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印度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发展农业是印度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应当看到,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是和政府大量补贴分不开的。印度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提出农村发展新战略。总之,四十多年来,印度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增长较快,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全国提供了较多的食品和原材料,有利于印度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部门经济_当代印度

一、农 业

印度人口众多,70%以上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以农业为生。农业是印度经济的重要部门。大力发展农业是印度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独立40多年来,印度政府还是比较注意发展农业的,陆续制订了农业发展战略,采取了许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印度农业发展战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既有联系又有侧重点。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大力推行以“土改、合作社”为中心的“乡村发展计划”。这一时期,印度政府试图通过实行土地改革、推广合作社制和乡村发展计划来促进农业发展,改变农村的贫穷和落后面貌。

尼赫鲁时期农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以“非暴力”方式改造传统社会,实行以合作制和村评议会为中心的乡村建设计划,组织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建设,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同时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采用传统耕作技术,发展农村经济。这一战略思想将社会和经济改造糅合在一起,并且更多地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因而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中开始,印度进入以“绿色革命”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发展新战略。这一转变是在国内外形势有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开始的。

“绿色革命”就是采用新的农业投入,推广高产品种,建立水利设施,使用农业机械,实行集约种植,以提高粮食产量。

首先,政府在现代农业投入的生产、流通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统筹国营企业对化肥、农药和拖拉机的生产。在国营育种场培育了各种稻谷和小麦的高产品种。同时,建立了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高产种子的国营及合作销售网,通过它们销售到农村的生产资料近一半。

其次,政府控制了现代农业投入的售价,有关企业因此而产生的亏损由国家补贴。为鼓励大农户使用拖拉机,规定低价出售,政府每年要给拖拉机厂大笔补贴。对农用钢管、燃料,也是低价供给。电力实行优惠价格,国营水利系统以低价为农民提供灌溉用水。化肥有价格补贴,有的邦化肥补贴达50%。

再次,政府还对粮食收购价格做了调整,播种前就宣布支持价,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将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最后,政府通过它的信贷机构给农业经营者提供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1981—1982年度全国农村信贷机构贷款总额达到380亿卢比,1982—1983年度,政府预算中,农村信贷达到446亿卢比,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6%。

通过上述政策,调动了大、中农户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革命”的迅速发展。高产种子的种植面积增至4442万公顷,化肥使用量1988—1989年度达到1100万吨,拖拉机增至55万台,水利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和管井灌溉面积达5200万公项,农村用电的村庄据不完全统计有41万个,这就是说,绝大多数村庄用上了电。

“绿色革命”推动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促使粮食产量逐步提高。1950年,印度粮食产量为5082万吨,1989—1990年度达到15930万吨。随着商品粮的增加,政府收购的粮食数量也逐年增加,库存粮食达到2000万吨。印度从大量进口粮食变为基本自足,有时还有少量出口,这对一向以饥荒著称的印度,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变化。印度“绿色革命”是有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看到,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是和政府大量补贴分不开的。独立以来,在水利设施上净投资8000亿卢比。从1979—1980年度至1988—1989年度用于化肥生产和进口化肥的补贴达1404.1亿卢比。据统计,1980—1981年度用于粮食、化肥、水、电的补贴合计达316亿卢比,占中央政府税收的12.9%,1989—1990年度上述补贴增至916.6亿卢比,每年用于农业补贴的大量开支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这是一个十分棘手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印度在推行“绿色革命”过程中,贫困问题不但未解决,反而日益加剧,农村形势紧张。印度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提出农村发展新战略。英·甘地1975年在她的“二十点纲领”中,提出了向贫困开战的口号。她试图实行新的土地限额法和农村综合发展计划,为贫困的农民提供土地和各种帮助,让他们逐步自立。

印度政府在1975年7月和1982年1月,强调完成土地限额法和加速分配剩余土地。到1980年3月,由各邦占有的剩余土地为956000公顷,而67900.0公顷已分配给115万无地农户。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推行名目繁多的发展计划,给农村广大贫困阶层提供一些帮助。

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开始于1978年,计划规定的目标是为1500万家庭提供自我就业机会,使7500万的消费水平在“六五”计划末提高到贫困线上。中央和各邦政府为该计划提供发展费用300亿卢比。

小农和边际农发展计划。它是根据文卡塔比亚委员会提议而决定的,目的是促进农村弱小阶层的发展。

开发旱地计划。政府在缺乏灌溉设施地区建立水利工程,进行土地测量和其他基础工程。拟建立60个较大灌溉工程,使1500万公顷土地受益。

最低生活需要计划。这是政府提高农村贫困者的消费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基本措施。政府在“六五”计划时期提供费用580亿卢比。它将为村庄提供饮水,修建乡村公路,普及教育,建立医疗设施,为无地者提供屋基和建房贷款。

农村就业计划。解决农村季节性失业问题。

近几年实施情况表明,所有这些计划起了一些作用,但远没有达到计划规定的目标。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任重而道远。

总之,四十多年来,印度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增长较快,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全国提供了较多的食品和原材料,有利于印度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一)稻 米

稻米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多,产量约占全部粮食作物的40%。印度南方几个邦和东部的西孟加拉邦及东北的阿萨姆邦,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原有的水稻种植区面积有显著扩大,而传统的小麦种植区,随着水利设施的发展,也开始大量种植水稻。因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1950—1951年度,全印水稻播种面积为3081万公顷,到1992—1993年度,播种面积增至4164万公顷。稻米产量明显增加。1950—1951年度产量为2057万吨,到1992—1993年度增至7260万吨。印度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稻米单产也有增加。1950—1951年度每公顷平均产量为668公斤,到1990—1991年度,每公顷平均产量1741公斤。但是,与世界主要稻米生产国相比,印度的单产仍然很低,提高稻米产量潜力大。

最近,印度推行了一项名叫“稻米发展综合计划”,目的是提高稻米产量。

(二)小 麦

小麦是印度另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主要产区是旁遮普、哈里亚纳、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古吉拉特、拉贾斯坦等邦。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长,1950—1951年度为974万公顷,1992—1993年度增至2443万公顷。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推行“绿色革命”以来,小麦种植面积增长更快,1960—1961年度为1292万公顷,1970—1971年度增至1824万公顷,10年增加532万公顷。20世纪80年代,小麦种植面积增长速度放慢,维持在2200万~2300万公顷之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2300万~2400万公顷间波动。印度小麦发展计划强调提高单产,而种植面积维持在现有水平上。小麦产量增长速度超过种植面积增加速度。1950—1951年度小麦产量646万吨,1992—1993年度增至5680万吨。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668公斤增至1991—1992年度的2397公斤。印度小麦单产比其他粮食作物高得多,但与世界小麦产量高的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三)杂 粮

印度把小米、玉米和大麦等统称为杂粮或粗粮。杂粮产于南部高原,以及中部、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一些邦。杂粮种植面积在全部粮食作物面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78—1979年度,杂粮面积为4215万公顷,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后来逐渐减少,1990—1991年度约3655万公顷,1991—1992年度再减至3375万公顷,1992—1993年度3480万公顷。杂粮产量低,它仅占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由于杂粮种植地区水利设施很差,全靠雨水,产量很不稳定,如1978—1979年度,杂粮产量为3038万吨,1991—1992年度减至2630万吨,1992—1993年度又增至3700万吨。

(四)豆 类

印度豆类品种多,在粮食作物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豆类种植地区广泛,全国各地都可种植。主要产区为古吉拉特、哈里亚纳、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奥里萨、拉贾斯坦和北方邦等。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1950—1951年度为1909万公顷,1987—1988年则增至3544万公顷。豆类产量有一定增加,1950—1951年度为841万吨,1991—1992年度增至1200万吨,1992—1993年度达到1360万吨。豆类单产不高,增长缓慢,1950—1951年度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41公斤,1987—1988年度是512公斤。

为了提高豆类产量,政府推行豆类发展计划,通过扩大种植面积、作物保护、提高价格等措施发展豆类生产。

(五)棉 花

棉花是印度主要经济作物。独立后,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增加。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种植面积增加较多,以后各个年代,种植面积增加不多,有时还有所减少,但产量却有较大增加。1950—1951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为588万公顷,1960—1961年度增至761万公顷,1970—1971年度略有减少,降至760万公顷。进入80年代后,棉花种植面积起伏较大,1982—1983年度增至787万公顷,1987—1988年度剧减至647万公顷,1990—1991年度恢复到740万公顷,1991—1992年度再增至770万公顷。棉花产量1950—1951年度为304万包,1970—1971年度增至476万包。1980—1981年度再增至701万包,1989—1990年度创历史最高纪录,产量突破一千万包大关,达到1142万包,可是1990—1991年度又降至976万包,1992—1993年度产量为1158万包。棉花产量增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种棉地区水利设施差,大部分棉田靠雨水灌溉,因此产量不稳定。

棉花单产逐步提高,1950—1951年度平均每公顷88公斤,1987—1988年增至169公斤。尽管单产有提高,但与世界主要产棉国相比,产量仍是低的。

印度所产棉花多为短纤维,质量较差。印度所产的棉花主要是满足国内纺织工业的需要,出口和进口少量棉花。

印度棉花主要产地是古吉拉特、马哈拉施特拉、安德拉、卡纳塔克、泰米尔纳杜和旁遮普等邦。

(六)黄 麻

黄麻是印度另一种主要经济作物。这些年来,种植面积有所增加。1950—1951年度为57万公顷,1980—1981年度增至94万公顷,1985—1986年度达到114万公顷,以后下降,如1987—1988年度减至70万公顷。黄麻产量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代波动大。1950—1951年度为330万包,1985—1986年度增至1095万包,1987—1988年度猛降至580万包,1989—1990年度又增至820万包,1990—1991年度为910万包,1991—1992年度达到1020万包,1992—1993年度降至900万包。

黄麻单产有提高,1950—1951年度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043公斤,1985—1986年度增至1717公斤。

黄麻产量和需要接近平衡,如1985—1986年度,印度黄麻产量为1095万包,同年市场需求量为936万包。黄麻加工成麻制品出口,赚取外汇,1988—1989年度出口价值为1.3亿美元,1989—1990年度增至1.65亿美元。

黄麻主要产地是西孟加拉、比哈尔、阿萨姆和奥里萨等邦。

(七)甘 蔗

印度盛产甘蔗,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甘蔗种植面积有较大增加,1950—1951年度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到1987—1988年度则增至329万公顷,1992—1993年度再增至362万公斤。甘蔗产量直线上升,1950—1951年度为5705万吨,1987—1988年度增至19672万吨,1989—1990年度再增至22560万吨,1990—1991年度达到24030万吨,1992—1993年度比上一年度略有减少,产量为23080万吨。单位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平均每公顷33422公斤增至1987—1988年度的60000公斤。

由于甘蔗产量的大量增加,蔗糖产量同步增长,1981—1982年度达到840万吨,1984—1985年度约为610万吨,1986—1987年度增至850万吨,1989—1990年度为1100万吨,1990—1991年度为1190万吨,1991—1992年度可望达1200万吨。

印度糖主要满足国内消费需要。根据产量的增减,有时出口或进口少量的糖。

印度主要甘蔗产区是北方邦、马哈拉施特拉、安德拉和泰米尔纳杜等邦。

(八)油 料

油料作物在印度经济作物中占重要地位。五种主要油料作物(包括花生、油菜、芝麻、芥子和蓖麻)的种植面积,1950—1951年度为1070万公顷,1960—1961年度增至1377万公顷,1970—1971年度为1664万公顷,1980—1981年度为1760万公顷,1987—1988年度为2000公顷。油料产量1950—1951年度为515万吨,1960—1961年度为698万吨,1970—1971年度为963万吨,1980—1981年度为937万吨,1987—1988年度增至1238万吨,1990—1991年度增至1850万吨,1991—1992年度为1830万吨。单产有一定提高,平均每公顷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481公斤增至1987—1988年的619公斤。

油料作物中花生产量占的比重最大,约占60%以上。油菜和芥子约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20%,其他油料作物约占20%。

印度油料作物产区主要在古吉拉特、安德拉、马哈拉施特拉、卡纳塔克、泰米尔纳杜和中央邦等地。

尽管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增加,但是,近年来,由于干旱等原因,增长率明显下降。1952年到1962年间增长3.46%,1967年到1982年间下降至1.4%。随之而来的是,植物油产量在过去9年平均维持在300万吨左右,1988—1989年度,可望达到400万吨,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近些年来,每年进口100万吨到130万吨食用油,价值相当于100亿卢比。1987—1988年度,食用油进口剧增至200万吨。每年要耗费大量外汇进口食用油。

为了解决食用油短缺问题,政府特别重视发展油料作物生产,制订了全国油料发展计划,在油料作物主要产区实行。计划的长远目的是实现油料自给。

同时,还制订了油料生产促进计划,该计划强调4种主要的油料作物的生产,并且还注意开辟新的油料来源,如种植油棕榈等。

印度政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食用油严重短缺问题,拟订了长期发展计划,到20世纪末,努力实现油料作物年产2600万吨的目标。

(九)烟 叶

印度烟叶种类多,产量也较多。烟叶种植面积1949—1950年度为34.8万公顷,1959—1960年度增至40.8万公顷,1969—1970年度达到43.8万公顷,以后年代逐渐减少,1984—1985年度,降至36.03万公顷,1985—1986年度再降至34.72万公顷。烟叶产量1949—1950年度为26.8万吨,1959—1960年度为29.2万吨,1969—1970年度为33.7万吨,1984—1985年度增至44.57万吨,1985—1986年度产量又降至39.83万吨。

烟叶单产没有提高,平均每公顷产量1949—1950年度为770公斤,1959—1960年度为716公斤,1969—1970年度为770公斤。

总的趋势是,烟叶生产不景气,面积和产量日益下降。

烟叶以内销为主,同时出口一小部分,所占比例不大。1985—1986年度和1986—1987年度保持同样的出口水平,约5.6万吨,价值相当于14487万卢比。1988—1989年度出口降至4万吨。

(十)紫 胶

近几十年来,紫胶种植面积基本上保持原来水平,不少年份不但未增加,反而有所减少。1949—1950年度种植面积为43500公顷,1959—1960年度为43300公顷,1969—1970年度下降至25700公顷。各个年度紫胶产量无系统资料,1985—1986年度产量为18175吨,而1986—1987年度产量有增加,达20340吨,比上一年增长11.2%。

(十一)茶 叶

茶叶在印度经济林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年来,茶叶种植面积增加不多,1949—1950年度为31.2万公顷,1959—1960年度增至33.1万公顷,1969—1970年度再增至35.3万公顷,1985—1986年度达到37.4万公顷。茶叶产量1949—1950年度为26.5万吨,1959—1960年度增至33.1万吨,1969—1970年度再增至35.3万吨,1986—1987年度达到67万吨,1988—1989年度为70万吨,1990—1991年度为71.9万吨,1991—1992年度为72.7万吨,1992—1993年度稍低于上年,为72.1万吨。

