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善投资环境 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自2001年以来,甘肃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加快发展“三个环境”大讨论,实施措施得力的“工业强省”战略,借鉴学习浙江经验,大规模地对外招商引资等,使甘肃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工业意识得到强化,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三个环境”大讨论在全省上下开展了一年多来,各地都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发展障碍和工作差距,并采取了一些整改措施。
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_贫困地区发展的实践考察与理论思索

改善投资环境 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自2001年以来,甘肃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加快发展“三个环境”大讨论,实施措施得力的“工业强省”战略,借鉴学习浙江经验,大规模地对外招商引资等,使甘肃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工业意识得到强化,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2000年甘肃省委提出“两抓两放”措施以来,国企改革正在全方位推进,对外招商引资捷报频传,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各市州都把投资环境的改善当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甘肃省投资环境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投资环境与全省经济快速发展还有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与政府职能转变仍有较大差距。要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服务方式的转变,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克服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创造宽松环境,力争吸引大投资,争取大发展。

一、投资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三个环境”大讨论不够深入,整改措施不到位,开放开发的思想障碍依然存在。“三个环境”大讨论在全省上下开展了一年多来,各地都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发展障碍和工作差距,并采取了一些整改措施。但思想认识上的触动并不意味着工作上的改进,相当一些人有“说功”无“做功”,议论多于行动。一些地方部门领导观念转变慢,发展意识,大局意识,政策意识,机遇意识不强,工作上存在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一些领导和部门对经济运行以企业为主,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经济发展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观念淡薄,习惯于用行政命令、计划手段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用看得见的手代替看不见的手。出国考察,外出参观学习者甚众,但真正将先进经验引进推广者为数寥寥,学习考察效益不高,成果不显著。

就陇南实际来看,目前国企改革进展不够理想,一些企业和领导还在等待观望,民间资本、外资外商的介入很少,对卖、租、股都无法救活的国企很难做到“零价拍卖,无偿兼并,成建制划转”。社会事业建设中,非公经济涉足很少,对外招商引资到位率低,且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发展还未融入全国大市场,未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局面。

2.群众思想观念滞后,小农意识,排外心理依然存在。由于长期的封闭、落后,一些地方的群众思想观念明显滞后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干部群众宁愿守着宝山受穷,也不愿引进外资致富,一有项目落地便漫天要价,千方百计设置阻拦从中牟利;一些人生怕肥水流入外人田,自己无力发展,又见不得别人发财致富,“红眼病”严重;一些人小钱看不上,大钱不会挣,满足于小富即安;一些人“等、靠、要”思想严重,使一些好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贻误了发展时机;一些地方普遍存在着排外心理,对外地客商态度蛮横,设置刁难;一些管理部门对外来客商不能一视同仁,动辄训斥,罚没,使其难有立足之地。

3.利用外资不尽如人意,影响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一是项目准备不充分。陇南和全省的情况一样,都是依托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各类资源比较丰富,可开发的产业、项目种类较多,但由于对项目前期工作普遍重视不够,舍不得花钱搞论证,致使项目前期准备严重不足,项目质量和科技含量较低,有的甚至长期是目录项目,“有了机遇没项目,有了项目没质量”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国家的投资导向面前,拿不出好项目去争取投资,或拿出的项目普遍对外商外资缺乏吸引力,错失发展商机。许多地方还未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政府信息网站内容少,变化小,利用网上招商的比例更低。二是在引进外资的项目选择上,与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存在着差距,突出表现在传统服务业和资源开发式项目多,科技含量较高和出口创汇型项目比较少,一些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和财团来我省投资落户者寥寥。三是由于对国际惯例和外资运作规则不熟悉,不了解,加上地方配套资金难落实,一些多双边援助项目特别是世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工作不规范,软件资料不齐全,个别地方的实施效果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商和外资机构的投资热情,甚至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4.部门利益作怪,服务不到位,作风转变慢,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存在。近两年的“三个环境”大讨论,政务公开的实施推广,政府公务人员纪律作风的整顿及机构改革等措施,使省市政府部门工作透明度增强,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工作作风有所转变。但一些地方和部分工作人员,仍存在部门权利个人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管理和服务本末倒置的现象。一些部门仍热衷于搞创收,有收入就争取干事,无经济利益则相互推诿。一些同志对“发展抓项目”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如人事部门在组织公务员进行项目建设考试中,将考试范围扩大到教育卫生工作人员中,地方主管部门搭车收费,群众意见大。一些领导不能摆正部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看重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强,出现相互扯皮,推延误事的现象。

二、对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近几年西部大开发的国债投资项目建设,使甘肃省水利、电网、道路等大型公用基础设施明显改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约经济发展的这一“瓶颈”,但由于甘肃省基础条件差,历史欠账大,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依然是全省加快发展的前提和投入的重点。尤其对于资源丰富但偏远的陇南来说,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吸引外商外资,加速脱贫步伐,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近几年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陇南城乡面貌的改变是历史上最快的时期。

2.重视对资源开发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的有效利用。甘肃资源开发型企业普遍面临着资源浪费,不合理开采及资源枯竭的危机。面对今后全省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一方面需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开发步伐,另一方面要力争持续发展。今后在招商引资开发资源尤其是开发矿产资源时,应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应提高科技含量的标准,对科技水平达不到要求者,一律不允许开采;对技术领先,资源能得到综合有效利用者鼓励开发。在投资方式上,对外资外商及私人股份应有界定,国有资本应有控股权;在国有矿山企业改制时,国有资本也应占绝对优势进入混合所有制之中。

3.理顺招商引资渠道,形成全社会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甘肃省及陇南地区在吸引外商外资时,存在着领导招商,有关单位及招商部门招商的情况,还未形成以项目为载体,内资外资一齐上全社会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还需以进一步开放的姿态,整合招商引资和项目管理机构和队伍,下放项目审批权,形成招商引资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启动民资民智,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动员鼓励社会各界招商引资,自主投资,各部门合力共同促进,各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变政府投资为社会筹资,多渠道投资进行大开发大建设。

4.建立投资开发信贷扶持机制。扶持陇南尽快组建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欠发达的甘肃省,经济实力不强,自主发展能力弱,这在落后于全省的陇南更显突出。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在国家扶持或利用世行贷款等外资时的前期论证及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等项目上,信贷资金供需矛盾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陇南由于财政底子薄、思想观念滞后,至今未建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或设立担保基金,为企业快速有效地提供信贷服务是目前开发建设中最为急迫的问题。金融机构应创新信贷扶持机制,尽快建立企业速效担保体系,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政府也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参股、担保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作用,带动民间资本按产业政策方向进行投资。

5.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继续巩固“三个环境”大讨论后的机关作风整改成果,强化依法行政观念。为投资开发者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一是严禁对外地客商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现象,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严肃查处执法犯法或执法不公、徇私枉法公务人员,对外地内地投资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二是依法保护投资者的财产等,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使投资者安全地干事创业。

(2004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