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大马半岛著名的九皇大帝(俗称“九皇爷”)神诞。按照一般观点,该信仰最先在19世纪兴起于泰国南部的普吉岛,而后在20世纪初时,传入槟城、怡保、吉隆坡,最南传入新加坡。[1]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以该信仰为主神的庙宇遍布大马诸州,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最终汇集全国九皇大帝神庙的力量,在1998年成立了“马来西亚斗母宫九皇大帝总会”。[2]属下最初有23间神庙会员,发展到2012年时已经有了61个会员。[3]该组织每年举行全国大会,属下会员神庙轮流举行,成为迄今为止马来西亚境内规模最大的神庙组织。
伴随着九皇大帝神诞的活动是“九皇斋”,即素食九天,加上游神及送神仪式,构成其主要内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庆祝九皇诞的神庙可以分四种类型:一是以“斗母宫九皇大帝”命名神庙者,宣称“斗母”为九皇大帝之母,这是吸收道教理论(道教化)的产物。比如北海斗母宫九皇大帝。二是以“九皇大帝”命名神庙者,虽然如今亦吸收了道教的成分,但并不公开说自己是道教场所,比如双溪里武“南天门九皇大帝”。三是神庙名称上没有“斗母”亦无“九皇大帝”者,必须到庙中方能知晓其祭祀神明。以上三种神庙皆以“九皇大帝”为主要祭祀神明。第四种是本来与“九皇大帝”毫无瓜葛,但亦举办“九皇诞”以扩大影响。如霹雳怡保女娲庙,就是长期以女娲娘娘为主神,虽然距离数百米就是怡宝斗母宫,但在最近几年也引进九皇大帝为配祀,堂而皇之地开始举办“九皇诞”来吸引信众。上述四种神庙各有特点,分布在西马和东马。其中槟城浮罗山背的福灵坛,就属于第四种神庙。
浮罗山背(Balik Pulau)是槟州(Penang)下辖五县之一——槟岛西南县(Barat daya)之首府。环山面海,是天然的避风港。福灵坛即位于其中的Pondok Upeh。该庙供奉主神为中坛元帅。每年有两次庆典,一次是济公活佛千秋宝诞(五月初五),第二次就是九皇诞,并且有隆重的游神活动。以九皇大帝为配祀而举行游神巡境活动,这一点明显与其他四种神庙不同。作为一个历史不算很长的新庙,是如何在当地已经成型的信仰空间之内生存,并且不断壮大?这就是本文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