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想与对策
◎蒋大国
蒋大国,女,1948年12月生,汉族,湖北省随州人。华中师大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7年12月至1971年1月高中毕业回乡,曾任随县城郊区五四大队会计、党支部副书记。
1971年1月至1973年10月在华中师范学院学习。1973年10月至1987年9月先后任共青团湖北省委办公室干部、科长、副主任、宣传部长、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主席。
1987年9月至1991年5月任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1988年1月至1989年1月在东北师大学习日语;1989年1月至1990年1月日本东京学习经济管理)。
1991年5月至1993年7月任湖北省台办副主任。1993年7月至1998年11月任湖北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在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1998年11月至2000年2月任鄂州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2000年2月起任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党组书记。2003年1月当选为湖北省副省长。
2007年6月当选为中共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008年1月29日当选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尊敬的俞书记、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
今天有幸被授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我感觉圆了我40年前的一个梦,因为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是想当一名教师,但是一直没有如愿以偿。今天如愿以偿,但是我感觉到自己的名不符实,责任重大,这是武汉大学的领导、专家、教授、同志们对我们行政工作人员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也对我们行政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我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武汉大学的领导和专家、教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想以此为新的起点,不负厚望,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克难攻坚,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个全心为民的公仆。下面把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体会向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们一一汇报,和大家共同探讨。因为武汉大学是全国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基地,多年为我省、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建设献计献策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借此之际,我代表省政府对武汉大学社保研究中心的领导、教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重点汇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想与对策》以供大家共同磋商。不对之处,请俞书记、邓大松教授等各位专家学者提出批评。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发展社会事业的战略重点,更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收益分配的调剂法、公平利益的显示器、维护稳定的减震器,也是我们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网、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下面简要地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予以汇报。因为今天的时间有限,我重点汇报五个问题,即:基本特点、发展态势、严重挑战、基本构想和落实的措施。
一、基本特点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依据法律保障对年老、失业、疾病、伤残、生育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行为机制、制度的总称。主体是国家,客体是社会成员,内容是社会成员的基本就业、健康的保障,本质要实现制度化、科学化。
社会保障按层次分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特殊保障和慈善事业,这次党的十七大把这五个层次都明确提出来了。按险种分有基本保险、企业年金和补充保险以及个人的商业保险。
社会保障的发展经历了初创阶段、调整阶段、停滞阶段、恢复阶段、改革阶段和发展完善阶段。初创阶段是1949年至1959年;调整阶段是1958年至1966年;停滞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恢复阶段是1976年至1984年,恢复阶段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关都要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阶段重点是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对社会保障进行的细腻的改革,并且在全国四个城市进行了试点。对深化企业职工养老制度的改革发出了专门的通知,确立了统账结合的模式,尤其是养老保险由过去国家、企业全包改为国家、企业、个人合理负担,社会统筹和统账结合。资金是以收定支,留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逐步建立了基本保险、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这三种保险。失业保险进一步明确了救济的对象,比例、开支的渠道和救济的标准。医疗保险重点是大病统筹,就是退休人员的医疗统筹办法。发展完善阶段是从1996年到现在,这时候重点是统一了管理模式、缴费基数、缴费比率,扩大了覆盖对象(已经到了全体的社会成员),调整了待遇的计划办法,即一定要与缴费年限挂钩,提高统筹层次,所以这个阶段时间是比较长的,在调整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地健全、完善和发展。
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就是强制性、多层次、广覆盖、全过程、多渠道、低水平、社会化,这是根据我们的国情和我们现在的综合实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确定的这个“七句话,21个字”的特点。
强制性关键是基本保险要强制参入,如果不参入要受到法律、法规相应的制裁,这是区别其他保险的一个重要特征。
