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化学工业唐山化学工业

四化学工业唐山化学工业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唐山市共有三家造纸厂,共有工人100余名,配备有网纸机、蒸煮灶、锅炉等设备九套[93]。唐山有制造硫酸工厂两家,一家名为得利三酸工厂,另一家名为利中制酸工厂。两厂均系专制硫酸,共有工人36人,其中得利30名,利中六名。
化学工业_工业化与城市化:唐山城市近代化进程研究

四、化学工业

唐山化学工业除1916年何子恩创办的中国造胰厂外,还有久孚造胰厂、中华造胰公司及钧发祥共四家,其中以中国造胰公司为最大。另外还有制革、料器、造纸、制酸、硫磺等行业。

中国造胰厂由于何子恩的出色经营,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工厂继续发展,到1937年有资本5300元,雇用工人36人进行生产,产品销路较好,效益颇佳。该厂年产肥皂15000箱,产品50%在本省销售,也曾一度推销于辽宁省及北平等地。而久孚造胰厂在1928年也已有工人30人,规模也不算太小。除中国造胰工厂外,其他厂资金自1000元至5000元不等,出品商标不一,销路以本地及北宁路沿线各站为最多,出省者甚少。各家制造皆赖手工,并无机器设备,唯一工具即为造胰模型及其自造之压印商标机,压印时以手摇动。工人数在18名以上且皆系男工[92]

唐山造纸工业发端于1923年王相文创办的华洋造纸厂,资本400元,初期只有职工5人,日产量150公斤,1925年,该厂添置网纸机、锅炉等设备,并对造纸工艺进行改进,生产出三芋纸和灰手纸,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工人发展到17人,日产量达到0.5吨。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唐山市共有三家造纸厂,共有工人100余名,配备有网纸机、蒸煮灶、锅炉等设备九套[93]

唐山市料器业只有兴华料器厂一家,1931年9月创办,资本5000元,工人40余名,厂址在沟东大街,只春、秋两季工作,所用原料石料购自北戴河,碱灰购自天津永利制碱公司。在设备方面,配置有土锅炉两座及一只黑油发动机。产品有玻璃瓶、火油灯、煤油灯灯罩、化妆品瓶及电料用品等,每日可出350打,以“三戟”二字为商标[94]

唐山在20世纪30年代有七家制革厂,1933年,王光五成立的德晶制革厂,位于唐山新兴西街,资本1500元,其余六家即永利、大北、惟一、新记、中西、隆盛,规模大致相同,资本自5000元至25000元不等,各备有轧皮机一只至三只,皆以人力驱动,共有工人100多名,出品皆为红蓝底皮、珐琅皮与花旗皮,所用原料皆购自天津,产品销售也仅限于津东各县[95]。另外,开滦矿务局由于在矿井下一直使用骡马托运煤车,所以从一开始就自设制革厂,“专制唐山总医院所用之革及各矿骡马所需之鞍韉等”[96]

唐山有制造硫酸工厂两家,一家名为得利三酸工厂,另一家名为利中制酸工厂。得利成立于1931年8月,资本额为50000元,利中成立于1932年,资本仅4000元。两厂均系专制硫酸,共有工人36人,其中得利30名,利中六名。商标得利为宝马,利中为吴印塘君肖像[97]

开滦矿务局所采之煤,内多含有硫磺石,是制造硫磺的重要原料,但却未加利用而被弃置一旁。直到1919年9月唐山才有磺矾公司设立,该厂资本10000元,有工人16名,经历年惨淡经营,规模“大见扩充”,一切设备“亦颇整洁可观”。起初时产量并不高,每日可出硫磺皂矾约各七八十斤,到1928、1929年已都增至200斤左右,后以原料缺乏又均减至150斤左右,产品主要以市内制酸厂为销场,运售外地的数量微乎其微[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