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党制度及其特点
尽管印度迄今仍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定政党的组成、职能和权限,但政党早已在印度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印度政党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政党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1885年)印度国大党就诞生了。20世纪初又相继出现了穆斯林联盟(1906年)、印度教大会党(1907年)和自由党(1909年)。政党的较早出现及其长期存在,使印度国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为印度独立后建立和维护西方式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在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较高的地位和较大影响。
第二,政党林立,难计其数。印度政党之多居世界之冠。在印度社会中,政治、经济、思想意识、民族、宗教、种姓、语言、文化和地域的多样性、复杂性,成为政党丛生林立的沃土。当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1962年印度联邦选举委员会的报告称,1951—1952年第一届全国大选时,除14个被承认的全国性政党外,另有178个政党。到1977年第六届大选时仍有政党164个。某些小党甚至活动范围仅限于一两个选区。到1989年时,全国性政党有10个,邦一级政党有44个,至于不知名的小党则难计其数。
第三,政党频繁地分化组合,党员退党另立新党和加入别的党的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几乎没有哪个政党不经历过多次分裂或重组。
政党的丛生林立及其频繁的分裂、合并,尤其是党员不断的退党、倒戈(一些党员甚至在几个政党之间反复来回、不停地退党和倒戈),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民众政治信仰的混乱,伤害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同时也引起了印度政局的不稳定,并且使印度政治民主制度中的一些优势得不到发挥。
如何划分全国性政党和邦一级政党,由联邦选举委员会的标准而定。在第一届(1952年)和第二届(1957年)大选时,选举委员会规定:凡在上届人民院选举中获3%有效选票的政党,被承认为全国性政党;凡在邦议会选举中获3%有效选票的政党被承认为邦一级政党。到1961年第三届大选时,这一标准被提高到4%。1968年选举委员会重新规定,必须连续5年从事政治活动,井获人民院总议席的二十分之一,才能被承认为全国性政党;必须连续5年从事政治活动,并获得邦议会总席位三十分之一的政党,才能被承认为邦一级政党。目前的标准是:全国性政党须在四个以上的邦得到承认。符合下述两项条件之一才能被承认为邦一级政党:(1)连续从事政治活动5年并在大选中获该邦二十五分之一的人民院席位或三十分之一的邦议会席位;(2)获得有效选票总数的4%。
由于印度文盲众多,为了在选举时便于投票,选举委员会为各政党确定了选举标志,例如,国大党(英)——一只举着的手;印度人民党——一朵荷花;人民党——一个齿轮内站着一个扛镐头的农夫;印度共产党(马)——镰刀、斧头和五星;印度共产党——谷穗和镰刀。
尽管印度政党林立,但长期占据中央统治地位的是印度国大党,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印度的多党制实际是以国大党为中心的多党制,其他政党的势力与国大党相比,相距太远。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大党(英)的势力日益减弱。一些在野党和地方性政党的实力得到加强,其力量也加快了联合。更引人注目的是印度人民党的迅速崛起。所有这些都使印度的政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以至最终使国大党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历史。1989年11月,国大党(英)在第九届大选中失去人民院绝对多数地位和中央政权。1991年6月该党重新上台时,也要靠一些小党和独立人士的议席支持。如今的印度政治格局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国大党(英)为一方;印度人民党为一方;而全国阵线和左翼阵线联合组成第三大势力。
二、主要全国性政党
(一)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派)
印度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该党在圣雄甘地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领导下,以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村富裕阶层为中坚,广泛团结和动员印度人民,以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主要方式,长期坚持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
