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奴隶主贵族的宗族组织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他们的姓氏标志着社会地位。此时的男性贵族称氏,女性则称姓,而姓本身则为氏族成员所共有,在社会生活中,男女之间明显地处于上下级的关系。这种代表社会组织结构的符号系统就是姓氏两级制。
1.西周时期
西周的贵族一般均有姓和氏,姓是由氏族社会延续发展而来的。古代的姓在长时间内延续不变,因此数量有限,西周天子的赐姓制度事实上并没有大量新姓产生,因为天子赐的姓只为部分贵族所专有,而此时的姓作为氏族名称而为氏族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此时的姓与氏是完全分离的。天子赐姓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奴隶主贵族专用氏族名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周天子承认氏族贵族权力的一种表现,之后氏族下层和奴隶们原来使用和享有姓的权利则被剥夺了。
原始社会“同姓不婚”的禁忌在有了“周礼”之后,演化为西周的一种礼制。姓除了“别婚姻”之外,也不再代表任何实体。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礼崩乐坏”,随着奴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贵族世袭制等制度的土崩瓦解,作为礼制的姓也不再受到重视,同姓不婚的禁忌也荡然无存。
“氏”自从出现以来,一直用于“别贵贱”,“氏”虽然“别贵贱”,而这个贵贱,实际是等级上的高低,所以一些“氏”只为贵族所专用,但“氏”并不为贵族所专有,平民也可以有氏,只不过因社会地位和等级的高低而有不同而已。比如在平民中,根据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而言,有匠者氏匠,屠者氏屠,御者氏车等,相对于太师、太傅、太保为氏的功臣贵族来说,这便是明显的贵贱之分了。到了战国后期,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姓氏制度被废除,这样不仅贵族才有姓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有了自己的姓和氏,姓和氏开始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不再分开使用,也不再加以区别,进而形成了后来的姓氏合一制。
2.秦汉时期
秦汉大一统后,一般人对于“姓”与“氏”的旧观念虽已大为减弱,但王族中继续保留着“氏以别贵贱”的旧观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被追溯成为夏代的伯益之后。夏代时的伯益因功被舜帝赐姓“嬴”氏,秦始皇以此来证明自己作为皇帝的合法性。至于汉王族刘氏,在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的先人本已无据查考的情况下,时人硬将刘氏的来源追溯成为尧之后。尧是传说中父系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时人以比舜更为古老的尧作为刘氏的氏称源本,以此来证明刘氏比秦氏更有做皇帝的合法性。由此可见在汉代,旧的姓氏习俗虽发生了重大变化,旧姓氏习俗中的政治因素却仍然存在。这种“唯皇姓是尊”的思想在后世人们的意识中仍存在着,如北宋时期编撰的《百家姓》,因为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所以赵姓被排列在第一位。明代洪武年间由翰林院吴沈编撰的《千家姓》的第一姓则是“朱”,因为明王朝为朱姓一族。而清朝时期编撰的《御制百家姓》,清朝的皇族姓氏是爱新觉罗,由于音节与结构均与中原姓氏迥异,无法正常编入《百家姓》中,著书人便以“孔”姓居首位,以推崇孔圣人为名,多多少少表明满族这一皇族也来源于正宗。
3.复氏增多
在秦汉时期,姓氏由二级制演化为合一制,这是姓氏发展的重大变化,“复氏”增多也是此时姓氏习俗的一大现象。在春秋以前,宗法制度的发展必然都会分出一些支族,分出的支族又必须有自己的“氏”,这样随着支族的增多,相应的“氏”也就愈来愈多,难免会出现某种雷同现象。比如相同的来源:王季(周文王之父)的后裔中出现了“虢”氏一族,后分为二国,一为虢仲之国称为西虢,一为虢叔之国称为东虢,二国在春秋时期分别被晋国和郑国所灭,此前其王族子孙均以国名“虢”为氏。有的来源不同,而氏称相同:齐桓公之后受封邑于棠,其后人便以“棠”为氏。楚大夫伍尚封邑之地亦称为棠,其后人也以“棠”为氏。姓氏的合一制更加剧了这种雷同现象。为了避免姓氏雷同,氏族成员只好减少单字为氏的单氏,而增多两个字为氏的复氏,于是在春秋中后期,复氏大量增加起来。如孔子72位弟子中,属于复氏氏称的就有23人,分别为:端木、颛孙、澹台、公冶、南宫、公哲、漆、公伯、司马、公西、巫马、公孙、公祖、公良、公夏、壤驷、奚容、公肩、句井、罕父、左人、步叔、叔仲。
4.姓氏区别
先秦时期,姓与氏虽然以二级制的形态在社会上发生着作用,但这两个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
姓与氏都代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所代表的血缘和世系的范围有大有小。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氏则是源于同一父姓始祖而被分出去的各支系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姓是远祖所出氏族的族号,氏是由这些氏族衍生出来的支系名称。姓所代表的血缘团体在西周以前早已解体,不具备实体性。氏则以西周宗法宗族实体为现实基础而发展起来。
姓与氏的产生与继承方式均有不同: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到西周时期不再有新的姓出现。氏则产生于父系氏族时期,在西周宗法分封制之后得以大发展。姓延续不变,而氏却可以改变,所以《国语·周语》中说:“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