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齐拉·爱森斯坦的资本主义父权制理论

齐拉·爱森斯坦的资本主义父权制理论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0]爱森斯坦选择使用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说明妇女所受的压迫,对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密切关系通过等级制的性别劳动分工给予揭示,构成了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爱森斯坦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关系出发来探讨妇女所受压迫的。其中,《资本主义父权制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状况》一书是美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论文集。
齐拉·爱森斯坦的资本主义父权制理论_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

齐拉·爱森斯坦(Zilla R.Eisenstein)纽约伊萨卡学院教授,在她主编的《资本主义父权制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状况》(1979)一书中,把对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我选择使用‘资本主义父权制’一词来强调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和性等级之间辩证的、互相作用的关系。理解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政治分析非常关键。尽管在资本主义以前父权制就存在,并且在之后的社会里得到延续,但是如果想要改变这一压迫结构,它们之间的现存关系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于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孤立的激进女性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对二者是一种超越”。[30]爱森斯坦选择使用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说明妇女所受的压迫,对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密切关系通过等级制的性别劳动分工给予揭示,构成了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

3.3.3.1 从资本主义父权制出发探讨妇女所受压迫

爱森斯坦认为,妇女之所以受压迫,是因为妇女处于无权的地位,作为压迫的对立面,权力来自于性、种族与阶级,体现在父权制、种族歧视与资本主义的物质与意识形态层面。在阶级地位、父权制结构或意识形态等方面研究妇女受压迫问题。爱森斯坦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关系出发来探讨妇女所受压迫的。考察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不同时期的阶级与父权制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揭示出大男子主义由来已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妇女受压迫是有着复杂的因素。要想客观探讨妇女受压迫问题,必须打破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分别根据经济阶级地位与性、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关系、经济与家庭、个人与政治、物质基础与意识形态、资本主义与父权制、无酬家务劳动与付酬工资劳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与性别劳动分工的简单的二分法,不能忽视一方面重视另一方面,必须综合起来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复杂状况。妇女存在是由资本主义和父权制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决定的,那么就不能只通过资本主义或父权制来理解妇女受压迫的问题。[31]资本主义与父权制两个体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对妇女的剥削和压迫。所以,要探讨妇女所受压迫的复杂性,就要从资本主义父权制关系出发。

3.3.3.2 等级制的性别劳动分工

爱森斯坦认为,性别劳动分工在资本主义父权制条件下是具有等级制度的。性别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使得男性和女性在各自的角色中承担各自在家庭和社会领域的责任。构成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基础,使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父权制的改变是为了资本的需要,同样,资本的改变也是为了父权制的需要。[32]一方面,资本主义需要父权制体系,父权制奉行男权至上的性别等级体制,对资本主义有着重要意义。父权制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控制体系为资本主义提供一定的秩序,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同样需要性别等级体制的父权制控制系统来控制社会秩序,以维持社会和经济体制的顺利发展和运行。另一方面,父权制取资本主义所需。父权制是一种社会政治体制,而资本主义是一种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阶级体制,二者的融合为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控制提供了性别等级制的秩序。在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控制下,把妇女看作是低男人一等的处于附属位置。所以,妇女只能在家里从事无报酬的家务劳动,即使进入社会工作,也被支付极低的工资。即使妇女已经处于付酬经济中,性别劳动分工和性别社会分工表面上也无可挑剔,但是实际上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通过把女性界定为工作中的母亲适应了这种状况。[33]

资本主义和父权制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互相需要互相依赖,不可替代。在二者结合成资本主义父权制的过程中,更增强了作用的力度,从而获得更大经济利润和政治利益。

齐拉·爱森斯坦(Zilla R.Eisenstein),美国纽约伊萨卡学院教授。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妇女运动活跃分子。主要研究有女性主义理论、性别建构、阶级、性与种族的政治学,在理论上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分析与激进女性主义分析综合起来,主要著作有:《资本主义父权制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状况》(1979)、《关于资本主义父权制关系的若干说明》(1979)、《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激进未来》(1981)、《女性主义和性平等:自由美国的危机》(1984)、《女性身体与法律》(1988)、《性别的肤色,重思民主》(1994)、《憎恨,21世纪的种族化与性别化的冲突》(1996)、《全球化的污秽文字、父权制、资本主义与网络幻想的诱惑》(1998)、《性诱惑》(2007)等。其中,《资本主义父权制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状况》一书是美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论文集。

【注释】

[1][美]莫尼克·威蒂格.女人不是天生的.李银河译.[美]葛尔.罗宾.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M].李银河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354.

[2][美]谢丽斯·克拉马雷、[澳]戴尔·斯彭德主编.路特里奇国际妇女百科全书[C](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97.

[3]马克思.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5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5]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2.

[6]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4.

[7]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4.

[8]Juliet·Mitchell.Women's Estate.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1,p100-101.

[9]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8.

[10]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9.

[11]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0.

[12]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1.

[13]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5.

[14]转引自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96.

[15]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7.

[16]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1.

[17]Michele Barrett:Woman's Oppression Today—Problems in Marxist Feminist A-nalysis,Villiers Publications Ltd,Ingestre Road,London,1980,p162—163.

[18]Michele Barrett:Woman's Oppression Today—Problems in Marxist Feminist A-nalysis,Villiers Publications Ltd,Ingestre Road,London,1980,p226.

[19][美]海蒂·哈特曼.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王昌滨译.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49.

[20][美]海蒂·哈特曼.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王昌滨译.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61.

[21][美]海蒂·哈特曼.“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的不幸婚姻:朝向更有进步意义的联合”.载詹妮特·克莱妮编著.李燕译校.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82.

[22]Heidi Hartmann,“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Towards a More Progressive Union”,Carole R.McCann and Seung—Kyung Kim(ed):Feminist Theory Reader,Routledge,New York,2003,p217.

[23]哈特曼、马克森.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女权主义者的评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M].1980.

[24][美]海蒂·哈特曼.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王昌滨译.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74.

[25][美]艾里斯·扬.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载于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85.

[26][美]艾里斯·扬.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载于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89.

[27][美]艾里斯·扬.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载于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90.

[28][美]艾里斯·扬.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载于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92.

[29][美]艾里斯·扬.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载于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95.

[30]Zilla R.Eisenstein,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9.p5.

[31]Zilla R.Eisenstein,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9.P 24.

[32]Zilla R.Eisenstein,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9.P27-28.

[33]Zilla R.Eisenstein,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9.P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