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道婆传说与黎族织锦技艺周伟民 唐玲玲本文要旨:1.作为历史人物的黄道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说她“自崖州来”,故她是今三亚市人。笔者认为,建馆的核心价值是承传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织锦,而不是黄道婆。
非物质文化遗产:_黄道婆的三亚解读:“黄道婆在三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道婆传说与黎族织锦技艺

周伟民 唐玲玲

本文要旨:

1.作为历史人物的黄道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说她“自崖州来”,故她是今三亚市人。

2.作为“黄道婆”这个命题,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只能证伪,不能证实!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十分有开发价值的传说。

3.作为在三亚市流传了将近8OO年的“黄道婆传说与黎族织锦技艺”,无疑是一项很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建设一座名为“三亚黄道婆传说与黎族织锦技艺”的陈列馆和广泛地开展黎族织锦文化承传的研究工作。据2OO3年1O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2OO5年3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OO5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重点强调的并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质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一句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不是物,也不是人;但又离不开人,离不开物。

我们还是联系“黄道婆传说与黎族织锦技艺”这个命题来说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物质载体、物化形式的关系。

黄道婆,是人,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织锦,是物,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传说中的黄道婆教人织锦那一套关于黎锦的发明、制作、织制技巧、“粲然若写”的织造过程、织造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是故,三亚市建设一座“三亚黄道婆传说与黎族织锦技艺”的陈列馆或博物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笔者认为,建馆的核心价值是承传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织锦,而不是黄道婆。因为在黄道婆传说出现之前,有史可考的黎族广幅布即已存在13OO年以上,有千百万个黎族的黄道婆做过突出的贡献,宋末元初的黄道婆传说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就像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燧人氏传说是个符号,而钻木取火才是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有关黄道婆记载的最早文献是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第二篇是王逢著《梧溪集》。陶作,据文中所述,大约是在黄道婆死后35年左右,即大约是他在元顺帝至元间(1335—134O)写成。王作,文中明确说是“至正壬寅”(1362)。两文写作相距大约有二三十年,都是在黄道婆死后3O-6O年间。两文都是记录掌故的笔记体,虽然文中也提供了有关道婆的不少信息,但都惜墨如金,语焉不详。以后,所有关于黄道婆的记述,都是从这两文中演绎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