茶叶单产有较大提高,1949—1950年度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49公斤,1959年度为985公斤,1969—1970年度为1114公斤,1990—1991年度增至1707公斤,1991—1992年度达到1761公斤。值得注意的是,茶叶单产在南、北印度拉开了距离,南印度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2000公斤,而北印度只有1600公斤。

四十多年来,印度茶叶种植面积增加不多,产量却增加一倍多,由此可见,印度茶叶生产不是靠扩大种植面积,而是重视提高单产。目前,印度茶叶单产仍低于国际水平,高于中国。

印度茶叶主要产地是阿萨姆和西孟加拉邦。此外,北印度和南印度一些邦也生产一定数量的茶叶。

印度是世界上出口茶叶最多的国家之一。茶叶出口历来是印度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1989—1990年度出口茶叶21万吨,价值90.5亿卢比,1990—1991年度为19.9万吨,价值104.5亿卢比,1991—1992年度为21.64万吨,价值121亿卢比,1992—1993年度计划出口21万吨,价值为120亿卢比。

印度茶叶主要出口到英国、中东和独联体国家。

(十二)咖 啡

印度重视发展咖啡种植,四十多年来,咖啡种植面积逐步增加,1949—1950年度种植面积88000公顷,已摘咖啡的面积是80000公顷,1959—1960年度增至111000公顷,已摘咖啡面积是96000公顷,1969—1970年度种植面积增至131000公顷,1979—1980年度再增至199092公顷,1984—1985年度达234531公顷。咖啡产量1949—1950年度为21900吨,1959—1960年度增至45500吨,1970—1971年度增至110300吨,1980—1981年度达到136700吨,1984—1985年度再增至200000吨,1989—1990年度降至134200吨,1990—1991年度恢复到170000吨,1992—1993年度产量为161500吨。

咖啡单产有较大提高,1949—1950年度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275公斤,1959—1960年度增至474公斤,以后年代继续增加。

印度传统种植咖啡地区长期在南部各邦,如喀拉拉和泰米尔纳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北地区的阿萨姆、梅加拉亚、那加兰德、米佐拉姆和特里普拉等邦开始种植咖啡,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印度另一个咖啡种植区。到2000年,东北地区咖啡种植面积将扩至44000公顷。为此,有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办法,如设立示范种植场,建立咖啡苗圃,提供树苗和技术指导,给予种植者补贴,发放长期贷款,以优惠价收购咖啡。

印度国内消费咖啡不多,大部分用于出口,换取外汇,1980—1981年度出口约89018吨,价值21.5亿卢比,1986—1987年度出口74500吨,价值30亿卢比,1988—1989年度出口97000吨,价值27亿卢比,1989—1990年度出口130000吨,价值36.3亿卢比,1990—1991年度出口111000吨,价值27.8亿卢比,1991—1992年度出口111000吨,价值34.9亿卢比,1992—1993年度出口113000吨,价值38.1亿卢比。

(十三)橡 胶

印度十分重视发展橡胶种植,面积大量增加,1950—1951年度为58000公顷,割胶面积42000公顷,1995—1960年度增至123000公顷,割胶面积72000公顷,1969—1970年度剧增至197000公顷,割胶面积133000公顷,1986—1987年度再增至384000公顷,1991—1992年度达到461000公顷。橡胶产量大幅度增加,1950—1951年度为14400吨,1959—1960年度增至24200吨,1969—1970年度猛增至82000吨,1990—1991年度达到330000吨,1991—1992年度为365000吨,1992—1993年度为395000吨。

橡胶单产显著提高,1950—1951年度平均每公顷产量为342公斤,1969—1970年度增至616公斤,近年增至930公斤。

喀拉拉邦是印度主产橡胶的一个邦,其种植面积占印度橡胶面积的92%。该邦种植橡胶历史较长。此外,还有泰米尔纳杜和卡纳塔克邦。

印度为扩大橡胶种植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东北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经过多年试验,证明这一地区适于橡胶种植。政府制订了六年(1984—1985年度到1989—1990年度)橡胶发展计划,到上述计划结束时,东北地区将种植24000公顷橡胶,成为印度另一个橡胶种植区。近年,有关部门又对西孟加拉邦北部的大吉岭等3个县进行调查,计划将这里开辟为新橡胶种植区。

印度橡胶产量还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每年需进口一定数量橡胶。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产橡胶约16万吨,国内消费18万吨,约需进口2万吨。1986—1987年度估计橡胶产量为22万吨,国内消费25.7万吨,1988年产橡胶26万吨,国内消费约31万吨。1991—1992年度产橡胶36.5万吨,国内消费39万吨,1992—1993年度预计产橡胶39.2万吨,国内消费为41万吨。

(十四)调料作物

印度调料作物在经济作物中占有一定比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较大增加。调料作物品种多,仅对黑胡椒、辣椒、姜和姜黄等4个主要品种的统计,种植面积1949—1950年度为66万公顷,1959—1960年度为75.7万公顷,1969—1970年度增至89.2万公顷,1984—1985年度再增至94.8万公顷,1985—1986年度达到103.5万公顷。调料产量1949—1950年度为60.5万吨,1959—1960年度为49.8万吨,1969—1970年度为57.5万吨,1984—1985年度增至102.3万吨,1985—1986年度再增至116.2万吨。

调料作物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一定数量出口。

二、林 业

印度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品种多,分布面较广。主要森林区是印属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山和东北地区。全国森林面积1961—1965年平均为5820多万公顷,1971年为6392万公顷,1977年达7500万公顷。

印度森林主要分为季雨林、干旱落叶灌木林和热带草原林。它们所产的木材分为硬木林和软木林。90%以上森林面积为阔叶林,生产硬木材,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印度木材产量不高,据估计平均每公顷产木材约为5.62立方米,只及世界每公顷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印度林业生产总值约占国民总产值的1.57%,雇用林业职工300多万人。木材年采伐量约9000多万立方米。

多年来,由于乱砍滥伐,印度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面积逐渐减少。1982年,实际有效森林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2%,从人口平均可利用的森林储备量看,印度只有7m3,远低于世界平均数47.6m3

尽管印度政府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把林业政策作为整个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但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种种问题,未能有效地制止对森林的破坏。直到1976年印度修改宪法,决定将森林从原来的邦政府所有改为中央和邦政府共同所有。1980年的《森林保护令》又规定,在未得中央政府同意之前,各邦不得以国家名义占用森林。还制订了造林和沙漠地区植树等计划。

三、渔 业

印度三面环海,海岸线长,可供捕鱼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有不少终年不冻的海湾和海岛。印度有广阔的河流系统、大量的水库、蓄水池和水塘等,巨大的运河灌溉网,有利于发展内陆渔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重视发展渔业,鱼的产量增加较快,1950—1951年度鱼产量为75.2万吨,1960—1961年度增至116万吨,1970—1971年度增至175.6万吨,1980—1981年度达到244.2万吨,1985—1986年度再增至287.6万吨,1991—1992年度猛增至420万吨,1992—1993年度为436万吨,其中海鱼258万吨,淡水鱼178万吨。印度海产品有鱼、虾、鱼油和各种鱼腌制品。

印度政府为发展内陆渔业,实行了两项渔业发展计划。从1986—1987年度开始,着重发展水库养鱼,并改造捕鱼船。目前已有23000艘渔船改造完毕,安装了马达,增添了机械化设备,提高了捕鱼能力。同时,印度政府实行了深海渔业发展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了4个主要渔港:科钦、马德拉斯、维沙卡帕特南和罗布伍克。另外,建设9个小渔港和33个登陆点。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扩建深海捕鱼船队,到1986年,印度拥有深海捕鱼船96艘,其中18艘在国外建造,45艘为本国建造。

印度海鱼出口大量增加,1990—1991年度海鱼出口价值为89.3亿卢比,1991—1992年度增至137.5亿卢比,1992—1993年度达到176.7亿卢比。

目前,印度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特别是用于出口的海虾。世界银行提供贷款资助印度的培育虾类发展计划,已开始在西孟加拉、奥里萨和安德拉邦海岸实行这一计划。

印度建立了一批渔业研究机构,1947年成立的中央内陆渔业研究所和中央海洋渔业研究所,下设很多研究站和研究中心,开展渔业资源的调查、开发和养殖工作。

印度渔业调查总部设在孟买,有7个地区性的基地,在科钦、马德拉斯、莫穆、冈翁、维沙卡帕特南、维拉瓦尔和布莱尔港,从事沿海渔业潜力调查。它有104艘大调查船和7艘中等调查船。

印度设置了训练机构,对渔船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训练。

四、畜牧业

印度重视发展畜牧业。它不仅给人民提供丰富的肉食、蛋类产品,而且提供了大量的轻工业原料。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一定比例,1991—1992年度畜牧业总产值为5160亿卢比,占农业总产值的25.5%。

(一)牛

印度养牛业很发达,牛的存栏数居世界第一位。主要是水牛、黄牛和奶牛。1948—1952年间,牛的数量为1.55亿头,1978年增至1.82亿头,1986年有1.93亿头,几乎平均三个人就有一头牛。由于宗教信仰关系,反对杀牛,还买牛放生,奉为神牛。因此,牛的经济价值不很大。牛的作用除农业生产外,就是产奶。为了提高牛奶产量,自1970年以来,印度政府实行一体化牛奶发展计划,或称为“白色革命”。该计划获得世界银行援助。它分为三个阶段,1970—1981年为第一阶段,政府投资11.662亿卢比;1982—1984年为第二阶段,政府共投资48.55亿卢比;1985—1994年为第三阶段。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协调牛奶生产,并对牛奶深加工。实行计划的结果,牛奶产量逐步增加,1979—1980年度为3020万吨,1989—1990年度增至5150万吨,1991—1992年度达到5640万吨,1992—1993年度预计产量为5860万吨。

为增加牛的数量和品种改良,印度政府建立了约15000个人工授精中心,使用外国公牛的精子来改良牛种。

(二)羊

印度羊的数量有增加,1950—1951年度为8202万头,1977—1978年度增至1.1亿头,1982年增至1.44亿头。近来,印度为发展羊毛织品生产,大大增加绵羊数量,目前,拥有绵羊4876万头,1986—1987年度羊毛产量为4100万公斤,其中15%的羊毛适于织成衣料,其余的羊毛用于织造毛毯和地毯。现在,每年工业用毛尚差1000多万公斤,需从国外进口。政府通过各种办法增加绵羊数量,提高羊毛产量,以满足国内需要。

(三)猪

养猪业有发展,1950—1951年度,猪的数量为395万头,到1977—1978年度上升到873万头,1986年达到1000万头。

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养猪业发展,特别注意培育良种猪。

(四)鸡

印度家禽中,以鸡的数量为最多。1988—1989年度鸡的数量为1.1亿只,1989—1990年度增至1.3亿只。蛋的产量增加较多,1950—1951年度为18.3亿个,1989—1990年增至185.8亿个。

印度政府开始了一些重要计划,以促进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五、工 业

实行经济计划前的几年,印度政府调解了劳资关系,1948年颁布了工业政策决议,给工业界某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结果,1946—1951年,工业产量指数上升17.4%。

从1951年起,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计划。从“一五”计划到“七五”计划结束时为止,印度的工业增长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51—1965年是第一个时期,这是工业基础奠定和强化的时期,共经历过3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对工业的投资只占总计划开支的4.9%,工业的年均混合增长率为5.7%。二、三两个五年计划是印度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时期,工业投资各占“二五”计划和“三五”计划总开支的20.1%,工业部门的年均混合增长率分别是7.2%和9.0%。这个时期,资本货物工业和基础货物工业增长最快,前者在3个五年计划中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9.8%、13.1%和19.6%,后者各是4.7%、12.1%和10.4%。

1965—1980年是印度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共经过3个单一年度计划和两个五年计划。特点是工业增长速度减慢,结构退步。1966—1969年度的3个单一年度计划的增长率分别是0.2%、0.5%和6.2%,在此后的“四五”计划中,工业部门得到的投资占计划开支的18.2%,为286.4亿卢比,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率是3.9%。“五五”计划时,工业投资总额是898.9亿卢比,占总计划开支的22.8%,年均增长速度是6.1%。这个阶段最后一年的工业增长最为糟糕,为-1.6%。工业结构退化表现在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增长速度较慢,消费品工业增长较快。1965—1976年的11年中,资本货物工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是2.6%,耐用消费品的年均增长率却是6.2%。1965—1976年度,基础工业的增长率也只是6.5%,明显低于二、三两个五年计划。这种增长模式不利于整个工业的长期增长。连年干旱、石油危机的冲击,农业生产情况不好,对工业品的需求低、能源短缺等是这个阶段工业增长速度变慢的主要原因。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六五”和“七五”计划时期。这是工业增长速度恢复和加快的阶段。这个时期,对工业的投资分别占总计划开支的13.7%和12.5%,占比比以前下降。但是,由于印度政府放宽了工业政策,实行了税制和外贸等方面的改革,工业生产走出了低谷,以1980—1981年度的指数为基数,1981—1985年度,印度主要工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是7.0%,1985—1989年度的是8.5%,1989—1991年度平均为8.4%。这个时期的工业增长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1981—1985年度,耐用消费品的增长速度年均达14.4%,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长速度仅是4%。1985—1989年度的相应数据为16.9%和6.3%,机器制造、金属产品、合金、钢铁产品的年均增长率都在6%以下。工业增长也没有从印度自己的资源优势出发,对进口依赖较严重。

近两年来,印度工业经济又出现了减速甚至停滞增长的情况。1991—1992年度,印度主要工业产业的增长率为-0.1%,1992—1993年度的工业增长率为1.8%,1993年4~12月为1.6%。1990年的海湾危机,1991年印度的国际收支危机,1992年底至1993年初印度国内出现的骚乱,印度经济正处于调整中等因素,对上述情况的出现负有很大责任。今后几年,印度工业增长速度要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需要做很大的努力。

(一)能源工业

能源工业由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提炼、电力工业组成。40多年来,印度能源工业发展较快,仍然满足不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能源短缺一直存在。

1.煤炭工业

煤在印度经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印度煤的储量估计为196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5.7%。印度采煤的历史已有200多年。独立时,煤矿主要控制在私人手中。1956年,印度政府成立了国家煤炭开发公司,20世纪70年代初,又对私营煤矿实行了国有化。

1973年首次世界石油危机前,印度政府实行的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能源政策,没有把煤炭生产置于优先地位。这期间,煤炭产量的增长是缓慢的。1950—1951年度,印度煤产量为3300万吨,1973—1974年度为7800万吨。1973年后,印度政府开始把煤炭生产放在优先的地位,增加了投资,加快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五五”计划的头两年,煤产量就增加2200万吨。1980—1981年度,煤产量为1.19亿吨,1992—1993年度是2.38亿吨。印度政府计划在“八五”计划末把煤产量增为3.08亿吨。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印度煤的生产就供不应求。“六五”计划期间,煤的年消费量与预计需求的差额保持在10%~15%。“七五”计划时,计划要求煤的年增长率是8.9%,实际达到的仅是6.3%。生产和需求间的差额靠矿口的储存和进口填补。1991—1992年度,印度进口了608万吨焦炭。

