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会圆寂方会,俗姓冷,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为临济下八世。二十岁时入筠州(今江苏高安)九峰山剃发出家,后依南原楚明参禅,得其正法。因其在袁州杨岐山开堂说法,故世称杨岐方会。他主张“只个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尘才举,天地全收”。他兼具临济、云门两家风格。庆历六年(1046),移住潭州云盖山海慧寺。皇祐元年(1049)圆寂,年五十四岁。嗣法弟子十二人,后称其系为杨岐派。著作有《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方士林灵素得宠林灵素,温州(今浙江)人。少学佛,因不堪其师打骂,去而为道士。政和间,道士王老志死后,另一道士王仔昔又失去宋徽宗的宠信,经主管道教的大臣徐知常的推荐,徽宗召见了林灵素。林灵素一见徽宗,就大言不愧地宣称,天有九霄,而神霄最高。神霄玉清王是上帝的长子,主管南方,号称长生大帝君,这就是陛下。而林灵素自称是仙卿下降,蔡京是左元仙伯,王黼、童贯等也各有名号,都是上界下凡来辅佐徽宗治理天下的。当时刘贵妃深得徽宗宠爱,林灵素则说她是九华玉真安妃。徽宗听后大喜。政和六年(1116)正月,赐林灵素号通真达灵先生,赏赐其大量财物,并将林灵素家乡温州改为应道军。
方腊漆园誓师起义方腊(?—1121)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青溪境内帮源洞,是一方圆数十里的山谷,物产丰富,盛产漆料及楮、杉等木料。方腊家就在帮源,朱勔在苏杭设置造作局,以供奉花石纲为名,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帮源洞也和两浙其他地区一样,受到极大骚扰。方腊家有漆园,多次受到造作局官员的勒索。于是,他以反对朱勔花石纲之名,利用包括摩尼教在内的各种秘密宗教活动,组织农民准备起义。正在这时,帮源里正方有常发觉了方腊的活动,派人向官府作了报告。方腊得知这一消息,当即采取果断措施,杀掉方有常一家四十余口,于宣和二年(1120)十月九日在自家漆园召集骨干进行紧急动员。方腊首先痛斥了北宋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农民,对外向辽、夏输币纳贡屈膝投降的罪行,号召大家揭竿起义,当即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响应。十一月一日,方腊称为“圣公”建元永乐,设官封将,建立了政权。起义队伍很快从千余人发展到近万人,并攻占了青溪县城,接着又一鼓作气,攻下了睦州州治建德城与睦州所属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在这同时,起义军打退了驻守歙州(今安徽歙县)的宋军,占领了歙州及所属一些县城。随即,起义军向杭州进攻。十二月二十九日占领了杭州。这时,东南州郡纷纷响应,起义队伍发展到将近百万人。
方腊起义军北上进军失利宣和二年(1120)年底,当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睦州(今浙江建德)、歙州(今安徽歙县)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徽宗十分惊恐,任命大宦官知枢密院事童贯为江、浙、淮南等路宣抚使,谭稹为两浙制置使,率领禁军及原准备联金攻辽的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余万前去镇压。宣和三年正月中旬,官军抢先占领了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镇江(今江苏)等长江沿岸军事重镇,以防止起义军占据长江天险。而方腊在占领杭州后,没有听取太学生吕将的建议,首先进军江宁,抢占长江天险,阻击官军过江,而是把起义军主力转向南方,进攻婺(今浙江金华)、衢(今浙江)诸州。只将一部分起义军分成东西两路向北进攻。其中东路北上起义军六万在方七佛率领下进攻秀州(今浙江嘉兴)。由于官军援兵赶到,对起义军实行内外夹攻,起义军未能攻下秀州,被迫向杭州撤退,在将到杭州的路上,起义军与追击的官军大战六天,损失惨重。宣和三年二月底,杭州被官军占领。另一西路北上的起义军由八大王率领从歙州向江宁进军,一度攻克了宁国(今江西),旌德(今安徽),但由于遭到大批官军的攻击,也遭到失败,不但放弃了宁国、旌德,而且歙州也被官军攻占。至此,方腊起义军的北上进军遭到失败。
方腊起义失败北上的东西两路方腊起义军在遭到严重挫折时,南下的起义军主力却取得了不少胜利,接连攻取了婺州(今浙江金华)及所属开化、江山、常山(今浙江)等县与衢州(今浙江)、处州(今浙江丽水)及所属大部分农村城镇,势力达到饶(今江西波阳)、信(今江西上饶)数百里。但由于北上两路起义军的失利,失去了阻止官军南下的力量,而杭州的失守又失去了阻止官军南进的屏障。宣和三年(1121)三月,宋王朝又增派刘光世、张思正、姚平仲等数路兵马南下镇压起义军。四月,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官军不但相继攻陷了婺州、衢州,而且使起义军主力遭到严重损失,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四月十九日,在粮尽弹绝的情况下,起义军不得不放弃青溪县城,退回帮源洞山区。官军分西、东两路围追合拢,四月二十四日,两路官军相约同时向起义军发动进攻。二十多万起义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与官军激战三天,除了一部分突围出去外,其余大部分壮烈牺牲。方腊、八大王等起义军首领被当时还是小军校的韩世忠俘获。方腊被俘后被解往杭州,后又被押解至开封,八月二十四日被害。方腊起义军主力失败后,其余部向浙东转移,与当时活跃在浙东的另几支起义军会合,继续坚持斗争达半年之久,最后才被宋王朝镇压下去。
宋复置应奉局为了平息东南人民的怨恨和反抗情绪,镇压方腊起义,宣和三年(1121)正月,童贯以宋徽宗的名义下罪己诏,罢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当时,徽宗就很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方腊起义被镇压后,徽宗一伙认为天下太平,可以继续恣意享乐。而王黼乘机向徽宗进谗言,说方腊起义是茶盐法引起的,童贯却把它归之于应奉局。徽宗经王黼煽动,于本年闰五月,下诏恢复应奉局,命王黼、梁师成主管其事。应奉局的恢复,朱勔父子重新被重用,他们更加猖狂地敲诈勒索,东南百姓重新遭殃。连童贯也摇头叹息,说是东南百姓的饭锅子还未放稳,怎么又要搞花石纲了。
方信孺三使金朝议和开禧三年(1207)、金泰和七年初马丘崈被罢后,和议事暂停,然而韩侂胄仍继续寻求罢兵的机会。四月,以方信孺为国信所参议官,持宋督视江淮军马张岩书至金营。金将纥石烈子仁提出“反俘、归币、缚送首谋、称藩、割地”五条件,并以死相威胁。方信孺义正词严,仅许“反俘、归币”两事。金都元帅宗浩仍坚持以上五个条件,未取得结果。经宋诸臣商议,许以“还俘获、罪首谋、增岁币”。五月,遣方信孺再次使金。方信孺坚持力争,金宗浩遂密与定约。八月,宋以林拱辰为通谢使,与方信孺执国书使金,许以通谢钱百万缗。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宗浩又提出新的条件:割江淮地、增岁币五万、犒军银一千万两等。方信孺回报后,韩侂胄大怒。方信孺因此而被夺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