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逻辑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城市的发展,传统的以行政化的单位体制为主、街道—居委会体制为辅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社会从有规则、蜂窝状的单元型社会向不规则、原子化的个体型社会转型,国家传统的体制和功能设计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为解决一系列的城市社会发展问题,国家大力推动社区建设,并试图通过社区建设实验来探索新型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
要实现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单位社区”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社区”的转变,就要强化“社会社区”的建设指导地位,实现社区自治功能的回归。要明确社区组织的功能定位,依靠社区组织发挥自身功能,通过功能调适,实现不同组织间的功能耦合和互动协作,并不断推进社区组织结构创新,以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与动力格局,达到社区系统协调运转的最佳状态。
城市社区组织重构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社会)的过程,即由单位体制主导转向社区体制主导的过程。
本书从社会转型的宏观时代背景出发,以单位体制解体后的基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为关注点,检视建国以来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以广州、深圳两地的社区建设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为对象,通过对两地社区建设实践过程的描述,探讨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变迁的背景、原有社区组织体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社区组织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向、新型社区组织体系构造的历程、新型社区组织关系的构建与协调、新体制的运作绩效、新体制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新思路等方面。希望通过对广州、深圳两地制度创新个案的分析与解读,为我国社区组织管理创新提供经验性支持,对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概括。
具体来说,要通过推进社区组织管理创新,推动社会建设,建构一种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充分行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社区民间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居民利益的社区组织运作机制,形成一个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方协调互补,各类社会资源既互相促进又相互制衡,社区内各组织功能释放、良性互动、协作共治的格局,促进国家与社会力量的互动生长和相互型塑。
以广州、深圳两地作为本研究的案例原因在于:其一,两地都是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深圳,位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最先遭遇到改革开放后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其二,两地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可以根据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本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层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性探索,建构起新的管理体制,上级政府也为其体制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空间;其三,深圳的“盐田模式”、“南山模式”是根据民政部和深圳市的相关文件对社区治理的总体规划和制度设计推动发展起来的,已经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获得了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其“居站分设”的组织框架设计更是对“议行分设”理念的创新和实践,其制度创新过程为我们研究社区组织提供了研究样本,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变革实践、深化理论认识提供了契机。
(二)结构框架
本书共包含八个部分。
第一章为导论,就选题的缘起、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逻辑思路及结构框架、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写作难点进行了介绍,对既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第二章论述了基层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程,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不同阶段的社会组织管理状况进行了回顾,如建国以后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瘫痪、“街居制”遭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组织状况,改革开放以来“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管理体制从“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转型过程。力求通过历史进程回顾,对城市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楚的把握。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对社区组织管理问题进行阐述。改革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转型在宏观意义上表现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同构社会的二元合一格局逐渐让位于国家权力收缩、社会自主性增强的二元分立格局。这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所折射出的是社会的发育和成熟,其在现实层面表现为公民社会的持续生长;社会转型在微观意义上表现为社会结构的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充满同质性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渐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的、充满异质性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社会结构的改变所反映的是社会活力的释放与增强,其在现实层面表现为社会主体及其活动方式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在此背景下,社会整合与社会调控问题凸显出来,传统的通过单位体制进行社会管理的旧方式,其调控功能因单位制的解体而渐趋失效。社会调控与社会整合方式面临战略性调整,这构成了新时期社区问题研究的基本历史背景。从这一基本历史背景出发,本章分别从两个部分对社区组织管理改革问题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国家与社会:社会组织管理的宏观视野”着重强调的是对社区组织管理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从微观着眼,而必须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这个更为宏观的视角上进行审视,才能得出全面而深刻的结论。改革以来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初步分离到互动的复杂过程,这赋予社区组织管理改革以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意义表现在:社区组织管理改革所促成的基层社会权力的增长已然成为了国家与社会互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微缩景观。
第二部分“利益分化时代的社区组织管理创新”着重强调的是社区组织管理创新在利益分化时代所发挥的社会整合与社会调控作用。利益分化构成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本质内容,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构成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一般表现形式和客观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可谓是一个利益分化的时代。面对利益分化的客观现实,社会整合与调控就显得迫切而重要,在基层社会特别是社区,社区组织管理对于社会整合与利益调控具有特殊意义,这一特殊意义表现在:科学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将会对微观社会个体的利益关系发挥出合理的协调作用,进而化解利益冲突、减弱社会矛盾,有助于破解在陌生人世界中构建和谐社会的难题。
第四章是对社区组织架构及功能运作的分析与说明,对社区内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民间组织的性质、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社区组织各自的功能释放及组织之间的互动协作是实现社区善治的基本保障,更是实现城市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社区要达致善治的良性运行状态,依赖于社区各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及社区组织间恰到好处的功能耦合及协调运行。
第五章分别从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的挑战、社区建设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等角度解读了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提出社区要实现从“亚社区”到现代社区的转型,这种转型也要求城市社区、城市社区组织管理实现相应的转型。
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社区组织管理的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首先对国内外城市社区组织管理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对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国内经验的积极借鉴,有助于我们对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之路进行认识和再认识。我们在具体实践进程中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和方法,考虑不同城市、地区在地方特色、发展水平、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组织要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体系变革。应结合社区实际对旧有组织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完善和创新,创建新的社区组织运作模式,使社区组织的功能由失调走向协调,使得社区各组织间的活动和作用由相互配合不上甚至相互抵消,走向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具体应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回归入手,积极探索社区管理体制新模式,并从促进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完善社区立法工作、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七章的重点是广州、深圳两地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通过对两地从“议行合一”到“议行分设”的社区组织体制创新的实践历程的描述,对“居站分设”这一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的含义、体制创新点、积极功能、运作绩效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就“居站分设”模式运行后社区组织管理体制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解读,如社区居委会是“自治化”还是“边缘化”、社区工作站如何良性运行、居委会和工作站关系如何协调、“居企不分”问题如何解决、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的范围应当怎样调整、需要什么样的社区工作者等等。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本书还深入探讨和总结了深圳应对这些问题的新思路,即深圳社区组织体制改革的再探索过程。提出了推行“一站多居”体制、实行“居站分离”、剥离居委会的经济功能,积极推动“居企分离”、改革基层民主选举办法、试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和社会服务社会化、建立社会工作长效机制和职业制度等具体举措。通过对广州、深圳两地的社区组织管理不断探索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探寻社区组织管理的某些规律性认识,探求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其他城市诸如杭州、北京为我们提供的关于社会资源共享、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协作”、“共同治理”经验,笔者认为,未来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还需朝着顶层设计科学化、社会组织“紧密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社会管理智能化、运行机制长效化、矛盾消解“萌芽化”等几个方向持续推进。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是对全文进行的结论性论述,并对社区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对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实现了对原有社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调整,有利于解决社区组织原有的体制性矛盾,有利于社区自治和基层民主的开展,有利于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是符合社区发展方向的。同时,任何革新实践都会带来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社区建设乃至社会建设就是在这样的创新性探索中一步一步前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