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意义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意义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者关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是否伴随着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从该产业转移中能否学到新技术,从而促进本国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意义_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更新

一、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概况

以“雁行模式”为特征的东亚产业分工模式在推动东亚经济发展上功效卓著,促进了东亚区域内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了东亚国家依次起飞和整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但由于“雁行模式”固有的局限性【1】,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后,东亚产业分工模式发生了变化。首先,作为“雁头”领飞的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低迷,带动能力日趋衰弱;其次,处于“雁身”位置的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实行经济赶超策略,产业不断升级,与日本的产业结构差距不断缩小;再次,作为发展中经济大国的中国正在迅速崛起,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

“雁行模式”原本依赖于日本对外产业投资和技术扩散的现象如今已不甚明显,在此基础上,东亚经济体新的分工格局也在形成之中,被称为“后雁行模式”。所谓“后雁行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东亚区域分工与经济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传统“雁行模式”的延缓,这是由当前东亚各国(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所决定的;第二,东亚区域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向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过渡。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特点是:在宏观上,东亚国家(地区)之间相互的水平分工关系逐渐增强;在微观上,则存在着以日本、“四小龙”的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在东亚地区构建的网络化跨国生产体系,即通过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将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在东亚地区进行区位上的优化配置。

“后雁行模式”认为“雁行模式”的运行条件依然存在,同时,由于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其和“雁行模式”所主导的产业转移一起构成了新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

“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包’的时代”【2】,杰出的经济学家Grossman和Helpman对当前国际生产分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出了简洁而又准确的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显著特征是国际垂直专业化(IVS)分工的盛行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链条国际化分布的现象。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以前集中于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被垂直分解成若干个生产环节和阶段,不同的生产环节和阶段被分布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专业化生产。发达国家将其技术成熟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将产品的核心研发和营销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部分留在自己国家生产,这样能使各国的比较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如表1—1所示)。

表1—1     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

alt

伴随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现象和发展中国家对某些生产工序的产业承接,关于这种国际产业转移形式的技术外溢效应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经济学者关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是否伴随着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从该产业转移中能否学到新技术,从而促进本国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我国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容量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正成为全球制造业加速转移的重要区域。2002年以来,我国FDI已超过长期居于全球第一位的美国,这一势头还将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的进一步兑现而得以持续,特别是我国一些大型都市圈的功能性改革,为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产业整体上呈现需求低迷、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刘志,2000),这似乎与国际产业转移和东亚产业分工模式的新变化具有某种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将如何影响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影响程度和机制如何?

(2)国际产业转移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模式能更充分地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发挥对产业承接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

(3)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活动、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技术吸收“干中学”的机会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有没有长期均衡的关系?

(4)针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技术学习和吸收能力不足、技术进步迟缓的现象,需从哪些方面综合考虑提高R&D的效率?

二、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意义

本书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等理论,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意义

产业转移、生产分工和贸易模式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两者都是创见无穷又富有争议的领域。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从广度方面来看,研究已经不限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的领域,而是涵盖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新地理经济学等;从深度方面来看,研究不仅触及了经济的微观层面和各相关学科的高级知识,同时,由于经济数据质量的提高和实证统计计量研究方法的迅速发展,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本书的研究以国际经济学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形式为加工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等)、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制,旨在深化产业转移外溢效应的研究水平。本书的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亦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第一,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全球化和垂直专业化生产的大背景下,国内制造业面临急需解决的困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外部方面,由于国内制造业大多数仅参与加工生产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微笑曲线”【3】的低端,因价格低廉而受到国际反倾销力量的合力打压;内部方面,近年来人民币的迅速升值、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挤压了加工贸易型制造企业的生存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生存现状: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就会面临生产危机甚至生存危机。

第二,从宏观层面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成败的重大问题。首先,中国正在以世界其他地区所没有的高速度发展经济,支撑一个非常的高速度,对相关保证因素的要求也更高。其次,人均自然资源缺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为能源、矿产等供给对于高速增长的支撑能力日益减弱。造成这种不可持续性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物质投入的基础上,而较少依靠生产率的提高。【4】

第三,从政策价值来看,我国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在国内经济学界,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由来已久,国内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5】。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制定的“十一五”计划更深入、更明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徐跃华,2008)。从产业政策层面简要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的表面原因是,过去以GDP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容易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缺位;而深层次原因则是经济实践中对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国内R&D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从而使企业、部门的创新活动受到抑制,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此可见,本书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实践意义,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政策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