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节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放爆竹、焰火过春节,在我国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到1300 年前,火药发明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宋代,已有除夕出售鞭炮于开封府街头的记载,在全国各地也有了专门生产爆竹的作坊。老百姓用爆竹接“财神”“迎灶王”,想讨个吉利,作为“爆发”的象征。
春节放鞭炮_节日故事选编

每当除夕之夜,不管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僻静的山村,无论是霓虹灯闪耀的闹市还是小巷深处,劈劈啪啪的爆竹声,一束束焰火凌空而起,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像孔雀开屏,争相怒放,节日的夜空饰若仙境,为人们增添无穷欢乐。放爆竹、焰火过春节,在我国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俳优》说:“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年,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鬼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火扑哗有声,而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声,以火药为之。”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相传,到了初唐年间,一些地方天灾连年,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便在小竹筒内装上硝,导以爆炸,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退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雏形。到1300 年前,火药发明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宋代,已有除夕出售鞭炮于开封府街头的记载(《东京梦华录》),在全国各地也有了专门生产爆竹的作坊。最初的纸卷爆竹,响一下就完了,后来发展为各种花炮。南宋孟元尧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说: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由此可见,这时放爆竹的意义,已不只是驱逐“山鬼”了。老百姓用爆竹接“财神”“迎灶王”,想讨个吉利,作为“爆发”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