多层次就是指基本保险是核心,社会救助是最低层次,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个人的商业保险是必要的补充。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需求。
广覆盖就是涵盖所有的企业与全体社会成员。
全过程就是社会成员从生、老、病、失业、死整个过程要提供保险。这就是我们的“五险”、低保和社会救助,但是待遇水平一定要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多渠道主要是筹资渠道,原来主要是企业,后来是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合理负担,重点是缴纳社会保险费,财政给予补贴,现在我们正在探索变现国有资产、土地转让、发放福利彩票、资金营运来增强我们社会保险资金的支撑能力。
低水平对于我们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我们的综合财力是相适应的,这时候既不能脱离实际,追求高水平,走西方福利国家之路。如英国是主张高福利待遇的国家,但是他的支出已经超出了国民支出的39%,但我们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会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健康,所以要做到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社会化就是保障主体要逐步由企业为主体转为政府,保障的对象由企业职工到社会成员,资金的来源由企业、单位的单独负担转向三方合理负担,服务方式由企业管理、事业单位管理转向社会化的管理,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保障模式。
二、我省社会保障发展的态势
根据我省和全国的情况,我省社会保障的发展态势有如下特点: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基本体系的建立,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资金支出体系的逐渐扩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规范。
1.政策制度体系的不断健全
从恢复发展以后,我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新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都已经下发了,马上要出台社会保险法。根据这些法规的规定,我们基本建立了以基本保险为核心,以企业年金为辅,以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了差额缴拨向全额缴拨、单位保险向社会保险、企业发放向社会化发放、行业统筹向地方统筹、现收现付向统账结合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了我省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对于现在的一些难题,我省也进行了研究,有些研究走在全国前面,特别对农民工、农场农工、失地农民、集体企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这些政策都有政府的明确规定,在全国还是走在前列的。
2.社会保障范围是不断扩大
现在正由国有企业向集体、民营、外资个体企业不断扩大,企业向事业、科研、学校、医院、群团不断延伸,国有企业职工向合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这个方向发展,范围更加广泛,到2008年10月份,全省参加养老保险的有877万人,医疗633万人,失业405万人,工伤318万人,生育222万人,现在我省整个基金的积累达到了129.6亿,平均的养老水平达到了840元每人每月。
3.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我省现在建立的是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基础,以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为重点,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我特别提出我们保的是基本生活为基础,基本医疗和义务教育为重点,然后以就业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为辅的,这是根据我们的现状和我国国情提出来的救助体系。所以现在基本上,城市的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全省保障了142万人;农村的低保制度今年已经全部建立,全省保障了110万人,率先实现了复兴工程。集中供养的孤寡老人全部实现了集中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进行了覆盖,并且对残疾孤儿、流浪孤儿进行了保障,还建立了无偿救助站。在管理方式上也实现了很大的转变,规范了灾民的救助,推行了完善的慈善事业。所以,在建立基本救助体系方面,我省进行了新的探索。现在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的标准达到了160元,人均83元,2008年8月份已经提高到86元,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基本达到了这个水平。农村低保每人每年平均750元,每月补助30元,共110万人。复兴工程集中供养达到16万人,农村愿意集中供养的都集中供养了,集中供养率达到了76%。从2008年起,我省集中供养孤寡老人每人每年1500元,分散供养的达到1000元,这是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已经经过了3年实践。
新型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2008年全省102个县、市、区,已经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91个,占89%,参合农民达到3718人,覆盖率达到99%;参合率达到81.3%,人均补助688.69元。同时加大了对残疾孤儿、流浪儿童的供养,对农村散居的2.2万孤儿进行供养,人均120元,并且建立了救助站。而且,规范了救灾和发展了慈善事业,对慈善事业我们开辟了慈善超市、慈善门诊、慈善药店,基本保障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4.组织结构体系的逐步完善
基本建立了纵横交错、职责明确、部门配合,资源共享的组织结构体系,这对政府劳动保障部健全机构和税务、财政、银行、企事业单位、社区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其职责去履行的。
基本建立起单位领导、政府负责、劳动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工作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可以说,社会保障不要副省长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厅长就可以协调各个部门,把各项政策、有关制度落实到基层。
5.资金支撑体系的逐步拓展
现在基本建立了以社会保障费为主,以财政支持为辅,以多渠道筹资为补充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撑体系,每年我省就“五险”支出将近280亿元,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撑能力,我们采取了部门联手,上下联动,统一部署,集中力量,以民营、外资、集体、私营企业为重点强化扩面增加,全面实现了“五险一单”一票征收,按比例分账,并且加大执法建设的力度,尤其对企业参保缴费工作基数、缴费比例实现了全面稽查,对一些漏保、抵保,一经查出,我们决不姑息迁就。
