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蚕花娘娘信仰深入民间,是中国最为典型的蚕神信仰地区

蚕花娘娘信仰深入民间,是中国最为典型的蚕神信仰地区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民俗学者的调查,杭嘉湖地区的普通民家,每天都要祭祀马头娘。除此外,这一地区蚕神专庙也有不少,其中一些蚕神庙还定期举办庙会。由这些现象可知,蚕神崇拜在杭嘉湖民间非常普及,并成为该区域民俗的一部分。
蚕花娘娘信仰深入民间,是中国最为典型的蚕神信仰地区_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

1.蚕花娘娘信仰深入民间,是中国最为典型的蚕神信仰地区

杭嘉湖宁绍是全国最著名的蚕桑之乡,自古以来,当地就产生并形成了蚕神崇拜的习俗。

据顾希佳等人的论述(14),杭嘉湖等地民间蚕神中,最为普及的是马头娘(也叫蚕花娘娘、蚕姑、马鸣王菩萨(15))和蚕花五圣(16)。马头娘的传说早在东晋干宝所著的《搜神记》卷十四中便已出现(17),六朝时期的《一统记》、《五行记》等史书都把干宝记载为海盐县人(18)。如是这样的话,干宝所记载的马头娘传说,东晋时便已在杭嘉湖地区流传(19),显然这是江南三角洲当时便已盛行蚕神崇拜的例证。

沿至明清,蚕神崇拜仍在该区域盛行。据民俗学者的调查,杭嘉湖地区的普通民家,每天都要祭祀马头娘。除此外,这一地区蚕神专庙也有不少,其中一些蚕神庙还定期举办庙会。如每年清明节前后,位于湖州含山的蚕神庙都举办盛大的庙会,远近各地的农民纷至沓来崇祀蚕神,据说每年的参拜人数不少于七八万人(20)。由于蚕神信仰的普及,杭嘉湖民间甚至产生了特殊的习俗。比如旧时每年冬季,杭嘉湖一带经常有艺人挑着一副担子,上头供有蚕花娘娘塑像,敲击小锣,沿村游唱,进入养蚕人家,手捧蚕花娘娘在蚕房中绕一圈,以祈蚕桑丰收。由这些现象可知,蚕神崇拜在杭嘉湖民间非常普及,并成为该区域民俗的一部分。

这一地区盛行的蚕神崇拜,甚至延伸到了当地的佛教寺院。同治《湖州府志》载“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祀之。”(21)马鸣王菩萨塑像呈女性装扮,而且乘着马,其原型显然是马头娘(22)。也就是说,由于蚕神信仰在杭嘉湖宁绍地区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佛教寺庙为了争取民众的香火钱,不惜把民间的马头娘信仰招引到寺庙中去,并把她改造成菩萨,以吸引更多的百姓参拜寺庙。

民间盛行的蚕神崇拜,甚至对官方的祀典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治《湖州府志》载:

蚕神向不官为致祭。蚕桑本与稼穑并重,浙省杭嘉湖三府尤比户饲蚕,以资生业,尤宜恭祀。先蚕聿崇昭报著,每年官为致祭,载入祀典……其仪品如先农坛之例,并祀轩辕黄帝。(23)

清代地方上的蚕神庙被列入官府祀典,仪品如先农之例,就笔者浅见,这种做法在全国极为罕见,由此可见蚕神信仰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但是官方祀典所载的蚕神是传说中的黄帝妻子西陵氏(24),与杭嘉湖地区普及的马头娘完全属于不同的神灵。为此,在官方建设的蚕神庙中,除了祭祀官方的先蚕外,也塑有民间的蚕神。如光绪《嘉兴府志》载:

庙中设木主二,一轩辕黄帝位,一司蚕之神位。庙东隅设马头娘娘像,西隅设大姑、二姑、三姑像,皆附祀焉。(25)

民间蚕神马头娘得以挤进官方的蚕神庙,足见马头娘信仰在杭嘉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虽然绍兴、宁波二府的蚕桑业不及杭嘉湖三府发达,但养蚕业仍是当地平原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因而其地马头娘(蚕花娘娘)崇拜现象也广泛存在。南宋绍兴人、著名文人陆游所作的《春晚节事》(26)中说:“桑麻夹道蔽行人,桃李随风旋作尘。煜煜红灯迎妇担,冬冬画鼓祭蚕神。”道路两侧桑和麻多得挡住了行人,可见南宋时该地种植桑树非常之多。张灯结彩迎接“妇担”(可能类似于上述杭嘉湖民间艺人所挑的、装有马头娘塑像的担子),敲锣打鼓祭祀蚕神,这里所描写的情景完全同于杭嘉湖三府。光绪《诸暨县志》载诸暨百姓于浴佛节时“以艾青汁染糍饵,名曰蚕茧果,祀马头娘”(27),当地存在着用艾青汁给糍饵染色,作成蚕茧果以祭祀马头娘的风俗。

杭嘉湖宁绍以外的浙江省其他地区,由于蚕桑业远不能与杭嘉湖宁绍相提并论,因而马头娘崇拜并不普及,地方志文献中很少记载其地的蚕神崇拜,可见蚕神信仰还没有在这些地区普及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