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源 民生之本———发展中的红寺堡开发区供水公司
红寺堡开发区供水公司前身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总指挥部自来水厂筹建处,于2002年4月移交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供水公司所属供水系统是红寺堡与总指挥部实施的具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和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工程,解决了红寺堡搬迁移民及扶贫扬黄工程建设用水,红寺堡城镇建设用水,为红寺堡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供水工程概况
红寺堡开发区自来水系统工程,于1997年开工建设,2000年底完工,总投资2990多万元,设计日供水能力1万立方米,装机403千瓦,供19万人饮用。2002年红寺堡工委、管委会进一步争取到国家资金,落实了新圈供水工程和白墩供水工程,使得供水公司规模日益壮大。
管理单位的设立及公司运行管理
2002年4月移交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红寺堡开发区供水公司,隶属红寺堡开发区水务局。全公司共有职工55人,其中女职工19人。公司现行的组织实行经理负责制,下设办公室、营业室、维修队、泵站。职工按照“精简、高效、实干”的原则,以岗定员,并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公司在红寺堡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本着“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为增强公司的整体功能,对内加强公司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职工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进一步规范完善《职工岗位责任制》《供水公司管理办法》,保证了公司“安全、文明、高效”工作;对外积极宣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开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为公司文明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创造条件,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红寺堡人畜饮水十年发展历程
红寺堡开发区在建设之前供水工程一片空白。境内的苦水河、红柳沟、清水河,水质苦碱,矿化度均在4克/升以上,不能饮用。移民生活用水,一靠开采深井地下水,二靠引黄河水入窖。
红寺堡供水公司一角
1997年—2001年,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投资兴建西部、中部供水工程。
西部供水工程使用中宁恩和水源地,供水范围为双井、红崖及红二、三泵站,主要解决当地居民用水。1997年开工建设,1998年底完工,总投资1900万元,建成输水管线79千米,泵站6座,深井水源3处。
中部供水工程使用大罗山西麓水源地,供水范围为红寺堡镇、沙泉办事处、大河乡、南川乡部分村。1999年开工,2001年底完工,总投资2100万元,建成输水管线132千米,深井水源站1座,探明深井水源9处,启用深井水源4处。
2001年,红寺堡投资167万元,解决沙泉、买河等14个行政村的饮水问题,受益群众3.6万人。
2002年,红寺堡开发区扩大了这两处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并建成了红崖,新圈,新庄集一、二、三支干,徐冰水和大冰沟等集中供水工程。
2003年,投资390万元,解决新庄集四支干低口供水问题,受益群众1.3万人。
2004年,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建设红寺堡二期扩建工程,设计在水源地原有3600吨/日供水能力的基础上,新增5眼深井(4用1备),单井出水量2000吨/日,新增8000吨/日供水能力。
2005年投资220万元,解决四支干高口供水问题,满足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
2005年底,红寺堡42个行政村都设有集中供水点。集中供水受益人口达14万多人。
2006年,完成了太阳山镇水套、新庄集四支干高口、小泉子人饮工程,解决了1.5697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自来水入户1993户。
2008年,完成了大河乡石炭沟村人饮工程,总投资674万元,解决了1.3万人饮水困难。
截至目前,全红寺堡自来水覆盖率达90%,人畜饮水(村村通)走在全区各市(县)前面。
公司发展规划
2009年,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以增加收入、扩大供水面为龙头,实行全员目标管理,按月进行考核,奖罚并举,把职工利益与公司经营目标精密联系起来,实现供水公司的规范化经营。预计2010年,红寺堡城市建设保持在高速增长的势头下,供水公司将达到收入与快速发展的双赢局面。
(红寺堡开发区供水公司供稿;撰稿人:马东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