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

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首先,动员国家各部委组织国家级规划单位、勘探单位和科研单位对中、低收入地区进行开发开放性研究,要将中、低收入地区根据各自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划分为几大块,国家各部委组织国家级规划单位、勘探单位和科研单位分别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长期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服务。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加快中、低收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_中国地区差异与地区平衡发展

第二节 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

国家应该是时候下政治决心,将促进地区平衡发展作为当前国家战略的实施重点,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将危机转化成发展的历史机遇,组织和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打一场中、低收入地区全面开发开放的人民战争。

强调做好地区平衡发展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国家战略,对不断扩大的地区差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回顾地区差异形成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为了发展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国家不仅长时期地将资源投向城市,而且通过国家政策支持不合理的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不仅将国家大部分财力主要投向沿海地区,而且在沿海地区创办特区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无论中国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沿海地区的发展都取决于国家的战略导向和政治决心。只有在中央下决心要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才会痛下决心,排除干扰,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中国的工业,来谋取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有在中央意识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长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危险性,才会有城市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建国60多年,农民和中国内陆省份的居民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今天中国的地区差异、地区长时期的非均衡发展已经逐步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矛盾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和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瓶颈,可以说如果听任中国地区差异继续扩大,对当前的政策不及时做出调整,国家将面临极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国家应该是时候下政治决心,将促进地区平衡发展作为当前国家战略的实施重点,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将危机转化成发展的历史机遇,组织和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打一场中、低收入地区全面开发开放的人民战争。

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首先,动员国家各部委组织国家级规划单位、勘探单位和科研单位对中、低收入地区进行开发开放性研究,要将中、低收入地区根据各自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划分为几大块,国家各部委组织国家级规划单位、勘探单位和科研单位分别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长期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服务。第二,中央要在每年财政收入中专项划拨地区平衡发展专项基金,并充分吸纳社会资金重点投向中、低收入地区进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银行每年应筹集一定比例的资金主动投向中、低收入地区,支持由国家规划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第三,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和完善中、低收入地区土地、荒地、草地、丘陵、山地产权制度,进一步落实产权的责任主体和收益主体。研究制定产权流动的相关制度规定,使中、低收入地区土地、荒地、草地、丘陵、山地资源成为经济资源。第四,制定以中、低收入地区土地、荒地、草地、丘陵、山地的开发利用的投资鼓励政策,国家对这些投资项目给予项目所需的运行条件的支持,包括为经过评估有长期产出和效益的项目提供资金信贷支持。国家制定中、低收入地区土地、荒地、草地、丘陵、山地投资保障法规,为投资双方提供政策保障,维护投资利益。有条件的可以开展风险项目的保险业务。第五,国家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把中、低收入地区作为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在中、低收入地区投资收益的分配上给予政策倾斜。国家支持中央企业与中、低收入地区地市级政府建立发展战略联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国家鼓励沿海发展较好较快的城市与中、低收入地区对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进行合作,一方面促进中、低收入地区,另一方面将沿海地区的产能引向中、低收入地区,国家将支持地区间开展战略联动等。譬如,国家规划贯穿中、低收入地区的四纵四横铁路网络建设,沿海省市可以各自包干一条的建设任务,包括铁路沿线的枢纽城市的开发建设等。

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在考虑将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转向中、低收入地区之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来实现中、低收入地区与沿海高收入地区在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接轨和文化发展方面的接轨。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到,中、低收入地区经济发展最紧缺的资源,除了道路交通和资金外,就是人才、技术和管理。而中、低收入地区要通过自身来实现人才、技术与管理培育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国家在推动地区平衡发展的总体战略中要考虑中、低收入地区的开放政策。这种政策将有利于中、低收入地区吸引沿海高收入地区人才、技术和管理的进入和推出。

首先,国家要制定政策鼓励沿海高收入地区的人才到中、低收入地区创业。沿海高收入地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硕士以上毕业生有意向服务中、低收入地区,并签有合同满三年以上者,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合同期满返回沿海地区时其养老保险和待遇维持不变,期间的缺额由当地政府补缺。第二,沿海高收入地区赴中、低收入地区创业人员,已经退休,其应领取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经费,可以定期划拨给指定的中、低收入地区相关机构管理使用,其使用规范适用沿海高收入地区政策。第三,鼓励沿海高收入地区的高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医院和社会中介结构等服务业到中、低收入地区置业,国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持。第四,通过国家财政和每年适当额度的量化宽松政策,在未来八年中逐步构建起中、低收入地区基本医疗和保障体系。并随着中、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与沿海高收入地区的并轨。除了少数城市之外,全面开放户籍管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流动户籍管理制度,鼓励人才、技术和管理流向最紧缺的地区。

动员国家力量集聚欠发达地区,加快中、低收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中、低收入地区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和欢迎域外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进入域内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投资和创业,为这些投资和创业项目和行为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切实保障投资创业者的合法收益和权益。

首先,中、低收入地区要以地、县、乡为单位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将域内的土地、荒地、草地、丘陵、山地和水面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来进行全面的规划,并将这些资源的经济效用的开发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以这些资源的潜在的效益作为引入域外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的基础。第二,要进行城镇化规划和建设。中、低收入地区要有步骤地挖掘和开发土地、荒地、草地、丘陵、山地和水面的经济潜力,并为这些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城市空间,中、低收入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城镇化主要是面向和服务当地土地、荒地、草地、丘陵、山地和水面的经济潜力和经济价值。包括引进所需的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对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办公和居住,交通和购物,文化和医疗等。第三,要抓紧对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文化传播和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通过信息网络的普及和提高,使当地居民能够适应和参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中、低收入地区发展的主要和基本力量。第四,中、低收入地区也是多民族地区,政府要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和谐的宣传和教育,要让少数民族在地区发展中得到切实的好处,要让少数民族从多民族合作中得到好处,要让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中得到好处。第五,加快改变中、低收入地区交通状况是推进中、低收入地区城镇化的重中之重。中央可以通过增发货币的途径(量化宽松政策)为中、低收入地区的骨干铁路、公路交通筹集资金进行重点建设;省至地、县的交通可以由中央统一安排借力沿海高收入地区联合建设;县至乡的道路交通可以由省级政府出面担保,由地、县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建设。中、低收入地区的道路交通建设应当在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这是一项事关国家全局的攻坚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