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理论,国内学者亦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Vernon(1966)对美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进行分析后认为,产品究竟何时在国内生产、何时出口以及由何国生产等取决于产品的生命周期。此后,Hirsch,Wells等学者先后从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加以完善。目前,国际经贸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发明阶段、产品成长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发达国家首先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以满足本国的消费,当产品进入成长成熟期,国内市场供过于求时则将新产品销售到其他较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同时,一些较发达国家开始仿制,成熟期后产品形成标准化,较发达国家大量生产,并从进口国转为出口国,最后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生产出标准化产品,发达国家失去竞争优势,逐步放弃市场,改从他国进口原产品。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是领导国(发达国家)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跟随国(发展中国家)转移。因而,Vernon(1966)提出的“国际经贸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成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之一。Vernon曲线解释了领导国(如美国)开发的新产品通过贸易或国外直接投资(FDI)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现象,在其中应用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其过程大致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1】(如图3—1所示)。
Vernon模型揭示了新产品生产从美国到其他发达国家,再到欠发达国家的转移路径,其主要基于国家间比较优势的转变。对于从美国到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是由于初期的技术壁垒;对于从欠发达国家到美国而言,则主要是由于后期欠发达国家明显的成本比较优势。
1972年,Louis T. Wells Jr. 发表了《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一文,同样认为美国最有可能成为新产品的创新国。原因之一是新产品主要针对高收入而非低收入消费者,原因之二是对购买力的要求。从而,高技术要求、高收入、高市场需求构成了新产品在美国出现的必要条件。美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产品的创新国,通过FDI或贸易转向跟随国。基于此,Louis T. Wells Jr. 也运用了产品生命周期来描述转移路径。【2】
二、“雁行模式”理论
“雁行模式”由Akamatsu(1935)在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变化时首先提出,Akamatsu注意到日本产业的发展通常要经历进口新产品、进口替代、出口和重新进口四个阶段,用图形来表示则相似于飞行中的雁阵,故而对其如此命名。【3】该理论由Kojima(1985)【4】、Yamazawa(1990)【5】等日本学者进一步扩展和深化。Yamazawa仍然局限于对日本国内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首先把“雁行模式”引入东亚区域内经济发展关联关系研究领域的学者是Kojima。该理论主要描述通过国际投资所实现的东亚国家间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格局,也用来描述东亚国家经济依次起飞的现象。“雁行模式”的实践价值不言自明,第二次世界战后,日本政府运用该理论为重建产业的指导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成为亚洲发达国家;后来广泛被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尤其是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东盟和中国内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6】
资料来源:Raymond 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5).
图3—1 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的早期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由日本经济学家Akamatsu在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提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理论。它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一个新的产品如何通过进口进入不发达国家,使不发达国家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并最终成为出口国。Akamatsu在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发展的历史时发现,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内需求的增加,棉线、棉织品的进口也随之扩大,由于国内产量猛增,国内产量逐步取代了进口。棉线和棉纺织品生产于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于是,原先依赖于进口的棉线、棉织品的需求被国内的生产所替代。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便开始扩大。于是,他提出了有关后起工业国的典型产业发展模式理论——“雁行形态产业发展论”。Akamatsu对日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发展到出口的过程进行考察后得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模式相继更替发展的结论,其理论模型如果用图形来表示,酷似飞行中的雁阵,因此被称为“雁行形态理论”(如图3—2所示)。其中第一只雁代表该行业进口的浪潮(图3—2中的M线),第二只雁代表国内生产的浪潮(图3—2中的P线),第三只雁代表出口的浪潮(图3—2中的E线)。
国内进口曲线(M)表示国外产品的进入使后进国家的市场得以扩大,后进国家可以充分模仿、引进和利用进口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并使之与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优势自然资源相结合,不断增加进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P)。出口曲线(E)表示后进国家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本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经营管理的改善,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其产品的销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比较竞争优势,最终形成了产品出口的浪潮。这三只大雁也反映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产业发展路径为“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出口导向)”,同时形象地说明了后发国家通过承接发达(高梯度)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了工业化后,再转移到欠发达(低梯度)国家的梯度转移的全过程。
资料来源:Hsieh Kuan-yu. Industry Transferring Abroad and Industry Hollowing [M]. Akita University, 2006.
