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务特征与认知负荷
Paas和van Merrienboer(1994)提出的认知负荷结构模型认为,任务特征反映了任务对认知资源的要求,决定了个体心理负荷的大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认知负荷的高低,它比其他个体特征因素更为重要。任务特征包括任务新颖性、任务复杂性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压力等因素。
(一)任务新颖性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Clark(1999)[23]展开了任务的新颖性与个体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努力投入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任务的熟悉程度或任务的新颖性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和他们的心理努力投入程度。例如,提供给个体是一个熟悉的任务,他们的自我效能判断会较高。因为根据他们先前的知识经验,个体会认为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这个任务,同时,他们投入到任务中的努力就会低。相反,当提供给个体一个相当新颖的任务时,他们对这个任务的自我效能就会低,因为个体认识到他不能立即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实现这个任务,因为需要动用的心理资源增加,他们投入的努力程度就会高。最后,当个体面对一个极端新颖的任务时,因为需要动用的心理资源超出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他们的作业自我效能就会下降,个体会自动调整他们的绩效目标,减少心理努力的投入。
Gimino(2000)[24]研究发现,任务新颖性与心理努力之间呈曲线关系。在他的研究中发现,认知负荷不能预测自我报告的心理努力。当任务新颖性(任务难度)增加时,被试报告的心理努力投入显著地增加。然而,在达到一定的任务难度水平后,心理努力投入开始减少。
(二)任务复杂性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Sweller等人(1998)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任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内在认知负荷,任务中需要加工的信息元素数量越多,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越强,内在认知负荷就越高。
在关于任务复杂性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较多的是任务复杂性(难度)与心理努力和绩效的关系。有些研究认为,任务复杂性(难度)与心理努力是线性的关系①[25],而有些研究则认为是曲线的关系[26]。任务复杂性与绩效的关系,大多研究结果认为二者呈线性的负相关关系①②。
Fairclough等人(2005)[27]研究了不同任务要求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发现心率、呼吸频率、EEGα波抑制等指标对任务要求变化具有敏感性。Veltman、Gaillard(1998)[28]研究发现工作任务难度的增大会导致眨眼间隔的减少,心率变化率增大和呼吸间隔增大。国内学者程利、杨治良(2006)[29]对不同难度材料的阅读眼动模式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在阅读不同难度材料时的注视时间和眼跳距离表现为差异不显著,而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的难度效应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三)完成任务的时间压力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在20世纪的60—70年代,有许多关于作业时间对警戒或持续注意影响的研究,但在认知负荷的研究中,作业时间限制对认知负荷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研究还不多。Karen(1987)[30]研究了作业时间对负荷的影响,发现随着持续作业时间增加,个体的主观疲劳感线性增加,脑电(ERP)显示有显著的变化,而作业反应时则变化不显著。Haga、Shinoda&Kokubun(2002)[31]研究了在双任务条件下(追踪和记忆搜索作业)任务难度和作业时间压力对负荷的影响,发现任务难度与个体对负荷的主观评价和脑电(ERP)指标有显著的相关,但作业时间以及作业时间与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均对负荷评价和脑电(ERP)无显著的影响。Xie和Salvendy(2000)[32]进行了时间压力对负荷影响研究,发现时间压力对负荷有显著的影响。在多任务情境中,自定义时间比系统定义时间的负荷低29%,而在单任务情境下,自定义时间比系统定义时间的负荷低19%。国内学者沈方、张智君等(2002)[33]探讨了时间应激对不同结构超文本信息搜索绩效的影响效应,发现时间应激对超文本搜索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网状结构超文本搜索绩效的影响尤为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