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利益体系的矛盾与统一

社会利益体系的矛盾与统一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利益体系的一致性不否定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利益矛盾,只不过这种矛盾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利益体系的矛盾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利益在一定时点上,由于客观条件方面的相互制约而不可能同时实现或不可能同样地充分实现而引起的实现时间和程度的矛盾。社会主义的利益矛盾,是由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引起的。
社会利益体系的矛盾与统一_利益 精神 权力――三元协调驱动论

社会利益包含多种利益形式,正如我们已经分析过的,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有现实利益和期望利益、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等,此外还有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生产利益等等。这些利益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并在其相互联系和制约中构成一个整体,形成社会利益体系。

任何社会都有其利益体系,都是各类具体利益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各种利益形式必然密切相关,使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相同的一般利益。如在阶级社会里,同一阶级各个集团、各个阶层、每一个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共同性。但因利益形式的差别、利益主体的差别,又决定了利益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如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既得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矛盾、不同阶级之间。同一阶级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都是难以避免的。又因不同社会经济关系性质不同,不同社会的利益体系就具有了不同的矛盾性质。

在存在私有制和阶级剥削的社会中,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对抗性,决定了作为社会经济关系本质的利益关系矛盾的对抗性,各种利益形式之间,特别是互相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冲突的。剥削阶级为从被剥削者那里不断地取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总是残酷地压迫被剥削者,强迫他们“进贡”,而被剥削者则强烈地反抗剥削和压迫,竭力要求改善自己的处境,过较好的生活。在自由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总是力图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并会给他们最低的工资,而无产阶级也为本阶级的利益联合起来,与资产者做斗争,竭力改变自己饥寒交迫的境况,维护自己过人的生活的政治经济权力。同一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利益矛盾,如当统治阶级内部各个利益集团、阶层发生利益矛盾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代表的国家,就会通过有关政策和多种手段予以调节,适当地改变各个集团、阶层所得利益的数量对比关系,使新的利益格局为矛盾双方所接受。因此,同一阶级内部尽管存在利益矛盾和斗争,但一般不会以阶级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社会主义利益体系是历史上崭新的利益体系,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内部的的各种利益之间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和非对抗的矛盾性。

所谓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指社会主义利益体系中的每一种利益,都不以损害体系中的另一种利益的实现,都在现实性上或可能性上准备着其他利益的实现或实现条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着其他利益的实现程度。总之,这些经济利益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种根本一致性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这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公有制下,全体劳动人民都是同等资格的所有者和利益主体,各种利益都是劳动人民的利益,各种利益都只能由利益享有者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因而都同各种剥削关系水火不相容,正是由于这些因素,这些不同形式的经济利益才具备了根本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利益体系的一致性不否定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利益矛盾,只不过这种矛盾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利益体系的矛盾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利益在一定时点上,由于客观条件方面的相互制约而不可能同时实现或不可能同样地充分实现而引起的实现时间和程度的矛盾。各类相对的利益形式之间都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矛盾。

社会主义的利益矛盾,是由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引起的。(1)所有制形式不同,使各种所有制中的利益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条件、方式和程度不同,从而就发生了利益间的矛盾。如工农之间,职工与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之间的矛盾就是由所有制差别造成的。(2)地位不同,如私营企业主与雇员、企业承包者与职工之间都会发生利益矛盾。(3)在商品经济社会,各个利益主体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如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差异)和作用不同,其利益矛盾就难以避免,如工商矛盾、商商矛盾、商贩与居民的矛盾,大多就属于这类矛盾。(4)劳动者之间劳动熟练程度的差别,决定着劳动者之间报酬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同,会引起劳动者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如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及其矛盾。(5)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同,引发劳动者之间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等差异,也能引起劳动者间的利益矛盾,如城乡劳动者之间,东中西部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此外,自然条件的差别、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差别,利益实现形式(工资、奖金、福利等)的差别等,都会引起人们利益实现程度和方式的差别,从而造成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