图3—2 雁行理论模型
通过对日本产业发展经验的进一步研究,Akamatsu总结出:具有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的产业最初发生在消费品生产领域,之后是生产设备领域。一前一后的产业更迭现象,反映了整个经济体系中产业的建立与升级,而雁行产业发展阶段呈现出由出口到逆向进口的完整生命循环。Akamatsu指出,雁行形态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后进国家发展的阶段不同,同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中的发展时间上存在滞差,处于雁行发展的不同时期。某产业在一国处于第三阶段时,另外的国家可能仍处在第二阶段或第一阶段,而进入雁行形态第四阶段的较先进工业国家该产业的出口和生产降低到某一程度时又将扩大该产业产品的进口。当消费品生产在后进国兴起时,先进工业国通常从后进国进口消费产品,自己则致力于生产资料产品的生产,或者倾向于生产精密产品,这样就产生了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由于各国生产发展阶段依次错开,产业的雁行形态分布使国际分工顺利进行。此又产生了有关雁行形态的国际间传递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国际分工的变化等问题。
Akamatsu在《我国产业的雁行形态》中借助于日本机械工业的实证分析,认为所谓的“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包含很多意义,其中之一是指后进国家或者新型工业国家获取先进工业国家的产业技术,沿着先进工业国的经济成长足迹追赶的情况下,通常会遵循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这样一条追赶规律。因此,他也把雁行形态理论定义为一种追赶理论,并指出雁行形态有一个基本形和两个引申形。【7】
对于雁行理论的基本形态,图3—2已经详细作过相关说明,下面主要对两个引申形态作简要介绍。引申形态A和引申形态B分别如图3—3和图3—4所示。引申形态A说明的是雁行形态的发展是如何影响、传播到其他产业中去的,表现为国内消费品进口、生产和出口→资本品进口、生产和出口,或从低附加值制品进口、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制品进口、生产和出口依次继起的图形。引申形态B表明的是雁行形态发展的国际间转移,表现为某一产品的进口→生产→出口的动态演化,依次在国与国之间逐个传导的图形,其中一国的进口、生产、出口三条曲线简化为生产一条曲线。基本形态和引申形态A可以看作一国国内的产业发展形态,而引申形态B则可以看作是雁行形态在国家间传播的国际版。此外,Akamatsu产业革命使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出现异质化,而产业转移又使国家间的经济趋同性增加、竞争性增强,世界经济在同质化与异质化的交替中发展前行也属于产业的雁行发展。Akamatsu关于日本产业兴衰的研究,焦点先集中在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后扩大到特定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而推广到跨国界的产业转移。
资料来源:Hsieh Kuan-yu. Industry Transferring Abroad and Industry Hollowing [M]. Akita University, 2006.
图3—3 雁行模型引申形A
资料来源:Hsieh Kuan-yu. Industry Transferring Abroad and Industry Hollowing [M]. Akita University, 2006.
图3—4 雁行模型引申形B
雁行形态理论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揭示了后进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战略,为东亚地区“四小龙”的崛起以及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但是,该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该理论所倡导的产业分工将会使处于“雁尾”的国家一直被动地接受“雁头”国家的产业转移,并不能够真正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实际国情的产业发展道路。
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具有浓重“雁形模式”色彩的东亚经济格局带来巨大的冲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亦有不少对“雁行模式”提出质疑或摒弃的观点。近年来,日本对中国投资相对增加而对其他东亚国家的投资相对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雁行模式”进行重新研究和解释。“雁行模式”在本质上是经济而非政治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倡者和实践者是有差异的。2001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在该年度的《通商白皮书》中第一次明确声称,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雁行形态发展”时代业已结束,这主要是由于在实践中东亚整体的经济事实不再符合“雁行模式”的存在条件而导致其最终崩溃。
三、国内部分学者的理论观点
(一)重合产业论
国内学者卢根鑫(1997)认为,重合产业是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技术构成相似的同类产品生产部门。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越是发展,这种重合产业就越会不断出现、发育、成长和持续演变。【8】当产业深化不能够抵消别国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时,发达国家重合产业就只有一个调整方向即产业转移。这是因为产业转移不仅能够摆脱重合产业绝对成本较高的不利地位,而且能够实现重合产业的再次价值增值。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是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通过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可以将重合产业所采用的资本品、中间品、无形资产等销售给发展中国家,让后者扩大重合产业生产,以便保证将这些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满足后者对这些重合产业产品的需要。通过产业投资,发达国家可以将重合产业所采用的大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这类产业的产品,即部分或全部返销到发达国家。不论采取上述哪种转移方式,最终都表现为某些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逐渐显得增长乏力,逐渐萎缩疲弱,而发展中国家重合产业才刚刚蓬勃成长,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二)梯形产业转移论
石东平、夏华龙(1998)认为,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是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9】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当发达国家因原有的比较优势日趋衰落,并通过研究与开发投资创造新的比较优势而进入比较优势的高阶梯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通过吸收他们的直接投资和技术紧跟着进入他们所退出的产业,一段时间后,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因失去比较优势而转移给紧跟其后的更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而他们自己的产业得到升级。他们认为产业的转移存在着阶段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