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目睹了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大事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突出了新的世界格局的特征,显示了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决定作用。印度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状况长期不佳,经济增长速度比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慢。印度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推行反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对本国企业过度保护的经济政策又使印度经济市场日益边缘化,不能通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而受益,这是尼赫鲁时期定下的经济发展基调。20世纪80年代的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实行了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作用的经济改革,但是成效并不理想。加上冷战结束后,南亚地区各国由于历史上长期积累的民族、宗教矛盾和党派纷争不断激化,导致普遍的政局动荡。1991年6月国大党拉奥政府执政后,重新启动了改革。这次改革的出发点是稳定宏观经济,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减少财政赤字为中心。由于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的大力推动,经济改革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结构调整[4],成为一场真正的市场经济改革。尽管印度精英阶层之中反对经济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印度人民党在1998年开始执政以后,也放弃了比较保守的经济政策,继续坚持经济改革政策。
印度经济改革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从独立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前的30年中,印度经济的年增长率只有3.5%左右,80年代有所上升,达到了5%左右,与东亚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在经济改革进行中的90年代,印度经济的年增长率平均达到了6%以上。在东亚经济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情况下,印度的经济形势仍然相当乐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印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经济的较快增长使印度经济在全球以及发展中国家中的国际地位日益上升。
印度在冷战时期所实行的不结盟使印度获得的国际地位是印度当时的经济军事实力无法达到的。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正是这种影响力和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得印度成为美苏两国拉拢的对象,印度左右逢源的不结盟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冷战时期印度的外交政策属于内向型外交,印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只保持在低水平上。印度在南亚地区事务中又陷在与巴基斯坦的争端中。冷战结束以后,两极格局终结,不结盟运动走向低谷,印度在国际上发挥作用的唯一重要渠道受阻,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受到限制。
然而,冷战终结后的国际政治新格局也为印度提供了机会,印度在此时抓住了机会,及时地进行了经济改革,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为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印度在外交上的颓势因此迅速得到了扭转,使印度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20世纪90年代印度与美国的关系日趋密切。对印度来说,同美国发展良好的关系非常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苏联解体以后,其继承者俄罗斯的实力无法同原先的苏联相比,印度失去了一个可靠的伙伴,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是必然的选择。同时改善与美国的关系能够为印度带来更多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援,这些支援是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诸多共同利益促使美印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