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政府选择扶贫方式和政策措施的原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消除贫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使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本摆脱了普遍的贫穷。
在新世纪,我们应当对过去的消除贫困的斗争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选择最有效的消除贫困的战略和扶贫方式,采取正确的扶贫政策措施,以利于今后开展更有成效的斗争。
要有效地消除贫困,选择合适的扶贫方式和政策措施非常重要。我国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扶贫方式和政策措施不少。在长期的对贫困做斗争的过程中,使我们认识到,在对扶贫方式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没有一种适合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家庭和个人的通用治贫良方。因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价值准则、心理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各国各地各人造成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消除贫困的方式和政策措施当然不能完全一样。虽然上述各种因素中,无论是单一因素的存在还是多种因素的聚集都可能造成贫困,但各种因素对某一地区贫困的形成所起作用的机制、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同样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甲地人固守薄土,忍饥受饿;乙地人却另辟蹊径,外出做工经商,非但不愁温饱,甚至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在相同的自然条件面前,由于其他因素所起的不同作用,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同样,因为导致贫困的原因不同,如果采用同一种措施去治理,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财政扶贫,即对贫困地区增加财政投入,在那些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人的素质很低的地区,如果没有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实施,单纯的财政投入就可能收效甚微。即使是同一种扶贫措施,例如财政投入,也要针对不同情况,解决最能有效缓解贫困的关键问题。比如有的地区需要首先解决修路的问题,有的地方要先解决提高人的素质问题,这也不能千篇一律。
因此,贫困国家和贫困地区的人们,应当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自己的历史和现状,从中找出导致国家和地区贫困的各种原因,特别是找出各种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然后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各国、各地区都要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扶贫战略,选择恰当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在向贫困作斗争的过程中,借鉴外国、外地的成功经验是必要的,但切忌原样照搬,也不能亦步亦趋。在别国、别地成功的做法,搬到本国、本地未必一定成功,因为各国、各地的情况不同。在有的贫困地区,办好一个工业项目就可以帮助一大批贫困户脱贫;但在那些既没有工业生产技术,又缺乏工业管理人才的贫困地区,盲目上工业项目非但不能脱贫,而且可能因此而背包袱,吃大亏。改变一个地区的贫困面貌,既要积极进取,又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合本地情况的脱贫措施。
第二,有利于发展的政策,才是最有效的扶贫政策。扶贫既要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又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吃饭问题。真正地、彻底地解决吃饭问题,要靠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得好:“发展是硬道理。”包括消除贫困在内的所有问题,都要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从两个方面有助于贫困的减轻和消除: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人口来说,发展能使其更快地摆脱贫困;从整个国家来说,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多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减轻和消除贫困。因此,要消除贫困必须致力于发展,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上策。一切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都有助于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发展是多方面的,贫困的原因和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必须抓住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首先,发展是多方面、多领域的,既有经济的发展,又有社会的进步,还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各个领域的发展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不过,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当然,经济不是孤立地发展,它需要各种自然、社会领域发展的配合和支持。其次,复杂的自然、历史、经济、政治等诸多原因,使贫困显示出多方面现象:收入低下、饥饿或营养不良、教育水平低、医疗保健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生活环境落后、缺乏必要的社会服务、社会参与机会少、政治地位低下等等。但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落后、收入低下。这个贫困中最基本的问题要靠发展经济来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表现在各方面的贫困就会逐步减轻和消除。所以,国家和贫困地区一定要制定并实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发展的战略和相应的政策。
贫困要靠发展才能解决,但贫困又成了发展的一大障碍。贫困造成社会购买力低下,资本形成不足,对投资的吸引力极弱,人的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阻碍了当前的发展。同时,由于急需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导致贫困的人们对本地区自然资源进行破坏极大、效率极低的掠夺性开采利用,不但使自然资源极度浪费,又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制约了未来的发展。贫困靠发展解决,贫困又限制、阻碍着发展。这是一个很难解开的“结”,也是一种很难跳出的恶性循环。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没有解开这个“结”,还跳不出这种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找出并抓住制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集中全力予以突破,使发展能顺利进行。绝不能因为发展有阻力、有困难,就不抓发展而只顾眼前的生活。放弃发展不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而且最起码的生存问题——吃饭问题也不能得到稳定而可靠的解决。
第三,有利于激励贫困者自我努力的政策,是最积极的扶贫政策。减轻和最终消除贫困,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依靠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制定和选择扶贫政策措施,必须以能够激发贫困者自身向贫困作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基本原则。
贫困者要摆脱贫困,首先要有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脱贫致富最必需的力量源泉。无数实例说明,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外在条件再困难,都有可能经过自己的长期顽强奋斗克服,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缺乏这种精神,就屈服于外在条件,听天由命,萎靡不振,即使有再多的外界帮助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我们见到一些在大体相同的外在条件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有的早就脱贫致富,有的长期未能解决温饱,究其原因主要是精神状态不同。所以,不少地方有一条很好的经验“扶贫先扶志”,也就是说,首先要解决精神面貌问题,让贫困的人们树立起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向各种困难作顽强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强调摆脱贫困要依靠自力更生,绝不是完全反对和否认外力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自然条件恶劣和历史上饱受压迫和剥削的缘故,不少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因而,以各种方式向这些地区和家庭提供帮助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是,这种来自外部的帮助应当有助于激发贫困者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建立一种贫困者自我脱贫的机制;而不能让贫困者滋生“等、靠、要”思想,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实际上,过多的、单纯的救济式物质援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反而会产生某些副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扶贫人士的共识。美国学者戴维·兰德斯指出:“治疗贫穷的良药绝不能完全靠国外援助。国外援助是有益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消除人们的斗志,导致产生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自卑感和低能感。”这些深刻的教训和有益的箴言,值得正在向贫困作斗争的人们深思。
对贫困者的援助,应从两个方面加以变革。从援助方来说,除了极少数丧失劳动力、自立能力极差的贫困者之外,对一般的贫困者,要改变单纯救济的思想,一切援助都要立足于激发贫困者自我脱贫的内在活力;从受援方来说,要下决心克服依赖外部援助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外部援助能够帮助贫困者更有力地战胜困难,加速脱贫致富的进程,但最终摆脱贫困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长期的顽强努力。在树立正确的援助观念和受援观念的基础上,援助的内容和方式以及受援的方式都应当发生相应的改变。
第四,多种政策措施并举,发挥扶贫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贫困,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当然,在造成一地、一户贫困的多种原因中,总是有主有次、有重有轻,而且,无论是主要原因还是次要原因,它们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因此,单一的政策措施常常难以奏效,除了针对引起贫困的主要原因重点采取某种扶贫政策措施之外,还必须同时以数种措施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例如,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只有与提高人的素质、传播先进生产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更新观念等政策措施相结合,才能产生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凤岐,高天虹,邱天朝,杨青.中国反贫困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52-53.
[2]王宝滨.3600亿:三年国债投向大追踪[J].中国国情国力,2002(1).
[3]人民日报[N],1996-2-17.
[4]朱凤歧,高天虹,邱天朝,杨青.中国反贫困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50.
[5]孟春.中国财政扶贫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24.
[6]人民日报[N],1989-10-30.
[7]贵州日报[N],1995-5-3.
[8]人民日报[N],1995-9-15.
[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109.
[10]世界银行.2004/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38-239.
[1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107.
[12]世界银行.2004/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28.
[13]孟春.中国财政扶贫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27.
[14]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