强化基金监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专库储存,专款专用,对社保基金的征缴、管理、营运、使用,实行了依法办理,公开共示,阳光操作,逐步健全一体的社会监管体系,社保基金不光劳动部门一家来管,包括省级财政,社会舆论都要参加监督体系才能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营运。
6.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规范
现在基本建立了省、市、县、街道、社区的五级贯通,劳动、税收、人事、银行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组织的服务网络,这个在我省还是比较健全的,基本做到了政策法规、服务项目、办法标准的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确保社会保险公平公正,社会保障待遇全部委托银行邮政,按月足额发放,现在退休人员直接到银行领取社会保险金,不需要由经办机构来发放。退休人员基本上已经移交到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社会管理正逐步向社会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社会保障面临严重的挑战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保障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和基本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离现实的要求还有巨大的差距,包括:覆盖面还不够广,模式还不够统一(因为企业和事业的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标准还不统一,机制还不健全,支撑能力还不强,还不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现在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彻底转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城乡二元体向城乡一元体跨越,利益群体由单一型转向多层次,这些对我们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高要求。因此,我们还面临着重重挑战:人口老龄化增大了社会保险支出和社会化服务的压力,农村城镇化增大了农村事业城镇化转移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就业多样化增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和权益保障的压力,分配自主化增大了贫富悬殊和利益调剂的压力,需求多元化增大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压力,这五大压力,使得社会保险的支撑能力迫切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
(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到2005年全国人均寿命是71.5岁,预计“十一五”期间将达到72岁。我省现在65岁以上的人有668.2万,占总人口的11.1%,在未来的50年分别要达到30%~35%,所以人口的老龄化给我们生产、家庭、消费结构带来了很大影响,也直接加重了赡养的负担,加剧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矛盾。
(2)农村城镇化增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因为全国的城镇化率是42.99%,我省是43.2%,未来20年要达到60%,所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部分农田被征用,加剧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并使失地农民增多,这更需要我们更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就业多样化增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和权益保障的压力,现在的就业格局发生了突变,一个国有产业和有组织的就业在萎缩,非国有第三产业、灵活就业显著上升。就业方式更加灵活,计划就业和灵活就业、计划安置和市场导向、单位就业与自主创业、全日制和弹性工作制是并存的。这给我们就业和社会保障也带来了很多困难,就业市场逐步分化、劳动力的流动性、就业的层次性、职业的变动性、报酬的差异性也迫切需要我们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4)分配自主化增大了贫富悬殊和利益调剂的压力,现在收益分配的平均收入与体制外收入的差距加大,微观分配自主和宏观调剂交织在一起,还有城乡区域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所以这些利益分配中间的差距,已带来了新的矛盾,更要维护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国家现在基尼系数是0.45,已经达到了警戒水平,所以更应该加大分配调节的力度,维护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需求多样化已增大了社会保障完善提高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压力,生活的质量、医疗的保障、精神文化的丰富,更需要我们建立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构想
我们确立的总的目标是确立“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统一”,加强三个层次的衔接,坚持四项原则,最后达到“五保”统一协调。
一个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范围全覆盖,资金多渠道,方式多层次,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监督多元化,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
实现两个统一:主要是管理体制统一、权利义务统一。
加强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是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衔接;二是加强社会基本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三是加强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的衔接。三个层次要加强衔接不留空当,把所有的社会人员全部覆盖。