印度独立后40多年间,印度基本处于国大党一党统治之下,该党长期掌握中央政权(1977年3月至1980年1月和1989年11月至1991年6月除外)和多数邦的邦政权。该党政治上奉行西方议会民主制,经济上以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为目标,实行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和计划经济,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核心由公营经济控制,工业化政策强调基础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农业方面推行以废除柴明达尔制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大党是印度成立最早、实力最强和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印度国大党发生过三次大的分裂。1969年11月该党分裂成以英迪拉·甘地总理为首的国大党(英迪拉派,亦即执政派)和以当时的国大党主席尼贾林加帕为首的国大党(组织派)。经最高法院裁决,国大党(英迪拉派)为正统国大党。1978年1月,国大党(英)再次分裂成国大党(英)和国大党(正统派)。国大党(英)1975—1977年实行紧急状态的做法失去民心,在1977年3月人民院大选中败北而下台。1981年初,国大党(英)在第七届全国大选中获胜,重新上台执政。同年7月印度选举委员会主席承认国大党(英)为正统国大党。
1984年10月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之后,英迪拉·甘地的儿子拉吉夫·甘地继任党主席,并领导国大党(英)赢得第八届人民院大选的胜利而继续执政。然而,在拉·甘地执政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加剧,国大党(英)内腐败现象增多,经济形势恶化等多方面原因,该党威望下降,实力大减。在1989年11月第九届人民院大选中,反对党联合力量击败了国大党(英),使其失去了执政地位。1991年5月拉·甘地遇刺身亡之后,帕·文·纳拉辛哈·拉奥继任党主席。同年6月,该党经过第十届人民院大选重新上台执政。以拉奥为首的国大党(英)自1991年6月上台执政以来,主要通过三方面的努力,壮大了自身实力,巩固了执政地位。首先,上台伊始就大刀阔斧地推行全面、彻底的经济改革,摒弃长期指导印度经济发展的“尼赫鲁模式”,推行自由化、私有化、对外开放和刺激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使印度经济尽快摆脱了危机,而且成效显著。另一方面,政治上走温和路线,积极争取一些小党和无党派人士的支持,同时利用印度人民党同全国阵线和左翼阵线在教派冲突中的尖锐对立,左右周旋,掌握主动。该党不仅使自己的候选人当选为总统、副总统、人民院议长和联邦院副主席,而且在1992年8月,争取了6名泰卢固之乡党议员加入该党,使国大党及其盟党在人民院占据多数。再一方面,该党加强组织建设,选举了近20年未改选的各级党组织,并努力恢复党内民主、抑制派系斗争。
(二)印度人民党
1980年4月,以阿·比·瓦杰帕伊为首的原人民同盟成员,从人民党(JP)中退出,组成印度人民党。在瓦杰帕伊任主席时期,该党的思想纲领和政策主张没有新意和个性,在民众中缺乏号召力和吸引力,因而该党初期的发展状况不景气。在1984年12月第八届人民院大选中,该党仅得2席。1986年5月,阿德瓦尼取代瓦杰帕伊任该党主席,标志着该党的政治路线发生根本转变,这一转变为该党势力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从那时起,该党的印度教教派主义色彩日益浓厚,与国民志愿团、世界印度教大会等印度教教派组织的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冲突中不断推波助澜。长期以来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围绕阿约迪亚城(在北方邦)的寺—庙之争多次展开激烈冲突。印度人民党在这些冲突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该党不停地煽动起许多印度教徒的教派主义情绪,并多次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该党多次号召印度教徒拆迁阿约迪亚城的巴布里清真寺,重建罗摩神庙(据说清真寺所在地是罗摩神出生地),以此来恢复印度教的尊严、振兴印度教文化、鼓舞民族精神。寺—庙之争所引发的教派冲突,多次在全国许多地方造成骚乱和流血事件,大大加剧了社会动荡。而且最终使巴布里清真寺这座具有460多年历史的著名建筑于1992年12月被印度教徒捣毁。印度人民党因对此事负有责任,党领导人被捕。该党宣称代表印度教徒利益,抨击政府长期执行的优待穆斯林的政策是“姑息”“纵容”,认为政府的这种政策损害了印度教徒利益,该党把印度教文化与整个印度民族文化等同起来,认为印度教文化的复兴也就带来了整个民族的振兴。由于得到越来越多的印度教徒支持,该党的实力迅速发展起来。1989年第九届人民院大选,该党在人民院所得议席从上届的2席猛增到88席,一跃成为全国第三大党。而且,以维·普·辛格为首的全国阵线政府之所以能上台执政,也是得到了该党的支持。在1990年2月邦议会选举中,该党首次取得中央邦和喜马偕尔邦政权,并同人民党在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建立了联合政府。1990年11月该党撤销对政府的支持,导致以维·普·辛格为首的全国阵线政府下台。与此同时,人民党分裂后该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1991年5~6月第十届人民院大选,该党赢得117席,表明该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该党具有纪律严明、内部团结、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这是该党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党的支持者主要来自讲印地语的北部各邦,但最近几年该党的影响正在其他邦和地区扩大。为争取非印度教徒的支持,该党近几年来教派主义色彩有所淡化。该党对国大党(英)政府的经济改革和经济政策,基本上持赞同的立场。
