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农”学术思想
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从实践上着力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的同时,还注意从理论上探讨中国“三农”问题,出版了有关学术论著一百多部。“这类著作在二十年代(20世纪,下同。引者注)有二十二部,三十年代有八十五部,四十年代有三十九部,而在1929—1938这十年中就刊行了九十三部。译作有二十四部,译自日本者几占半数,译自西方者八部,而译自苏联者已有五部,这显示当时中国农业经济思想正走向十字路口,到底是应走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农业的道路”。[1]
民国时期“三农”学术成果大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表在当时报刊上的学术论文,数量当有数千篇之巨。
二是出版的中国人自撰的学术著作,据胡寄窗先生的统计,有120余部,如龚厥民编写的《农业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陈翰笙编写的《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上海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0年版),黄通的《农业经济学》(1930),丁达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联合书局1930年版),童玉民的《农业经济学》(新学会社1931年版),黄绍绪的《农业概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唐启宇、宁希庠合著的《农村经济》(世界书局1932年版),董时进的《农业经济学》(北平文化学社1933年版),古梅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中华书局1933年版),冯和法编的《中国农村经济论》(黎明书局1934年版),罗克典的《中国农村经济概论》(民智书局1934年版),王世颖、冯静之合编的《农村经济及合作》(黎明书局1935年版),郑林庄编的《农村经济及合作》(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范苑声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研究》(神州国光社1936年版),薛暮桥的《中国农村经济常识》(新知书店1937年版),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邹平书店1937年版),胡求真的《农业经济概论》(中华书局1941年版),吴文晖的《中国土地问题及其对策》(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和《农业经济论》(1947),张丕介的《土地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刘潇然的《土地经济学》(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学会1945年版),朱剑农的《土地经济原理》(1947),林彦伦的《农业经济学教程》(1949)。
三是翻译的国外学术著作。这方面的著作有几十部,如[奥]菲里波维著、马君武译的《农业政策》(中华书局1921年版);[俄]恰耶诺夫著、李季译的《社会农业及其根本思想与工作方法》(亚东图书馆1932年版);[日]河田嗣郎著、李达译的《土地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日]田中忠夫著、汪馥泉译的《中国农业经济研究》(大东书局1934年版);[俄]廖谦柯著,吴觉农、赵南柔译的《农业经济学》(黎明书局1934年版);[日]河田嗣郎著、郑里镇译的《农业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英]欧伯利昂著、巫宝三译的《农业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日]清水长乡著、张佳玖译的《农村经济》(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俄]廖谦柯著,吴觉农、薛暮桥译的《农业经济学》(下卷)(黎明书局1936年版);章澄若译自日本的《应用农业经济学》(1937);约德著、万国鼎译的《农业经济学导论》(正中书局1947年版)。
四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学术成果。这方面最突出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卜凯的学术贡献。
五是民国时期留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特别是他们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所作的有关中国“三农”问题的博士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