坚持四项原则:一是要独立企事业单位之外,实现社会化服务。二是要坚持权利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资金由企业、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力争做到收支平衡。我们现在的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前几年是入不敷出,每年亏空450多个亿。三是国家决策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就是要搞好三条线的衔接,努力实现全覆盖。四是社会保障水平要与国家财力、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五保”的统一:一是五个险种的统一;二是五个层次的衔接;三是三个保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企业年金与补充保险)的衔接。做到“五保”的统一就能把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纳入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这是我们要做到的总体目标。
最后就是要体现五个特点,前面已经讲了,做到部门相互配合,政策相互配套,标准相互衔接,对象不留空当,为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就医就学提供基本保障,这是我们总体目标的构想。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有四个体系来构成:一个是政策法规体系,一个是组织机构体系,一个是资金支撑体系,一个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四个体系构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我认为政策法规体系是保证,组织机构体系是关键,基金支撑体系是后盾,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基础,这样才能使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完善。
(1)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当前要增强法规政策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统一性主要是解决当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制度不一、标准不一来统一社会保障的模式制度、项目、费基和管理体制,要探索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国家现行方针政策相衔接,与其他政策法规相协调,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尤其是权威性现在是不够的。
第二是要增强法规的规范性,我们重点是要体现社会保障发展的规律,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群众需求与财政的支撑能力、社会保障与其他政策的关系。如果我们省没有经济实力,想提高保障水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是不可能满足的。
第三是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权利与义务对等,单位与个人合理负担,保障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即四项原则。
第四是要增强政策法规的强制性,关键是要强化社会保障的社会思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要强调政府、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执法主体,规范实施执法的程序,规定违规违法处罚的标准,强化违规处罚的手段,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基本保险的强制性和严肃性。
(2)落实职责和完善组织机构体系
我们认为组织机构应该纵向与横向结合,职责分明,有机协调,资源共享。纵向组织结构是社会保障的主题,横向组织结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范畴,纵向和横向都应该有各自的职责,纵向要职责清晰,运作规范,程序有序,横向是要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所以要逐步建立以保险费为主体,财政支持为辅,多渠道为补充的社保基金的支撑体系,这个还是要靠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征缴,充分发挥社会保险费的主渠道作用。
要调整机构,发挥财政收入的兜底作用。我国现在社会保险支出约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1%,这与中央规定的15%~20%的差距还很大,要全面提高保障水平现在还有点难度。
(3)对社保资金的营运
我省现在已经对个人账户的资金进行的营运,去年营运半年,今年半年营运的利润率还是比较高的,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营运额近十个亿,增长了二十几个百分点,所以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这是我们增强社会保障资金支撑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与途径。要强化管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就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主要是构建党政领导、部门配合,职责明确,资源共享,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因为社会保障连接着人民群众的生命生活保障的安全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要完善自上而下的考核,完善考评体系,严格奖惩对象和评估激励的机制,以进一步规范、完善社会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另外,要程序规范化,主要是要完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做到政策标准、管理模式、义务流程、指标体系、管理软件账表的统一,做到政策法规、办法内容、标准公开公示,确保公正公平,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保资金的支撑能力,所以在全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五级贯通,部门互连的信息网要逐步实现,数据网上传输,政策网上公布,咨询网上解答,业务网上办理,力争做到前台服务咨询,后台规范管理,平台相互衔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便民利民。
(4)服务社会化
我们的社保待遇基本上是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已经纳入了社区管理,但是离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待遇查询、医疗保险困难救助综合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对特困人员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措施,提供综合系列服务,为他们构建一个安全网。
五、健全社会保障的对策和措施
主要有四个措施:
1.统筹兼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民安之策、和谐之计,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保障,所以推动就业是最根本的保障,现在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是劳动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中间期、农村富余劳动转业的枷锁期。这个特殊时期面临着四大压力,包括历史的沉淀、改革的挑战、新增就业、农村转移。我省改革从1998年到现在,下岗职工是182万人,包括后一段的整个私有企业的分流已经达到200多万人。
