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林义成作为第三批科技特派员进驻到泰顺县峰文乡。峰文乡,经行政区划调整,现为泰顺县彭溪镇峰文社区,地处泰顺东陲,是典型的老区。算下来,在峰文,林义成一驻就是8年。
林义成怀着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从发展畜禽养殖开始,到种植花卉苗木和高山蔬菜,其间经历了不少困难,也收获过成功的喜悦。尽管一开始就遭遇了挫折,但为了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为了山区人民的增收致富,他,坚持了下来。
正如林义成自己说的那样:“8年,真的是个不短的时间。在这8年时间里,如果没有泰顺县委、县政府领导自始至终的关怀,没有泰顺县科技局和峰文乡党委政府领导的一贯支持,没有峰文乡农民朋友对我的信任与对增收致富的渴望,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而也正是这些,始终激发着我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坚持在山区科技扶贫的信心和动力。”
在这8年里,林义成前后共实施了8项科技特派员项目,扶持过2个养殖大户,培养了2名科技二传手,组建了2个生产专业合作社,建立了2个示范基地;引进花卉、苗木、蔬菜新品种26个,组织技术培训11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960余份;累计推广面达到全乡耕地面积50%以上,惠及百户以上农民,使之增收40%……
这一组简短的数字,基本上包含了林义成8年来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收获不仅仅体现在当地农民的腰包钱袋,更体现在通过他们每一位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把省委省政府的三农政策转化为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具体实践;同时也体现在他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增加了对农村的了解,增进了与农民的情感,提高了为农服务的技能,为他的人生经历添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回顾这8年的经历,林义成深刻地体会到,要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发展农业产业,不仅要有信心,更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要有技术,更要了解当地实情;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拉近和农民的感情。“农民的真实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农民的真实能力是我们确定工作内容的基本前提。”这些能力包括接受新技术的思维能力,资金投入能力,承受生产和市场风险的心理能力等等。“这8年来的实践历程,使我逐渐明白了,这些虽说是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实行起来却极不容易。”
2005年通过大户开展土家鸡适度规模化放养技术示范,就是因为投入成本高,一时难以推广。而2006年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开展苗木种植示范,解决了市场销售的后顾之忧,但也发现,小灌木容易让农户接受,而生长周期长的乔木就不容易被更多农户接受。2009年,经过合作社开展高山蔬菜生产示范,见效快,农民熟悉,次年就有百余农户自发种植高山蔬菜,一直延续到现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仍然很高。2012年,合作社开始黄栀子种植示范,由于适合边坡山地,投入成本较低,加之市场收购价格提高,不少农户对此产生兴趣。从这些不同项目的操作过程和实际成效可以看出,了解农民的需求,分析农民的自身能力,宣教服务于示范,求新基于务实,才能引导农民,逐渐发展产业。“自身的专业知识有限,农村的实践舞台广阔无限,特派员工作既是科技兴农的实践过程,也是自身知识再学习、能力再提升的过程。”林义成谦虚地说,“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一个人的作用有限,但这项政策已然在全省欠发达的农村结出累累硕果,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荣耀,也倍感欣慰,尽管我的贡献微不足道。”
事实并非仅仅于此。自2005年入驻峰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以来,林义成深入偏远山区开展工作,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积极开拓创新发展农业科技新产业,始终把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己任。围绕项目要求,认真开展试验、示范、培训与推广,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科技扶贫成果。下面就只介绍他在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刚入住峰文的时候,这是个典型的贫困乡。总面积27.1平方公里,3个行政村,总人口只有2800多人,耕地面积少,留村农民技能相对较低,2005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由于人口少、居住分散,发展农业新产业困难很大。针对这一现状,林义成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结合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从2006年开始,确定在峰文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首先,他以寻求市场作为切入点,依托温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温州协春园艺有限公司”为市场支持,组织部分有一定条件的农户,共同组建了“泰顺县盛林花木合作社”,并在汇源、双溪口村分别建立了苗木和花卉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在承诺收购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其他农户自愿种植花卉苗木。于是,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既减少了市场风险,又稳定了种植收益,从而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
其次,他认真研究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土壤的主要理化性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绿化苗木品种,包括日本红枫、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紫薇、丹桂等。多年生苗木主要由合作社示范基地种植管理,农户以种植一年出圃的小灌木红花檵木、金叶女贞为主,长短结合,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不久就扩大到3个行政村,种植面积约300亩,效益比常规生产提高30%以上。
接着,他开展技术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提高种植农户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通过田间个别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3年中,他组织群众集中培训6次,发放技术资料500多份。鼓励农户开展种植模式改进和新品种引种,使花卉苗木的种植真正成为农户自发自愿的新产业,成为峰文得以持续发展的一项过硬的技术。
另外,他还利用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开展高山君子兰越夏生产技术示范。经过3年的试验探索,越夏成活率已达到95%以上,成品率在90%以上。在3年中累计已引种君子兰3万株,从市场行情分析,可实现净效益20万元以上。
林义成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自入住泰顺峰文以来,工作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真可以说做到了8年如一日,最让人引以为傲的是在峰文,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种着的都是林义成引进的优良品种!所以,峰文的老百姓一提到他,都竖起大拇指,说他不但水平高,肯专研,重实践,更重感情,所以才有这么大的贡献。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既然来了,就不会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农民对我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