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江苏城市化战略的演变
建国50多年来,江苏省城市化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五个阶段(图2-1):
图2-1 江苏省城市化历程(1949—2005年)曲线图
1)初步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经过三年左右的恢复和调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经济发展上全面推进向重工业化倾斜的战略。这一时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尚未建立,城乡之间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加之向重工业化倾斜战略的推动,江苏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4.8%上升到1957年的16.5%,城市化得到初步发展。
2)波动倒退阶段
由于受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动乱等的影响,以及国家把户籍制度作为管理和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手段,出现了行政控制与自然因素混杂下的“反城市化”现象。这个阶段的江苏城市化,先是非农业人口的迅速膨胀,然后是非农业人口出现负增长,持续下滑,到1977年城市化水平下降至12.5%,低于1957年的水平。
3)恢复性增长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也开始走出低谷。1982年5月,江苏省委召开了全省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方针,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积极反响。同时,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实施,全省农村工业以近30%的速度增长,江苏自此步入了由乡镇企业推动的、以小城镇发展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到1989年末,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7.6%,其中小城镇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至77%,江苏城市化道路初步形成。
4)平稳发展阶段
受到国家宏观治理整顿的影响,乡镇企业由初期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开始降低,加之城市中国有企业经营困难,1990年代初城市化进程开始趋缓。1994年,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制定了全省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了“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三大战略,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逐步得到认同和重视。1996年,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2.7%,比1990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小城镇数量也开始猛增,由1990年的1653个增加到1996年的1979个,达到江苏小城镇发展历程中的顶峰。
5)高速发展阶段
1997年以后江苏经济发展由生产约束型转入需求约束型,城市的经济职能和服务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00年,江苏省委召开了全省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并提出了“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方针。会议确立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提出了江苏新时期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方针。此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时把城市化战略确立为全省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在新的城市化战略方针政策的推进下,加上外资的大量引进、新区的蓬勃开发,使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再度活跃。到2003年,江苏省城市的数量为64个,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含县城)的数量分别为5个、5个、9个和45个。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7.8%,比1996年提高了25.1个百分点。在这个大中城市逐步成为城市化主导的时期,小城镇也开始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2003年小城镇数量为1231个,比1996年减少了748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