推进再就业也面临着六大挑战:劳动力的总量与就业的容量不太平衡;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的增长率不太同步;劳动力的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太适应;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的导向机制不太和谐;劳动者的就业方向与市场的导向机制不太适应;职工工资水平与市场工资所在价位不太适应。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做到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生活改革和扩大就业相互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统筹,落实政策与提高就业能力相促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扩大就业相统一,最后实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岗位增加、经济增长同步,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是要构建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就业格局。首先,主要是优化发展战略,扩大就业,在政策制定产业规划、项目布局、经济发展上都要考虑到就业与再就业。其次,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尤其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非公有制产业和个体和民营经济来扩大就业。第三,强化就业手段,引导就业。我们总结的这几点经验已经在全国进行介绍:发展拉动、政策扶持、往前安排、市场导向、服务推动、培训促进、政府调控、保障激励,这是我们省多年来促进就业的经验总结。
二是要建立统一平等的就业政策,关键是要建立同工同酬,按劳分配。消除对农民工仍然存在着歧视的政策、不平等的制度,所以现在重点是要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要把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纳入,要消除一些歧视政策、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推动农民工有序的转移。要落实就业政策,帮助特殊群众再就业。坚持因人制宜,分类实施,对大龄的下岗职工,重点是年轻人促进就业,特困家庭重点上岗。由于下岗职工中女性占47%多,低层次的比例更高,所以他们的就业难度更大,工业岗位的重点扶持对象应是这些大龄的素质较低的困难家庭。
三是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要消除城乡封锁、行业封锁,促进城乡劳动者有序流动,自主选择,平等就业,还要健全市场就业导向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和功能。我们现在基本是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基层劳动保障为基础,以中间服务组织机构为覆盖。现在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完善的,反映很灵敏,服务很优秀,正逐步提高社会服务的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水平。
四是培训适应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这是当前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首先,优化政策环境,加快培训进程,做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技能人才和其他人才培养的并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技能水平和待遇水平挂钩。现在职业技术学校的就业率达到了98%,大学生仅仅靠学历是不行的,必须有专门的技术,要培养完善我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整合资源,壮大培训规模,要做到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统一,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相配套,政府主导与社会帮助相结合。现在有些社会办学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重点推动企校互助合作,联手培训专业高能技术人才。
最后,畅行工作方法,提高培训质量,这个主要在企校联合,定向订单,综合培训。因为企业有设备、资金的优势,学校有教师教材的优势,所以两者结合起来既降低了培训资本,又提高了培训水平。
2.完善政策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扩大再就业是根本生活,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基本生活,因为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当前我们是要深化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以完善制度为重点,以平等享受保险待遇为目的,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效机制。
要增强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撑能力,关键是要以养老计划为办法。第一,要将个人养老待遇基数进入账户与缴费年限基数与退休年龄挂钩,坚持权利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性统一的原则。第二,要改革医疗保险精算办法。第三,改革失业保险的办法,主要是失业保险要从保生活向推动就业,加强就业机会方面延伸,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第四,要提高统筹层次,现在是以县级市为基本单位,我们正在考虑提高到省级统筹,同时也要加大资金营运的力度。当今世界国家的社保基金的收益率主要是6%左右,而投资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4%,所以我们借鉴经验,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选择股票债券中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还要积极拓宽抵押贷款,要稳妥营运,因为现在是基金理事会独立管理营运,委托专业信托公司专业营运管理,探索普通合作的方式实现管理营运,所以对于保值和增值要加强监管。
要健全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性,所以在当前资源劳动力的配置,关键是要事业和企业的并轨,对下岗职工直接予以失业保险,同时推进企业和事业养老保险的统一。现在人员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不能流动,关键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保险的管理模式不统一,所以现在正在探索进行统一保险管理模式。
