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梦对未来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价值

中国梦对未来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价值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国家现代化之梦。中国道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对未来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价值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王晓群

中国近代以来百多年对于实现中国梦的艰辛探索,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无论是对社会的解构还是重建,所围绕的一个基本线索就是通过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理想在今天的语境中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国家现代化之梦。现代化意味着消弭中国近代以来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跨越不发达转为发达的边界,唯此中国才能摆脱被奴役和边缘化的危机,取得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比肩而行的地位与共赢发展的机遇;唯此中国才能通过对文明要素及模式的有效选择、创新、整合和传播,贯通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精神,兼顾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发展之路,从而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获得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离开高度的、全面的和完整的现代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不会完整,甚至成为虚无幻想。现代化可以说既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的目标指向,又是实现路径。

一、中国梦将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一起来,赋予未来中国现代化更为丰富的理论意蕴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突出主题和广大人民的重大关切提出来的有关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愿景。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中国梦的时候,着重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下正处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型时期,尽管中国经济崛起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却遭到质疑,关于现代化道路问题的争论暗流涌动,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和精英主义甚嚣尘上,虽然对于现实反思和解构是必要的,但只有解构而没有建设,只会留下一个荒芜的世界,在此之时,对道路的坚持更为可贵。必须看到,尽管现代化与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但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相互融合,才使中国找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自身国情特点的基本制度安排,真正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正途,也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使中国的现代化呈现出不同于现代化普世特性的、具有中国气派的发展模式,并逐步形成足以与西方价值观和成就相媲美的价值体系和杰出成就,进而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出发,未来中国现代化应具备以下方向:首先,从实践主体看,中国梦是人民梦,而非精英梦,“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更要依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更要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全民共享;其次,从价值取向来看,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业已成为十八大关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因此,未来中国现代化将实现由更多地追求经济增长向更多地追求人民幸福指数提高的转变,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增进生活幸福体验作为重要的价值尺度;第三,从着力重点来看,未来中国现代化要改变传统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同步推进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通过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序推进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总体布局,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二、中国梦将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赋予未来中国现代化更为深切的人文关怀

亨廷顿说过:“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现代化是对人的存在的更高层次肯定,是对人性之美的彰显而非压抑,对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鼓励而非排斥。人的现代化本来是现代化的题中之意,但是从实践上看,现代化在中国更多地被从国家层面认知,更多地被从物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角度去理解,比如传统的“四个现代化”,这种理解造成了当今社会诸多的矛盾,甚至在某些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危机。习近平谈及中国梦时,深刻地指出中国梦要使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其间更多了对公民个性化发展的关注,更多了对机会公平的关注、对权力公平的关注和对规则公平的关注,这种关注使“中国梦”突破了单一的国家层面,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更加鲜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中国梦”重要的价值维度,给中国现代化与民族振兴增添更多的人文关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未来中国现代化的内容: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加快进行以人为本的顶层设计,确保社会更加自由、公平、正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快推进社会和谐建设,加快收入分配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成果共享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水平,构建更为广泛的心灵契约;加快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形成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心智模式;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三、中国梦将现代化与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总体布局统一起来,赋予未来中国现代化更为切实的实现路径

继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梦中做了进一步阐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总体布局科学地回答了未来中国如何建设现代化的问题,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切实的实现路径。在五位一体的战略框架下,未来中国现代化重点将会出现一系列重大的变化:首先,不再把以总量扩张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现代化的主要任务,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和谐为导向,积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次,不再是以传统工业化为特征的普通现代化,而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再现代化,通过“运河战略”的有序推进,实现国家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第三,不再以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作为着力重点,而要侧重对生产力结构进行调整,在生产关系进一步合理化的基础上,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和市场经济驾驭能力,着力调节生产力结构,积极营造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涌流的宏观环境,规范和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充分发挥先进生产要素的作用;第四,在财富分配上,不再以谋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为主要手段,而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和谐”发展。

四、中国梦将现代化与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统一起来,更为广阔的时代视野

纵观历史,西方现代化往往同侵略和血腥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化价值的悖论,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现代化所要求的人权、民主和自由相背离,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应该以其他国家人民的苦难为代价,一个民族的兴起也不应该以其他民族遭受奴役为代价。中国梦是“和平之梦”,中国要以和平的方式推进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复兴,这是中国现代化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做出的历史抉择,这个抉择本身以及为这个抉择所做的一切探索和努力本身,就是对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正在也必将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共赢发展提供新的范式、新的空间、新的机遇。在“和平之梦”引领之下,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必将更加注重把现代化作为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理念,吸收世界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更加善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乐于分享价值观念和发展智慧。

中国的现代化依然处于进行时,任重而道远,“我国现代化的难度超过发达国家总和”,然而,“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中共吉林市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