(三)人民党(JD)
由人民阵线、人民党(JP)和两派民众党于1988年10月合并而成。初期由德维·拉尔任主席,一年后维·普·辛格继任主席。1989年,为在大选中击败国大党,该党联合泰卢固之乡党、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国大党(社会主义派)和阿萨姆人民联盟组成竞选联盟——全国阵线,并与右翼的印度人民党和左派政党进行席位调整,从而实现反对党力量大联合,以此同国大党(英)展开席位争夺。1989年11月,全国阵线在人民院第九届大选中获得144席,其中人民党占141席,人民党就此成为全国第二大党。在印度人民党和左翼党派支持下,全国阵线政府于1989年12月2日上台执政,维·普·辛格出任总理。
人民党之所以成立不久就获得竞选成功,一方面是由于国大党(英)执政期间物价猛涨、社会动荡加剧以及博福斯丑闻,使很多选民对国大党(英)失望和不满;另一方面,原国大党(英)政府的财政部长维·普·辛格首先揭露了博福斯丑闻,并在退出国大党(英)组成人民党后,极力主张彻底调查博福斯案件,从而使人民党及维·普·辛格本人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然而,人民党是众多党派合并而成的,自上台执政后其内部各派系的权利斗争从未平息,其执政地位也要靠印度人民党和左派政党的共同支持来维持。1990年11月,由于印度人民党撤销支持,以该党为主体的全国阵线政府执政未满一年就被迫下台。与此同时,以原人民党(JP)主席钱德拉·谢卡尔为首的一派退出人民党,成立人民党(社会主义者)。人民党既失去了中央政权,也失去了全国第二大党地位。1991年5~6月的第十届人民院大选表明该党的实力进一步削弱,在这次大选中该党仅获56席。该党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1992年7月和9月以及1994年5月分别有8名、12名和9名议员退出该党,使该党在人民院的议席减少过半。
人民党主要代表北部农村中上阶层利益,同时该党主张维护低种姓和落后阶层利益,以实现“社会公正”。该党在执政期间重点强调发展农业和乡村工业,希望借此增加就业、消除贫困。该党曾于1990年8月提出了继续贯彻曼达尔方案,在政府部门和公营企业内,为落后的低等种姓保留27%的职位。此方案受到印度人民党的坚决反对。该党对拉奥政府推行的经济自由化政策的最大不满,是认为这些政策不但不能有效解决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反而使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贫富悬殊更加扩大。另一方面,该党坚决反对教派主义,主张“坚定的世俗主义”,并为此多次与印度人民党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印度穆斯林的拥护。自1991年6月国大党(英)上台执政以来,以人民党为首的全国阵线,联合左派政党组成的左翼阵线,组成议会第三大政治势力,与国大党(英)和印度人民党相抗衡。
(四)印度共产党
1920年10月,印度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苏联塔什干成立。此后两年内,马德拉斯、孟买、加尔各答、康普尔等城市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5年12月,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康普尔(北方邦)举行会议,成立了印共中央委员会。1933年12月,印共全国代表会议召开,选举出党的临时中央。1943年5月,印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1951年10月,印共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纲领和政策声明,印共中央决定停止特甘伦纳的农民武装斗争,在议会民主制下同国大党展开斗争。1957年印共在喀拉拉邦邦议会选举中获胜,在该邦建立了政府。
1962年以后,在对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印中边界冲突以及对待执政的国大党的立场、态度等重大问题上,印共党内两派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加深。1964年10月,印共分裂成以S.A.丹吉、C.R.拉奥为首的一派和以孙达拉雅、E.M.S.南布迪里巴德为首的一派,前者继续沿用印度共产党的名称,后者于1966年11月定名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分裂后的印度共产党在1964年12月召开的“七大”中提出:印度现阶段的革命是联合反帝、反封建、反垄断资本力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建立由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共同领导”的“民族民主国家”。该党主张“通过相对和平的道路真正地过渡到社会主义”。1977年以前,印度共产党对执政的国大党(英)采取支持和合作的态度,甚至在1975年对国大党(英)政府实施的“紧急状态”和颁布的二十点经济纲领也表示全力支持。国大党(英)实施紧急状态的做法引起很多群众不满,印共亲国大党(英)的立场也使其失去很多选民支持。