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平民慈善与民间基金会的发展策略
郑超豪 林晓清
(浙江瑞安市委党校)
“慈善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指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与扶植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对社会中遇到灾害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高尚无私的支持与奉献行为。”(1)“根据慈善主体是团体还是个人,慈善可以分为个人慈善和团体慈善。团体慈善是指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向其他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慈善形式;个人慈善是指公民个人基于完全自愿原则、出于仁爱之心、主要通过个人捐赠或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形式无偿地向社会、其他公民个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精神帮助的社会公益行为。根据参与主体的身份不同,个人慈善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以温州市为例,个人慈善可以划分为华侨慈善、富人慈善和平民慈善三种类型,所谓平民慈善就是指除华侨、富人之外的广大普通民众参与的个人慈善。”(2)
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所称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简称非公募基金会)。对基金会分类管理,明确允许设立非公募基金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严格管理面向公众开展的募捐活动,维护募捐秩序,控制募捐市场上的竞争,减轻公众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放开政策,允许富裕的个人、企业等设立非公募基金会,使他们能更自主地实现捐赠意愿,使他们在为社会公益作贡献的同时,也可以为自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之,我国鼓励资助公益事业更多依靠富裕的个人或企业。
目前,民间慈善基金会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参与社会建设、进行公益倡导、推动社会创新、倡导公众参与、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生力军。民间基金会是开展慈善活动的基础力量和支撑载体,也是提供资金持续支持的聚宝盆。平民慈善活动的开展也必须借助于民间基金会的力量,同时,平民慈善活动也会促进民间基金会的发展。
一、开展平民慈善活动的必要性和平民慈善动机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受现代文明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宗旨的现代慈善公益事业。慈善的本质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对弱势群体的挂念与扶助,体现了超越一切功利考量的无私奉献精神正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女士所说:“我们不是伟大的人,无法做出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一颗伟大的心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践行慈善,不管贫富,无论老少,只要有心为之,就能随时躬行。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儒家言“仁者爱人”,道家谓“损有余,补不足”,墨家讲“兼爱”,佛家云“慈悲为怀”,莫不与慈善思想息息相关。
对于慈善,人们往往很自然地与金钱、物质、穷人、富人联系起来。实际上,慈善并非局限于物质层面,更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在现代社会,物质的富足者并非精神的健康者。你、我、他,都可以成为慈善者,也有可能成为被慈善者。以笔者的慈善活动为例,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人人可慈善,慈善需人人,慈善惠人人”。过去几年,笔者发起创立并经营六个民间慈善基金会:陶山教育基金会于2005年创立,主要奖励陶山镇优秀学子和教师,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沙洲济困敬老基金会于2007年4月创立,以消除贫困、孝敬老人、构建和谐农村为宗旨;华峰诚志助学基金会于2006年7月成立,以资助品学兼优、励志成才的贫困学生为对象,允许8年内在有经济偿还能力时还清;华鑫道德基金会于2008年8月创立,为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弘扬农村道德风尚而设立;瑞安市诚济关爱护士基金会于2010年设立,以奖励关爱护士为宗旨;瑞安市温大校友会反哺基金会于2010年设立,宗旨是汇校友之情反哺母校、服务校友,回报社会。
据2009年11月22日《新民晚报》报道,慈善意愿体现个人“善念”,已成为上海市民最主要的慈善动机。2008年“上海市民与慈善”大型社会调查表明,市民参与慈善,“助人为乐”(69﹒8%)和“同情怜悯”(34﹒4%)是主要动因,“组织要求”(5﹒6%)和“政府号召”(8﹒4%)的选择比例则相对较低。调查认为,随着20世纪80年代慈善理念的传播,各地慈善基金会相继成立,慈善文化逐步在全社会传播。今天,市民开始完全出于自己的认可,主动慈善,以获得精神满足,内在动力更强于外在要求,这正是慈善的源头活水。汶川地震更是让这一慈善精神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与此相关的是,目前慈善事由凸显主体意识、主体权利,以及个人善行的兴趣分化。市民因为“个人对某个慈善项目感兴趣”抑或“个人宗教信仰”等多种多样的原因参与慈善,慈善行为的个体选择和分化比较明显。调查认为,现代慈善理念正在被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所接受。今天的青年一代助人为乐、回报社会,都已经渐渐超越恩怨相报的传统观念。比如,他们对捐赠的责任提出要求,一定要确保钱花在需要的地方,这种权利意识,表明新的慈善观念正在形成。同时,年轻人更了解慈善的情况,他们不再只靠组织号召,而是主动选择与自己人生经历契合或感兴趣的项目,去帮助特定人群。此外,慈善对象与政府帮扶项目的目标人群契合。市民最愿意帮助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救灾(68%)、助学(54%)、助老(43%);而“天灾人祸”(82﹒7%)和慈善对象是否是自己“最关切的人”(30﹒1%),是促使市民参与慈善的重要原因。调查还认为,一座城市的慈善水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要有经济基础,二要有慈善的文化观念。总体上说,上海的慈善理念近年取得了很大进步。(3)
二、慈善事业的经济学分析
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从经济学上分析慈善活动的内因,对于我们更理性地分析慈善活动,做好慈善救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导致慈善需求增多
