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开发式扶贫第二阶段(—)

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开发式扶贫第二阶段(—)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甘肃的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扶贫工作进入第二个阶段。河西走廊的商品粮基地已经基本建成,不再是“两西”建设的重点。针对这两个片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三西”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两西”建设第二个十年建设的新目标。
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开发式扶贫第二阶段(—)_甘肃省扶贫开发实践成就与攻坚对策研究

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两西”地区的贫困面大幅度下降,其中河西地区基本上全面脱贫,但中部干旱地区只是打下了摆脱贫困的初步基础,彻底解决贫困、奔小康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首先,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中部干旱地区还有15%的农民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没有解决温饱;已经解决温饱的农户中,尚有35%的农民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一遇灾害就返贫。其次,人畜饮水还有很大困难,中部地区有60多万人、100多万头大牲畜在干旱年份的用水任很困难。第三,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中部干旱地区山区尚有50%的山地没有修成水平梯田;有水利条件的200万亩耕地没有水利设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仅占应治理的25.2%,新建和续建的160多项水利工程中,还有30多项属于半拉子,还需要5亿元才能建成。第四,中部地区民穷县更穷,多数县财政极度困难,干部工资都难以完全发放,靠自己的财力根本难以进行扶贫投入。

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于1992年7月25日正式批准了甘肃和宁夏两省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决定“三西”建设再延长10年,每年投资2亿元不变,并提出“使用重点不变,管理体制、机构不变。压缩河西投资,允许用于陇南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地区的10个特困县”的新规定。由此,甘肃的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扶贫工作进入第二个阶段。

一、“两西”建设的新目标

第二阶段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扶贫建设主要集中在两个片区:一是以定西为代表,包括白银、兰州、平凉、天水、庆阳和临夏等地三十多个中部干旱县;二是以陇南为代表,包括临夏、甘南、定西和天水及武威的天祝县等高寒阴湿地区。河西走廊的商品粮基地已经基本建成,不再是“两西”建设的重点。针对这两个片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三西”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两西”建设第二个十年建设的新目标。

(一)率先全面解决温饱问题

经过1983—1992这10年的建设,“两西”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全面解决温饱的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加之中央对“三西”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对甘肃中部人均投入强度达到1052元,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全国率先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具备了基本条件。为此,提出了解决温饱的标准,即按照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标准,以县为单位,全县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1992年的不变价700元,在正常年景下,除社会救济对象外,贫困户的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990年不变价的300元。

(二)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

根据中部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能修梯田的地方,全面实现梯田化,人均1~2亩梯田,户均集雨补灌水窖1~2个,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实施地膜覆盖;加快优良品质基地的建设,大面积推广优良作物品种。在20世纪末或更长时间,实施“22274”工程,即全省达到2000万亩水地、2000万亩“三田”、2000万亩科技承包面积、改造扩建7个化肥厂、改造新建4个农药厂,使农业生产条件彻底改善。

二、“两西”建设的新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后合并改为甘肃省扶贫办)按照国务院“三西”建设领导小组的精神,结合甘肃的实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资金使用范围

按照中央“三西”建设确定的每年2亿元的额度,甘肃分配1.64亿元,甘肃地方财政每年筹集5000万元用于“两西”建设。在财政筹集的这两亿多的资金中,按照“三个重点、两个不准、一个减少”的原则安排使用:即资金的重点是改善生产条件、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发展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不准用这笔资金补地方财政的窟窿,要减少计划外的临时项目。其中的主要部分要用于中部地区的20多个县,河西地区只能对原安排承担移民任务的在建工程和安置移民的工程给予限额投入,其他工程不得使用这项资金。此外,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协调世界银行西北扶贫项目,援助甘肃7000万美元软贷款,积极联系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对甘肃贫困地区的扶贫援助。

(二)明确建设的具体方向

1.修梯田、打水窖、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基于“坡地改成梯田,粮食能增加一倍,打窖集雨补灌又可以增加一倍,推广地膜覆盖又可以增加一倍”的经验,凡降雨量在300mm以上的地方,以兴修梯田为主,变坡地为平地,减少水土流失;少于300mm的地方,修梯田、大力开展“121集雨水窖”工程,使修梯田与打水窖并重,同时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2.发展多种经营

在已经解决吃饭的地方,依据自然条件,按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重点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3.发展乡镇企业

大力发展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解决农产品的价值增值,吸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

4.建立广泛的动员机制

首先,把扶贫攻坚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建设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形成一致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基层干部队伍。其次,进一步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把群众的力量集中到扶贫攻坚、解决温饱的巨大社会实践当中来。第三,动员社会的力量,争取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5.建立规划

把修梯田、打水窖、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作为主要内容,按照“统一评估,一次批准,分年投入,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省级、地(市)级、县级和乡级规划,以此为扶贫攻坚的指导、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6.高寒山区吊庄移民

凡山大沟深、高寒阴湿、交通不便,难以通过以上措施脱贫的地区,进一步开展移民,解决这些地区的脱贫问题。

三、“两西”建设的新成就

1992—2001年,国家在财政收入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再次给甘肃“两西”建设投入资金16.6亿元、省级地方财政筹集近6亿元,社会各界捐助1亿多元、世行软贷款7000万美元,其他国际组织捐赠数百万美元,天津等互助城市数千万元人民币。在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具体指导下,省“两西”建设指挥部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各相关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党中央和国务院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贫困面下降

经过10年的新一轮以“两西”建设为主线的扶贫攻坚,中部干旱地区的贫困面大幅度下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近900元,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特别是在1995年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1—6月份降水量只有31.5mm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15.95亿公斤,比1982年增加了近一倍,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5元,没有出现外出逃荒要饭的凄惨景象,社会稳定,截至2002年,“两西”的39个县(市)中,已有21个县整县率先按期解决温饱,其中9个县率先小康。

(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两西”地区兴建各类水利工程90多项,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00多万亩,扩大保灌面积近250万亩,修建人饮和小水工程390多项,在大旱年份能够解决200多万人、15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中部山区的梯田建设成绩卓著,人均梯田累计达到2亩,庄浪县更是在1998年就实现了全县梯田化,成为全国闻名的“梯田县”;“121”雨水集流工程在全省27各县建窖近200万眼,集流场9000多万平方米,基本实现户户有水窖,既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问题,也成为干旱季节应急灌溉的重要水源。完成小流域治理2600平方公里。建成输变电工程80多项11320公路,基本上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在1995年60年不遇的大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说明农业设施改善的巨大价值。

(三)经济增长加快

到2002年,“两西”地区的农业总产值96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近6倍,粮食总产量达到90亿斤,增长了接近100%,乡镇企业79553个,产值近300亿元。围绕种植、养殖和矿产等资源优势,中部地区形成中药材、烤烟、粮油、苹果、畜产品、花椒、肉类等七大支柱产业,河西地区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坚持10大商品生产基地,皋兰、临洮、永登、榆中等十多个县的乡镇企业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的60%~70%。定西地区大力发展脱毒洋芋产业,种植面积近200万亩,洋芋淀粉产业初具规模。

(四)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中部地区完全停止了“铲草皮、挖草根和乱开荒”,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000万亩左右,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河西地区采取“南护青龙、北锁黄龙、中护绿龙”措施,封育水源涵养林65万亩,沙生植被120万亩,70%的水地实现了林网化。累计果园面积130万亩。

(五)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近10年来,两西地区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实施带田、地膜田、吨粮田、双千田等实用科技推广项目90多项,推广面积1046万亩,增产粮食8.5亿斤,新增农业产值5.4亿元,科技含量由1982年的29%提高到2000年的40%以上,河西地区高达50%左右[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