1977年3月,印共在第六届人民院大选中所得议席,从上届大选时的23席锐减到7席。这次大选的严重挫折促使党内以C.R.拉奥为首的多数派决定改变亲国大党(英)的立场,但遭到以S.A.丹吉为首的少数派的反对,两派遂于1979年分裂。丹吉派退出印共后于1981年3月宣布成立全印共产党,丹吉任总书记。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印共长期追随苏联共产党。1981年丹吉派退出印共后,该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有所改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印中关系和中苏关系的改善,印共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得到很大发展。
长期以来印共的力量没有发展,党员人数从1980年的54万降到1986年的47.8万和1988年的45.4万。该党之所以未能得到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印度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以致未能很好地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1992年1月,印共书记英德拉吉特·古普塔重申:坚定地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提出要让“马克思主义印度化”,这意味着要更多地考虑、研究印度的实际情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印度获得发展。
(五)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1964年10月,印共分裂后,以孙达拉雅和E.M.S南布迪里巴德为首的一派成立了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印共(马)于1964年11月在“七大”通过党的纲领中提出党的纲领和基本路线: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垄断资本的人民民主革命,力求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做好应付一切突然事变的准备。自1967年3月以来,印共(马)通过与其他小党结成联盟,多次在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和特里普拉邦执政,尤其是在西孟加拉邦,该党的执政地位自1977年6月起维持至今。1977年3月,该党同人民党(JP)及其他党派联盟,在第六届人民院大选中击败国大党(英),并支持人民党上台执政。1979年7月,该党转而支持以查兰·辛格为首的人民党(世俗派)组阁。
在印度左翼党派中,印共(马)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这得益于该党的政策和措施灵活、务实,而且该党的纪律严明,队伍精干。该党党员人数1981年时逾27万,到1988年时首次超过印共,达46.5万。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党的地位仍在提高,力量仍在壮大,成为左翼阵线的领导力量。在1989年和1991年两届人民院大选中,该党分获32席和35席。
自1978年以来,印共(马)和印共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问题上的立场日益接近,印共(马)同印共及其他左派政党的合作逐步加强。1980年,印共(马)、印共及其他左翼政党首次在选举中密切合作,形成左翼阵线。从此以后,左翼党派在选举和议会斗争中的联盟关系日益增强。目前,左翼阵线与全国阵线联合组成议会第三大势力。
印共(马)长期保持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1962年9月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由于印共(马)主张印中友好,该党的1300多名各级干部曾遭国大党政府监禁。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一度蒙上阴影。1978年后印共(马)同中国共产党恢复了接触和交往。1983年该党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率中央代表团应邀来华访问,标志着两党正式恢复了正常友好关系。1994年6月,印共(马)总书记哈尔基尚·辛格·苏吉特应邀再次率团来访。
(六)人民党(社会主义者)
1990年11月5日人民党(JD)发生分裂,以钱德拉·谢卡尔为首的一派退出人民党,组成人民党(社会主义者),也称社会主义人民党。刚成立的人民党(社)在人民院占54席,在国大党(英)和一些小党支持下,于1990年11月21日上台执政,钱德拉·谢卡尔任政府总理。在此之前,以人民党为首的全国阵线政府因失去印度人民党的支持而于1990年11月7日下台。人民党(社)执政期间政绩平平,经常受到各反对党和舆论界的批评、指责。1991年3月,由于国大党(英)撤销支持,该党在执政不足4个月后被迫下台,但经总统任命作为看守政府留任到1991年6月大选结束。1991年拉吉夫·甘地的被刺使该党名誉受损。在1991年6月第十届人民院大选中,该党仅获3席。
该党成员主要由旧人民党(JP)成员组成,该党的支持者主要来自由前副总理德维·拉尔控制的哈里亚纳邦和由亚达夫(前北方邦首席部长)控制的北方邦的中下阶层。该党的纲领和政策主张与人民党没有多大区别。
三、邦级主要政党
(一)德拉维达进步联盟
