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验程序
(一)预实验
在实验程序编制完成后,先选择小样本被试进行预实验。其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测试主任务难度水平是否对被试而言太容易或是太难了以至于不可能完成;二是测试搜索结果页呈现的时间是否合适;三是整个实验的安排和完成时间要求是否合理;四是检验程序是否稳定。
根据预实验结果,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次任务呈现时间
在原程序设计中,次任务呈现的时间是在搜索结果页呈现后的1~10秒之间,在有些试验中出现了在完成搜索任务后心算问题还没有出现的现象,因此将心算问题的出现时间进行了调整,改为2~8秒随机呈现。
2.对屏面上的实验指导语进行修改
原有的实验指导语过长,被试往往只注重其中的重点部分而忘记细节部分内容,因而对其中部分说明语进行简化。另外,部分被试没有区分主任务与次任务,往往只完成次任务而没有完成主任务,因此在实验中要求被试首先完成搜索任务。
(二)正式实验
实验在眼动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具有隔音、隔光等功能。实验中有两名主试,一名操作眼动仪;另一名监控实验过程,并记录被试是否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
被试到来之后,首先由主试介绍本实验的主题是关于记忆与注意研究,介绍实验的基本情况和操作要求,如何使用实验程序、实验需要的时间、实验中需要的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被试要根据计算机屏面上的提示进行操作等。接着回答被试的疑问,在确定被试没有其他问题后,首先进行人口统计学特征、成就目标定向书面问卷调查和在计算机上进行认知风格问卷调查(详见附录1-1和附录1-2)。
其次,要求被试坐在距离显示器65cm处的椅子上,注视屏幕并保持头部不移动,然后进行眼动定标和对定标效果进行检验。即要求被试逐个注视在显示器呈现的9个均匀分布的圆点,同时键入这9个点的坐标,然后检验定标的效果。
最后,开始正式实验,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完成以下几方面内容的任务:
1.完成8次单任务条件下的心算试验
这个试验提供被试的心算反应时基础测量值(BM)。在每次试验时,要求被试对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下方的心算问题尽快地计算结果,并尽快用左手的食指按键盘上的Y键(答案为“是”)或N键(答案为“否”),心算问题在被试按键后自动消失(详见附录1-4和附录1-5)。
2.完成两次双任务作业实际练习
每次实际练习试验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呈现试验指导语(详见附录1-6);
其次,显示第一个屏面(搜索目标页面),包括要搜索的产品名称、一个产品特征和产品价格范围(详见附录1-7);
第三,显示第二个屏面(搜索结果页面),要求被试按顺序阅读每个结果,记忆符合搜索目标的目标项的相关特征,搜索结果页面呈现时间分别为16秒和30秒(详见附录1-8)。在被试阅读完最后一个结果后按向前键进入第三个屏面或在作业时间到了之后直接进入第三个屏面(详见附录1-9),要求被试口头报告所有符合搜索目标要求的目标项的品牌和具体价格。
第四,在搜索目标项过程中,在第二个屏面的下方随机呈现一个心算问题(两个个位数相加是否为3的倍数),要求被试不能用笔和计算机等辅助记忆工具用心算尽快计算结果,并尽快地用左手的食指按Y键(答案为“是”)或按N键(答案为“否”)。
3.开始进行正式实验
详见附录1-10,依次完成6组实验条件的所有试验,被试完成6组实验的顺序是随机的。每组实验包括:
(1)进行一次样例试验,完成后进行作业自我效能的问卷调查(详见附录1-11);
(2)8次正式的网络搜索和心算试验;
(3)实验后问卷测试,包括心理努力、任务主观难度、状态元认知的问卷调查(详见附录1-12)。
当被试完成所有的试验后,E-prime编制的程序和眼动仪记录所有数据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