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收入分配差距激励效率的观念和体制被逐渐认同的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也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5),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4年已经至0.46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5年逼近0.47。在全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尤其令人关注。
一、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轨迹
从1978年到2001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断扩大。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分别为214.3元、184.6元、165.7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东部地区所具备的发展优势也日益显露。到199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了1156元,中部地区也达到了797元,分别为西部地区的1.63倍、1.13倍,标准差增加到84.33,变异系数也提高到0.17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尽管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额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到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已达到5277元,中部地区仅为3107元,西部地区也仅为2707元,标准差从1978年的23.52元提高到2000年的1129元,变异系数由1978年的0.13上升到2001年的0.306。从直接的倍率比较看,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提高最快,1978年是西部的1.37倍,是中部的1.16倍,2001年增加到是西部的1.95倍,是中部的1.71倍。中西部之间的相对差距比较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根据泰尔指数所进行的居民收入差距分解结果,1988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40%左右来自于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到1995年,虽然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占全国收入差距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到全国收入差距的1/3左右,同期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增量大约占全国收入差距增量的16.5%。到2002年,城乡收入差距大概可以解释全国收入差距的40%,又基本回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说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未出现根本性逆转,仍然处于高水平循环状态。
二、省际城乡居民收入状况比较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呈现了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类似的趋势。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份为上海市,达1075元,最低的为山西的560元,比率为1.92,绝对差额为515元;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20668元,最低的省份为西藏的8941元,二者比率为2.31,绝对差额继续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达11727元。
再从变异系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从1978年到1999年,变异系数呈上升的趋势,由1978年的18.27增加至1990年的19.28、1995年的28.36及2000年的28.53。随后几年内,变异系数出现了不规则波动,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异系数比2000年略有下降,为26.67,但随后又恢复了增长态势,2005年,变异系数达到了新的高度,为29.03。
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1985年,最高的地区为上海市的806元,最低的为甘肃的255元,二者绝对差额仅为551元,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率为3.16;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4246元,为最低的甘肃的4.83倍,绝对差额扩大到3366元;到2005年,最高的上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13元,比最低的贵州省高出了7295元,尽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地区的基数在不断增大,但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率仍在不断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有所下降,2005年仍达到了4.80。
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异系数,我们发现这一指标的变化程度远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剧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化程度要远大于同期的城镇居民。1980年这一指标值仅为28.39,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增加至45.78,随后几年稍有下降,从2002年开始又重新回升,并在2005年达到了48.56的新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