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极化及其空间效应

社会极化及其空间效应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社会极化的空间效应当代东、西方城市均处于转型之中,不断加剧的社会空间分异是其主要特征。在西方国家“后福特主义”的经济重构的背景下,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效应使城市呈破碎化、分散化、断裂化以及不确定的方向发展。
社会极化及其空间效应_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4.2.1 社会极化及其空间效应

1)社会极化

社会极化在西方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亦是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几乎都经历了经济结构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调整和转型,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经济关系全球化过程为基础的后福特经济积累体制与地方服务业的相互作用;二是大制造业工厂中稳定就业的减少;三是福利国家的财政和国家保障危机导致国家福利项目的削减和私有化(钱志鸿,黄大志,2004)。经济结构的重组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城市中不同职业阶层的收入差距日趋加大,在劳动力市场的空间重组和居住社区分布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从而形成了不平衡的社会空间,贫富分异、社会极化现象日益加剧。目前,社会经济的一系列转型所引起的西方城市贫困和城市社会极化问题,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需要面对的严重社会问题。在城市中一方面是经济转型中受益的富裕阶层,而另一方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老年人、单亲家庭、失业和低收入者、少数民族群体以及外来移民,他们是在社会经济转型中最容易沦为弱势群体的城市新贫困阶层。萨森(Sassen,1991)的研究,表明了全球化对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社会形态的巨大影响:由于跨国公司总部和金融服务业等在这些城市集聚,使得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以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服务业中对大量低技术、低工资服务业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此外,在制造业的就业中,尤其是在电子产品的生产线上,也增加了大量低工资的就业岗位。因此,处于经济收入水平两端的人群出现膨胀而中等收入的人群减少,即由于产业变迁带来的职业分层使得处于劳动力高、低的人群收入极化,构成了西方城市“沙漏型”社会结构以及明显的社会极化现象。

关于社会极化问题,西方学者从社会分层等角度对其倾注了极大的关注,深入地探讨了社会极化和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等问题,并将关注点放在贫困阶层或弱势群体的身上,以及社会的“断裂”和社会整合等方面(图4-3)。奥洛克林与弗里德里希(O’Loughlin,Friedrichs,1996)认为,极化应该包含2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数量方面,一个是结构方面,而其中结构上的变化最重要。他们指出,失业者、无家可归者和单亲家庭在西方国家都不是新现象,但他们的数量在过去20年里都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些变化的综合影响应该给予考虑。许多西方学者都先后研究了西方社会转型在就业制度、家庭和人口结构、福利供给等关键领域发生的变化以及引起的城市贫困化和社会极化的问题(Silver,1993;Gans,1993;Badcock,1997;Kazepov,Zajczyk,1997)。

2)社会极化的空间效应

当代东、西方城市均处于转型之中,不断加剧的社会空间分异是其主要特征。1970年代以来影响日益深远的经济全球化、后福特制生产模式与后现代生活方式变革,更加剧了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动荡。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下,大城市产业结构发生重组与变迁,城市劳动力日益分层,从而导致收入差距拉大,造成城市社会空间日益分化为贫富两极的空间极化格局。根据萨森(Sassen,1991)的理解,社会极化是指社会经济分布的底部和顶部的增长,即低技能、低收入家庭和高技能、高收入家庭比例的增长和数量增长[6]。而1990年代以来愈来愈深入的全球化影响导致城市社会发展的外部干扰强度加大,跨国公司与新国际地域劳动分工等使一些全球城市的社会存在转向马赛克(Mosaicnism)结构的趋势。如彼特·马尔库塞(Peter Marcuse)和罗纳德·卡恩鹏(Ronald van Kempen)通过对数十个城市的研究认为,全球化下许多城市由于服务业比例快速上升而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使得城市结构性的空间分隔进一步加深;城市经济活动更趋于整体化与地方化,外围新的空间中心重要性提高;不同社会群体与阶层之间裂痕加深,体现为“富人建立城堡和穷人龟缩在被抛弃的贫民窟”的城市极化现象;城市每一部分内部同一化程度加强,而各个部分之间的距离在增加,城市空间层次化倾向加强[7]

img50

图4-3 美国阶层和代际流动

资料来源:布鲁姆等(1991).摘自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因此,随着西方向后福特主义时代的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深入,当代西方城市发展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社会空间极化发展倾向,城市空间的异质分隔和两极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而变得日益明显:一极是社会精英阶层在舒适豪华的社区居住,这些社区通过围墙、保安等杜绝外人的自由接触,形成所谓门禁社区(gated community);另一极是城市下层、低收入人群或有色种族在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密集居住,其边缘化地位甚至导致了一个下层阶级(underclass)聚居区(ghetto)的出现(Wilson,1987;李志刚,吴缚龙,2002)。因此,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效应实际上是社会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关系、相互之间价值和策略的矛盾趋势在空间两极化的反映,如居住空间分异、隔离、封闭社区和移民社区等形态(图4-4)。在西方国家“后福特主义”的经济重构的背景下,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效应使城市呈破碎化、分散化、断裂化以及不确定的方向发展。

img51

图4-4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因子构成

资料来源:Murdie,19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