该党属南印度讲泰米尔语地区的邦一级政党,其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德拉维达联盟。1949年9月从德拉维达联盟中分裂出来的一批成员,在C.N.安纳杜拉伊领导下成立了德拉维达进步联盟。该党最初的宗旨是在南印讲泰米尔语地区(包括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迈索尔和安德拉邦)建立独立于印度联邦之外的“德拉维达斯坦”(即“德拉维达国家”)。因为该党认为执政的国大党推行“北方帝国主义”,在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歧视南部各邦。该党尤其反对国大党政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倡和普及印地语的做法,并为此坚持长期斗争,多次掀起反印地语的群众运动。在经济上,该党反对国大党的混合经济,提出合营经济的社会主义纲领,允许私营经济更多地进入公营经济领域。1961年4月该党分裂,萨姆帕特派退出该党另组泰米尔民族党(泰米尔民族党于1964年8月并入国大党)。1963年印度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禁止从事分裂活动,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放弃分裂主义立场,提出在南部四邦建立在宪法范围内拥有最大权力的“德拉维达联邦”的政治主张。1967年该党通过邦议会选举首次在泰米尔纳德邦执政,该党领袖安纳杜拉伊出任该邦首席部长。从那时起,该党一直坚持邦自治的要求,而且其活动范围主要限于该邦。1974年泰米尔邦议会通过了该邦实行自治的议案。
该党主要成员来自非婆罗门种姓的城市中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地主、富农。该党的一大特色是与文化界的联系非常密切。由于泰米尔纳德邦文化水平较高,该党充分利用电影、戏剧、报刊等工具传播该党的思想主张,树立和改善该党形象。
1972年10月该党分裂,以M.G.拉马钱德拉为首的一派另立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1974年6月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再次分裂,以S.穆图夫人为首的一派退出该党另立新党。
在1967年和1971年两次大选中,该党分别获得人民院25席和23席,并且在泰米尔纳德邦邦议会选举中以压倒多数取胜而组成两届邦政府。然而,1977年大选后,该党在人民院和泰米尔纳德邦的地位,被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所取代。该党不仅从此失去泰米尔纳德邦政权,而且自1989年起全部失去了人民院议席。1989年至今,该党加入以人民党为核心的全国阵线。
(二)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
1972年10月,以司库M.G.拉马钱德拉为首的一派退出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成立了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安纳”意即继承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已故创始人安纳杜拉伊的思想和精神。后来该党又改称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该党活动范围主要在泰米尔纳德邦。成立初期该党在议会中没有势力,但群众基础好,号称有党员100万。该党的纲领和主张与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大体相同,但由于该党领导得力、作风廉洁,因而其实力和影响发展很快,甚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的议员也陆续加入该党。1977年该党在选举中击败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取得泰米尔纳德邦政权,此后长期成为该邦执政党。该党重视农业发展的政策深得广大选民——农民的支持,在发展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977年至1991年的五次大选中该党所得人民院议席分别为19席、2席、12席、11席和11席。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该党执行亲国大党(英)立场,成为国大党(英)在大选和议会活动中的主要盟党。1991年两党联盟在泰米尔纳德邦击败德拉维达进步联盟、人民党和左派政党的竞选联盟,在该邦联合执政。
(三)阿卡利党
1920年12月成立,属旁遮普邦的邦一级政党。该党是锡克教教派主义政党,非锡克教徒不得参加该竟。印度独立前该党长期参与了锡克教徒的反英斗争。1942年该党分裂成民族主义派和亲英派。1945年阿卡利党提出建立“锡克斯坦”(即“锡克国家”)的要求。1946年该党参加了中央立法议会和旁遮普省议会选举,随即加入临时政府和旁遮普省政府。印度独立后,阿卡利党致力于争取建立旁遮普语言邦,长期斗争的结果使国大党政府于1966年11月将旁遮普邦划分为锡克教徒占多数的、讲旁遮普语的旁遮普邦和印度教徒占多数的、讲印地语的哈里亚纳邦。建立旁遮普语邦的目标实现后,该党要求将昌迪加尔中央直辖区和其他锡克教徒聚居的旁遮普语地区划归该邦,同时要求更大的邦自治权,享有除外交、国防、货币和交通权之外的一切权力,甚至制定宪法的权力。
