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共同富裕的社会中,全社会将会为全体人民提供充裕的物质财富,保障人们的各种需求,进而能够加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之前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只要存在着私有制,那么人们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无法实现理想社会的状态。共同富裕的美好设想,仍然是不可企及的,只能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愿望_共同富裕理论

第二节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如前文中介绍过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于美好社会的渴望,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都曾付出了实践。一切有识之士和进步力量一直都把如何实现理想社会、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其奋斗的目标,不懈地去追求。人们也希望在理想社会、在全人类共同富裕的环境中,彼此都能够享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后,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一个理想社会中,彼此都能够平等地享有物质资料和生产要素,在机会和权利的天平上,彼此都能够实现均衡,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得到别人的尊敬,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尊严,个人的需求和发展的意愿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与人之间没有为了一些私利而发生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到处充满着彼此之间的互相关怀和温馨,到处洋溢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朋友的祝福。人们不再会因为吃不饱、穿不暖等较为低级的需求而到处辛苦操劳,奔波忙碌。在共同富裕的社会中,全社会将会为全体人民提供充裕的物质财富,保障人们的各种需求,进而能够加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然而,我们同样在分析了人类历史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多数人仍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悲惨生活。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甚至无法得到充足的粮食供应,靠捕捉野兽、采摘花果为生。即使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都是平均分配劳动果实的,但是这种平均分配劳动果实的做法是建立在当时十分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上的。在当时的原始社会,每一个家族成员对于家族的维系,对于食品的供给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家庭成员中出现了分配不均的情况,那么就必然会影响家庭成员提供劳动果实的能力,甚至会引发家族冲突。因此在当时,平均分配劳动果实是维系家族生存、保障食物供应的一种分配方式。有人对于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的形态十分向往,认为这才是人类历史上对于财富分配的最平均的形态。诚然,在原始社会,劳动果实的分配的确是平均的,但是在这种平均的背景下,掩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互相作用的力量。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学会了耕种土地,按时收获粮食,打猎技术不断提高,当人们可以从生产中获得大量的充裕的粮食而不再为吃饭担忧时,就必然会出现私有财产。而一旦出现私有财产,那么阶级就会应运而生。这之后,剥削、压迫就会接踵而至。所以在原始社会,虽然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平均分配,但是这种分配方式是不稳定的,是没有进化到最终形态的。一旦生产力继续发展,这种微妙的平均主义就要失败,这种分配方式就会被人为地破坏,并最终走向消亡。因此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在原始社会的背景下,共同富裕只能是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望,或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好梦想而存在。

当人类历史的车轮前进到比原始社会更高级的阶段后,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必然会将全社会分成若干个阶级,不同的阶级掌握着不同程度的财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掌握着大量的财富,甚至掌控着奴隶的命运;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不仅拥有土地,而且还霸占着生产资料,对农民百般剥削、压迫,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不聊生。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悲愤地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国东汉末期的政论家、史学家荀悦在《汉纪·武帝纪四》中也这样说道:“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意思是说封建贵族统治者家中的土地都连成了片,而穷人贫苦得一无所有,甚至连站的地方都没有。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依然存在着,使得资本家和劳动工人的财富分配依然有着天大的差别。资本家不用付出劳动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而工厂里的劳动工人由于失去了自身的生产资料,只能去资本家的工厂里做工,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维系家庭生存的最低生活需要。甚至一些可怜的孩子也要帮家里做工,早早地承担生活的重担,为了能够为家庭分担生活压力,不得不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去矿井里拉矿车,去烟道里擦烟囱,有的孩子因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肮脏不堪的工作环境,早早地罹患重病而死去。

这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情景,在资本主义社会刚刚成立的早期阶段,几乎是普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描述的那样:“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而出现的两极分化是极为普遍的,而且这种两极分化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的,即私有制的存在让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越发严重。当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特别是二战之后,一些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减少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人劳动环境以及成立工会等措施,看似减少了对工人的剥削,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减轻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已。只要存在着私有制,那么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就不可能消除,工人和资本家对于财富分配和占有的两极分化就必然会存在。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之前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只要存在着私有制,那么人们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无法实现理想社会的状态。共同富裕的美好设想,仍然是不可企及的,只能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社会主义之前的一切阶级社会形态的前提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么是让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忍饥挨饿,虽然能够保障食品的公平分配,但是相对于如此稀少的劳动果实而言,即使平均分配,每个人能够得到的也是非常少的;要么就是让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让社会的一少部分人占据着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让一部分人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劳动人民的身上,不断地剥削,压迫劳动人民,让劳动人民的生活日益困苦,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过着饥肠辘辘、朝不保夕的日子。所以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依靠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让全体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实现共同拥有,让全体劳动者都能够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利对全社会的劳动产品进行共同分配,有权利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呼声,而这些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形态下才可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