2.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印度可开采的初级原油资源现在估计为7.09亿吨,另有等于4.77亿吨石油的天然气,为世界已探明储量的0.5%。印度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孟买附近的浅海区和陆上、古吉拉特邦和阿萨姆邦。目前从事原油开采的主要是两家印度国有公司,即石油和天然气委员会和印度石油公司。为加快石油的勘探和开采,现在印度政府允许私营部门和外国公司积极参与,并已和一些外国石油财团达成协议。

独立以来,印度原油产量增加较多。1973年以前,印度主要从国外进口原油,国内产量很少。1950—1951年度,印度的原油产量为30万吨,1970—1971年度时也只有680万吨。此后,原油产量大量增加,1981—1982年度达1620万吨,1989—1990年度创下3410万吨的最高纪录。但此后几年产量又下降了,1992—1993年度降至2695万吨。要实现“八五”计划4708万吨的目标,困难不小。

印度一直靠进口原油来满足国内需求。1960—1961年度,原油的净进口量是600万吨,1980—1981年度为1620万吨,1992年4~12月达2975万吨。今后,印度还需大量进口原油。

印度的原油提炼能力由1950—1951年度的30万吨,扩大到1993—1994年度的5325万吨,增加近180倍。经提炼生产的石油产品由1950—1951年度时的20万吨升为1992—1993年度的5036万吨,增加近252倍。但印度生产的石油产品仍不能自给,需要部分进口。1970—1971年度,石油产品的进口为80万吨,1992—1993年度高达885万吨。目前,印度政府正通过扩大已有炼油厂的生产能力,增建新的炼油厂来提高炼油能力。

大量的石油及石油产品进口,给印度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数额巨大的进口费用,加重了印度的外贸逆差,恶化了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1992—1993年度,印度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进口费用高达61亿美元。

印度天然气的生产量增长很快。1984—1985年度,产量是72.3亿立方米。1991—1992年度为186.5亿立方米,6年内增加两倍多。预计到1996—1997年度,天然气的日产量将由1991—1992年度的4800万立方米增到8500万立方米。印度天然气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喷发浪费严重。1990年初,喷发掉的天然气每天达1700万立方米,每年造成的损失估计为150亿卢比。1994年初,喷发量降到了每天478万立方米。

3.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发展也很快。已有的发电装机容量1950年为170万千瓦,1992—1993年度增到7231.9万千瓦。发电量由1950—1951年度的51亿度提高到1992—1993年度的3014亿度,增长55倍多。66千伏以上输电线的长度由1950年底的10000万公里增至1989年初的19.3万公里。

印度的电力生产由火电、水电和核电构成。1992—1993年度,火电厂的发电量是2248亿度,占70%,水电站的发电量为699亿度,占27.5%,核电的发电量为68亿度。目前印度得到利用或即将得到利用的水电资源仅是18%。现有7座压力重水反应堆和2座沸水反应堆,另有5座压力重水反应堆在建设中。已在运作中的反应堆的功率都是220兆瓦。

印度的电力供应一直紧张。“六五”计划前,印度的缺电量曾高达16%,“六五”计划结束时减少到6%,近年又有增加,每年在8%左右,1992—1993年度为8.5%。为加快电力生产,政府已在电力部门中引入私人资金和外国资本参与。电力生产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电力生产单位亏损严重,各邦电力公司尤其如此。1992—1993年度,各邦电力公司的亏损额高达223亿卢比。

(二)钢铁工业

印度的钢铁工业起步较早。1875年,第一座用近代方法生产生铁的工厂建立。第一家大规模的钢铁公司是1907年建立的塔塔钢铁公司。独立时,有三家规模较大的钢铁公司,即塔塔钢铁公司、印度钢铁公司和属于国有的维斯瓦斯瓦拉钢铁有限公司。前两者的生产能力分别是100万吨和30万吨。

独立后,印度政府很重视发展钢铁工业,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1950—1951年度,印度的钢锭产量是147万吨,钢材产量是104万吨。到1990—1991年度,钢锭产量达1490万吨,1992—1993年度的钢材产量是1610万吨。到1990年3月时,有6家综合钢厂,179家小的弧形炉钢铁厂。6家综合钢厂中,只有塔塔钢铁公司是私有的,其余的5家都为国有,受印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目前,约70%的钢铁产量由6家综合钢铁厂提供。印度的钢铁还不能完全自给,从20世纪70年代起印度成了净钢铁进口国。“六五”计划期间,印度输入价值为525亿卢比的钢铁,1992—1993年度的进口额是4.48亿美元。

印度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利用能力低。如1984—1987年度间,公营部门5家综合钢厂的设备利用率平均是77%。煤炭和电力短缺也困扰着钢铁工业。印度钢铁工业的技术也很落后。印度钢铁厂鼓风炉的生产力、煤消耗的生产效益只是世界水平的一半。印度使用的仍是老式转炉,而不是氧气转炉。公营企业管理无效,产品价格、分配受管制多,目前这方面的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

(三)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独立后印度优先发展的工业产业之一,得到的投资不少。现在,印度已具有强大的机械工业基础,能够生产许多种产品。“一五”计划时,机械工业只占总工业产值的7.5%,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占工业产值的份额已在31%以上,28%的产业工人在这个部门就业。机械工业还成为印度主要的创汇工业之一。1990—1991年度,机械产品的出口创汇额占印度总出口额的11.9%,1991—1992年度的出口值是551亿卢比。

印度的机械工业包括众多的产业,通用机器、重型设备、电机电器、交通工具、飞机、船舶、农用机械、打字机、缝纫机等的制造都属于其范围。以下择要介绍其中的一些产业。

1.重型机器制造

印度重型机械厂主要生产钢铁厂设备、采矿设备、运输设备、化学、化肥、石化产品工业的生产设备,以及其他一些设备和机器。主要的大型企业有建于伦奇的重型机械公司,生产钢铁设备,杜加普尔的采矿及附属行业机器公司,布哈拉特重型金属板和容器有限公司、布哈拉特水泵和压缩机有限公司、特里威尼构件有限公司、布哈拉特火车箱和机械有限公司、伯恩·斯坦得有限公司等。

2.重型电器工业

印度已能生产全部发电、输电和分配电力的主要机器和设备。布哈拉特重型电机有限公司是这方面的最大厂家,目前具有4500兆瓦火电电机装置和1345兆瓦水电电机装置的生产能力。1990—1991年度,印度生产出3658万千伏安的变压器。

3.机床和运输设备

最重要的机床公司是公营部门的印度斯坦机床公司,它拥有许多生产单位。机床工业的产值1950—1951年度是300万卢比,1990—1991年度为76.5亿卢比。

汽车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1.65万辆增加到1990—1991年度的36.6万辆。现有15家拖拉机厂,1991—1992年度生产出16.6万台农用拖拉机。1991—1992年度还生产了2.5万节火车箱。

4.电子工业

电子工业是印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迅速崛起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0%。产值从1970—1971年度的18亿卢比,猛增到1990—1991年度的1000亿卢比。1993—1994年度的增长率预计为22%。家用电器的产值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彩电产量由1984年的4万台迅猛增至1988年的130万台。电脑产量增加也很快,1985年时,印度小型和微型电脑的产量只是7500部,1992年的产量估计已近20万部。印度的电脑软件还出口到国外,1991年创汇1.6亿多美元。“八五”计划期间,印度计划在电子工业部门投资1013亿卢比,使电子工业的产值在“八五”计划末达3600亿卢比,出口额为650亿卢比。一些软件和硬件技术工业区正在建设中,其产品将以出口为主。

(四)水泥工业

印度从1904年时开始生产水泥,到实行计划经济时,共有21家水泥厂,年生产能力为328万吨。独立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泥生产增长相对较慢。1950—1951年度的产量是270万吨,1980—1981年度为1870万吨。1982年后,印度政府放松对水泥生产的控制,水泥工业获得快速发展,1991—1992年度的水泥产量已是5370万吨,11年间在很高的起点上增加了3倍。到1986年时,有163家水泥厂。按远景规划,到20世纪末,印度水泥生产的设备能力将达1亿吨,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水泥生产国。20世纪80年代中,水泥生产技术也有改进,新建的厂都采用了干燥生产工艺,而不再是以前的潮湿生产工艺。

水泥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设备能力利用不足,1982—1991年度,设备利用率平均只是71%~72%。二是成本高,获利能力低。煤、电价格上涨,税收高是造成高成本的主要原因。此外,断电、运输货车不足也影响到水泥生产。

(五)石油化学工业

印度的石油化学工业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国家有机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和印度联合碳化钙有限公司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大型的石油化学有限公司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印度西部沿岸浅海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又为印度石化工业的发展拓宽了领域。几十年来,印度石化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长率达15%。1992—1993年度为22%。从1960—1971年度,石化工业的产量提高9倍。1970—1971年度石化工业的产值估计为15亿卢比,1986—1987年度上升到250亿卢比。但印度石化工业产品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为此印度每年要进口100亿卢比左右的石化产品。与90万吨的产量相比,1986—1987年度印度石化产品的消费量是157万吨。到“八五”计划末的1996—1997年度,预计印度将短缺17万吨聚合体,10万吨氯化物。

(六)采矿业

印度政府重视发展矿业。40多年来,矿产产量和产值增长很快。1960年印度采矿业产值(不包括原子能材料)为16.5亿卢比,1971年增至50.3亿卢比,1981年达到354亿卢比,1986年增至1015.914亿卢比,1990年达到1783.689亿卢比。20世纪80年代是印度矿业迅速发展的年代。

印度矿业分为四大类:燃料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稀有矿。燃料矿的产值在整个矿业产值中占第一位。据1990年统计数字,它占矿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金属矿的产值在矿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较大。铁矿是金属矿中重要的一种矿产,它的产量逐年增加,到1990年,铁矿石产量增至5369.7万吨,产值48.517亿卢比。铬铁矿1990年产量为108.4万吨,产值为16.718亿卢比。铜矿1990年产量为521.2万吨,产值为13.604亿卢比。黄金矿1990年产量为1856公斤,产值为5.766亿卢比。稀有矿产值在矿业总产值中占相当的比重,1990年它的产值为86.534亿卢比。非金属矿的产值占矿业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如石灰石1990年产量6836.2万吨,产值为31.447亿卢比。

为开发矿业,印度政府建立了各种部门,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的测量、勘探、研究和开采工作。主要的有印度地质勘探公司、矿业开发公司和国家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七)黄麻工业

黄麻工业是印度的老工业之一,第一家动力黄麻厂是1859年建立的。独立前,印度的黄麻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垄断的地位。但是,印巴分离给印度的黄麻工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因为分离后,75%的黄麻种植面积划归了东巴基斯坦,印度的黄麻工业碰到严峻的原料供应问题。后来,印度重视黄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实施经济计划以来,黄麻工业有一定发展。黄麻纺织品的产量从84万吨增到1990—1991年度的143万吨,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麻工业基本处于停滞中。由于孟加拉等国的竞争,人造替代产品的大量生产,印度的黄麻产品的出口量连年减少,由1950—1951年度的79万吨减到1991—1992年度的24万吨。现在印度有73家黄麻厂。

(八)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是印度传统的、主要的工业产业。印度的第一家棉纺厂是1818年在加尔各答建立的。后来,孟买和阿默达巴得成为纺织中心,独立前这两地的纺织厂占印度棉纺厂的50%以上。

几十年来,印度纺织工业的发展是显著的。到1991年3月底,印度有1062家纺织厂、184万台织布机、2700万枚纱锭。织布量由1950—1951年度的45亿平方米增至1992—1993年度的250.5亿平方米。1950年,纺纱量是5.3亿公斤,1992—1993年度为18.95亿公斤。1992—1993年度,人造纤维的产量达3.79亿公斤。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也较快。1970—1971年度,印度棉纱和棉织品的出口额仅是7.5亿卢比,1990—1991年度升为210亿卢比。成衣出口额由1970—1971年度的9000万卢比,剧增到1992—1993年度的23.9亿美元。印度纺织业发展的特点是纺织厂的产量份额逐年下降,缺乏组织的分散部门(动力织机部门)的产量份额连年上升。1950—1951年度,纺织厂部门的产量占纺织业总产量的79%,1992—1993年度降到8%。相反,分散部门的产量份额同期由21%提高到71%。

目前,纺织工业仍然是印度最大的工业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约20%,为17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出口额占印度总出口额的近30%。

但是,纺织业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20世纪80年代以前,政府的政策控制和高货物税是纺织业、主要是纺织厂面对的主要问题。政府对纺织品价格、棉纱的分配、生产的模式,都实行管制。不过,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已有很大改进。现在的主要问题有:棉花供应不足,价格上涨。20世纪80年代中期,棉花价格上涨了近一倍;工厂老化,生产设备过时。它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低劣,生产力低;印度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继之而来的印尼、泰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的强有力竞争。

近年来,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刺激纺织工业提高质量和产量的措施,包括取消原料进口和机器设备进口的限制,废除生产许可证,鼓励扩大出口。在这种背景下,印度的纺织工业近期内还会保持增长势头。

(九)制糖工业

印度制糖业的历史始于1903年。到1937年,糖厂数量已有137家,年产量达100万吨,实现了生产自给。独立后,制糖工业继续发展。1950—1951年度,印度有糖厂138家,年产糖113万吨。到1987—1988年度,糖厂数目已达414家,设备能力为1040万吨。1991—1992年度,印度糖产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1341万吨。但近两年又有下降。预计到1996—1997年度,糖产量将达1600万吨。按增值价值计算,制糖业是印度的第三大产业,1987—1988年度有32.5万人在糖厂就业,4000万人从事与制糖相关的工作。印度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产量超过了巴西和古巴。

制糖业存在的问题,一是甘蔗供应短缺。近年来糖产量的下降就和甘蔗产量的下降有关。二是不利的价格条件。甘蔗涨价造成糖成本增加,但糖价由于受政府管制而不能相应上升。三是政府的政策在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完全取消控制间变动不定,给糖厂的经营带来不少问题。目前,印度政府继续对制糖业实行许可证制,对糖的生产进行部分控制,采取二元价格制,政府要征收糖厂产量的45%,其余的才允许糖厂以市场价上市销售。四是国内消费增长缓慢,造成糖产品积压,1992—1993年度的积压量估计为310万吨。

(十)小规模工业和乡村工业

小规模工业因其在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出口创汇、扩散工业化、筹集资本、培养企业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颇受重视。独立以后,印度小规模工业和乡村工业的发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型、中型和小型工业的区分是按工厂规模、资本资源和劳动力数量划分的。小规模工业和乡村工业的区别在于,小规模工业的厂址主要位于城市,部分或完全使用机械设备、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乡村工业是指位于农村地区,和农业相联系,提供辅助性就业,主要在家庭成员帮助下,几乎靠手工从事生产的工业部门。乡村工业的生产者可能全天从事生产,也可能只部分时间进行生产。

