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务公开势在必行
一、实行厂务公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目前,我们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林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就是要把企业的一般特征同社会主义企业的特殊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进行彻底改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子。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企业内部“法规”和制度上保证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大政方针、经营管理,实现职工群众对企业领导的有效监督,形成企业内部权责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厂务公开,正是让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经营者决策意图的有效途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特殊优势,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实行厂务公开,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依靠工人阶级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在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企业的主人,主人的地位能否落到实处,要看能否实行厂务公开,还职工知情权,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职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如实地向广大职工公开。公开是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实行厂务公开,让职工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权利,不仅反映了职工的愿望,而且从政治上保证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从制度上落实了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也有力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职工群众在参与企业改革和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它充分地体现了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要求。
三、实行厂务公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在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监督,探索了一条扩大企业民主、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子,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要站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民主监督是我们党几十年的优良传统,厂务公开的可贵之处,使来自于群众的民主监督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某种程度上讲,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更重要的是从监督角度去参与企业管理和发挥积极作用的。失去职工群众对监督权利的有效行使,就谈不上职工民主权利。在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家是主要的控股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的所作所为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全体职工的利益,是否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最有发言权,而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或职工群众的利益,没有任何理由不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实行厂务公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加强企业廉政建设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依靠职工群众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实行厂务公开,把民主监督具体化、制度化,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现象。应当承认,国有企业的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好的,职工群众是信赖的。但是,确实有极少数人滥用职权,独断专行,恣意妄为,严重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不仅搞垮了企业,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的干部形象。大量的实践表明:深化企业改革,企业转机建制,必须随之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依法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厂务公开,旨在建立一种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行之有效的制度。职工对企业领导的功过是非、廉政情况最熟悉,也最有发言权。当然,实行厂务公开,不仅仅是为了天天揭露干部的腐败行为,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对广大干部进行深入的党的群众路线和优良传统教育,有效地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民主意识、公仆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企业创造一种党群、干群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良好环境,从制度上保证干部的清正廉洁,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五、实行厂务公开,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实行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一些企业没有办好,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没有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智慧和作用。相反,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靠的就是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1998年,敦化丹峰林业有限公司家具厂100多名职工三班倒,用了100多天时间,为长客只生产了49辆客车厢板。1999年全公司实行厂务公开后,把质量标准、定额、大宗材料采购、工资等一律向职工公开,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由于全面地加强了质量、定额、工资等管理,30多名职工仅用20多天时间,就为长客生产了19辆客车厢板。全公司1998年出口创汇724.8万美元,而1999年仅1—5月份出口创汇就达501万美元。所以说,无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还是深化企业改革中的难点,都必须让职工知道。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博采众智,使企业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才能消除隔阂,凝聚人心,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实行厂务公开,是充分调动干部与职工群众两个积极性的需要
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必须充分调动干部与职工群众两个积极性,以形成巨大的合力。目前,影响企业党群、干群关系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些企业领导干部淡化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观念,遇事不与职工群众商量,听不进职工的批评意见。全面推行厂务公开,为企业领导干部找到一个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的新途径。通过厂务公开,加强企业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之间的双向沟通,架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桥梁,就能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地调动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在现代社会,国有企业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其自身利益同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通过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改变了过去职工有话没地方说、当家不做主的状况。厂务公开就是给职工说话的权利,为职工说话提供机会。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民主管理,通过民主管理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改变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对立关系和矛盾关系,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吉林工运》1999年第9期,《工会文汇》1999年8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