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47年以后,印度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近几年,印度每年用于卫生福利事业的拨款不断增加。1985—1986年度为68.31亿卢比。到1989—1990年度即增加到93.78亿卢比。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医生和病床数量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2.5倍,护士人数增加6倍。医学院数目从“一五”计划的30所增加到现在的128所。到1990年,农村地区已设初级保健院和卫生所130390个。在城市,由各邦政府和社会团体出资建立的医院不断增多,并且由单一的综合性医院发展成门类齐全的专科医院。新德里就有牙科医院、眼科医院、妇产科医院和传染病院等。天花是20世纪50年代最可怕的疾病,现在已经绝迹。人口死亡率已从1951年的27.4下降到1988年的10.9%;期望寿命也从1941—1951年的32岁增加到1986—1991年的58.6岁。
此外,印度政府还专门制订“农村综合开发计划"(IRDP),帮助落后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残疾人提供部分医疗补助费,改善和扩充医疗设施,让这些人能得到及时治疗。印度人民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创立了印医、印药,无论过去或现在,它在维护印度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疾病防治
印度政府在重视治病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对一些流行病的防治工作。印度比较常见的流行病是疟疾、麻风、夜盲症、肺炎、甲状腺肿和脑炎等。
印度气候炎热,疟疾发病率高。1947年印度疟疾患者多达7500万人,政府于1958年实施“根除疟疾计划”。加强了疟疾防治工作。根据这项计划,开始研究灭蚊新方法,长期培养疟疾防治人员,并在新德里、班加罗尔、勒克垴、海德拉巴等地设立疟疾研究所、站。到1989年,疟疾病患者已减少到201.8万人。
印度麻风病患者总数有400万人,构成印度的一个社会问题。政府早在1955年就提出“根治麻风计划”,然而到1982年才有效地实施这项计划,使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疗。为进一步控制麻风病,印度政府出资成立“麻风病专家委员会”,对麻风病做专门研究。到1990年3月,全印已成立729个麻风病控制中心、931个检测站和296张临时床位。252万患者得到治疗。国家计划到2000年完全根除麻风病。
对于其他流行病的防治工作,印度政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例如,在全国普遍接种卡介苗,试图控制结核病发病率;在全国设立专科门诊,加强对结核病的研究。政府还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医疗技术,服务于本国的防病治病工作。1977—1978年,在印度发现日本脑炎(JE)后,印度政府立即与日本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共同研制日本脑炎疫苗,用于防治脑炎。
40年来,印度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取得较大成就。印度医疗总体水平也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存在的问题不少,虽然政府每年都拨给一定的医疗卫生费,而且绝对数额逐年有所增加,例如,“一五”计划中的卫生事业费是6.52亿卢比,“七五”计划中的卫生事业费是339.3亿卢比,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卫生事业的要求。至今,部分地区,尤其是山区,缺医少药现象仍然严重存在。随着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导致新的疾病的出现。
三、计划生育工作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据1991年全印人口普查,总人口已达8.44亿,是1947年人口总数的2倍多。每年人口增加约1700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和期望平均寿命的提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下降,加剧了贫困化,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此,印度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即提出计划生育问题,在全国开展计划生育运动,采取各种计划生育措施,主要有:规定结婚的法定年龄为男子21岁,女子18岁;鼓励已有3个孩子的夫妻实行绝育;有2~3个孩子的家庭则可得到国家的某些奖励,如提供免费医疗、住房、教育津贴;雇员要向其供职单位提交计划生育保证书,否则不予录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大张旗鼓地宣传计划生育的重要性,派遣医务人员到农村,向育龄夫妇讲授计划生育知识;提供避孕药物和器具,教授使用方法;一些邦的计划生育指导站还免费为绝育手术者做手术,并给予一定奖励。为使计划生育工作持之以恒,国家卫生部授权各邦政府的卫生机构成立计划生育指导站;培训计划生育指导员;加强避孕科学研究工作。近年,印度的计划生育工作已见成效。仅1991年,全印接受绝育手术者达8079万人。使用各种避孕方法,并达到避孕效果者1568万人。人口年增长率已从1986年的2.03%下降到1991年的1.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