在1951年的印度工业法中,使用动力生产,雇佣的工人少于50人,或不用动力生产,雇佣的工人少于100人的生产单位都属于小规模工业部门。但印度政府更多的是以工厂的固定资本为标准区分小规模工业、乡村工业和大、中规模企业的。1975年以前,印度政府把固定资产投资不超过75万卢比的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不超过100万卢比的辅助性生产单位,都算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后来,印度政府不断提高了小规模工业和乡村工业的投资资本限额。1975年5月规定的投资限额是100万卢比和150万卢比。到1991年4月,小型工业的投资额已被调高到600万卢比,辅助性工业为750亿卢比。按印度政府的说法,辅助性企业是指出售50%以上的产品给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单位。从1982年起,印度政府还把建立在50万人口以下的城镇和农村,设备和机器的最高投资额不超过20万卢比的服务导向型企业也列入小规模工业的范围。另外,印度政府还划出了一个小部门,这就是固定资本投资不超过20万卢比的工业单位。1991年8月,小部门的最高投资额提高为50万卢比。

印度的小规模工业和乡村工业是由不同类型的生产单位组成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传统生产技术和技能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另一类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小规模工业,以及从事不同仪器、机械、交通运输工具等修理的手工修理厂。传统工业又分为两类:一类需要精湛的生产技能,生产木雕、象牙雕刻、地毯、金属工艺品等;另一类是主要或使用简单工具,生产陶器、皮革制品、手工织品、丝制品等日用消费品的乡村、家庭工业。现代小型部门受小型工业委员会管辖,乡村工业则受手织布和乡村工业委员会的节制,手工业由全印手工业委员会管辖。

印度独立以来,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四五”计划以前,印度政府虽然采取不少措施来发展小规模工业和乡村工业,如建立各种组织机构、建立小工业园区、为小规模工业保留生产项目、提供信贷等,但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的发展速度不够快。1950年,注册的小型工业单位有1.6万家,1973—1974年度有4.2万家。1973—1974年度,在小型工业部门和乡村工业部门就业的有1763万人,其中在小型工业部门就业的有397万人,年度小型工业的产值为720亿卢比。从“五五”计划开始,政府投资于小规模工业的绝对数额大量增加,又不断提高小型工业的投资限额,小型工业在多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小型工业的数目1992—1993年度估计为223.5万家,就业人员有1340.6万,创造的产值为20930亿卢比,20年内增加近30倍。20世纪80年代中期,小型工业在产值、就业人员和生产单位的数目上的年均混合增长率分别是21.4%、8.7%和22.6%,在整个工业经济的较快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出口创汇方面,小型工业部门做出的贡献也很大。1971—1972年度,其出口额是15亿卢比,占该年度全国总出口额的9.6%,到1990—1991年度,相应的数据提高为910亿卢比和28%。

目前,小型工业的产值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35%,占净国内总产值的6.9%,占印度出口总值的30%。

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合在一起,1984—1985年度的产值是6467亿卢比,1989—1990年度增加到11431亿卢比,总的就业人员从3090万增到3850万,出口值从456亿卢比上升到1480亿卢比,年均混合增长率分别是12.1%、4.4%和26.6%。到1992—1993年度,有29813个手织布和乡村工业合作社,50万个手织布和乡村工业实体。手织布和乡村工业生产的货物价值为267亿卢比,就业人员有510万。1992—1993年度,按临时估计,相应的数据约为290亿和524.6万。

由于印度政府继续在生产、信贷、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原料供应和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优惠和帮助,在20世纪90年代中,印度的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主要是小型工业,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

资金短缺、信贷供应不足是印度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面对的突出问题。小型部门资金力量单薄,在获取信贷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手工业者中的不少人还向高利贷者或商人贷款维持生产。不过,由于政府的积极支持,这些年信贷情况有很大改善。小型工业得到的贷款由1969年的25亿卢比增至1990年的1510亿卢比。

原料供应也有问题。为手纺工业提供棉花的当地商人要以收购他们的产品为条件。对一些需要进口原料和部件的现代小企业来讲,原料获取问题常让它们头痛。

大、中型企业的有力竞争也是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小型部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无规模效益,没有专门的销售机构,不重视消费者的趣味,使它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六、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的交通运输事业独立前已有良好的基础,独立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印度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比较重视,在这个部门的投资额很大。

(一)铁路运输

1853年4月,从孟买到塔纳的长度为34公里的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印度铁路运输业的开始。此后,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英国人加速了印度的铁路建设。到1900年,印度的铁路里程增为约40000公里。印度独立时已有铁路53596公里,机车8000台,客车厢2万节,货车皮20万节,铁路员工90多万人。

独立后,印度政府把经济计划开支的10.20%投入发展铁路事业。在新筑铁路的同时,主要进行了替换老化的车辆和车皮,改造和更新铁轨,推进铁路电气化,提高经营效益等工作。到1992—1993年度,铁路里程总长为62486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为11288公里(1950年时为388公里)。从1950—1951年度到1992—1993年度,旅客运送量由12.9亿增为37.5亿人,1991—1992年度曾达40.5亿人;货运量由9300万吨增为3.5亿吨;机车总数由8210辆上升到1990—1991年度的8420辆,其中内燃机车由17辆增加到3760辆,电力机车由72辆增加到1740辆。同期,客车厢由19630节增至38400节,货车皮由20.6万节增至34.6万节。到1992—1993年度,铁路部门就业的员工有160万人。铁路部门是印度中央政府的第二大非税收收入来源,是最大的公营企业。印度的铁路里程总长为亚洲第一,居世界第四位。

印度的铁路有三种不同的轨距。宽轨轨距为1.676米,米轨的为1米,窄轨的为0.762米和0.610米。20世纪80年代中期,宽轨铁路占铁路总长的53%,米轨铁路占40%,其余的为窄轨的。宽轨铁路的货运量和客运量都占铁路部门总运量的80%以上。

印度的铁路由南部铁路管理局、中部铁路管理局、西部铁路管理局、北部铁路管理局、东部铁路管理局、东南铁路管理局、东北铁路管理局、中南铁路管理局等8个铁路管理局管理经营。它们的总部设在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潘杜、戈拉克普尔、锡康达腊巴德等城市。

从1924年起,英印政府把铁路财政从中央政府的总财政中分离出来,单独核算。独立后,印度政府继承了这一做法。几十年来,印度的铁路财政收支有亏有盈,情况不够理想。1950—1951年度,印度铁路部门的全部营运收入为26亿卢比,1993—1994年度的预算估计为1850.5亿卢比。但与此同时,经营开支从21亿卢比上升到1992—1993年度的1396亿卢比。1965—1966年度以前,印度铁路部门的经营状况都是稍有盈余。但接下来的10年中,有8年发生亏损,1975—1976年度,铁路部门的未偿债务达近40亿卢比之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铁路部门的经营情况较好,没再发生亏损(不包括1980年在内)。1992—1993年度,铁路部门盈利75.7亿卢比,1993—1994年度估计是44.1亿卢比。铁路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和过重的社会责任。铁路部门常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营运,以尽社会义务。

1990年3月,印度铁道部的《状况报告》提到铁路部门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老化,需要引入更大马力来替换。二是需要扩张铁路网。预计到20世纪末,印度至少应建2902公里新铁路,转变2306公里铁路的轨距。三是资金筹集上有困难。四是要进行资本重建。铁路部门负担重,政府的财政支持又大量减少,政府应勾销铁路部门的贷款,给予免息期,设立分期偿还基金等。五是社会责任重。政府应该对铁路部门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补贴。六是客运能力不足,服务质量差。此外,还有管理、腐败、罢工等问题影响铁路部门。

(二)公路运输

公路建设在独立前已有一定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印度的公路建设和管理由各省邦负责。“一战”后,殖民地政府设立了中央公路基金,又先后成立中央公路组织和公路运输咨询委员会。1943年12月,在那格浦尔召开的工程师年会上,制订了从1943年到1963年的20年公路发展计划,计划在20年内修33.1万英里新公路。1957年,在西隆召开的公路工程师年会上,又制订了从1961年到1981年的另一个20年公路计划,决定20年内把公路里程从65.6万公里增加到105.7万公里。独立后,在相应的时期内,印度的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按上述两个20年计划的规定实行的。

从“一五”计划到“七五”计划,印度政府共在公路建筑上投入1499.3亿卢比。1950—1951年度,印度有16万公里铺面公路,24万公里未铺面公路;1970—1971年度,相应数字是42万公里和54万公里。到1990—1991年度,印度的公路总长达204万公里,其中国家级公路为34000公里。注册的公路交通工具数目由1950—1951年度的30万辆增加到1989—1990年度的1910万辆。从1950—1951年度到1991—1992年度,公共汽车数量由3.4万辆增到37万辆,货车数量由8.2万辆增到160.5万辆。1950—1951年度,公路运输运载了11%的货物和26%的旅客,到1993—1994年度,80%的旅客运输和60%的货物运输是由公路部门承担的。全天候公路连接的乡村由1980—1981年度的29%上升到1991—1992年度的46.2%,但约30%的村庄还未通车。

印度的公路分国家级、邦级、县级和县区级。国家级公路是最重要的,构成全国公路网的框架,皆是全天候公路,沟通主要港口、城市以及和邻国之间的交通,按阿拉伯数字编号,共有54条,目前承担着40%的公路运输任务。

公路运输由各邦政府、私人和合作机构经营。独立后,大部分邦都部分地或全部地将公共汽车运输国有化,国有化的公共汽车服务现在大约占总的公共汽车服务的40%。到1992—1993年度时,有66家邦公路运输公司营业。它们有11.2万辆公共汽车,投资额为391亿卢比,雇佣员工75.3万人,日运送旅客6800万人。私人经营者运送的旅客和货物占近60%。

公路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偏僻地区、边远地区、山区和农村地区还未通公路;公路质量差、维修保养跟不上,通车能力受限制;私人经营的规模小,效益差;大部分的邦公路运输公司都在亏损经营,1991—1992年度的亏损额为11.9亿卢比。

(三)水运和港口

1.水运

印度的水运大致分为内陆水运和海运两种。海运又分为沿岸航运和远洋航运。水运的相对优势是运费较为便宜。

印度可通航的河道约8800公里,其中只有2500公里可通机动船,其余的可通大型木船。内陆水运由江河运输、运河运输、滞水运输和小河运输等组成。除少数几个邦外,内陆水运在印度的交通运输中已不再占有重要地位。最重要的可通航河流是北部和东北部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及其支流。水运在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喀拉拉邦很重要。在阿萨姆邦和加尔各答之间的货运量中,水运的运载量占了一半。水运在奥里萨、安德拉、泰米尔纳杜、果阿中央直辖区也发挥着一定作用。

“六五”计划以前,印度政府对内陆水运的发展并不十分重视,前5个五年计划的投资额总计才3.4亿卢比。但是,在“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内陆水运的发展受到了重视。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印度政府在水运船只、船坞的现代化上采取了不少措施,还给内河航运以补贴。“七五”计划期间,政府用于水运的开支为22.6亿卢比。

印度海岸线长,有许多港口和巨大的内陆腹地,发展沿岸水运条件很好。然而,独立以来,印度的沿岸航运业却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一度还出现退步。例如,轮船数从1961年的97艘减少到1980年时的56艘,同期总注册吨位从31万吨降至25万吨。1988年时,注册的吨位为44万吨。

与沿岸水运相比,海外远洋运输的发展较快。独立初,印度对外贸易的货物运输几乎全由外国航运公司垄断,到1992—1993年度,印度的船只已运送了外贸货物的35%。远洋运输的注册轮船总吨位1950—1951年度为19.2万吨,1992—1993年度上升为627万吨。1993年度,有轮船443艘。1992—1993年度对外贸易的货运量为1.22亿吨。

印度的远洋海运业由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经营,但政府船运公司的实力最强。1952年,印度政府成立东部航运公司,进行与澳大利亚和远东的贸易。1956年,印度又建立西部航运公司,开展和波斯湾地区、红海地区及东欧国家的商业贸易。1961年,这两家公司合并,称印度航运公司。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运公司之一,1993年底它的船舶吨位为291万吨,1992—1993年度的纯利润为14.3亿卢比。印度政府的另一家海运公司是1971年10月从私人手中接收的,名为贾扬提航运公司。目前,印度有66家航运公司,其中,包括两家政府公司在内的12家公司拥有全印海运船舶吨位的90%。

印度海运业存在的问题:一是集装箱船少;二是轮船老化程度严重,70%吨位的轮船船龄超出了10年;三是基础设施不足。

2.港口

印度有11个大海港和139个小海港。大港指能接纳4000吨以上货轮停泊,年货物吞吐量在500万吨以上的港口。11个大港是东部的加尔各答、帕拉迪普、维沙卡帕特南姆、马德拉斯港,西部的坎德拉、孟买、纳瓦塞瓦、玛马高、科钦、土提科林和曼加罗尔港。孟买是第一大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港口的吞吐能力增加较快。1984—1985年度,大港的货物吞吐设备能力是1.07亿吨,1992—1993年度增为1.67亿吨。港口吞吐的货物主要是石油及石油产品、铁矿、化肥、煤炭。大港由中央管理,小港由邦政府管理。

(四)空中运输

印度民航事业起步于1920年,当时殖民地政府决定开辟由孟买到加尔各答和由加尔各答到仰光的航线。1927年,印度成立了民航部。但“二战”以前,印度民航运输的进展较慢。“二战”后,一些航空组织利用战后从军用转下来的飞机大规模开展航运,加快了民航事业的发展。当时的殖民地政府鼓励私人公司发展国内外民航业务,并为11家公司发放了许可证。

独立后至1953年,印度的民航运输仍由私人公司经营。1953年,印度政府通过了《航空公司法》,把航空运输事业收归国家经营。随后,印度航空公司和印度国际航空公司成立。前者主要从事印度国内和印度与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等近邻国家的空中运输工作;后者经营国际空运业务,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建立了航线,飞机往来于世界各地。1981年初,印度政府又成立了瓦尤杜特航空公司。该公司的飞机主要飞行于印度航空公司的飞机未通航的地区,以及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在旅游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85年10月,印度政府成立第四家航空公司,称帕旺汉斯有限公司。它的飞机大多是直升机,主要为印度的石油部门提供空运服务。该公司也在一些不易到达的地区和山区开展业务,为旅游者提供包机,从事市内运输。从1990年起,印度政府还允许私营部门提供空中出租车服务。

由于政府的投资和参与,印度的民航事业独立后发展较快。印度政府在过去7个五年计划中用于民航的投资共计211.7亿卢比,“八五”计划还将投资400亿卢比。1960—1985年间,印度国内的空运量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同期,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运载量每年以12.4%的速度增长。1951年,印度民航飞机的飞行里程是3140万公里,旅客运载量为50万人次,货运量和邮政品运载量是4310万公斤。至1985年,上述数字分别增加到1.05亿公里、1080万人次、1.28亿公斤。1989—1990年度,印度国际航空公司运送了225万旅客,印度航空公司运送了980万人。

