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金岸”政策的出炉
2002年3月29日,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这是普通的一天,然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却是新任书记——陈建国从山东调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第5天,他在银川市调研时的一席话引起了宁夏政坛的强烈关注。
“要充分认识银川市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努力将其建成现代化、区域性的中心城市。要精心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切实增强银川市的辐射功能。要跳出宁夏看宁夏,跳出银川看银川;立足全国看宁夏,立足全国看银川;面向未来看宁夏,面向未来看银川。”“区域性的中心城市”“经营城市”“跳出宁夏、立足全国、面向未来”,从这些关键词里人们感受到了陈书记心潮的激荡。
解放思想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陈建国书记打开了这个“总阀门”,宁夏思想解放的浪潮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4月3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江泽民主持召开的六省区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精神。陈建国书记提出,全国都在加快发展,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要看到宁夏在许多方面不仅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即使和全国平均水平比也有差距。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奋起直追。
4月8日~9日,自治区党委工作会议召开。陈建国提出,全区上下要广泛开展一次学、查、改活动,进一步深化对区情的认识。
4月17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明确了银川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提出把首府银川做大做强做美。
一个月间,陈建国书记急切地主持召开了三次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一夜时间,“建设大银川”成了响彻宁夏的热词。寻找差距,研究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成了形势所需。
新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如此重视首府发展,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市委书记的王正伟更是感到责任重大。他心急如焚地说:“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你追我赶地干工作,我们不能只跟自己比,还要纵向比,要多跟发达地区比,与先进地区比,要自我加压。”
5月,银川市提出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6月6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开幕,陈建国书记在作报告时指出: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形成了领先发展的优势,西部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省区你追我赶,呈现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新的形势,既给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使我区一些产业、产品和企业受到冲击和挤压,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大,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预见的因素增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突破口在哪里?
陈建国书记说: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宁夏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银川市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要加快发展,努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9月5日,在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会上,陈建国书记对城市化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了阐述: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城市乡村化。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有利于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够带来较高的规模效益、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较大的外部扩散效应。
……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经验,是一个大方向,我们也必须走这条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城市化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
他告诫市长、县长、区长,特别是直接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经营城市。他要求,市委书记、市长要亲自抓城市化工作。并且提出:到2005年,全区城市化率提高到42%左右,城镇人口达到240万左右;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48%左右,城镇人口达到300万左右。
“十五”期间,宁夏迅速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城市化率由“九五”末的34.89%提高到42%,位居西部省区第二(不含重庆)。
陈建国对城市化的思考一直没有停下来。2005年12月8日~9日,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沿黄城市群”新概念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陈建国提出:要加快银川市的发展,带动“沿黄城市群”的发展,以“沿黄城市群”的发展推动全区城市化进程。
2007年6月6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开幕,陈建国在作报告时对“沿黄城市带”战略构想进行了阐述:
“要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和发展优势,优化生产要素布局,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产业配套、密切协作、竞争有序的产业集群,构筑沿黄河、沿‘包兰’和‘中太’铁路的工业走廊和产业集聚带,使以银川为中心,石嘴山、吴忠、中卫为主干的沿黄城市带成为全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成为我区承接发达地区资本、技术、人才和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核心区域,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化—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沿黄城市带(群),澎湃的激情推动着陈建国审视黄河两岸,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构想,憧憬着宁夏如锦的未来。
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赋予沿黄城市带(群)具体的内涵?2007年,时任自治区代主席的王正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思索。
当年12月11日~12日,自治区经济会议召开,王正伟对建设沿黄城市带(群)建设作了部署。他说,自治区党委、政府将重点抓好沿黄滨河大道和沿贺兰山西线高速公路建设,鼓励支持沿黄各县市(区)相向发展、互联互通,共同打造“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一词首次亮相。什么是“黄河金岸”?王正伟没有展开讲。
人们期待着……
2008年1月16日,在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正伟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黄河金岸”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加快建设沿黄城市带(群),奋力打造“黄河金岸”。建设沿黄城市带(群)力求做到“六个一体化”:一是规划编制一体化;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三是产业发展一体化;四是区域市场一体化;五是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六是市政服务一体化。要通过这种同城化的持续推进,打造“黄河金岸”,使其成为“呼—包—银—兰”经济带的重要一极,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成为宁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强势经济群。
“黄河金岸”建设如何具体操作?2009年1月19日,在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王正伟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阐述了“以打造‘黄河金岸’为抓手,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
“贯通滨河景观大道,力争把滨河大道建成防洪保障线、生态风景线、旅游观光线、经济命脉线。”
4月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沿黄城市带(群)建设启动大会,陈建国宣布沿黄城市带(群)建设正式启动,王正伟在讲话中又一次发展了自己的思想:
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是提升城市化层次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是实现统筹协调的必然选择。
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
“黄河金岸”,重点要突出六条功能线建设:
要在维护上下工夫,打造生命保障线;要在通达上做文章,打造抢险交通线;要在提升上见成效,打造经济命脉线;要在设计上动脑筋,打造特色城市线;要在延伸上求突破,打造生态景观线;要在挖潜上花力气,打造黄河文化展示线。
沿黄城市带(群)和“黄河金岸”的战略构想,是21世纪宁夏前无古人的惊世奇想,是宁夏执政者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一个个与时俱进的思想解放的脚印,越来越清晰地指明了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方向。
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沿黄城市一盘棋”,构筑“六大功能线”,加快实现“六个一体化”,把沿黄城市带(群)建成西部最具潜力、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精品城市带(群)。通过打造“黄河金岸”,到2012年,沿黄城市带人口达到410万,城镇人口270万,分别占全区人口总数63%和84%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6%,沿黄城市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亿元;到2020年,沿黄城市带人口达到500万,城镇人口360万,分别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1%和9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2%,沿黄城市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城市带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取得成效,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银川科技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文化卫生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安全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一张蓝图绘到底:就是以《宁夏沿黄城市带(群)总体发展规划》为龙头,以水系为主线,坚持点轴发展、线面结合,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突出新特色,塑造新形象。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2010年6月25日主持召开的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强调:“沿黄城市带建设不好愧对子孙后代,作为领导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坚持‘一张图、一支笔、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
沿黄城市一盘棋:就是自治区各部门、沿黄10个城市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统筹协调,分工协作,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经济区域更加畅通和融合,形成沿黄城市同步协调发展的整体合力 。
构筑六大功能线:一是生命保障线——黄河标准化堤岸;二是打造抢险交通线——滨河景观大道;三是经济命脉线——“五优一新”优势产业链;四是特色城市线——一批地标性建筑;五是打造生态景观线——旅游景观;六是黄河文化展示线——黄河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展示。
实现六个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同城化发展,实现沿黄城市带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市政服务“六个一体化”,以“黄河金岸”带动全区跨越发展。
“黄河金岸”的构想经历了数次的政府决策逐渐清晰起来,从一个名词逐渐深入到寻常百姓的心中,深入到沿黄城市每一个百姓的生活中,深入到宁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黄河金岸”不仅仅是政府决策的会议,不仅仅是见诸报端的舆论,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了关系宁夏民众生存发展的英明决断,成了关乎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