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关联比较分析

产业关联比较分析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关联反映了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其实质是各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产业关联比较分析_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一、产业关联比较分析

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与桥梁,流通业被称之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其发展必将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很大的带动效应和推动效应,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关联反映了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其实质是各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业关联效应可以用依存度和直接关联系数等指标进行测度。

(一)流通业的依存度比较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是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数据,该系数越大说明两产业部门间的直接依存关系越密切。通过计算可以得到2005年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及全国流通业对自身及其他4个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见表5-9)。

表5-9 2005年全国及各地区5部门直接消耗系数

img76

从表5-9可以看出,全国及4地区流通业对各自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也就是说流通业的发展对工业产品的消耗最大,这表明加快发展流通业对工业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比而言,浙江省流通业对各产业的消耗均较大,尤其是对工业的消耗系数为最大,说明浙江流通业对工业的依赖程度偏高,这也是浙江流通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李冠霖的观点(6),浙江流通业的发展仍处于“数量扩张”阶段。从流通业对其他服务业的消耗系数看,虽然浙江高于全国,但与流通业发达地区的广东、上海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了浙江流通业对第三产业的信息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等的消耗还较小,从侧面反映了浙江流通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从上表还可以看出,各地农业对流通业的直接消耗较小,其中又以浙江的为最小,可见农业对流通产品的需求很低,这反映了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与广东、上海、江苏三地区比较,除农业外,浙江省各产业对流通业的直接消耗均较大,这体现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省的工业、建筑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比其他三地区更依赖于流通业。但总体上讲,浙江各产业对流通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比全国的要小,因此,浙江要进一步加强流通业与各产业间的融合和渗透,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流通业的关联效应比较分析

产业关联效应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及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而引起它的前向和后相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可以分为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分别用直接前向关联指数(中间需求率)与直接后向关联指数(中间投入率)来衡量。由计算可得2005年全国及各地区5部门直接关联指数(见表5-10)。

表5-10 2005年全国及各地区5部门直接关联指数

img77

从表5-10可知,浙江工业和建筑业的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大于各地区和全国水平,流通业的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处于中等水平,但高于各地区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达到了53.06%,高于其他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浙江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为45.37%,小于上海和全国水平。浙江流通业作为服务业内部的主要部门之一,其中间投入率为37.78%,远小于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62.71%),它对经济的带动能力低于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广东(19.93%)、江苏(23.04%)流通业中间投入率低于浙江省,而上海(43.81%)、全国(46.58%)流通业中间投入率高于浙江省。总体上讲,浙江流通业的直接前向关联指数远大于其直接后向关联指数,说明流通业与下游行业的关联高于和上游行业的关联,对其下游行业如各类工业等依赖性较大,对其上游的制造商等的需求则较小。浙江中间需求率大而中间投入率小的流通业属于中间产品型的基础产业,为其他产业生产提供流通服务(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