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是,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帕旺汉斯有限公司、私人空中出租车经营者获利,印度航空公司和瓦尤杜特有限公司亏损。1992—1993年度,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纯利润是33.3亿卢比,帕旺汉斯有限公司的纯利润是2.75亿卢比,印度航空公司的净亏损是19.5亿,瓦尤杜特有限公司的纯利润是2.42亿卢比。因连年发生亏损,瓦尤杜特有限公司已决定并入印度航空公司。

除由几家航空公司承担空运任务外,印度民航部门还有地面基础设施服务部门。它们是印度国际机场管理局(IAAI)和国家机场管理局(NAA)。前者管理着德里、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孟买和特里凡特兰5个国际机场,负责维修和提供导航设备等便利设施。后者负责国内机场的兴建、维修、管理民航飞行区,提供航空通信设备。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度的机场为85个,其中大型机场有11个。1992—1993年度,印度国际机场管理局获纯利润4.57亿卢比,有1880万旅客出入其管理的机场,国家机场管理局获纯利1.7亿卢比。

总之,印度的航运事业是比较发达的,位于第三世界的前列,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地位。印度国际航空公司是世界上10家获利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印度航空公司是世界第九大航空公司。

七、通 信

通信系统包括邮政、电报、电话、电子通信等。独立以来,印度的通信事业有很大进步。

(一)邮政服务

近代邮政服务是从1837年起在印度开展起来的,但获得较快发展是在印度独立后。独立时,印度有22116所邮局,平均每所邮局的服务面积为140平方公里,服务人数为16000人。到1992年3月,印度的邮局数已达150346所,平均每所邮局的服务面积为21.9平方公里。印度的邮政网络已是世界最大的之一。“八五”计划期间,印度将增设500所邮政分局和3000所支局。印度还决定通过微型卫星地面接收站来加快边远地区、落后地区的汇款传递。从1972年起,印度就实行了六位数的邮政号码制度。从1975年在大都市引入了快件服务,1986年始又开设邮政快速专递服务,这种服务接收的邮件,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内递送到目的地,现有62家邮政快速专递服务中心。1992—1993年度,邮政快速专递服务传递了730万件邮件,收入3.2亿卢比。

印度的邮局还开办了邮局储蓄银行。1993年时有146251家邮局提供邮政储蓄服务,其中89%的在农村地区,集中了712亿卢比的储蓄,净储蓄额为11.49亿卢比。

印度的邮局还设有人寿保险服务。1992—1993年已签订15万件保险契约,投保额为57.6亿卢比。

(二)电 信

电信包括电话、电传、电报服务等。

1881年,第一台带有50条线路的电话交换机建成于加尔各答。到独立时,印度共有321台电话交换机、82000条电话通信线、338家长途电话局和3324所电报局。至1993年11月底,电话交换机为17790台,电话线设备能力为842万条,运作电话为714万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的电话线数量平均年增8.3%,但仍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印度的电话服务系统除提供短途服务外,还开办了国内长途电话服务和用户长途直通电话系统。从1973年11月起,印度就已使用洲际电话交换机,现在四大都市和400个城市的用户已可和87个国家的用户打直拨电话。

印度的电传服务始于1963年。1988年有224部电传转换机、47059条电传线的设备能力、37464条电传线在运作中。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四大都市已有电子电传交换机。1992—1993年度,新增3274条电传线的设备能力,331条电传线投入使用。

1992—1993年度,安置了1073.5万米电报线,比头年增长17.6%。

八、旅游业

印度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神秘的宗教圣地,引人入胜的热带风光,诱人的海滩,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奇特的民族风情,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在亚洲,印度的旅游业起步较早。到1958年,印度建立了旅游和民航局,属交通部领导。1965年,为适应旅游的发展,印度组建了旅游和民航部,负责制定政策,提出短、长期发展规划,筹措资金等。印度还设立了国家旅游委员会,对全国旅游业发展提出种种建议。1966年又建立了印度旅游发展公司,经营全国旅游业。

印度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把旅游列入发展计划,并为旅游项目拨出发展资金8000万卢比,以后各个五年计划投资逐步增加,第六个五年计划增至18.746亿卢比,第七个五年计划达到32.616亿卢比。

印度增加旅游业的投入,兴建了旅游设施,整修和新建一批旅游景点,建设现代化旅馆、餐厅和娱乐设施,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外国旅游者的需要。1980年共有旅馆348家,客房21581间,其中5星级旅馆15个,客房2521间。1990年共有旅馆707家,客房42742间,其中5星级豪华型旅馆31个,客房8646间,5星级旅馆49个,客房6188间。

泰姬旅馆集团被看作是印度旅馆业的象征,主要旅游点都有它的旅馆,如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瓦纳腊西和阿格拉等地。同时,旅馆档次也较高。奥贝洛伊是另一个重要的旅馆集团。政府办的印度旅游发展公司所属的阿索克旅馆集团,经营豪华旅馆。印度航空公司所属的印度旅游公司也经营一批旅馆。

赴印旅游的外国人逐年增加,1960年只有12.6万人,1970年增至28万人,1980年再增至83.6万人,1990年达到170.72万人,1991年为167.7万人,1992年夏季(4~6月)为38万人。

旅游收入增长较快,1960年为1.64亿卢比,1970年增至3.15亿卢比,1980年再增至116.6亿卢比,1990年达到244.4亿卢比,1991年达到330亿卢比。

印度通过大力宣传推销活动,开辟更多的国外旅游市场,如举办旅游年活动,通过电影和电视激起人们对印度的浓厚兴趣,大力开展消费广告宣传,加强与各国旅行社和旅游代理人联系,推销包价旅游,制订淡季旅游计划,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旅客。

发展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把资源开发重点放在特色旅游上。印度开发了喜马拉雅山冬季探险旅游,朝圣旅游,举办各种节日旅游,除传统节日外,还开办沙漠节、芒果节、香料节、风筝节和大象节等,不断为旅游者提供新的专题活动。此外,还开设骑骆驼狩猎远游、高山滑雪、恒河撑筏、安达曼岛度假。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印度着重培养旅游部门第一线的饭店与饮食业管理人员。国家旅游部门制订了全国旅游管理与餐饮技术培训总规划,全国各地建立了各个培训机构,几所技术学院,还设置了旅游研究所,以培养旅游业所需要的各种人员。

印度旅游业有较大发展,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官僚主义严重,办事机构效率低,现有的基础设施远不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机场设备不全,航班少,火车拥挤,旅游车数量不足,公路等级较低,旅馆不足,尤其是中、低档旅馆少,影响了旅游业的大发展。

印度政府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发展旅游业,1982年11月,政府向议会首次提出全面发展旅游计划,但没有认真执行。

第七个五年计划文件规定了旅游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是:到1990年外国旅游者达150万人,20世纪末为300万人。同时规定了一系列政策,如给旅游业以工业地位、明确地划分私人和国营部分的作用、开拓更多的旅游项目和线路。

上述文件强调私人部门在发展旅游业上将起重要作用,鼓励私人投资旅游业。私人可向印度工业财政公司申请贷款,建造旅馆和购买旅游车。

国家旅游部在改善基础设施上要起更大作用,如对公路、机场、车站的改造要提供财政援助。

为吸引外国投资旅馆业,政府允许外国人股权达到51%,还允许外国合伙人管理旅馆。他们纳税后的利润可汇回国。

政府同意印度旅馆与外国著名旅馆合作,它们可在印度设立代理点。

九、财政金融

(一)财政预算与收支

印度的财政年度从每年4月1日起至第二年的3月31日止。印度财政预算分为三级:中央政府预算、邦和中央直辖区及邦以下的地方政府预算。另外,根据宪法规定,铁路是独立的预算单位。

中央政府预算又分为国库预算和建设预算。前者是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收支的预算,后者是用于建设的资金收支的预算,资金来源主要是借款和国库预算的结余。

中央政府财政部负责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财政预算须经议会和邦的立法会议通过。

中央政府国库预算的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税收又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主要有所得税、公司税、财产税、邮电税、土地收入税;间接税主要包括关税、联邦货物税、营业税、车辆税、商品税等。非税收收入包括股息和利润、财政服务收入等。

税收是联邦政府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1980—1981年度税收为937亿卢比,1992—1993年度预计为5646亿卢比,其中间接税收入占全部税收的81%,而直接税仅占19%。

联邦政府预算支出包括生产性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两大类。生产性开支又分为社会福利事业支出、发展经济事业支出和为生产建设而给各邦和中央直辖区拨款。非生产性开支包括政府行政管理费用、国防费用、利息支出和为非生产性目的给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的拨款等。

印度政府预算的生产开支大量增加,按当前价格计算,1980—1981年度为2442.6亿卢比,1990—1991年度增至10794.5亿卢比。非生产性开支仍占有较大比重,1990—1991年度达到7149.8亿卢比。目前非生产开支占总开支的三分之一强。

在各邦预算收入中,税收比例很大,1991—1992年度预算税收为5139亿卢比。中央政府为生产目的和非生产目的给各邦的拨款数额也较多。从1951—1952年度到1989—1990年度共计拨款26488亿卢比,其中分给各邦的税收款占35.3%、赠款占31.1%、贷款占33.6%。

各邦预算支出分为生产性开支、非生产性开支以及偿还中央的贷款和其他内债。

印度政府预算收入的增长低于支出的增长。四十多年来,除个别年度外,中央政府的预算经常出现赤字,而且赤字越来越大。“一五”计划时,财政赤字为33.3亿卢比,“二五”计划时增至95.4亿卢比,“三五”计划时为113.3亿卢比,“四五”计划时为212亿卢比,“五五”计划时为356亿卢比,“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增至1568.4亿卢比和3413亿卢比。1991—1992年度的财政赤字为1100亿卢比。适当的财政赤字可为经济建设筹集部分资金,而数额过大的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发展。

(二)内 债

中央政府的内债大量增加。1950—1951年度内债为202亿卢比,1971年3月达766.2亿卢比。1981年3月猛增至3086.4亿卢比,1991年3月剧增到15103.7亿卢比,1993年估计为18802亿卢比。

邦政府负债也多,到1961年3月,各邦政府贷款总额为274亿卢比,1982年3月增至2773亿卢比,1992年3月为12470亿卢比。

(三)货 币

印度的货币制度由印度储备银行管理,以不可兑换的纸币为基础。货币有金属硬币和纸币两种。

卢比是印度的货币单位,原来是16进位制的,1957年后改为10进位制。一卢比由100派萨构成。卢比硬币一般用镍铸成,也可由财政部印成纸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硬币主要有10、20、25、50派萨和1、2、5卢比等几种。硬币的数量及1卢比纸币的数量由印度储备银行控制。1960—1961年度,流通的各种面值硬币的总价值是21.3亿卢比,1991年6月时为161亿卢比。

卢比纸币的印制和发行由印度储备银行垄断。主要面值的纸币为2、5、10、20、50、100卢比几种,此外有高至500和1000卢比的。印度储备银行有单独的纸币发行部,专司纸币发行。纸币发行部保持有货币储备。现在,卢比发行部的货币储备由数额不少于20亿卢比的黄金和外汇保证金(其中11.5亿卢比应为黄金)构成,其余的为卢比保证金。1960—1961年度,流通的纸币有191亿卢比,1991年6月时达5786亿卢比。

印度的货币曾实行过不同本位制,如银本位制、金本位制、英镑汇兑本位制。1975年以后实行“国际货币基金本位制”或称“金平价本位制”。

1956年9月,印度政府规定卢比以黄金为保证金。1950—1951年度,保证金的数额为71.82亿卢比,其中黄金储备为4亿卢比,外币为67.82亿卢比。该年度发行的货币总额为125.91亿卢比。1976—1977年度,保证金为125.95亿卢比,而发行的货币总额是777.87亿卢比,远远超出保证金数额。

印度的货币供应量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增加和生产、贸易的增加不断增加。印度储备银行现把货币供应量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即M1,由公众持有的货币和净的银行活期存款构成,1990—1991年度时为9277亿卢比。另一类是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由M1加上公众在银行的定期存款组成,也叫总公共货币资源,增长速度比M1快,1990—1991年度达26544亿卢比。

大量增发通货,造成卢比贬值。从1949—1980年,卢比的实际价值下降77.88%。按1960年的价值,1979年1卢比的实际购买力降到20派萨。

1946年以前,卢比价值是通过英镑确定的。二战后,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印度以黄金和美元保持卢比的面值,但继续保持卢比和英镑的联系。1935年9月后,印度政府宣布卢比和英镑脱钩,不再以英镑来确定卢比的对外价值。现在,卢比的对外价值随市场力量波动,并按几种选定的通货来定值。

(四)货币市场

印度的货币市场在发展中国家里比较发达,但还有二元性,没形成一个综合体系。可大致分成有组织的部分和无组织的部分。这两个部分仍旧分离,利息率也不一样。

无组织的货币市场由本土银行家和放债人组成。本土银行家和放债人在好多方面都不同,经营和组织不是在每个地方都一样的,他们也很少有业务联系。借款活动主要在小城镇和乡村中,农民、手工艺人、小型企业生产者和小商人向他们借款。本土银行家在从事借款活动的同时,大都还开展一些别的业务。他们靠抵押担保贷款,也熟悉贷款人,用本地的制度保存账户。在资金紧张时,他们也用可交换的票据从商业银行再贴现现金。由于他们了解当地情况,放债条件不严厉,敢于承担风险,在农村地区的贷款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储备银行一直想和他们建立直接联系,但未能成功。

有组织的货币市场由现代化的银行组成。国有化的和私人的商业银行是这个部门的核心,合作银行、外国银行和印度储备银行也是其成员。印度储备银行是印度的中央银行,处于印度货币市场的最顶端。此外,金融公司、印度贴现和金融有限公司也包括在有组织的货币市场中。孟买、加尔各答、德里、马德拉斯、阿默达巴德和班加罗尔是印度有组织的货币市场的主要中心,其中孟买的货币市场是最重要的,它在印度货币市场中的地位相当于伦敦货币市场在英国的地位和纽约货币市场在美国的地位。印度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于孟买。

印度有组织的货币市场有五个主要构成部分,即通知放款市场、国库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存单市场、商业证券市场。

通知放款是一种把有的银行的剩余资金提供给资金赤字的银行的制度。印度的通知放款市场集中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其中以孟买最为重要。通知放款市场的供款和放款交易在一天内进行。它也叫银行之间的通知放款市场,印度的表列商业银行、合作银行、贴现和金融公司在通知放款市场上经营。它是金融制度中最敏感的部分,资金流动的任何变化和对资金的需求在该市场中可得到清楚反映,印度储备银行常根据它调整货币政策。

短期国库券市场。顾名思义,这是经营国库券买卖的市场。印度的国库券是中央政府91~182天之间的短期债务,发行短期国库券已成为中央政府长期性的资金来源。印度的短期国库券市场不很发达。只有印度储备银行是短期国库券的主要持有者,它是出于义务购买的,90%以上的未偿还国库券都由储备银行持有。

