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诏主中的邓赕诏的妻子慈善夫人,早就识破了皮罗阁的险恶用心,但她又无法劝阻丈夫不去赴宴,她把自己的金镯子戴在丈夫手臂上,祝丈夫平安归来。慈善夫人的丈夫被害后,皮罗阁又要霸占慈善夫人,慈善夫人坚决不从,并率领精兵,据守邓赕城。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敌人攻进了邓赕诏都城,慈善夫人也投井自尽。并在火把节这天,妇女们有了染红指甲的习俗。火把节的传说反映出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火把节与慈善夫人投井_节日故事选编
彝族火把节
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中最强大的要数蒙舍诏皮罗阁。他有并吞其他五诏之心。在开元二十六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蒙舍诏皮罗阁用松木造了一幢楼,叫松明楼,他相约五诏主前来观赏。其实,他的用心是恶毒的,乘着五诏主在松明楼开怀畅饮时,皮罗阁一把火烧了松明楼,把五诏主全部烧死。
五诏主中的邓赕诏的妻子慈善夫人,早就识破了皮罗阁的险恶用心,但她又无法劝阻丈夫不去赴宴,她把自己的金镯子戴在丈夫手臂上,祝丈夫平安归来。等她得知丈夫被害的消息后,赶来寻找丈夫的尸体,她用手刨开焦炭和灰烬,十指磨破,鲜血淋漓,染红手指。她凭借那只烧不化的金镯子找到自己的丈夫。慈善夫人的丈夫被害后,皮罗阁又要霸占慈善夫人,慈善夫人坚决不从,并率领精兵,据守邓赕城。慈善夫人持矛跨马,与敌方血战于苍山下,她让人把火把捆在羊角上,然后驱赶羊群,羊群便乱窜起来,满山是流动的火光,吓得敌兵也到处乱窜。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敌人攻进了邓赕诏都城,慈善夫人也投井自尽。后来人们到了慈善夫人的忌日,就要燃起千万支火把,悼念这位坚强的夫人。并在火把节这天,妇女们有了染红指甲的习俗。
火把节的传说反映出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这个节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