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生态移民伟业 谱扬黄工程新篇———红寺堡开发区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纪实
1998年,红寺堡开发区土地开发及移民搬迁开始启动,同时,红寺堡也成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开发建设以来,已开发水浇地40万亩,搬迁安置宁南山区7县贫困群众近2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57%),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国家累计投资36.78亿元,在红寺堡灌区投资22.5亿元。其中农田配套投资2.5亿元,开发配套土地40万亩,骨干工程投资20亿元,修建支级泵站14座,扬水干渠5条,总长97.69千米,支干渠9条,总长181.42千米;支渠274千米;斗渠1275千米。
情系山川,心牵百姓。经过实地调查和研究,2002年,红寺堡被列为“国家异地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区”,使祖辈生活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贫苦农民有了走出大山的机遇,将要适应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憨实与勤劳和本土农民所具有的精明与能干必将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精神与气质,给新生的红寺堡带来旺盛的生命力!生态移民工程国家累计投资11495万元。建成新圈、新庄集三支干、新庄集四支干(低口)、新庄集四支干(高口)、红四干五个生态移民项目区,整个生态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分为,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移民工程三大项。涉及农田水利工程、移民工程、防护林工程、道路工程、供饮水工程、供电工程等6个单项工程。
红寺堡移民工程的建设实施是宁夏扶贫工作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对宁夏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作为一个移民红寺堡,起步晚,底子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广大的干部群众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红寺堡精神,实现了一切从无到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移民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红寺堡的生态环境,盘活了历代撂荒的宝贵土地资源,更使20万宁南山区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群众通过异地移民搬迁实现了脱贫致富,取得了扶贫和开发“双赢”的良好效果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红寺堡是在亘古荒漠上开发建设的一个移民新区,生态植被相当脆弱。自开发建设以来,红寺堡工委、管委会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为20万移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开发投资环境。因此,红寺堡工委、管委会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做“大”退耕还林工程,做“精”绿色通道工程,做“靓”林业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不懈地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城乡绿化美化建设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同时,积极抓好抓实“围城、围乡、围村”及公路主干道两侧新开发土地和新条田林网建设,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效,在荒漠上建起了生态绿洲。目前,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6万亩,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干渠开挖
宁南山区资源有限,自然条件也相对较为恶劣,而这些地方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密度大,已超过了社会和资源的承载能力。易地移民搬迁对于减轻南部山区人口压力,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移民开发前,红寺堡土地撂荒,沙化严重,植被相当脆弱,土地沙化大有向周边市县扩张之势,沙灾形势严峻。扶贫扬黄工程的实施不仅盘活了红寺堡宝贵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而且改善了日益沙化的宁夏中部恶劣生态环境。
扶贫扬黄工程的建设能使20万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移民搬迁到红寺堡后,改变了他们祖辈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历史,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用上了清洁能源、走上了平坦的柏油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通电、通路;迁入红寺堡后,移民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各地各族的搬迁移民相互溶融,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型移民文化,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移民安置方面,红寺堡开发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按照“边开发、边搬迁、边建设”和“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科学发展思路,有效探索出“分散搬迁,集中安置,统一投资,系统管理”的新型移民安置模式,并被国务院移民开发领导机构在三峡召开的全国移民开发现场会上作为一种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大河乡开元村作为扶贫扬黄工程8个试点村之一,是1998年由固原、泾源两县搬迁建设的移民点,距红寺堡城区9公里。全村现有307户1549人,土地面积3192亩,是一个以种养、商贸活动为主的行政村。十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迅速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为村庄布局合理整齐,道路畅通,农田基础设施齐备,而远近闻名的样板村。现建有村级卫生室2处,完全小学2所,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圈棚120座,建沼气池140座,打蓄水窖200眼,危房改造40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入户率达90%,安装MMDS电视天线100套,电话入户80%,计划生育工作达到“四率”标准。
搬迁之初,一片荒漠,风沙肆虐,部分移民产生了返回原地的念头,但是村领导班子没有气馁,迎难而上,在红寺堡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每年动用义务工800余人次,平田整地打小畦,整修村道,清理渠道泥沙,营造骨干林带和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为农业生产建立生态屏障。全村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600亩,营造骨干防护林两条,农田防护林112条,累计植树8.5万余株。为尽快脱贫致富,全村以种草养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人工种植紫花苜蓿300亩,新建圈棚120座,现羊只存栏1212只,牛存栏618头,全村养殖户达90%以上,效益逐年提高,使农作物秸秆和玉米等农产品转化增值,形成了农、牧互促的良好局面。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2887元。
红寺堡生态移民项目在短短五年时间里,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1236”总指挥部等厅局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移民迁出县的积极配合。陈建国书记带领有关厅局先后多次莅临红寺堡调研,帮助解决红寺堡生态移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区发改委、财政厅、“1236”总指挥部等有关厅局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红寺堡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移民安置创造了条件;各移民县能够顾全大局,互相配合,密切协作,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没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就没有红寺堡生态移民工作的今天。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效益优先,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建设程序,实行公平准入和“阳光操作”,正确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行建设、管理单位质检人员和工程监理、监督人员跟班作业,全过程、全方位现场跟踪检查管理和“一票否决制”,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到管理运行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从机制上保证了生态移民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土地开发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各项财经制度,积极完善工程资金审批、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采取专户存、专账记、专人管、专项用的四专措施,定期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严控项目资金开支,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使项目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移民安置是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延伸和最终目标,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是移民安置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坚持边建设、边开发、边移民的原则,采取“五通”“六有”“七配套”的措施,达到了开发一片、建设一片、移民一片、巩固一片、受益一片的目的。“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话、通电视。“六有”,即移民有耕地、有住房、有生产工具、有圈棚、有社区组织、有管理措施。“七配套”,即卫生、学校、文化、计划生育、治安、信贷、集贸市场等场所的配套。通过这些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使广大移民群众进得来、留得住,安居乐业,建设新家园。
移民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我们既注意把握政策,又注意工作方法,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广泛宣传,面对面地做好移民群众的思想工作,与移民推心置腹地交朋友,及时听取他们对移民工作的意见和想法,让移民群众了解有关搬迁政策及原则,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利益。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感化移民,教育移民,调动移民,使其顾全大局,积极主动地配合移民安置工作。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宣传和讲解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文件精神,让迁出地群众更多地了解移民安置方针、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尽快搬迁,尽快定居。为了提高移民定居率,红寺堡加强引导,规范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管理,积极帮助移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导移民积极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实现搬得进、留得住、早脱贫、快致富的目的。为此,红寺堡及时作了移民建房补助金兑现工作,对已搬入定居的移民,全部兑现了补助费,房屋已建成,但尚未定居的或正在建设的按一定比例进行兑现,对于在规定时期内没有进行建房的,取消其移民指标。
(红寺堡开发区扬黄办供稿;撰稿人:禹小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