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五十年来在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

近五十年来在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短短几十年内形成的这股编修新谱热潮,其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遭到人为的隔离,台湾人民掀起了一股宗亲、修谱的热潮。近五十年来,无论台湾、还是大陆地区编修的家谱,与历史上旧家谱相比,在编修宗旨和体例、内容上,都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批判,有所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新修阶段_方姓简史

近五十年来,在海峡两岸,乃至海内外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在民间自发掀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编修新谱是中国历史上修谱的继续与发展,延伸与创新。短短几十年内形成的这股编修新谱热潮,其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

近五十年来的这股修谱热潮,首先出现在中国台湾地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绝大多数台湾人民都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他们与大陆居民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对大陆都有着深厚的宗亲感情和念祖情结。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遭到人为的隔离,台湾人民掀起了一股宗亲、修谱的热潮。据1987年出版的《台湾区族谱目录》统计,该目录收录台湾地区家谱目录10613种,其中70%以上是最近五十年编修的。

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出现编修新家谱的热潮,主要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学术研究领域逐步克服了“左”的影响,呈现出蓬勃的景象。一度荒芜、人们不敢问津的谱碟研究在大陆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陆报刊开始刊载家谱研究的文章,各地纷纷成立家谱研究会组织,召开家谱学术研讨会,在民间自发掀起了编修新家谱的文化活动。进入21世纪,民间修谱活动更加活跃,出现了一批特大型会通谱、统宗谱,并呈现了海峡两岸、海内外宗亲紧密合作共同编修新谱的特点。

近五十年来,无论台湾、还是大陆地区编修的家谱,与历史上旧家谱相比,在编修宗旨和体例、内容上,都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批判,有所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果说,过去在封建思想指导下编修的家谱对巩固当时的社会基础起到一定作用的话,那么今天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编修新谱的活动,对参加编修家谱的成员来说,通过参与编修自己家族历史的活动,也能促进其更加热爱家庭、热爱家乡,而从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海峡两岸日益增多的修谱活动,包括海峡两岸同一姓氏的家族成员共同组成家谱编纂委员会,共同制订家谱编撰条例,共同搜集家谱资料,直至最后共同出版发行家谱,整个编修新家谱的过程,也就是海峡两岸人民对炎黄血脉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过程,它直接促进和丰富了海峡两岸各方面的交流,进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效果。

从上面中国家谱发展沿革的简要描述可知,绵延五千年之久的编修家谱的文化习俗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值得继承、发扬的优良文化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