慈善事业被经济学家誉为“社会的第三次分配”,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太健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中国,慈善事业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慈善事业是社会化的产物,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分配的不公、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社会需要慈善,慈善组织应运而生。社会上先富裕起来的阶层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通常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总体趋于稳定,基尼系数值2005年为0.3446,2006年为0.3316,基尼系数比较合理。按国际公认的评判批准:基尼系数在0.2—0.3时为相对平均;在0.3—0.4时为比较合理;0.4作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认为达到或超过了这个数字,意味着这个地区收入分配进入了严重不平等状态。分配不均、收入差距拉大,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慈善活动的需求亦大大增多,客观上要求先富起来的群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二)慈善需求曲线反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通过对慈善工作者和受资助人的交流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受资助者从生理和心理角度讲,第一笔资助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刺激的反应程度是最大的。例如,一个急需救助的人,享受第一笔资助给他带来解困、树立信心的效用最大,假设他的效用评价是10即享受第一笔救助的边际效用也为10,那么当他享受第二笔救助时的效用评价下降为8即享受第二笔的边际效用为8,依次类推(见图1)。随着这个人享受资助笔数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不断增加,但每一笔资助给他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在受资助者资助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边际效用为正,所以当受资助者受资助越来越多时,他所得到的总效用会增加,但又因边际效用存在递减规律,所以总效用会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增加。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不再增加,意味着消费此慈善商品或慈善服务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运用此方法能有效地分析和避免慈善救助重复浪费,能真正更好地了解慈善需求。
总效用TU(曲线表示) 边际效用MU(直线表示)
图1 慈善需求曲线(纵轴代表效用,横轴代表个体慈善需求量)
(三)慈善资源配置趋向帕累托改进
慈善资助金额度、笔数与受资助者的需求要达到最优化的临界点,这样慈善资助所起的作用是最明显的。调查发现一种现象:目前受资助的慈善需求量和慈善市场本身的需求量随资助额度的上升而增加,当资助慈善商品价格恒定时,受助者个体需求跟市场需求出现恒定,但随着慈善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受助者的个体需求跟市场需求也随之上升。在受助者中,有一部分人产生一种“不拿白不拿的”的心理,存在拿资助金是“理所当然”的思想,甚至还有人从不同的社会团体、机构中重复申领资助金(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慈善单位个体需求与市场需求并非形成一个有序的良性互动机制,而是盲目、非理性的需求。如果这种苗头不及时制止,就会造成受资助者“懒”、“散”的心理,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只要一遇到困难就想到慈善机构团体寻求帮助,弱化了自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当我们在做慈善事业时,要仔细了解和推测受资助者的个体对慈善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重要的是还要了解慈善市场真实的需求曲线。只有实现慈善救助额度和所需帮助次数的优化组合,这样才能做好做强慈善事业。而且,目前的慈善资源是稀缺的,应该把帕累托改进作为慈善活动的追求目标。
表1 单位个体慈善需求量表与慈善市场需求量表
三、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目前,慈善事业发展中仍存在的慈善资源分配不均、慈善机构的运作水平不高、民间基金会发展不顺、资金运作透明度不高、慈善活动效率不高等问题,必须在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得以解决。慈善事业不仅弥补政府各项政策的缺漏,还具备维系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减少社会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等多方面的功能。拟提如下建议:
(一)加强慈善舆论宣传,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慈善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指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慈善事业,弘扬慈善精神。俗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捐赠及慈善事业是一种社会投资,也是富人反哺社会、并与社会互动和双赢的良性机制。要想企业百年不衰,要想获得社会广泛尊重,就应该重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公民责任。
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慈善意识,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和志愿活动。应当明确慈善行为除了捐款捐物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的义工行为、社区中的志愿者行为,以及按照自己的能力来为他人、为社会、为困难群体进行扶助的行为。各类慈善组织应注重当地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宣传、文化等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经常向他们报告新闻线索、提供新闻材料,报告慈善活动,邀请记者采访,与新闻媒体联合发动救助等。
(二)做有吸引力的慈善公益项目,并在救助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慈善事业是高尚的社会事业,高尚的社会事业不仅需要无私奉献,同时也需要有吸引力的品牌项目,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近些年来,一些慈善公益项目在社会上得到了一定认同,政府和社会舆论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例如:华峰集团的“诚志助学基金”和浙江瑞安虞海河的“幸福一家”尤为典型。