实行“五险”统一,逐步统一“五险”的参保对象、缴费基数、管理体制,发挥社会保险公平、普及、互惠多功能的作用,因人制宜完善社会保险多层次体系,强调社会保险是核心,企业年金是辅助,商业保险是辅助。强制推进社会的基本保险,要做到全覆盖,应保尽保,企业年金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要引导规范商业保险,强化管理,发挥作用,重点解决群众看病贵、养老难的问题,我省主要采取这个办法,即建立以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基础、大病医疗救助为辅、社会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已经进行了城乡医疗保险的试点,范围涵盖武汉市、孝感市和荆门市。
要整体联动,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把所有的包括失地农民、农民工、失业的乡镇企业职工都要纳入社会保险,完善政策扩面,突出重点扩面,强化联手扩面,形成合力,坚持依法扩面,加大执法建设的力度。
3.整合资源健全城乡保障体系,要确保公民的最低生活、基本生活、根本生活与最低生活
一是社会救助,因为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公民生存的最后防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所以我们当前是要以完善政策、创新管理体制、整合资源为重点;以生活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救助为重点;以就业、住房、法律救助为辅助;以社会救助、专项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当前关键是要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出为辅,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与社会基本保险相衔接的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社会化,长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到部门相互配合,标准相互衔接,政策相互配套,对象不留空当,保障特困群众的基本医疗、基本生活和子女的义务教育。
二是社会福利,要整合资源,结合各个部门的人力、财力、信息各方面的资源形成资源合力,同时要部门联手,上下联动,拓展政府投入、部门支援、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的出资渠道。要强化各自的职责和责任,协调各有关部门,形成工作的合力,最后构建社会者的共同参与、政策统一、标准衔接、对象不留空当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
三是要突出重点,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在当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财力还不足的情况下,救助对象主要是城镇的最低保障对象,农村的特困群众,再兼顾其他,主要有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和基本教育,再兼顾就业住房和法律援助。住房已经在我们省全面启动,救助方式主要是以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社会互助为补充,保障最低生活,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要完善灾民的救济制度、救灾制度,做到报灾及时,核灾准确,救灾到位。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使城镇、农村特困人员看得起病,同时要进一步以政府支出为主,社会捐助为辅,来帮助低保、五保和特困居民参加基本医疗,对特困人员要重点给予扶持。要全面实施教育救助,对教育技能学生政府给予补贴,对高中、大学特困家庭学生扩大奖、补、贷的范围,加大了支持力度,保证他们完成学业。要积极开展住房救助,城镇现在采取发放住房补贴、实施旧房回收等办法来解决城市的特困户的住房,在农村主要是靠搬迁、扶贫等解决方式。
4.建立社会福利体系,保障特殊公民的生活需求,基本生活需求,升华复兴工程
一是改善孤寡老人的生活环境,现在重点是要提高他们的待遇标准,丰富生活内容,改善生活水平。要推进城市的复兴工程,采取市政府主办、民间自办,民办公出、合资联办多种途径,建设高、中、低档次福利院,对五保户、三无人员,2008年已经启动,给予5000万元作为补充。
二是创新管理办法,保障流浪人员的基本生活。要采取健全的救助管理站来为城市流浪人员提供应急化、人本化的救助,主要是要在完善制度同时畅行救助方法、规范救助程序、落实救助资金上下工夫,同时应加强对城市流浪人员的管理长效机制,重点采取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党员干部带头结队帮扶来引导他们自食其力,扩大就业,减少城市的盲流。
三是要全面落实政策,提高复员、退伍军人的基本待遇,关键是要改革监管的办法,2007年我们拿了4.5亿元把这么多年退伍军人没有安排的全部给予补偿金,解决了他们的问题。现在实行安置办法,要建立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财政投入、企业投入为保障,以技能培训为手段,以自谋职业为重点,以妥善安排为目的的安置工作格局,要探索建立军休干部服务社会化的机制,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
四是推动社会关爱,优化残疾人的生活待遇,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所以对残疾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要突出康复这一永恒的主题,要夯实就业这一民生之本,要高举维权这一旗帜,所以对残疾人我们采取三项措施:一是要突出康复主题,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康复医疗机构为覆盖,家庭为依托,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康复信念服务体系,要不断地扩大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复明工程。二是夯实就业资本,关键是要加大就业安置力度,加大就业保障税的代征,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安置基地,努力通过按比例安置就业以企业集中就业,组织个体就业,人人带动就业,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格局。三是要高举维权旗帜,重点是部门联手,上下联动,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深入开展维权行动,加大对歧视、遗弃残疾人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利,为他们构建安全网。
虽然我们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但远远还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需要,老师们、同学们,你们有专题研究,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希望你们为湖北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献计献策,多作贡献!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