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带”——在“群”的生长中创造个性
“城市带”(也称都市带)的成熟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将突出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单体城市的竞争,而是复杂的城市带(群)之间的竞争。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以组团式城市带谋取发展是当前的国际潮流。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塑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能否拥有几个大型的组团式城市带(群)。
在城市带的区域城市群落中,通过城市定位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个性,在“群”的生长中创造个性,凸显自身的差异化,实现差异化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群”的生长中创造个性,才能赢得城市自我的发展空间,才能创造城市发展的新奇迹。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现代大城市带逐渐成为国际生产力分布体系和劳动地域分工中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大城市带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n)提出来的。其特征是“以一个或几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组成人口规模逾千万、政治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37)“人口下限为2 500万,人口密度至少为250人每平方公里。大城市带是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38)大城市带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②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的县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③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联结起来,使各个都市区首尾相连没有间隔,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④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戈特曼坚持以2 500万人为标准;⑤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39)
有学者还预言会出现世界性城市带。杜克西亚迪斯(C.A.Doxiadis)从大城市带的发展趋势大胆推断:在100年以内,由于交通和通讯方式的不断改善,城市动力场域的不断扩大和延展,那些相对独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动力场域会组成一个复杂系统,使几个大城市带互相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由许多大的节点或发展极连接成具有巨大空间和人口的聚落形式,称为世界性城市带,各个大陆的城市带联合体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世界大都市。(40)如可能出现欧洲的世界性城市带和美国的世界性城市带。
大城市带就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由核心城市、若干个中心城市和众多不同等级的城镇组成的立体化网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联合体,内部城市之间相互分工合作,共赢发展。发育成熟的城市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着未来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大型城市带有5个:
1.美国东北部的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这里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首的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40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该城市带长965公里,宽48到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6 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41)这一城市带不仅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2.日本的北海道城市带
该城市带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组成,是一个超级城市带。城市总数多达310个,除了东京、名古屋、大阪以外,还有神户、横滨、川崎、京都等大城市。城市带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1.7%。人口近7 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这一城市带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是日本经济的核心,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教育、金融、信息、出版和研究开发机构。没有北海道城市带,便没有日本经济的今天。
3.北美五大湖城市带
该城市带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以美国的芝加哥为中心,位于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沿岸,所以称为“北美五大湖城市带”。该城市带包括匹兹堡、克利夫兰、托莱多、底特律、多伦多、蒙特利尔等中心城市及众多小城市。人口约5 000万,面积约24.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就有20多个,是美国、加拿大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由于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使该地区形成了五大钢铁工业中心,底特律就是依据富饶的钢铁资源而成为全球著名的“汽车城”。
4.英国城市带
该城市带以首都伦敦为中心,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沿泰晤士河规划扩展,集中了大伦敦地区、利物浦、伯明翰、谢菲尔德、曼彻斯特等大城市。该城市带是英国经济最发达、工业技术最先进的地区,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约占英国面积的20%。人口达到3 650万,约占英国人口的一半。该城市带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和财富中心。
5.欧洲西北部的城市带
该城市带是欧洲最重要的沿海城市带,以法国巴黎为中心,主要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以及科隆等广大地区,范围覆盖4个国家,仅10万以上人口城市就达到40座,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4 600万。(42)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也在逐渐实现从城市单一发展向组团式城市带发展这一战略转变,而且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目前,中国主要存在3个大型城市带,即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浙15个沿江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以广州、深圳、佛山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带;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带。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带规模最大,号称世界上第六大城市带,它是由上海超大城市,南京、杭州两个特大城市以及无锡、扬州、苏州、常州、宁波、镇江、南通、湖州、绍兴、嘉兴、泰州、舟山共15个城市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区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在这样的城市群(带)的发展中,应该创造区域间的弥合机制,如长江三角洲应该明确提出“大上海国际化都市圈”的概念,降低行政壁垒形成的城市群体障碍机制。(43)
根据数据显示,“2006年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78 30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7.4%。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39 613亿元,珠三角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21 618亿元,环渤海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7 074亿元,分别占全国GDP总量的18.9%、10.3%和8.2%。2006年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分别为37 819元、49 093元和32 036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 735元、33 009元和15 952元。”(44)三大城市带GDP比重的比较见下图(图4.1)。
组团式城市带代替单一城市的扩张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城市发展的积聚力量,有利于各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形成一种大城市区域内的循环发展,进而形成与全国范围的循环发展。在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发展进程中,城市带将成为国家经济腾飞的“火车头”,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
图4.1 中国三大城市带GDP的比较
案例:珠三角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城市香港和广州,一个是国际著名的商业、航运中心,其货柜码头吞吐量和经济自由度,至今保持全球第一。另一个则充分显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经济总量与全国城市排第二的北京相差无几。2003年,广东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所谓“泛珠三角”,简称“9+2”,即: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形成的超级经济圈。
九省(区)总面积199.45万平方公里,人口4.46亿,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2002年9省(区)国内生产总值34 474.2亿元,占全国的33.67%。“如果加上港澳的1万多亿元GDP,总量巨大。”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1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