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处理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指因商品交易发生的一切票据,包括期票、支票、本票、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其合法目的是在买方拖延支付时,偿还卖方资金。商业票据对商业公司和银行双方来讲,都是一种信用工具,它具有自我流动性,便于中央银行管制票据金融。印度的票据市场还极不发达。为此,印度储备银行不断致力于票据市场的发展,想使商业票据的使用流行起来。

存单市场。这是印度储备银行1989年3月才引入的,目的是拓宽货币市场机制,为投资者使用他们的短期剩余资金提供较大灵活性。存单只能由表列商业银行按250万卢比的倍数发行,每次发行的最低数额是1千万卢比。它们的到期应付时间为3个月至一年,以贴现面值发行,贴现率是任意决定的。数年间,存单市场已有很大发展。

商业证券市场。这是1990年1月才引入的。只有净价值不少于1亿卢比,周转资产不少于2.5亿卢比,获得印度储备银行代理机构认定的表列公司方可发行商业证券。它的偿还期在3至6个月间,以250万卢比的倍数发行,一次发行的最低数额不少于1000万卢比,可按背书和交割自由转让。

(五)银 行

印度的银行系统较完整。行政上,银行等金融机构由财政部税收银行司负责管理,业务上,印度储备银行控制全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活动。

印度储备银行是印度的中央银行,处在银行结构的最顶端。印度国家银行是继储备银行之后最重要的银行,下有助理银行8家,组成了国家银行集团。印度重要的银行还有20家国有化的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

除公营部门银行外,印度还有占全部银行份额9%的私人银行,22家外国银行。

按经营性质分类,印度的银行可分为近代化的银行和本土银行。前者按西方的经营管理方式经营,是有组织的;后者按本地方式经营,缺乏组织性和统一性。

1.商业银行

近代化的商业银行是伴随着英国人的到来,于17世纪在印度出现的。从19世纪初以后,商业银行获得进一步发展。到1913年,持有50万卢比以上股份资本的商业银行共有18家。1920年,帝国银行成立。从那时到1955年,它一直支配着银行舞台。

商业银行分表列和非表列两种。列入印度储备银行掌握的银行表的,称表列银行。反之,为非表列银行。凡实收资本在50万卢比(含50万)以上的银行,在印度储备银行保持其定期或活期负债的最低百分数,并向储备银行抄送周报的,即可列作表列银行。表列银行享有自由汇款、票据贴现、买卖股票等便利。国家银行及其辅助银行是最大的商业银行。

1949年,印度政府制定了《银行管制法》,给予印度储备银行管制商业银行较大权力。印度储备银行对银行结构进行改革,要求小的商业银行进行合并和兼并。此后20年间,商业银行在地区分布、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了变化。表列商业银行由94家减为76家,非表列银行的重要性减小。除国家银行及其助理银行外,商业银行的存款额从1950—1951年度的84.3亿卢比增加到1969—1970年度的502.8亿卢比。

1955年原帝国银行被国有化后改称国家银行。1960年8家地方银行又被国有化,成为国家银行的辅助银行,组成国家银行集团,为印度商业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打开了局面。国家银行及其助理银行在半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开设了许多分行,银行存款迅速增加。

由于印度政府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不符合社会要求,不利于经济发展,1969年7月,印度政府宣布对14家存款额在5亿卢比以上的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此后,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有了更大发展。根据印度政府的“领导银行”计划,印度储备银行要求国家银行集团、14家国有化的商业银行和3家私人银行在全国各县发展银行设施。到1990年6月,该计划已在全国的458个县中实行,扩大了银行设施。1969年7月时,全国只有8262家商业银行的支行,到1991年6月,支行数增为60190家,年平均增加2360家,其中在农村的支行为35190家。到1992年6月又增到60649家。

国有化后,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大量增加。1950—1951年度,表列商业银行的存款只有82亿卢比,1969年7月为466.5亿卢比,但到1992年12月11日时高达26025.8亿卢比,23年内增加50倍。同期内,表列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分别是58亿卢比、340亿卢比和14162.2亿卢比,23年内增加41倍多。贷款的方向有利于经济发展。商业银行还积极参与印度政府贫困缓解计划的实施。

1969年后,商业银行的活动也多样化了。它们承保新发行的股票,直接或间接地为国民住宅银行贷款,为公司垫付并代收账款,等等。

2.合作银行

合作社运动从1904年起在印度农村开展起来,但发展缓慢。到1950—1951年度,由合作社提供的贷款,只占全部农村贷款的3.1%。1951年8月后,合作社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信用合作机构是三级结构,最底层的是初级农业信用合作社,中间是中心合作银行,最高一级的是邦合作银行。满足农民长期贷款要求的是土地开发银行,分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和高级土地开发银行两级。

农村初级信用合作社是向农村人民提供信贷的主要机构。1988年6月初级信用合作社为93000个,合作社成员增至8980万。在地区分布上,合作社已覆盖98%的农村地区,遍布于全国。缴付的股份资本,1988年6月底上升到100.5亿卢比。1983—1984年度时营运资金已达541.7亿卢比。

它们提供的中短期贷款从1950—1951年度的2.3亿卢比升为1979—1980年度的142.5亿卢比。“六五”计划期间短期贷款额达232.3亿卢比,中长期贷款为83.1亿卢比。1989—1990年度,相应的数额为413亿卢比和143.7亿卢比。

中心合作银行在县级水平上组成,分合作银行联盟和混合中心合作银行。前者的成员只是合作社,后者既对个人也对合作社开放。中心合作银行的主要任务有:(1)向初级农业信用合作社发放贷款;(2)鼓励社员和非社员节俭和储蓄;(3)监督、检查和保存附属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的记录;(4)在经营区域内发展合作社运动。1984—1985年度,中心合作银行有350家,营运资金为792.6亿卢比,未付贷款为507.5亿卢比,过期贷款为146.3亿卢比。

邦合作银行是农村合作信贷机构中的最高一级,在邦级水平上组建。邦合作银行的功能是向中心合作银行发放贷款;协调和管理在邦内营业的中心合作银行;为储备银行、农业和农村发展国民银行、货币市场和低级信用合作机构提供联系;补助中心合作银行发展合作社运动;帮助邦政府拟定合作社发展计划并协助履行这些计划。邦合作银行的营运资本由股份资本、存款和储备银行、邦政府等的赠款构成。到1990年2月,共有28家邦合作银行,全部存款额为199亿卢比,发放的贷款为225.5亿卢比。

土地开发银行是为给农民提供长期借款开办的,分为邦(县)级土地开发银行和邦(高)级土地开发银行。前者的主要任务是在营业区域内给农民发放长期贷款。它们的财务资金来自于股份资本、邦土地开发银行的贷款、政府的赠款和补助、借款。后者向在本邦经营的初级土地开发银行提供资金,发行债券,调动农村储蓄。1950—1951年度,有5家邦土地开发银行,286家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到1983—1984年度,相应的数字是19家和1185家。由土地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1983—1984年度为43.9亿卢比,1988—1989年度增加到117.3亿卢比。

除农村外,合作银行在城市中也起着一定作用。城市中有初级合作银行或城市合作银行,由印度储备银行发给营业执照,向小企业主、零售商、专业人员和工薪阶层提供贷款。到1990年6月,有1342家城市初级合作银行。

3.印度储备银行

印度储备银行最初是作为股份持有者银行于1935年建立的。1949年1月国有化后,成为印度的中央银行。

它的中央银行功能首先是享有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力。最初,它是根据按比例的储备制度发行纸币的。1956年后,印度储备银行按最低数量储备制度发行货币。纸币的发行是发行部根据银行部提出的需求发行的。

印度储备银行承办中央和各邦政府的金融事务。管理公债,负责发放新贷款,在贷款数量和项目上向政府提出建议。它为政府出售短期国库券。储备银行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银行和金融政策的制定、经济计划和资金调动、贷款等方面做政府的参谋,提出建议。

储备银行有权对商业银行系统进行控制,规定表列银行应保持的活期存款债务最低量的现金储备,指导表列商业银行把某一指定日期后收到的存款全部保留为现金储备。它通过贴现合法票据,发放贷款的形式为表列商业银行、邦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援助。储备银行有权在商业银行分行许可证的发放,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及其管理、工作方法,商业银行的合并、重建等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管制。

印度储备银行负责外汇管理和控制。它保持卢比的对外兑换价值,买卖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控制外汇保证金,对外支付,向外国人过户货币、黄金和保证金。

印度储备银行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信贷控制。

储备银行还负责收集和编辑银行和其他金融部门的统计信息。每月发行一次的《印度储备银行公报》和一年发行一次的《货币和金融报告》,提供有关的统计情报、储备银行的重要调查研究、关于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综合性评论。

在印度还有汇兑银行、本土银行、外国银行和一些金融机构。

汇兑银行是为外贸筹集资金的银行。它为印度商品的出口和外国商品的进口提供部分资金,为对外贸易服务。主要的汇兑银行有15家,1974—1975年度共开支票1230万张,总金额590.3亿卢比。

到1991年3月,共有22家外国银行。它们有140家分行,主要在大城市营业。它们的历史比印度多数表列商业银行的历史还悠久。外国银行主要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作用。

本土银行是传统银行,主要是由钱币兑换商、高利贷者、商人等开设的“钱庄”“票号”。本土银行主要在农村地区经营。

专业性的金融机构,为工业和农业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印度工业方面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印度工业发展银行、印度工业金融公司、邦金融公司、邦工业发展公司、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有限公司、全国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国小型工业有限公司等。农业方面的金融机构除上面已介绍的合作银行外,还有农业筹资公司、农业和农村发展国民银行等。

十、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

(一)外贸政策

独立前,印度的对外贸易由英印政府把持,服从于英国人的利益,主要贸易伙伴是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独立后,印度的对外贸易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但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改变,对外贸易的地区和国家也扩大了。

外贸政策包括进口政策和出口政策。印度的外贸政策由印度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决定,也和印度不同时期国内的经济状况相关。通观印度独立后4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把印度的出口政策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62年以前。即“三五”计划以前的时期。这个时期印度的出口政策是消极的,不但基本上没有采取促进出口的政策,而且还限制出口,对出口产品普遍征收出口税,实行许可证控制制度。它导致印度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份额下降,非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增加不多。

第二个时期从1962年开始,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采用的是出口促进政策。1962—1966年间,印度政府实行限制国内消费以获得出口剩余,努力增强印度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信贷和保险,改进市场研究组织等措施。但是,印度政府的出口政策还是临时性的,没形成长期性出口战略。1966年7月,印度政府在黄金项目上将卢比贬值36.5%,开始进一步加强出口促进政策。首次石油冲击后,印度在出口促进方面的措施就更有力了。这一阶段印度政府采取的出口促进政策还有退税制、市场开发援助、给出口产品财政优惠,实行以出口为目的的进出口政策,建立出口加工区和出口导向型单位等。

1991年6月拉奥政府上台后,印度加快和扩大了经济改革的步伐,印度经济正朝着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可以视为印度外贸政策的第三个阶段,它是第二个时期政策的深化和强化。其主要特点就是大力推动出口,把印度经济推向世界经济体系中。近几年来印度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卢比贬值。1991年7月,印度政府宣布把卢比对5种硬通货的比值下调18%。(2)改革外汇兑换制。1992—1993年度,实行外汇部分可兑换制,1993—1994年度又开始实行外汇完全可兑换制,即印度的所有外汇创收者都可按市场价兑汇持有的外汇。卢比对主要外汇的比值,根据市场的外汇需求和供给状况,处于浮动中。(3)降低关税。如1993—1994年度的政府财政预算中宣布,除少数商品外,进口税不得超过85%。(4)准许出口商进口范围更广的商品。(5)给出口加工区和100%的出口导向型单位一些新的优惠,把它们的经营范围扩大到第一产业中。(6)扩大出口商品种类。除7种商品外,其余商品都可出口。(7)除以数量为基础的预先许可证外,又采用了以价值为基础的预先许可证制度。(8)出口公司、贸易公司和星级贸易公司可凭预先许可证,免税进口出口所需商品。(9)给经政府确认的出口商品更多好处。

刚独立时,印度实行的是自由进口政策。但这很快带来严重的贸易逆差,印度政府被迫实行了进口限制。

“一五”计划时,由于印度政府手头握有一笔数目可观的英镑外汇结存,印度又实行基本自由的进口政策。

从1956—1957年度起,由于外汇危机和要进口资本货物等,印度政府开始实行严厉的进口限制,把进口品分成禁止进口项目、限制进口项目和政府部门经营项目三类。这一政策遵循了整整20年。1966年卢比贬值后,印度政府对一些物品的进口控制有所放松,为59种出口工业、资本货物工业及满足广大群众消费需求的工业提供了进口自由,为完成新的农业战略,准许大量进口化肥、种子和农药。

从1977—1978年度起,印度开始实行进口自由化政策。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后,进口自由化政策进一步强化。在进口自由化政策下,印度政府制定了几个三年进出口政策。第十个三年进出口政策起于1985年,止于1988年。第二个三年进出口政策的原定执行年限为1988年至1991年,但由于中央政府政权更迭于1990年终止。第三个三年进出口政策的执行时间是1990年4月至1993年3月。这3个三年进出口政策的共同特征都是扩大进口自由化,主要有不再要求工业部门办理资本货物进口的正式许可证手续;把许多原料、部件和消耗品列入开放通用许可证表中,使工业用户在不需办许可证手续的条件下进口,通过注册出口商许可证,让注册出口商免税进口原料,享有进口资本货物的一些权力;根据出口值的多少,划出出口公司、贸易公司和星级贸易公司,给它们许多进口方面的便利和优惠;允许自由进口技术。

拉奥政府上台后,在其新政策中加强了以出口为导向的自由进口政策。主要做法是:首先,把进口权力和出口创汇相联系,改变了进口许可证制。其次,简化了资本货物的进口程序,使新建和扩建的企业也可取得进口许可证。再次,减少了限制和有限许可进口商品的数量。还有,减少纳入政府进口轨道的商品种类。

1992年3月,拉奥政府宣布了一项与“八五”计划同期实行的五年进出口政策,即1992—1997年度的进口政策。和进口相关的内容有:(1)简化进口程序。只保留预先进口许可证和特别进口许可证,废除其他原有的进口许可证。(2)扩大可进口商品的种类。除消费品、28种特别禁止品和70种受限制进口品外,允许自由进口其他所有商品。(3)除石油产品、化肥、食用油、粮食等8种商品的进口外,其他商品的进口不再纳入政府进口轨道。

长期以来,印度政府还实行了进口替代政策。其目标是节省外汇以进口重要货物,在尽可能多的产品上实现自力更生。这一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早期阶段,进口替代采取了几乎全由国内生产消费品的形式。在第二阶段,重点转向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的资本货物。在第三阶段,重点是发展和使用国内技术,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独立以来印度对外贸易的发展,既表现于贸易额的增加,也表现于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化。