新旁遮普邦的建立成为阿卡利党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在新旁遮普邦锡克教徒占66%,阿卡利党在邦议会选举中的得票率相应急剧上升。1967年3月,旁遮普邦首次出现以阿卡利党为主,包括人民同盟和两个共产党在内的联合阵线政府。1969年该党再次与人民同盟一道组成邦联合政府。1977年该党又与人民党组成邦联合政府。1985年9月,阿卡利党温和派取代国大党(英)在旁遮普邦执政。1989年第九届大选该党获人民院6个席位。1991年第十届大选,旁遮普邦推迟于1992年2月举行,这次选举阿卡利党严重受挫,国大党(英)获13席中的12席,阿卡利党一席未得。
阿卡利党分裂频繁,派别林立。1962年8月该党分裂成以党主席塔拉·辛格为首的一派(因主张成立锡克国,被称为极端派)和以副主席法泰赫·辛格为首的一派(被称为温和派)。温和派因控制着寺庙管理委员会,所以掌握着政治、宗教和财政实权。这两个阿卡利党又分裂、派生出许多派别。到1973年已形成6个阿卡利党,其中实力最强的仍是法泰赫·辛格派阿卡利党,被称为真正的阿卡利党。1981年1月该派阿卡利党再次分裂成塔尔旺迪派(极端派)和隆格瓦尔派(温和派)。温和派阿卡利党被公认为真正的阿卡利党,其实力最强。
(四)阿萨姆人民联盟
1985年10月,全阿萨姆学生会、全阿萨姆人民斗争联盟、卡恰尔统一人民会议、卡恰尔当地人会议等政治组织合并成立了阿萨姆人民联盟。阿萨姆人民联盟为阿萨姆邦邦一级政党,该党的群众基础主要来自阿萨姆族印度教徒。该党要求阿萨姆邦享有更大自主权,主张印度应实行“松散的联邦制”,提倡各种族、语言和宗教团体平等和睦地相处,坚持社会主义。1985年12月,该党在第八届人民院补缺选举和阿萨姆邦议会选举中分别获得7席和126席中的64席,取代国大党(英)在阿萨姆邦执政。1989年该党加入以人民党为主体的全国阵线,1991年该党在第十届人民院补缺选举中仅得1席,在阿萨姆邦邦议会选举中也败给国大党(英),仅得125席中的19席,失去邦执政党地位。
四、主要社会团体
(一)印度全国工会大会
成立于1947年5月,简称“全国工大”,是国大党(英)领导的全国性工会组织,也是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成员。与其他工会组织相比,该组织在劳资关系中的立场较温和,主张阶级调和和劳资合作,通过谈判和仲裁解决劳资纠纷,长期以来很少组织全国性工人罢工、示威活动。该组织有1600多个下属工会组织,会员人数达200多万。
(二)印度劳工同盟
成立于1955年7月,简称“劳工同盟”,是印度人民党领导下的全国性工会组织,有1300多个下属工会组织和会员100多万。1993年3月该组织曾组织全国性罢工,抗议政府逮捕印度人民党领导人和解散印度人民党的三个邦政府。
(三)全印工会大会
成立于1920年10月,简称“全印工大”,是印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性工会组织,也是世界工会联合会成员,有1000多个下级工会组织和300多万会员。
(四)印度工会中心
成立于1970年5月,简称“工会中心”,是印共(马)领导下的全国性工会组织,有下属工会组织1500多个和会员300多万。
工会中心和全印工大在劳资关系中的立场较激进,与其他工会组织相比更能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在工人中的影响力更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印共和印共(马)合作和联盟关系的加强,这两大工会组织的团结和联合行动也逐步增强,从而使其地位和实力大大提高。以纳拉辛哈·拉奥总理为首的国大党(英)政府在推行经济改革和新经济政策时,不能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反而使贫富悬殊有扩大趋势,尤其是物价上涨过快损害了广大工人利益。为此,工会中心和全印工大联合组织了多次全国性大罢工。其中尤以1993年9月9日的大罢工最为引人注目,它是印度的共产党组织发动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参加的职工人数达数千万。
(五)印度工商联合会
成立于1927年,是印度政府承认的代表印度工商界利益的全国性组织,印度最重要的商号和绝大多数有组织的工商企业都是其会员。该组织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并在年会上选举主席一名。
(六)国民志愿团
成立于1925年。该组织长期宣扬印度教复兴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印度最大的教派主义组织和印度教教派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湿婆军)的最大支持者。该组织虽然声称自己是非政治性的社会、文化组织。但它对印度政治生活一直发挥着重大影响。该组织极力维护印度教徒的利益,主张“保护印度教的民族、宗教和文化,进而求得全面发展,并复兴古代印度教国家”。
(七)世界印度教大会
1964年国民志愿团为加强印度教的宣传而建立,是影响仅次于国民志愿团的印度教教派主义组织。该组织在极力宣扬印度教思想、传播印度教文化、支持和组织印度教研究的同时,在印度教复兴主义活动和教派冲突中,充当急先锋。在长期持续和广泛蔓延的寺—庙之争中,世界印度教大会和国民志愿团扮演了最重要角色,在这些冲突和斗争中,这两个组织既是煽动者,也是策划者、组织者。1992年12月阿约迪亚的巴布里清真寺被印度教徒拆毁后,世界印度教大会和国民志愿团因对此事负有主要责任而曾被政府取缔。
(八)印中友好协会(潘特派)、印中友好协会(曼达尔派)、全印柯棣华大夫纪念委员会、印中友好妇女协会
分别成立于1978年、1979年、1974年和1977年,这些组织都为促进印中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为印中关系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