从现状来看,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疑都是通过实施项目来实现的,需要专门的组织来运作专门的项目,以保证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最有效地开发和运用慈善资源。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建立慈善超市,西方国家就做得比较到位、规范,国内一些城市也在效仿。既然是超市,既然是特卖———尽管其目的是为了慈善事业,那就是一种市场行为,就要遵循市场规律,而不能完全靠人们的道德觉悟来维系。慈善超市能更好地让捐赠物资快速变现,在变现过程中实现两次助困:保证低收入者可以购买到超低价生活必需品,变现资金又帮助了更困难的家庭。慈善超市乃至慈善事业之所以要靠市场化的形式才能运作起来,是因为这种形式符合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因此,慈善公益组织虽然从事的是慈善事业,也要像营利组织那样,生产名牌产品,才能存续并发展起来,同时面向所有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并保持它的经常性、持续性、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目前,大多数慈善公益组织的项目还存在着“小”、“散”、“乱”等问题,影响力不够,缺少品牌效应,还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需要逐步改善。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慈善公益组织都做大项目,而是无论项目大小都要在社会上或某个领域有一定的影响,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三)强化组织网络和载体建设,提高慈善组织的自身素质和义工队伍建设
各地要形成以慈善总会为龙头,以街、镇分会为依托、以村、社区慈善工作联络站为基础的、比较完善的组织网络,加强对慈善联络站的指导工作,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加强载体建设,提高慈善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慈善业务知识学习,举办慈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慈善工作队伍素质,提升慈善工作水平,并全面开启义工组织网络,做好义工招募和培训工作,争取正常开展活动,让大家明白慈善不仅仅是捐钱捐物,还有义工活动,推行“工时制”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无偿服务。
“义工”的“义务”虽说是免费服务的意思,却绝非法律上所说的义务。义工和服务对象之间应保持自愿、平等的关系。而且要把一些知识和富裕群体,如政府官员、学者、学生、有先进思想的商人等自发组织起来,参与慈善事业和社区“工时制”服务,有效地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慈善救助其本意就是出自本人意愿,为某一工作奉献精力、体力,尽一点义务并承担一部分责任,却不接受报酬。
(四)确立完善统一的慈善财政税收制度,强化政府支持力度
要在税收及财政政策上对慈善事业有所倾斜,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对慈善公益捐赠减免税收,或在现行减免政策基础上加大减免力度,以实现对公益事业参与者的税收照顾和优惠,从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此项事业。另外,在技术成熟后开征遗产税、赠予税乃至特别消费税等,引导富裕阶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运用政策和法律调控机制,促进更多的社会资源融合起来,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国家财政也可以考虑为作为第三部门的慈善组织的发展安排更多的转移支付,以壮大慈善事业长期发展的社会基础。另外,要逐步建立慈善资金的集合信托管理制度,为中小慈善机构提供善款的保值增值服务。
(五)强化监督机制,增强慈善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慈善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努力建立一种科学的动作与管理机制。加强慈善机构内部管理,严格财务审批和资金使用制度,对慈善组织的监管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审计管理部门,要每年度和每一个阶段对慈善组织进行审计向社会公布。慈善机构每一项大的慈善活动完成以后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每完成一项慈善活动的款项用途、标准、所有的情况都要向捐赠者进行反馈,听取捐赠者的意见。政府应该明确界定其多元化监督主体的职能与责任,并对社会监督资源进行整合,使慈善机构真正成为广大捐赠者放心、受助者信赖的高效廉洁的社会组织。
(六)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彰显慈善文化氛围
慈善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有心人怀着浓浓的爱滋润人们的心灵,唤醒每个人潜在的慈善之心,并通过感恩去鼓励、引导、示范、传递爱心,去唤醒、打动更多人的潜存善心转化为慈善之举,并通过慈善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转化为每个人内心的要求。慈善文化可以从心理上、情感上化解不同阶层的隔阂,消除彼此的对立,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总之,慈善事业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善举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拿出的那些钱和物,而是通过这种行为为社会的进步树立了标识和道德观,也折射着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友爱。将爱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这是善举的真谛。慈善组织应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动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筹集慈善资金、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文明的宗旨,构筑救助弱势群体的“生命线”,本着党和政府最关心、社会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原则,做好各项救助项目,为广大困难群众能够渡过难关、安居乐业,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周秋光、曾桂林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张晓绿:《温州贫民慈善发展现状及其相对滞后的原因》,《发展温州慈善事业论坛文选》,温州市慈善总会、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2009年3月27日。
(3)《新民晚报》2009年11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