1950—1951年度,印度出口商品的价值(含再出口的)是60.6亿卢比,进口商品的价值是60.8亿卢比。1970—1971年度,相应的数字是153.5亿卢比和163.4亿卢比,即20.3亿美元和21.6亿美元。到1992—1993年,印度的出口总额为185.37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18.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404.2亿美元。42年中,按卢比计算,出口增长70多倍,进口增长80倍多。

具体到各个时期看,“一五”计划期间,年均出口额为60.54亿卢比,年均进口额为73.5亿卢比,年均外贸逆差额为13亿卢比。这时的进出口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二五”计划期间,进口扩大,出口处于停滞,外贸逆差额扩大,年均出口额是60.6亿卢比,年均进口额是97.3亿卢比,年均贸易逆差为36.7亿卢比。“三五”期间,出口有所增长,进口继续保持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年均出口收入是75.3亿卢比,年均进口开支是124.1亿卢比,年均贸易逆差为48.76亿卢比。

1966年度到1973—1974年度是三个单一年度和“四五”计划时期,特点是出口有较快增长,进口保持增长后有所下降,“四五”计划贸易逆差有好转。三个年度计划的年均进口值是199.8亿卢比,年均出口值是123.8亿卢比,贸易逆差年均是76亿卢比。“四五”计划的年均出口额是181亿卢比,年均进口额为197.3亿卢比,年均贸易逆差为16.26亿卢比,其中1972—1973年度盈余10.4亿卢比,首次顺差。

“五五”计划时期是进口支付因石油价格猛涨而大幅度增加,出口保持较好增长势头的时期。年均进口值为553.8亿卢比,年均出口值为472.8亿卢比,年均贸易赤字81亿卢比。其中1976—1977年度再次出现顺差,顺差额为6.8亿卢比。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进口额升高到一个新台阶的同时,出口额也跃进到新水平。但由于进口基数较大,虽出口有较快增长,贸易逆差仍然上了一个新水平。从1979—1985年度,年均进口额为1376亿卢比,年均出口值为854.3亿卢比,年均贸易赤字521.7亿卢比。1985—1990年度,年均进口值是2513亿卢比,年均出口值是1738.7亿卢比,年均贸易逆差为774.3亿卢比。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0—1991年度的出口额为3255.3亿卢比,进口额为4319.3亿卢比,贸易逆差为1064亿卢比。1991—1992年度的出口收入是4404.2亿卢比,进口支出是4785.1亿卢比,贸易赤字为380.9亿卢比。1992—1993年度的出口额是185.4亿美元,进口额是218.8亿美元,贸易逆差是33.45亿美元。1993年4~12月,出口额为103.5亿美元,进口额为107.9亿美,贸易逆差减少为4.4亿美元,在进口只增长3.8%的情况下,出口却增长21.3%,情况好转。

由上可见,印度的对外贸易在贸易量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进出口额和政府的外贸政策紧密相关。(2)印度的对外贸易基本上都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中。1949年以来的44年中仅有两年出现顺差。(3)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的对外贸易规模扩大。1978—1979年度,印度的进出口总额只是1253.7亿卢比,到1991—1992年度时增为9189.3亿卢比。(4)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出口的增长速度都很快。从1970—1992年度,出口年均增长16.1%,进口年均增长17.7%。(5)印度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较小。1989—1990年度,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2%,进口额占11%。这比世界上的多数国家低。1993—1994年度,其外贸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低。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

40多年来,印度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先看进口商品结构。独立初,印度的主要进口商品是各种机器;动植物油、矿产油;粮食、豆子和棉花;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刀具、小五金、工具和仪器,化学产品、药品、染料和颜料;纸、纸板和文具;金属和金属制品等。上述商品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70%以上。到1960—1961年度,主要进口商品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石油和润滑剂、化肥、钢铁、有色金属、珠宝等原料和中间制造品;金属制造品、非电机、仪器和设备、电机、交通运输设备等资本货物。从中可以看出,除粮食外,消费品的进口几乎停止,而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原料成为进口的主要产品,占74.4%。到1970—1971年度时,这一进口商品结构基本保持不变。1973年首次世界石油危机后,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进口费用急剧上升,基本上都保持在第一的位置上。1992—1993年度,印度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进口费用高达6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27.9%。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按进口开支的多少排列,印度的主要进口商品是石油和润滑剂、资本货物、消费品(主要是粮食)、钢铁、化肥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进口商品结构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基本保持一致,只是主要进口商品的排列顺序有所变动。1992—1993年度的主要进口商品是石油及石油产品(27.9%)、资本货物(20.4%)、宝石(11.1%)、化学产品(7.4%)、化肥(4.5%)、钢铁(3.3%)。

总之,独立后,在印度的进口商品中,石油、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和原料的份额增大,粮食等消费品的进口大量减少甚至停止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石油和润滑剂成为最主要的进口品。

再看出口商品结构。独立初,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是黄麻、茶叶、棉纺织品、皮毛产品、咖啡、腰果、香料等。产品单一,缺乏弹性,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波动大。1951—1952年度,黄麻、茶叶、棉纺织品的出口收入占出口总额的60.1%。几十年后,这种状况大为改观,传统产品的出口份额下降,不少新产品进入出口商品行列。1970—1971年度,黄麻、茶叶和棉纺织品的出口额降为出口总额的31%,1990—1991年度,其比重又降至10.6%。1960—1961年度,机械货物的出口创汇额只占总出口收入的2.1%,到1970—1971年度时,其所占份额升到12.9%,以后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上。1970—1971年度,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在出口收入中所占份额是31.7%,1992—1993年度时跌至16.4%。同期,工业制造品的份额由50.3%上升到75.5%。

到1992—1993年度,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珠宝(16.5%)、成衣(12.9%)、皮革制品(4.7%)、手工艺品(4.6%)、矿石(4%)。它们的出口额是30.52亿美元、23.89亿美元、8.67亿美元、8.49亿美元和7.41亿美元。1970—1971年度,珠宝的创汇额是4.5亿卢比,1991—1992年度是675亿卢比。同期,服装的出口额是2.9亿卢比和542亿卢比。皮革制品1960—1961年度的出口额是3.9亿卢比,1979—1980年度也只是48.6亿卢比,1991—1992年度达到313亿卢比。可见,现在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的出口额增长是很快的。

和上述商品相反,1960—1961年度出口创汇最多(占出口总额的20.5%)的黄麻,到1990—1991年度时,其创汇额的比重降到了0.9%。同期,茶叶的出口创汇额由占18.7%降到占3.3%;棉织品的创汇收入由占8.7%减到占6.4%。

目前,劳动力密集型的、非高新技术的产品在印度出口商品中占的份额最大。如果加上农业,份额就更大。1991—1992年度,只是包括珠宝在内的手工艺品、服装、纺织品、皮革制品的出口额就约占了制造品出口收入的65%。但是,机械货物、化学产品的出口额只是94.3亿卢比,占制造品出口收入的不足30%。这反映出印度的整体经济水平还不高,技术不先进。

总之,印度现在的出口商品结构表明,印度独立时单一经济色彩较重的殖民地经济特征不存在了,印度的工业化程度大有提高。

(四)贸易方向

贸易方向讲的是一个国家主要和世界上哪些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关系,即其主要贸易伙伴。几十年来,印度的对外贸易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动,起了较大变化。其基本趋势是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伙伴增多。

独立初,印度的进口商品主要来自英国及其盟国。例如,到1950—1951年度时,印度从英国进口13.5亿卢比的商品,占总进口额的20.8%。从美国进口的为11.9亿卢比,占18.3%。接下来印度的三个进口来源国是伊朗、澳大利亚和加拿大。10年后,情况有所变化。1960—1961年度,美国是印度的第一大商品输入国,英国的位置退到第二位,新的贸易伙伴西德成为印度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排在第四位的是日本,苏联也成了印度的重要贸易伙伴。这一年印度从美国输入32.8亿卢比的商品,占总进口额的29%,从英国输入的为21.7亿卢比,占19%多,从西德进口的是12.3亿卢比,约占11%。到1970—1971年度,情况又出现一些变化。这一年度,在美、英之后,加拿大是印度的第三大商品输入国,接之而来的是西德、苏联、伊朗和日本。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中东国家也开始成为印度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一年度,印度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价值是45.3亿卢比,从英国进口的是12.7亿卢比,从加拿大进口的是10.8亿卢比,从苏联进口的为10.6亿卢比。中东国家在印度进口来源中地位上升,是因为印度要从这几个国家进口石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油价又很高。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西德、日本和沙特与印度的贸易关系更为密切,在印度进口来源中的地位更突出。比利时也成了印度的商品输入国。例如,1990—1991年度,日本出口到印度的商品,占印度进口商品总额的7.5%,居第三位。1980—1984年度,苏联是继美国之后印度的第二大商品输入国。1984—1985年度,苏联曾是向印度出口商品最多的国家。但是,后来由于苏联国内经济的混乱,其向印度输出的商品额减少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印度的出口更减少了。1992—1993年度,俄罗斯对印度的出口商品额,只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2%。20世纪80年代,比利时和沙特异军突起,成为印度主要的进口来源国。1970—1971年度,印度只从比利时和沙特进口了1.2亿卢比和2.4亿卢比的商品,到1988—1989年度时,这两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五大和第六大商品输入国,印度从它们进口的商品价值为205.5亿卢比和189.5亿卢比,分别占印度总进口额的7.3%和6.7%。1993年4~12月间,向印度出口商品最多的几个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接下来的是其他西欧国家和欧佩克国家。

就地区范围看,印度主要从北美、欧洲、中东主要石油国进口商品。1960—1961年度,印度从北美国家的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31%,1970—1971年度占34.9%,1980—1981年度占14.7%,1991—1992年度占11.7%。同期,印度从欧共体国家的进口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37.1%、19.6%、21%和29.2%;从欧佩克国家的进口分别占4.6%、7.7%、27.8%和19.7%,从东欧国家的进口分别占3.4%、13.5%、10.3%和5.1%。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东欧国家对印度出口商品减少,是由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国内的政治经济情况引起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亚洲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对印度的商品出口增加。1970—1971年度,这些国家对印度的出口,只占印度进口总额的3.3%,1980—1981年度升到11.4%,1985—1986年度升到11.9%,1990—1991年度达14%。

但是,印度从拉丁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的进口量始终很小。1951—1952年度,印度从拉美国家的进口只占其进口总额的0.5%,1960—1961年度减少到0.2%。1970—1971年度,印度从拉美国家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进口额仅是1.6亿卢比,占进口总额的1.0%。1980—1981年度上述数据各为31.3亿卢比和2.5%,1991—1992年度为87.2亿卢比和1.8%。1960—1961年度,印度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额为6.3亿卢比,1970—1971年度为16.9亿卢比,1980—1981年度为20.5亿卢比,1991—1992年度为196亿卢比,所占的比重分别是5.6%、10.4%、1.6%和4.1%,几十年间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

出口方面的变化情况和进口方面的变化情况有不少相似处。就个别国家看,1951—1952年度,进口印度商品的国家主要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该年度印度输往这五国的商品分别是其出口商品总额的26.8%、18.6%、6.6%、2.3%和2.2%。到1960—1961年度,继上述五国后,苏联和西德开始成为印度商品的主要接受国。这一年度印度输出到英国的商品价值是17.3亿卢比,美国是10.3亿卢比,日本是3.5亿卢比,苏联是2.9亿卢比,澳大利亚是2.2亿卢比,西德是2亿卢比,加拿大是1.8亿卢比。1970—1971年度,苏联成为印度商品的第一大进口国,印度出口给它的商品占出口总额的13.7%。排在后面的美国占13.5%,日本占13.3%,英国占11.1%。1980—1981年度的情形和1970—1971年度基本一样,苏联从印度购买了122.6亿卢比的商品,美国买了74.3亿卢比,日本买走59.8亿卢比,英国买的为39.5亿卢比,西德买的为38.5亿,沙特买的为16.5亿卢比。1992—1993年度,进口印度商品比较多的几个国家是美国,占18.8%,日本和德国都占7.7%;英国占6.5%;俄罗斯占3.2%。

地区范围的情况是,20世纪50~60年代,印度的商品主要出口到北美国家、西欧国家和亚洲及远东国家。1951—1952年度,印度输出到北美国家的商品占总出口值的20.9%,西欧的占33.9%,上述亚洲和远东国家的占24.6%。1960—1961年度,出口欧共体国家的占36.2%,出口北美的占18.7%,出口到亚洲及远东的占22.3%。从20世纪60年代印度和东欧国家积极开展贸易活动以来,印度出口到这一地区的商品量迅速增加,20世纪70年代后东欧地区成为印度商品的主要输往地区之一。1970—1971年度,欧洲共同体各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价值是28.2亿卢比,北美地区进口的是23.5亿卢比,亚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进口的是23.4亿卢比,东欧国家进口的是32.3亿卢比。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东主要石油生产国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它们从印度的进口,印度商品出口的地区范围又有扩大。1980—1981年度,东欧国家接受了印度输出商品总值的22.1%,欧共体国家接受了21.6%,亚洲发展中国家买了13.4%,北美地区买了12%,日本和澳洲发达国家接受了10.6%,欧佩克国家接受了1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对北美地区和西欧的出口扩大,但对东欧和欧佩克国家的出口减少。1992—1993年度,印度出口到欧共体国家的商品值占出口总额的28.2%,出口美国的占18.8%,出口欧佩克国家的占9.6%,出口东欧和原苏联地区的占4.3%。1991—1992年度出口给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占13.4%,出口日本和澳洲发达国家的占10.5%。

印度对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量非常小。1960—1961年度,非洲国家(主要是东非国家)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价值是4亿卢比,占印度出口总收入的6.3%;1980—1981年度为35亿卢比,占5.2%;1991—1992年度为95.8亿卢比,占2.2%。几十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同期内印度出口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的商品额和所占份额分别是1亿和1.6%、3.6亿和0.5%、25亿和0.6%,谈不上有发展。

(五)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状况

实行经济计划前的3个年度中,1950—1951年度印度获得3.9亿卢比的国际收支盈余,其余两年为赤字年度。为此,印度动用58.3亿卢比外汇储备。

相对来说,“一五”计划时期,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是令人满意的。在这期间,印度的贸易逆差为54.2亿卢比,但在无形项目上,印度有50亿卢比的净剩余,因而印度的实际国际收支逆差只是4.2亿卢比。“二五”计划时,由于进口扩大,印度的外贸逆差为226亿卢比,无形收入为61.4亿卢比,国际收支逆差达164.6亿卢比。在接受外援的同时,印度政府动用了60亿卢比的外汇储备。“三五”计划时,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在印度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上的年均赤字竟达61.5亿卢比。国际收支逆差主要靠外援调剂。1966—1969年度3个年度计划期间,外贸逆差扩大到206.7亿卢比,无形收支也呈现43.4亿卢比的赤字,国际收支赤字为309亿卢比。赤字资金全由外援填补。

