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第3期。

[13][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著,齐文译:《印度的发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37页。

[14][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著,齐文译:《印度的发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36页。

[15]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16]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17]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18]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

[19]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20]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21]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22]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23]林承节:《殖民统治印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24]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25]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26]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

[27]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28]林承节:《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页。

[29]林承节:《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8页。

[30]林承节:《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1页。

[31]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32]Vohra,Ranbir.The Making of India:A Historical Survey.New York:M.E.Sharp,Inc.,1997,p.89.

[33]林承节:《独立后的印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34]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页。

[36][印度]A.L.巴沙姆编,闵光沛、陶笑虹等译:《印度文化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页。

[37]孙世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8]孙世海、江亦丽: 《二战后南亚国家对外关系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39]A.L.Bashan:A Cultural History of Indi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3.

[40]吴永年、赵干成等:《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41]王士录:《尼赫鲁对外政策的中的霸权主义因素》,《南亚研究季刊》,1987年第2期。

[42][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著,张宝芳译:《尼赫鲁自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43][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著,齐文译:《印度的发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45]宋海啸:《印度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与模式》,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46]王宏伟:《喜马拉雅山情结——中印关系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47]宋海啸:《印度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与模式》,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第50~51页。

[48]任佳:《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印度发展模式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8~229页。

[49]宋德星:“现实主义取向与道德尺度——论印度战略文化的二元特征”,载《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

[50]晋劼:《〈政事论〉思想与策略》,《南亚研究季刊》,1986年第4期。

[51]宋德星:《印度国际政治思想诌议》,《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52]Ashok Kapur,India’s Nuclear Option:Atomic Diplomacy and Decision Makin g,New York:Praeger Pubilisher,1976.p.77.

[54]姜兆鸿、杨平学:《印度军事战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页。

[55][美]斯蒂芬·科亨著,刘满贵等译:《大象与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56]吴永年、赵干成等:《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57]吴永年、赵干成等:《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1页。

[58]吴永年、赵干成等:《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