“四五”计划时期,外贸逆差156.4亿卢比,无形项目赤字67亿卢比。除去非货币黄金流动项目上的剩余,则经常账户赤字222亿卢比,国际收支赤字396.4亿卢比。赤字由外援弥补。“五五”计划时,情况有所好转。印度经常账户上顺差140.3亿卢比。把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遗漏和错误各项的差额相抵销,则国际收支逆差301亿卢比。“六五”计划时,印度经常账户赤字年均为208亿卢比,国际收支逆差年均为258亿卢比。“七五”计划时,国际收支逆差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几年的年均经常账户赤字达765亿卢比,年均国际收支赤字升到498亿卢比。这是贸易赤字扩大和无形项目收入减少造成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这几年,国际收支状况也不妙。1990年的海湾危机造成印度的无形收入大量减少,进口却有增加。结果,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达77.27亿美元,国际收支赤字约为65亿美元。加上国内政局不稳,通货膨胀严重,印度的国际收支在1991—1992年度更加恶化。1991年6月,印度仅有1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够支付一个月的进口费用,发生了国际收支危机。经印度政府的宏观调控及争取国际机构的支持,渡过了危机。1991—1992年度,印度的贸易赤字额是21.2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是21.4亿美元。1992—1993年度,贸易逆差是41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是49.2亿美元。1993—1994年度,由于进口增长远远慢于出口增长,情况有所好转。1993年4~9月的贸易逆差为8.46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为9.38亿美元。这一情况能否保持将取决于许多因素。

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大都处于逆差中,主要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无形收入也不理想造成的。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出口,使出口额高于或等于进口额,同时增加无形项目上的收入。

2.卢比对外兑换率和外汇储备

独立前,卢比与英镑的兑换率是13.33∶1,与美元的兑换率是3.34∶1。1949年卢比随英镑贬值后,与美元的兑换率为4.76∶1。1966年6月卢比贬值36.5%,与美元的兑换率降为7.5∶1,与英镑的比值是18.08∶1。1974年,卢比又贬值19%,与美元的比值为8.1∶1。1966年以前,卢比和苏联的卢布的兑换率是5.21∶1,1966年6月以后为8.33∶1,1974年升为10.52∶1,1975年为11.54∶1。

1991年7月,印度政府又一次将卢比贬值18%。结果,卢比与美元的兑换率由1981—1982年度的8.97∶1,1985—1986年度的12.24∶1,降为1991—1992年度的24.47∶1。同期内卢比和英镑的比值则为17.11∶1、16.85∶1和42.52∶1。1992—1993年度,卢比与美元的比值是26.15∶1,与英镑的比值是40.58∶1。这是官方价。市场兑换率则分别是30.70∶1和47.42∶1。1993—1994年度印度实行卢比浮动兑换率后,卢比和美元的比值大致在30~33∶1之间。

外汇储备由黄金、特别提款权和外汇构成。印度的外汇储备除独立初期及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外,一直比较紧张。1950—1951年度,外汇储备总额是102.9亿卢比,1960—1981年度是30.4亿卢比,1970—1971年度是73.2亿卢比,1974—1975年度为188.5亿卢比,1980—1981年度为554.4亿卢比,1990—1991年度为1141.6亿卢比。到1993年底,印度的外汇储备为4343.4亿卢比,即139亿美元,其中外汇资产为64亿美元,相当于半年的进口费用。

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出口净收入、侨汇、旅游收入、外援净额等。由于出口、旅游和外援的情况已做或将要做介绍,这里只简单提一提侨汇。

印度的侨汇收入在1975年以后增加很快。1970—1971年度,侨汇收入为14.3亿卢比,1975—1976年度为119.8亿卢比,1980—1981年度为225.7亿卢比,1985—1986年度为282亿卢比,1989—1990年度为379.8亿卢比。侨汇收入的大量增加是印度在中东石油生产国的侨民大量增加的结果。印度侨民由中东汇回印度的汇款,在印度的侨汇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1990年的海湾危机致使在中东国家的大批侨民回国,严重影响了印度的侨汇收入。1991年4~9月,印度的无形收入由1989—1990年度的6.15亿美元的顺差,逆转为3.78亿美元的逆差。不过,从1992—1993年度起,印度的侨汇收入又开始回升了。侨汇收入在印度的无形收入中占有很大份额,对缓解贸易逆差进而国际收支逆差发挥了不小作用。例如,1984—1985年度,印度的侨汇收入相当于其贸易逆差的46%,1989—1990年度,侨汇收入占无形收入的35%多。

十一、外国资本和外国援助

(一)印度的外资政策

从独立到1991年,印度对外国资本采取的是既欢迎又加以必要限制的政策。

刚独立时,由于殖民地时期留下的阴影,印度对外国资本投资是有一定恐惧和怀疑的。1948年的工业政策决议认为,在外国资本参与投资的产业中,印度要在所有权和管理方面起决定作用。这引起了外国资本家的疑虑和不满,有的甚至抽走资本。为此,尼赫鲁在1949年4月发表讲话,指出印度政府对外国资本和印度资本一视同仁,如印度的外汇情况允许,外国投资者可汇出利润、红利甚至本金。如印度搞国有化,外国投资者将获得相当的补偿。这个讲话的精神实际上成了后来印度外国资本投资政策的基础。

1973年,印度制定了主要以管理外国投资为内容的《外汇管制法》。法令中规定,外国资本投资的企业中,外方持有的股份资本一般不得超过40%。但在优先发展和高级工艺技术的企业中,或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中,外方持有的股份资本可超过40%,甚至达到100%。据印度政府的说法,这样做是为了使跨国公司在印度的子公司、分公司和分支机构印度化,从外国投资中更好地获取技术转让。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的外国投资政策是朝着自由化方向发展的,印度政府还给外国投资者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印度开始鼓励外国资本在印度投资,但步子迈得不很大。1991年拉奥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不少措施,积极鼓励和刺激外商投资。具体做法是:(1)扩大外资投资的范围。以前,除宾馆业外,外国资本是不允许在服务行业投资的,现在可在贸易、旅游、医疗设施等方面投资。在种植园、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受印度政府保护的基础工业中,外国人也可投资。(2)增加外资资方在投资企业中持有股份资本的份额。现在,外国投资者一般都可持有51%以上的股份资本。(3)简化外国投资的手续。在34种印度要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外方持有51%的股份资本的投资将获得自动批准。外国投资者减少股份时,不再需要按储备银行决定的价格办理,可在市场出售。(4)为印度侨民在印投资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印度侨民及其海外机构可以在印度优先发展的产业中,以100%的股份资本投资,资本和收入可调回。(5)保护外国投资。印度于1992年4月签署了《多边投资担保代理机构协议》。(6)准许外国公司用它们的商标在印度出售商品。这些措施目前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外国资本在印度的投资

独立后,在印度的外国投资额有较大增加。到1974年3月底,在印度的外国投资总额已达194.3亿卢比,比1948年6月增7.5倍。但外资在印度的经济地位是逐渐下降的。据估计,1949年时,外国资产在全国资产总额中的比重为55%,1976年降至17.9%。

外国资本在印度的主要投资形式,是开办合资企业。从1957—1979年间,印度政府批准的合作协议共计5633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印度政府积极鼓励外国投资和合作,政府批准的合作协议大量增加。从1985—1988年度,印度政府批准的外国合作协议达3760项。1980—1990年间,批准的外国投资额为127亿卢比。仅是在1991年8月至1992年12月,批准的合作项目就达2154项,其中894项有外国资本参与。批准的外国资本投资总额达429亿卢比,比20世纪80年代10年的外国投资额多3倍多。

印度和外国资本合作的范围不断变动。20世纪50年代,印度允许在消费品工业及轻型工程领域进口技术和引进外资;随后,只许在较尖端的工业领域进口技术和引进外资。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引进外资的部门集中在机械和机器制造、重型工程、基础化学和电子工业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点放在需要尖端技术和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拉奥政府执政后,允许外国资本投资的领域扩大到冶金、锅炉和蒸汽生产设备、电器设备、电子通信设备、交通、工业机械、农业机械、化学工业等34种优先发展的产业,以及贸易,旅游、住房、医院、种植园等。

在外国投资中,跨国公司的投资最为重要。许多跨国公司在印度有分公司和子公司。到1973—1974年度,印度共有540家跨国公司的分公司。1973年印度颁布《外汇管制法》后,1978—1979年度降为358家。这些公司分属38个国家,1973—1974年度的资产额是179亿卢比,1978—1979年度有240亿卢比,其母公司主要在英、美两国。1978—1979年度,这些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商业、贸易和金融方面。在这些行业的投资有184亿卢比。除此以外,在茶叶生产、加工业和制造业、建筑业和公用设施上,投资分别是22.7亿卢比、15亿卢比和10亿卢比。

1973—1974年度,这些外国公司的获利情况是,税前利润和营业额的比率是5.1%。1978—1979年度下降为3.7%。茶叶种植的获利较多,1978—1979年度,在这方面投资的外国分公司的税前利润和总资产的比率是10.7%,税前利润和营业额的比率是12%。利润率最高的是药品工业,1978—1979年度该行业的税前利润与营业额的比率是30%。

1973—1974年度,在印度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共有188家,总资产额为136.4亿卢比。1978—1979年度时,降为125家,资产增至170.7亿卢比,英、美和瑞士的公司最多。41家子公司持有100%的股份,27家公司持有70%~100%的股份,其余的持有50%以上的股份。在1978—1979年度,113家子公司赚得的税前利润是25.6亿卢比,税前利润和营业额的比率是10%,税前利润和总资产的比率是15%。其中,生产香水、化妆品、香皂、医药、汽车及汽车部件的子公司的获利较高。1976—1977年度,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子公司的税前利润和总资产的比率高达250%。

20世纪80年代前,印度和外国的合作有几个缺点:一是外国私人资本不愿和印度的公营部门合作。二是对外国技术的过多依赖不利于印度的技术创新。三是外国合作者把过时的或不适合印度情况的机器和技术转让给印度。四是外国合作者每年以技术服务费、专利使用费等形式,把大量款项汇到国外,造成印度外汇外流。五是对印度的国际收支有不利影响。

(三)外国援助

印度独立后一直接受外援。冷战时期,印度利用两大对立阵营的对峙,多方寻求外援,左右逢源,使印度成为世界上获得外援最多的国家之一。

印度从国外获得的援助主要有贷款、赠款和依据美国480号公法和665号公法取得的可用卢比和可自由兑换货币偿还的援助。但从美国获得的这两种贷款分别在1971—1972年度及1977—1978年度后停止了。

“一五”计划时期,印度平均每年得到的外援为4亿卢比。“二五”计划时,增加到年均57.3亿卢比,相当于印度国民收入的3.2%。三个单一年度计划时,印度增强对外援的依赖。但“四五”和“五五”计划时期,印度强调自力更生,减少了对外援的依赖。“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时,国外援助机构和国家答应给印度的援助额分别是1641亿卢比和4497亿卢比。到“四五”计划末,印度争取到的外援共有1306亿卢比,实际利用的是1192亿卢比。“五五”计划时,批准给印度的外援额是186亿卢比,实际使用的是135亿卢比。“六五”和“七五”计划时实际使用的分别是1090亿卢比和2270亿卢比。1990—1991年度,批准的援助额是812亿卢比,使用的是670亿卢比。1991—1992年度,批准的援助额是1162亿卢比(近47亿美元),净流入印度的外援是22亿美元。可见,援助的数额不断增大。

但国外批准给印度的外援很少得到完全使用,使用率呈下降趋势。到“四五”计划末,91.3%的批准外援得到了使用。“五五”计划和“六五”计划的使用率分别是73.3%和66.4%,“七五”计划时进一步降到50.5%。

就外援的结构看,从计划开始到1991—1992年度,印度获得的批准外援为10696.8亿卢比,其中贷款为9534.4亿卢比,占89%多,赠款为884亿卢比,约占8.3%,余下的274.4亿卢比是靠两个美国公法获得的。外援又可分成附带条件的贷款和不附带条件的贷款。印度得到的贷款有1/3是不附带条件贷款。

外援中的近一半用在了工业发展上。其次,交通、通信、电力和农业部门也分配到较大份额的外援资金。“一五”计划时,工程项目援助几乎占了外援额的全部。随后,非工程援助额增加,“二五”计划为19.3%,“三五”计划为21.2%,以后大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

外援对印度的资本形成和投资水平都有良好影响。二、三两个五年计划,外援占公营部门投资的25%,“三五”计划时高达40%,“六五”计划时为计划开支的10%,“七五”计划时为计划开支的12%。三个单一年度计划时,印度的投资额仅占国民收入的5%多一点,1985—1986年度升到25%。此外,外援对稳定粮价、进口原料、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发电能力、改善交通运输、建设钢铁厂、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技术人才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前,给印度援助最多的是美国。1950—1966年印度外援总额的58%是由美国提供的。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等国际机构的援助也很重要。它们的援助额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增加很快,“七五”计划时达到55%,成为印度外援的主要提供者。此外,给印度提供援助较多的国家是英国、苏联、日本和西德,由它们提供的援助分别占印度得到的援助的4%~12%。

印度在利用外援中碰到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援助者对印度施加政治压力;其次是外援有不稳定性;再次是吸收外援的能力有限;最后是招致较重的外债负担。

(四)外 债

印度的外债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印度政府实行经济改革和经济自由化政策大量增加的。按官方的统计,1980—1981年度,印度的外债总额是235亿美元。到1985—1986年度,增加到373.5亿美元。根据印度政府1993年10月公布的《外债状况报告》,1989—1990年度,印度的外债已达759亿美元。此后几年又连年增加,1990—1991年度为839.6亿美元,1991—1992年度为853.3亿美元,1992—1993年度为901亿美元,到1993年9月时为904亿美元。1991—1992年度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41.1%,1992—1993年度降为39.8%。1990—1993年三个年度,偿债额都超出了80亿美元。1990—1991年度外债偿还占出口收入和无形收入(不含官方转让)的比率为31.9%,1992—1993年度为30.8%。目前,印度已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债务国之一。

在外债结构中,商业借款的分量不断增大。1984—1985年度,商业借款额是641亿卢比,占总外债额的18%。到1990—1991年度,商业借款是2670亿卢比。但1992—1993年度,商业贷款减少了4.5亿美元。非印度居民的外汇存款在印度的外债中也占有很大比重。1990年3月,非印度居民的存款是124亿美元。到1993年3月,上升到146.3亿美元。优惠援助已从1980—1981年度的76%降到1991—1992年度的40%,可变利率借款从1980—1981年度的16%升到1991—1992年度的42%。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意味着印度偿债负担加重。

沉重的外债负担,已使印度面对着“债务陷阱”问题。若按印度政府“七五”计划定的标准,印度的外债早已超越了安全限度。这两个标准是偿债率(出口收入用于支付外债利息和到期本金的份额)低于20%,经常账户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七五”计划期间平均为1.6%。然而,“七五”计划时期印度的偿债率已超过30%,1985—1986年度经常账户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就已达到2.54%,1988—1989年度高达2.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